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与自由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震邦  页数:126  
Tag标签:无  

前言

19世纪以前,中国史学领先西方史学,为彰明较著之事实。中国自远古时代起,设立及时记载天下事之史官,数千年不绝,世界万国,无此制度;中国史官记事,至魏晋以后,兼及修史,浩瀚史料,编纂成籍,中国翔实之正史,遂破世界史学之纪录;中国史学,特色为精细、详赡、博大,与西方史学比较之后,益见凸显;人类之文明史,亦待中国史学理论之发挥而创写。凡此,皆中国史学之世界价值,极值珍视。    19世纪以后,西方史学进入黄金时期(the golden age ofhistoriography)。历史所涉及之范围,已扩展至社会、经济、心理与文化。史学家已不再只写王朝、战争、条约与宗教。出色之大史学家如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麦考莱(Lord Macaulay,1800—1859)、米其勒(Jules Michelet,1798—1874)、柏克曼(Francis.Parkman,1823—1893)、孟荪(Theodor von Mommsen,1817—1903)等,不再是记录者(chroniclers)、编年者(genealogists)与说故事者(stoiy-tellers)。所写成之新史,触及人类经验之多样性与复杂性。环顾寰宇,未有类此崭新之历史。加以竞新斗奇之史学方法,亦于此时出现。尼博儿(Barthold Georg Niebuhr,1776—1831)、兰克所创以语言文字批评史料之方法,掀起史学革命,量化方法、心理分析方法以及社会科学方法,随之群出并作,如飙风骤起,西方史学,于是风靡天下,举世史学,皆俯首于其下,未有能与相颉颃者。    19世纪以后,西方史学极盛,中国史学则趋于衰微,博洽精醇之历史巨著不再现。寝假至西方史学东来,攻击与贬抑中国史学之声浪四起。两千余年之中国史学,于是遭遇空前未有之大变局。史学存亡,决于旦夕,有识之士,如梁启超、张荫麟、陈寅恪之议论,遂为中国新史学之指南,有待发挥而评论焉。    梁启超为晚清言论界之骄子,学术界与政治界最活跃之人物。深爱中国史学,亦猛烈攻击中国史学。“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为其对中国史学之无情攻击。所著《中国历史研究法》,辗转接受德、法班汉穆(Ernest Bernheim,1854—1937)、朗格诺瓦(Charles V. Langlois,1863—1929)与瑟诺博司(CharlesSeignobos,1854—1942)之史学方法,而以优美明快之文笔畅述。谓史料为“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分史料为“直接的史料与间接的史料”,“文字的史料”与“在文字记录以外”之史料;论及史迹之论次,画出“史迹集团”,以为研究范围。此皆石破天惊之史学见解,梁氏果能如此自创耶?稽之班汉穆、朗格诺瓦与瑟诺博司三氏之说,梁氏之新说,泰半非出之于个人。惟梁氏以宽阔之胸襟,于所热爱之中国史学之外,广纳异趣之西方史学,此为大史家之风范,亦输入西方史学之第一功臣也。    张荫麟幼承父教,熟读经史古文辞。1929年以公费赴美留学,攻读哲学与社会学。回国后任教清华大学,专治史学,着手撰写《中国史纲》一书。以哲学与社会学为基础,以写中国五千年历史者,张氏似为第一人。彼于《中国史纲·初版自序》提出其所悬鹄的云:    (1)融会前人研究结果和作者玩索所得,以说故事的方式出之,不参入考证,不引用或采用前人叙述的成文,即原始文献的载录,亦力求节省;    (2)选择少数的节目为主题,给每一所选的节目以相当透彻的叙述,这些节目以外的大事,概略地涉及以为背景;    (3)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和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兼容并详。    自此可见张氏史学之精湛,及其所受西方史学写史方式之影响。以致其书最为近人所盛赞者,为其融化原始史料,以近代新文体写出,而优美委婉。此为新中国通史成功之条件之一。惜张氏多病,英年早逝,其书仅写至东汉初年,令人扼腕!    以《中国史纲》与其所引用之原文相比较,其新写者,文字与意境皆不能企及于原文。此为此类新史之致命创伤。英年史学家之成就,古今中外,皆有限制,此为莫可如何者也。    陈寅恪出身名门,家学渊源,国学基础深厚。1909年至1925年十余年间,游学欧美,厕身美国哈佛大学、法国巴黎大学与德国柏林大学,研究不辍。其研究以语言文字为重点,借以研究历史。据云彼能运用十余种以上之外国语言文字,此为前无古人者。如此治史,显系受当时德国极为盛行之兰克语文考证学派(即为以语言文字批评史料之学派)之影响。陈氏归国后,讲学清华大学,将所吸收之西方史学,与中国乾嘉时代之历史考证学相融合,于是其新史学出。所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为代表性之作品。其论及政治制度与社会习俗,明显受西方之影响。然不露模仿痕迹,自然呈现,此为真能贯通中西史学者。“寅恪生平好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盖为陈氏真切之自述。兼重中学与西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陈氏治学之基本态度如此。    陈氏中年以后,双目失明,仍继续著述。又身处惊涛骇浪之中,而卓然独立,不失操守。较之冯友兰之辈,宁能同日而语耶?    维运治史半世纪以上,醉心比较中西史学而思求会通之道。于梁启超、张荫麟之史学,皆作论述,独于陈寅恪之史学,未着笔墨,遗憾孰大焉。今王震邦教授写成《独立与自由——陈寅恪论学》一书,得窥陈氏一生之全貌,万里外闻之,欢欣鼓舞。揭出陈氏所强调之学术独立与自由思想,尤为其书之最大特色。震邦教授胸襟开朗,思想纵横,又长期出任类似史官之工作,牛马走天下,时代心声,得其传达,故乐为之序。    2011年3月    杜维运序于温哥华

