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义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梁漱溟  页数:302  
Tag标签:无  

前言

自序这是我继《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作于一九二○—一九二一)、《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作于一九二九—一九三一)、《乡村建设理论》(作于一九三二—一九三六)而后之第四本书。先是一九四一年春间在广西大学作过两个月专题讲演。次年春乃在桂林开始着笔。至一九四四年陆续写成六章,约八万字,以日寇侵桂辍笔。胜利后奔走国内和平,又未暇执笔。一九四六年十一月我从南京返来北碚,重理旧业,且作且讲。然于桂林旧稿仅用作材料,在组织上却是重新来过。至今——一九四九年六月——乃告完成,计首尾历时九年。前后四本书,在内容上不少重见或复述之处。此盖以其间问题本相关联,或且直是一个问题;而在我思想历程上,又是一脉衍来,尽前后深浅精粗有殊,根本见地大致未变。特别第四是衔接第三而作,其间更多关系。所以追上去看第三本书,是明白第四本书的锁钥。第三本书一名《中国民族之前途》。内容分上下两部:上半部为认识中国问题之部,下半部为解决中国问题之部。——因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先认识此一问题。中国问题盖从近百年世界大交通,西洋人的势力和西洋文化蔓延到东方来,乃发生的。要认识中国问题,即必得明白中国社会在近百年所引起之变化及其内外形势。而明白当初未曾变的老中国社会,又为明白其变化之前提。现在这本《中国文化要义》,正是前书讲老中国社会的特征之放大,或加详。于此见出我不是“为学问而学问”的。我是感受中国问题之刺激,切志中国问题之解决,从而根追到其历史,其文化,不能不用番心,寻个明白。什么“社会发展史”,什么“文化哲学”,我当初都未曾设想到这些。从一面说,其动机太接近实用(这正是中国人的短处),不足为产生学问的根源。但从另一面说,它却不是书本上的知识,不是学究式的研究;而是从活问题和活材料,朝夕寤寐以求之一点心得。其中有整个生命在,并非偏于头脑一面之活动;其中有整整四十年生活体验在,并不是一些空名词假概念。我生而为中国人,恰逢到近数十年中国问题极端严重之秋,其为中国问题所困恼自是当然。我的家庭环境和最挨近的社会环境,都使我从幼小时便知注意这问题。我恍如很早便置身问题之中,对于大局时事之留心,若出自天性。虽在年逾半百之今天,自叹“我终是一个思想的人而非行动的人;我当尽力于思想而以行动让诸旁人”。然我却自幼即参加行动。我一向喜欢行动而不甘于座谈。有出世思想,便有出世生活;有革命思想,便有革命实践。特别为了中国问题,出路所指,赴之恐后;一生劳攘,亦可概见。就在为中国问题而劳攘奔走之前若后,必有我的主见若心得。原来此一现实问题,中国人谁不身预其间?但或则不著不察;或则多一些感触,多一些反省。多感触多反省之后,其思想行动便有不得苟同于人说我今日见解思想,一切产生于问题刺激,行动反应之间,自是不错。然却须知,尽受逼于现实问题之下,劳攘于现实问题之中,是产不出什么深刻见解思想的;还要能超出其外,静心以观之,才行。于是就要叙明我少年时,在感受中国问题刺激稍后,又曾于人生问题深有感触,反复穷究,不能自已。人生问题较之当前中国问题远为广泛、根本、深彻。这样便不为现实问题之所囿。自己回顾过去四十余年,总在这两问题中沉思,时而趋重于此,时而趋重于彼,辗转起伏虽无一定,而此牵彼引,恰好相资为用。并且我是既好动而又能静的人。一生之中,时而劳攘奔走,时而退处静思,动静相间,三番五次不止。是以动不盲动,想不空想。其幸免于随俗浅薄者,赖有此也。就以人生问题之烦闷不解,令我不知不觉走向哲学,出入乎东西百家。然一旦于人生道理若有所会,则亦不复多求。假如视哲学为人人应该懂得一点的学问,则我正是这样懂得一点而已。这是与专门治哲学的人不同处。又当其沉潜于人生问题,反复乎出世与入世,其所致力者,盖不徒在见闻思辨之间;见闻思辨而外,大有事在。这又是与一般哲学家不同处。异同得失,且置勿论。卒之,对人生问题我有了我的见解思想,更有了我今日的为人行事。同样地,以中国问题几十年来之急切不得解决,使我不能不有所行动,并眈玩于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文化诸学。然一旦于中国前途出路若有所见,则亦不复以学问为事。究竟什么算学问,什么不算学问,且置勿论。卒之,对中国问题我有了我的见解思想,更有了今日我的主张和行动。所以“我无意乎学问”,“我不是学问家”,“以哲学家看我非知我者”……如此累次自白(见前出各书),在我绝非无味的声明。我希望我的朋友,遇到有人问起:梁某究是怎样一个人?便为我回答说:“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或说:“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这样便恰如其分,最好不过。如其说:“他是一个思想家,同时又是一社会改造运动者。”那便是十分恭维了。这本书主要在叙述我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见解,内容颇涉及各门学问。初不为学者专家之作,而学者专家正可于此大有所资取。我希望读者先有此了解,而后读我的书,庶不致看得过高或过低。“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这是我的两句口号。继这本书而后,我将写《现代中国政治问题研究》一书。盖近几十年来政治上之纷纭扰攘,总不上轨道,实为中国问题苦闷之焦点。新中国之建设,必自其政治上有办法始。此无可疑也。然一旦于老中国有认识后,则于近几十年中国所以纷扰不休者,将必恍然有悟,灼然有见;而其今后政治上如何是路,如何不是路,亦遂有可得而言者。吾是以将继此而请教于读者。一九四九年十月漱溟自记

