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星云大师 页数:363
Tag标签:无
前言
人生时空的圆 人生在世,归纳而言,就是与两种人相处,一是自己,一是他人。 自处处人,就像在画圆,以自觉、自度为圆心,以慈悲、利他为半径,所画出来的一个人生时空的圆。 自处看似简单,其实微妙难言。有的人终其一生,不曾真正认识自己、探掘自己;不曾好好处理在悲喜、起落或失衡、匮乏等等情境下的自己。我有一位伟大的师父,在我还是一个小清众时,曾经对我说过一段话:“你以为自己很穷,什么都没有,其实只要我将喝茶的钱省下一点给你,你就用不完。但我就是不给你钱,你现在不懂,将来就会慢慢明白。” 我后来真的明白了师父的苦心,他是要我在“无”中生“有”。 虽然没有完整的鞋袜,但是手脚勤奋,我习得了各种生活技能、做务功夫。 虽然没有厚软的衣服,但是佛法如衣披覆,足以身心生暖。 虽然没有顿顿饱餐,但是书香作伴,那是最香甜的酥酡妙味、精神食粮。 其实没有人是真正穷的,只要能够自我觉知,知道如何开展自己的潜能,规划自己的生涯,修养自己的身行、口说、意念,修得一份心境美,一切处境都是美。 我常对徒众说,如果我们能够打从自己的心里制造光明的见解、芬芳的思想、洁净的观念,生产阳光、花朵、净水般的语言,与他人共享,就能拥有一个丰美的人生。 所以,一个人自觉尚不够,还要利他,在人际相处中,随时随地发心去利益他人。 佛陀座下有一位专司接待宾客的陀骠比丘,每天迎送来往访者,任劳任怨;即使夜半有人敲门求宿,也都满怀欢喜地点灯领路、安顿住宿,让来人宾至如归。这般数十年如一日,终于感得手指自然放光的福报,从此,不需打着灯笼,也能为人照光引路。 虽然我们无法像陀骠比丘一样手指放光,但是,当我们面带笑容,看在对方眼中,那朵微笑是发光的;当我们口出赞叹,听在对方心底,那句赞美是发光的;当我们伸手扶持,受在对方身上,那温暖的一握是发光的;当我们静心倾听,在对方的感觉里,那对耳朵是发光的。 因为发心,凡夫众生也可以有一个发光的人生。 人生处世,处的就是这世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我们的交友、说话、立志、情爱、财富、健康、管理……种种问题环绕四周,这是一生的修行、一辈子的功课。庞杂也罢,繁复也罢,古德有言:“今生一照面,多少香火缘”,人我关系,因缘相会,能在每一个时刻,让心灯通体明亮,从内向外烛照,就是生命的无上之价,就是对所处世间的一个光明供养。
内容概要
在一篇文章里,读到这么一句话:“语言,要像阳光、花朵、净水。”当时深深感到十分受用,于是谨记心田,时刻反省,随着年岁的增长,益发觉得其中意味深长。
俗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传达感情、沟通交流的工具,但是如果运用不当,虽是出自无心,也会成为伤人的利器。
回想我这一生中,不也常被人拒绝,被人挖苦,甚至被人毁谤,被人诬蔑吗?我之所以能安然度过每个惊涛骇浪,首先应该感谢经典丈籍里的佳句和古德先贤的名言,其中史传描述玄奘大师的“言无名利,行绝虚浮”,是我自年少以来日日自我勉励的座右铭,多年来自觉从中获益甚深;地藏菩萨的“我不人地狱,谁人地狱”的精神,总是在我横逆迭起的时候,掀起我无限的勇气;每当险象环生的时候,想到鉴真大师所说的“为大事也,何惜生命”,强烈的使命感不禁油然而生,增添我心中无限的力量。