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建构与文化融合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莹  页数:2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身份建构与文化融合——中原地区基督教会个案研究》通过对中原地区一个县基督徒生活的调查,探讨了当今中国社会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和身份建构的过程,是一部宗教社会学的研究专著。作者王莹走访了大量农村的基督教徒,了解他们信教的过程和宗教生活,从中分析他们教徒身份的建立和认同过程。该书具有相当的原创性,是我们了解今天中国人的宗教生活的重要参考读物。

书籍目录

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的双重互动(序)
导论
第一章 身份认同与基督徒身份
第一节 身份认同相关理论综述
第二节 基督徒身份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有关身份概念的进一步讨论
第二章 皇天后土——Y县介绍
第一节 Y县宗教、习俗概况
第二节 基督教的传人与发展
第三节 基督教现状
第三章 “我们是神的儿女”——基督徒的群体身份认同
第一节 为什么信主——群体成员资格获得的路径
第二节 群体身份的辨识
第三节 基督徒的群体认同
第四章 “分别为圣”的宗教生活——基督徒身份的强化
第一节 主日崇拜与圣餐礼拜
第二节 团契活动
第三节 祷告:与上帝的交通
第五章 改造传统:基督徒身份的地方性表达
第一节 灵歌:地方化的信仰形式
第二节 基督徒的春节
第三节 基督教与地方传统文化
第六章 葬礼的选择——新时代的“礼仪之争”
第一节 “主内葬礼”与世俗葬礼
第二节 祭祖:礼仪还是偶像崇拜?
第三节 信仰正统VS实践正统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基督徒身份:个人多重身份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 基督徒的身份表达:从个体性、群体性到社会性
第三节 基督徒的身份建构:群体化建构模式
第四节 进一步的思考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记录编码表
附录二 基督徒访谈提纲
后记

章节摘录

  李向平则对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中的基督徒的认同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①。他认为,就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而言,基督教及其信仰者的身份认同及其合法性的获得,是一种新的社会身份和政治单位,如何经由新的社会建制被整合进入社会的问题,是基督教及其信徒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对于中国当代基督教来说,它们的社会认同方式中,首先要实现的,就是“计划性认同”。计划性认同像一种蓝图设计,以能吸引社会大多数人,并不排除任何人的社会价值和规范性目标为原则,因此个人可以重新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借以寻求社会结构的全面改造。通过这种计划性认同途径,以表达基督教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同质性,或修改基督教与身俱来的异质性。这种计划性认同的角度和路径表现在“爱国一爱教”的行动逻辑中。  无论是对基督教、还是对基督教信徒来说,身份认同不仅仅是对基督教及其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的认同,也意味着特定的权利、义务、责任、忠诚对象、认同和行事规则,同时包括该权利、责任和忠诚存在的合法化理由。由此引出的认同方式即是一种紧密相关的“正当化的认同”(1egitimizingidentity)。这种社会认同体现了中国基督教徒作为社会行动者的合法性。  由于社会认同的普遍限制,基督徒选择了个人化的“策略性认同模式”。这种策略性认同模式将信仰与世俗生活结合起来,基于基督教信仰,既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同时也建构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这种认同仅仅是私人的认同而非教会机制或社会的定义,仅仅是一种教徒们彼此之间自我支持的认同。但正是这种认同方式奠定了基督教能够作为一种现代社会团体的现实得以生存于现代社会,构成次级型的社会组织。也正是这种具有“策略性”的认同方式,基督教组织才能够镶嵌在当代中国社会一经济结构之中,既能直接参与社会一经济活动,亦能够理性地处理一些与基督教信仰构成冲突的凡俗因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身份建构与文化融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关于基督教信仰以及基督徒的身份认同问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