内容概要

独立与自由,是陈寅恪论学的核心价值和赢身火节之所在。《独立与自由(陈寅恪论学)》由王震邦著。本书主旨任于探求史家陈寅恪学术思想发展的渊源和轨迹,以期通过史实的考掘,及陈寅恪沦学思维和学术发展之间的关联,重新呈现陈寅恪过去长期为人所忽视的一些侧面,补充和增强对陈寅恪的理解和认识,不但具有新史料,更具新视野和新观点。
陈寅恪尝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非仅事关学术发展,也是个人出处进退的考验。作者论证陈寅恪的为学与为人,试图把握并验证陈寅恪于其学术研究的路径和运用,非仅有其自信,且胸中另有丘壑,但期后人能为其“发皇心曲”。《独立与自由(陈寅恪论学)》追溯陈寅恪的求学历程和相关论述,推论应可上接希腊占典辩证思维。作者将看似不相干,把得之两学传统的辩证法和历史语言学,以及得自传统中学的“体用论”依序论述,且辅以少年认同的心理,探寻陈寅恪的学思发展。

作者简介

王震邦,历史学者,出生于台湾省新竹市,原籍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长期担任台湾联合报系记者,现任台湾玄奘大学历史系主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思想认同及渊源
 第一节 史家的童年和思想发展
 第二节 游学——兰克史学或东方语言学
 第三节 从西方汉学转向中国史学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古典辩证法和“假设”的提出
 第一节 陈寅恪“假设”和“辩证”渊源——与胡适的“假设”对照
 第二节 陈寅恪“假设”与“辩证”的中古史实践
 第三节 陈寅恪的“假设”与“辩证”的“颂红妆”实践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失焦的辩论:对对子和文法
 第一节 对对子成为话题
 第二节 对对子和汉语文法研究方向
 第三节 没有对话的辩论
 第四节 没有真正的对话
 第五节 《马氏文通》与走向格义式的中国文法
 第六节 “孙行者”和“三白”考题及胡适与义宁父子
 第七节 小结
第五章 “中体西用”与“西体中用”
 第一节 “体用论”及“中体西用”溯源
 第二节 陈寅恪与“体用论”
 第三节 《论韩愈》和“天竺为体”
 第四节 “体用论”与文化本位
 第五节 从《辟韩》至《论韩愈》
 第六节 《论韩愈》的现实背景
 第七节 “体用论”的实践矛盾——以中医为例
 第八节 小结
第六章 余论
征引书目
附录 陈寅恪“不古不今之学”新探

章节摘录

版权页:陈寅恪热以史家陈寅恪(1890-1969)为主题的讨论和话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神州大陆和港台蔚为一股“陈寅恪热”。就近现代史学史乃至思想史发展而言,如何看待此一现象,以及如何为陈寅恪定位,皆属不可回避的课题。从正面看,“陈寅恪热”的出现,既有大环境变迁的外部因素,也反映出学术研究转向的具体关怀。特别是在知识分子圈,自摆脱意识形态的教条和思维上的制式反应后,若能找出一位既能承接传统而又具备新学且能取法的对象,非仅是一种期待;最重要的或更在经历“文化大革命”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已遭极左思潮和斗争摧残殆尽,人文社群缺乏一个可以共享并形成共识话语的典范,陈寅恪强调学术独立和自由思想,正符合了此一期待。一个可以理解的视角是学者从意识形态领域转向后的抉择。虽然在政治改革方面未见根本性的调整,且不时因路线之争,上层权力结构出现向后转的倾向;但转向市场经济,则已从社会各个层面涌现巨大变化和动力,莫之能御;各个领域的知识分子或从事意识形态除魅,或通过学术批判重建学术伦理及规范,且社会所能供给的力道逐渐增强,人文学术和研究同步出现了上层理论替代和典型转移的需求,应是往下数十年大陆知识分子长期奋斗的目标。史学界寻求史家典型的重塑,正是此上层理论崩溃后典范转移(paradigmshift)的一个显例。陈寅恪长期和现实政治的疏离,以及坚持不接受意识形态以及理论先行的研究取向,对“文革”后崛起的知识分子自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对照意义,这不仅是因为陈寅恪在史学领域里取得的成就,为近现代所罕有,更在陈寅恪的思想、人格和学者风范。以史家周一良(1913-2001)为例,在其生前最后一段岁月,不论写回忆文章或参加追念陈寅恪的学术聚会,由浅而深,一再公开作出反省,最后和盘托出当初批判老师的情况,以为请罪。这就是学术社群转型之际具有正面意义的具体写照,转型正义的自我实践。不仅是除魅和寻求典范,也更是传统正面价值观念的再确认和再肯定。就当代史学史而言,身为史家的陈寅恪,自属不能忽视,且当给予高度重视,本书即系从此一大背景及思想面探索陈寅恪的内在思想的运作思维。由于典范匮乏,陈寅恪难免被形塑成高不可攀的巨大形象,这是一种放大和扭曲,有必要“以陈还陈”,面对“陈寅恪热”,这或许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应是学术独立和思想自由的一个基本的坚持。本书作此尝试,追索陈寅恪的思维运作,不过是其中一小步而已。