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1927年生于江苏扬州,12岁剃度出家,21岁时出任南京华藏寺住持,授记为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49年赴台湾,1967年创建佛光山,广设道场和佛教学院,培育佛教人才,主张以出世的思想做人世的事业,“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1991年成立国际佛光会,被推为世界总会会长。于五大洲成立170余个国家地区协会,成为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 著有《释迦牟尼佛传》《星云禅话》《迷悟之间》《包容的智慧》(合著)《星云大师讲演集》《佛光教科书》《往事百语》《佛光祈愿文》《舍得》《宽心》《包容的智慧Ⅱ修好这颗心》(合著)等。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
星云大师略传
自序 人生时空的圆
谈勤劳
懒惰之害
有永远休息的时候
拙处力行
从勤奋中打发时间
谈说话
语言,要像阳光、花朵、净水
问号的得失
斗鸡性格
讲话是修行
不妄语
谈交友
益友与损友
朋友的类型
欲长寿广交友
交友七法
谈相处
像跳探戈一样
四道桥梁
更好的礼物
合作与分工
怀念煮云法师
四互与四学
多被利用
人我相处之道
谈情爱
如何处理情爱
夫妻相处之道
植物情结
谈发愿与立志
要有企图心
发心才有力量
不立志而无愿
谈潜能
人类的潜能
创造第二个春天
……
谈管理
谈时间
谈生涯规划
谈财富
谈饮食
谈健康之道
谈人生观
谈结缘
谈心念
谈生死
谈修行
谈读书
读书笔记
说故事
章节摘录
懒惰之害 有一个寓言说:有一家人都很懒惰,每日的家事爸爸不做,就叫妈妈做;妈妈也懒惰不做,就叫儿女做;儿女也不肯做,就叫小狗做。小狗没有办法,只好用尾巴扫地,用身体抹桌椅,甚至用嘴衔水管来浇花草。 有一天,来了一个客人,见到小狗在做家事,很讶异:“喔!小狗这么能干,还会做家事呀?”小狗说:“没有办法,他们都不做,只有叫我做。”客人一听,大吃一惊:“小狗也会说话!”小狗赶快对客人示意:“嘘!不要让他们知道我会说话,否则他们还会要我接电话呢!” 一个人,天生两只手,就是要做事;生来一双脚,就是要走路;甚至眼睛要看、耳朵要听、嘴巴要讲话,天赋于我们的本能,如果不用,人岂不是成为废物了吗? 西谚有云:“黄金随潮水流来,也要你早起去捞起它。”中国人一向相信财神爷可以送财富;但是财神送财来,也要你礼貌地去接受,如果你懒惰避开他,也不能发财。甚至围在颈项上的大饼,你吃完了前面的部分,如果连转动一下都懒得去做,那么饿死也是活该。 其实,人多数是不懒惰的,你看,眼睛天生用来看世间万物,但是人觉得不够,因此发明显微镜、望远镜,希望看得更高、看得更真;耳朵天生要来听声音,人们又发明了扩音机、广播机、电视机,希望听得更远、更大声;双脚天生应该用来走路,人们又发明脚踏车、机车、汽车等,希望能与时空竞赛。 世间上,懒惰与贫穷是难兄难弟。因为懒惰,所以贫穷;因为贫穷,因此容易懒惰,这是互为因果。所以,吾人要想改变命运、改变贫穷,必须舍弃懒惰,要能勤劳精进。 读书的人,要口到、眼到、手到、心到;有“四到”的人才会读书。修行的人,身要礼拜、口要称念、心要观想;能够“三业’’接触佛心的人,才能蒙佛庇佑。 所谓“春天不下种,何望秋来收?”不播种,如何有收成?不劳动,如何有成就?一个懒惰懈怠的人,即使才华过人,永远也用不到自己的长处;如此辜负“天生我才”,岂不可惜复可悲乎? 有永远休息的时候 自从加入弘法利生的行列之后,近五十年来,到处行脚,不曾停止,尤以近几年来,周游五大洲,更是席不暇暖,有人关心,问我:“你为什么不休息呢?”我都如是回答:“将来有永远休息的时候。” 