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阐释与文化沟通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傅守祥  页数:370  字数:296000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探索命运与关注存在、神念传统与现世精神、浪漫想象与现实投射、生命意志与绝望反抗、性别政治与隐性暴力等五章,试图从文化诗学与跨文化研究的角度对世界文学中的经典文本等作出崭新的阐释,以比较诗学的理念与文化研究的方法来对世界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命题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审视。

作者简介

  傅守祥
山东东营人。文学博士,哲学、艺术学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人文社科所所长、文化生态与中国形象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世界文学所教授;国际美学协会、中华美学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等会员,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从事比较文学与文化哲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4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等。在《哲学研究》、《文学评论》、《新华文摘》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审美化生存》等5
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多项。

书籍目录

绪论世界文学经典的诗学阐释与文化沟通
一、跨学科研究与文化诗学的转向
二、事件化方法与应用诗学的实效
第一章 探索命运与关注存在:俄瑞斯忒斯主题的生命回晌与审美启示
第一节 占老而常青的话题:作为题材史内涵的俄瑞斯忒斯主题
一、故事本源:俄瑞斯忒斯主题的存在之思
二、历史演绎俄瑞斯忒斯题材的时代回声
第二节 理性的悖谬:俄瑞斯忒斯主题的古典高峰
一、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斯》:恢宏的叙事与“行动者”的片面
二、索福克勒斯的《厄勒克特拉》:崇高的细密与人性的背离
三、欧里庇得斯的《厄勒克特拉》和《俄瑞斯忒斯》:凡人悲剧与人性深处的暗影
第三节高贵的人性:俄瑞斯忒斯主题的启蒙自信
一、俄瑞斯忒斯主题在十八世纪的成长:人道的道德理性
二、歌德的《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高贵的单纯”与人性善的感化
第四节绝望的反抗与心灵的救赎:俄瑞斯忒斯主题的现代意蕴
一、俄瑞斯忒斯主题在二十世纪的成长:存在的质疑与绝望的反抗
二、奥尼尔的《悲悼》三部曲:精神的异变与心灵的救赎
三、萨特的《苍蝇》:“行动”的选择意义与“自为”的存在自由
第五节永恒的生命回响:俄瑞斯忒斯主题的审美现代性繁盛
第二章神念传统与现世精神:中西诗歌中的哲学理念与生命体验
第一节 西方现代精神的理性源头:希腊神话和传说的民族性与现代性
 ……
第三章 浪漫想象与现实投身:严酷人生的悲喜异常与经典叙事
第四章 生命意志与绝望反抗:荒诞世界里的道德准则与不馁精神
第五章 性别政治与隐情暴力:跨媒介流传的艺术沟通与两性对话
附录 译海冲浪:市场经济时代的译介群体与翻译文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经典阐释与视域调整:边缘中的开拓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埃斯库罗斯十分重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俄瑞斯提亚》虽然用分部的形式把各不相同的三部悲剧综合成内容上有机联系的三连剧,但具体到每一部悲剧,由于涉及的人物不同、情节不同,从而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形式结构。《阿伽门农》中克吕泰墨斯特拉的杀夫和《奠酒人》中俄瑞斯忒斯的弑母是阿特柔斯家族的两桩罪行,题材相近,构成一个整体。因此,为体现整体性,两剧在结构上安排了相似的地方。例如两剧的最后场面都是敞开的官门里凶手站在死尸旁;两剧最后的结束语也类似,在《阿伽门农》中是阿耳戈斯长老期盼俄瑞斯忒斯回国复仇,于是呼喊着他的名字,在《奠酒人》中俄瑞斯忒斯则祈盼阿波罗来救他,于是高呼阿波罗的名字。但两剧在结构上更多的是不同:《阿伽门农》中阿伽门农的出场几经渲染和准备,快到剧终时才出现,而且刚出现不久即被谋杀。事件的真实性结果被安排在最后,前面则是漫长的悬念,铺垫和渲染,这符合谋杀的性质;《奠酒人》刚一开始俄瑞斯忒斯就出场,并光明磊落地说出自己的复仇打算,然后很快就付诸行动,没有延宕和曲折。这种开门见山直线式的结构安排与《阿伽门农》中几经酝酿把结果一直压到结尾处才揭晓的结构安排,显然与埃氏对这两件同为谋杀亲人的凶杀案的态度有关。处心积虑的克吕泰墨斯特拉施展阴谋,她的杀夫行为更多的是非正义;光明磊落的俄瑞斯忒斯为父报仇,执行的是苦难英雄的神圣使命。就这样,埃氏有机地把形式结构纳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

编辑推荐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阐释与文化沟通》是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社科文库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阐释与文化沟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爱好文学的亲们,这本书超经典,绝对值得一读。
  •   想读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