内容概要

  《中国文化要义》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来探讨。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中国文明那么早就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中国缺的是民主本身,还是西洋近代国家那样的民主?……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20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七年后投身农村,从事乡村建设运动。抗战中为促进国共团结抗敌而奔走,参与创建民盟;胜利后又参与国共和谈,为和平建国而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但心思之用更在于人生问题之研究。一生用心于两大问题: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终其一生。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与《人心与人生》等。

书籍目录

重印《中国文化要义》自序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一 此所云中国文化 
 二 中国文化个性殊强 
 三 试寻求其特征 
 四 参考佐证的资料 
第二章 从中国人的家说起 
 一 冯友兰氏的解释 
 二 反证冯说未尽是 
 三 文化之形成及其个性 
 四 阶梯观与流派观 
 五 申述夙见结束上文 
第三章 集团生活的西方人 
 一 中西社会对照来看 
 二 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三 基督教与集团生活 
 四 欧洲中古社会 
 五 近代社会之萌芽 
第四章 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 
 一 西人所长吾人所短 
 二 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 
 三 团体与家庭二者不相容 
第五章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 
 一 何谓伦理本位 
 二 伦理之于经济 
 三 伦理之于政治 
 四 伦理有宗教之用 
 五 此其重点果何在 
第六章 以道德代宗教 
 一 宗教是什么 
 二 宗教在中国 
 三 周孔教化非宗教 
 四 中国以道德代宗教 
 五 周孔之礼 
 六 以伦理组织社会 
第七章 理性——人类的特征 
 一 理性是什么 
 二 两种理和两种错误 
 三 中国民族精神所在 
第八章 阶级对立与职业分途 
 一 何谓阶级 
 二 中国有没有阶级 
 三 何谓职业分途 
第九章 中国是否一国家 
 一 中国之不像国家 
 二 国家构成于阶级统治 
 三 中国封建之解体 
 四 中国政治之特殊 
 五 西洋政治进步之理 
第十章 治道与治世 
 一 中国社会构造 
 二 向里用力之人生 
 三 中国文明一大异彩 
 四 士人在此之功用 
 五 治道和治世 
第十一章 循环于一治一乱而无革命 
 一 周期性的乱 
 二 不见有革命 
 三 产业革命之不见 
第十二章 人类文化之早熟 
 一 中国何故无民主 
 二 人权自由之所以不见 
 三 民治制度之所以不见 
 四 人类文化之早熟 
第十三章 文化早熟后之中国 
 一 由此遂无科学 
 二 长于理性短于理智 
 三 陷于盘旋不进 
 四 中国文化五大病 
第十四章 结论 
 一 讨究特征之总结 
 二 民族性之所由成 