从小到大,我一直喜欢阅读名人传记,在神游古今中外时,经常发现成功几乎都属于勤奋工作的人,而骄奢放逸的人注定要走向失败的命运。多年来,我踏遍全球各地,在考察人文风俗,经过一番比较之后,深深感到前途充满希望的国家,往往都拥有乐观进取的人民;反之,落后贫穷的国度里,不知勤奋生产的人比比皆是。我发觉那些具有恒心毅力,能够百折不挠的朋友们,活得最为充实幸福。我自己做过各类不同的苦工、劳役,只要利济有情的事业,纵使是经过一番辛苦奋斗,都能令我终身回味无穷。所以我经常告诫徒众说:精进勤劳,是善德,是财富;懈怠放逸,是罪恶,是贫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自然中,四季轮流递嬗,行星运转不息,我们是大自然里的一分子,又何能遁逃于天地之间?而“止水易生虫,滚石不生苔”的现象,更说明了唯有将自己“动”起来,才能创造无限的活力;唯有精进不懈,才是顺应天心,安身立命之道。因此,我对那些劝我不要忙碌,好好保重身体的人说:“忙,才是保重。”因为将来我们都有一个永远休息的时候。 拙处力行 “巧”与“拙”,一般人皆喜欢巧,不喜欢拙。 但是,巧言令色、巧诈虚伪、巧取豪夺、投机取巧,巧得心机太深,巧得花样太多,不但不能让人欣赏,反而令人感到可怕。所以,不是真正的“巧”,不如“拙”比较好;“拙”就是实在、至诚、本分,就是按部就班的“拙处力行”。 郑板桥一生服膺“难得糊涂”的人生哲学,此即所谓“取巧”不如“养拙”。一个人若能“心细身拙”,有时候更比灵巧重要。 巧来自于“拙”;巧要能巧得“妙”、巧得“奇”。例如:把“笨手”变成“巧手”,把“愚言”变成“巧言”,把“邪思”变成“巧思”,把“恶计”变成“巧计”;甚至“巧学”、“巧心”、“巧行”,乃至做一个“巧妇”、“巧匠”、“巧人”等。但是,如果不能“巧”,则还是“拙处力行”来得踏实些。 俗云“熟能生巧,勤能补拙”。世间上没有一步登天的好事,凡事都必须按部就班、力行实践。所谓“一步一脚印”、“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基础不扎实,或是懈怠疏懒,则如气功师练功,一日不练,十日无功;十日不练,百日无功;时断时续,断送气功。如果是钢琴家,则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外行知道。如果是作家,也要勤于写作才能进步,否则写作不勤,就会一日不写,笔重十斤;两日不写,笔重百斤;三日不写,笔重千斤;久不动笔,笔重万斤。一旦“笔重万斤”,则表示不能再写作了。 所谓“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愚时才是贤”;要得巧功,必须先付出许多笨拙的苦功。现代人不注意“拙处力行”,例如军队未能刻苦训练,怎能沙场取胜?学子不用心苦读,怎能金榜题名?科学家也是要经过百千次的实验,才能有所发明;工程师绘图,也是要不厌其烦地修改,才会有傲人之作传世。 真正的笨拙就是灵巧的根基,真正的灵巧是从笨拙中增长的。所以,修行的人不要希望当生成就;是薄地凡夫,哪能容易立地成佛?农夫种植,也要一铲一锄地耕耘;机纺巧织,也要一经一纬地纺纱。速成的东西总不能持久,能从“拙处力行”,做人才能弥久芬芳,做事才能历久成功。 P3-7
编辑推荐
《大其心:星云大师谈处世和读书》是《星云大师谈读书》、《星云大师谈处世》二本书的合集。本书涉及星云大师的处世哲学和读书观,以幽默含蓄的小故事,描摹世间百态;以博大精深的佛法,为读者指名一条求学教育的明灯,生动地呈现了星云大师特有的处世方法和读书理念。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