媒体关注与评论

王震邦教授写成《独立与自由——陈寅恪论学》一书,万里外阅之,欢欣鼓舞。揭出陈氏所强调之学术独立与自由思想,尤为其书之最大特色。  ——杜维运震邦研究陈寅恪,并无意研究陈寅恪之全面,力求略人所详,详人所略,足以称道。然于具有争议之议题,未尝回避;所论虽未必人人信服,却有其一家之言,独到之见。震邦勤于收集材料,且具记者查询的眼光,更力求别出新解,其志可嘉,其书可读。  ——汪荣祖

编辑推荐

《独立与自由:陈寅恪论学》是作者在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论文《陈寅恪论学的四个面向》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该书旨在探求陈寅恪论学思想之所由来和实践,运用传统思维中的概念结构“体用论”,形成陈寅恪思维运作上的有机联系。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史坛耆宿杜维运、汪荣祖鼎力推荐!台湾玄奘大学历史系主任——王震邦历时十年,以记者的眼光和史家的学养,展现陈寅恪治学的心路历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独立与自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人生与学术,在某些人可以合而为一,比如传主陈寅恪先生,其一生为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展现陈寅恪人格与学术的好书
  •   所谓的革命、守旧、维新是很复杂的,除了观念和思想,路径的取向,具体的实践差异,还有一个中国特色:人际关系。陈宝箴父子交往的对象是不分新旧的,他们一直强调没有党派、新旧之争,思想根源还是在于务实,在于家国情怀,骨子里还是有士的观念、风范、价值取向。晚清以来,士有清流、浊流之分,陈家兼具清流和浊流的优点,一方面崇尚气节,另一方面又懂得务实。借用陈寅恪的话说,这个家族始终有一种‘预流’的意识,要积极参与,又不是为了跟别人盲目竞争,他们是把民族国家的忧患跟自身的路径选择结合在一起。
  •   研究陈寅恪教授的书,据说还不错。
  •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精神独立思想自由虽然在当下很难,但真人还会走下去。
  •   偏向学术型的,慢慢读来还不错。
  •   书很不错呀
  •   挺好的,领导喜欢
  •   陈寅恪先生,近代史学大师也。随着《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和《史家陈寅恪传》两部书的流播,陈先生的学人风彩,光辉灿然。鄙人,后生小子,生也晚,不及见先生风姿,却颇为神往,多年来收集专著,拜读传记,以偶像目之。本书为台湾学者王震邦先生的大作,为其博士论文的出版,大陆首发,遂急求之。拜读一过,慨然叹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真可垂范后人的明训也。愿陈先生之学术旨趣能引领学风,惠赏更多多后学!!!
  •   自由独立
  •   对陈先生的评论介绍很全面,可以了解关于陈先生的研究状况,而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彰显陈先生的思想。但书有瑕疵,有8页没有字,不能连贯,多次投诉,当当网没有反应,店大欺客,虽然这样,还是喜欢从当当网买书,需要换书的规定应该改改,要上门取书。
  •   书中讲了许多有关寅恪先生的事迹、资料,值得拥有
  •   《独立于自由:陈寅恪论学》在台上市_中国报告文学网发表时间:2012-04-17 17:38内容来源:东方早报王君以“独立与自由”为书名,盖取自寅恪先生《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文中的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意在凸显学者之情操与风骨,惟全书之内容并不在讨论“独立”与“自由”,而在副题:“陈寅恪论学”,未免题不胜文。而此书又未暇论陈学之全部,可说是略人所详,详人所略。实则,此书于叙述陈学背景之后,主要议题有三,即“假设与辩证”、“对对子和文法”、“中体西用∕西体中用”,而三者几可独立成篇。故严格而论,此书主要犹如三篇论文的结集,外加附录,尚非章节之间环环相扣、前呼后应的严谨专书。
  •   包装不错,内容还没看完,我只能说:感觉对了
  •   陈寅恪先生治学精神再现。
  •   作者治学态度严谨,足资楷模。
  •   作者学识渊博,旁征博引,很有的一本学术专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