编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绪.论一  此所云中国文化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如吾人生活,必依靠于农工生产。农工如何生产,凡其所有器具技术及其相关之社会制度等等,便都是文化之一大重要部分。又如吾人生活,必依靠于社会之治安,必依靠于社会之有条理有秩序而后可。那么,所有产生此治安此条理秩序,且维持它的,如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宗教信仰,道德习惯,法庭警察军队等,亦莫不为文化重要部分。又如吾人生来一无所能,一切都靠后天学习而后能之。于是一切教育设施,遂不可少;而文化之传播与不断进步,亦即在此。那当然,若文字、图书、学术、学校,及其相类相关之事,更是文化了。俗常以文字、文学、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为文化,乃是狭义的。我今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意在指示人们,文化是极其实在的东西。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然则,若音乐戏剧及一切游艺,是否亦在吾人生活所依靠之列?答:此诚为吾人所享受,似不好说为“所依靠”。然而人生需要,岂徒衣食而止?故流行有“精神食粮”之语。从其条畅涵咏吾人之精神,而培养增益吾人之精力以言之,则说为一种依靠,亦未为不可耳。此云中国文化,是说我们自己的文化,以别于外来的文化而言;这亦就是特指吾中国人素昔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本从传递交通而有,于此而求“自有”“外来”之划分,殆不可能。不过以近百年世界大交通,中国所受变于西洋者太大,几尽失其故步,故大略划取未受近百年影响变化之固有者目为中国文化,如是而已。又文化无所不包,本书却不能泛及一切。中国既一向详于人事而忽于物理,这里亦特就其社会人生来讨论,如是而已。二.中国文化个性殊强从文化比较上来看,中国文化盖具有极强度之个性,此可于下列各层见之:一、中国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反之,如日本文化、美国文化等,即多从他受也。二、中国文化自具特征(如文字构造之特殊,如法学上所谓法系之特殊,如是种种甚多),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本来此文化与彼文化之间,无不有差异,亦无不有类同。自来公认中国、印度、西洋并列为世界三大文化系统者,实以其差异特大而自成体系之故。三、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四、从中国已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五、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此谓中国文化非惟时间绵延最久,抑空间上之拓大亦不可及(由中国文化形成之一大单位社会,占世界人口之极大数字)。六、中国文化在其绵长之寿命中,后一大段(后二千余年)殆不复有何改变与进步,似显示其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七、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北至西伯利亚,南迄南洋群岛,东及朝鲜、日本,西达葱岭以西,皆在其文化影响圈内。其邻近如越南如朝鲜固无论;稍远如日本如暹罗、缅甸等,亦泰半依中国文化过活。更远如欧洲,溯其近代文明之由来,亦受有中国之甚大影响。近代文明肇始于十四五六世纪之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实得力于中国若干物质发明(特如造纸及印刷等术)之传习,以为其物质基础。再则十七八世纪之所谓启蒙时代理性时代者,亦实得力于中国思想(特如儒家)之启发,以为其精神来源。[1]中国文化之相形见绌,中国文化因外来文化之影响而起变化,以致根本动摇,皆只是最近一百余年之事而已。三.试寻求其特征我们于此,不禁地愿问:何谓中国文化?它只是地理上某空间,历史上某期间,那一大堆东西吗?抑尚有其一种意义或精神可指?从上述[1]参看朱谦之著《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文化个性之强来说,颇使人想见其植基深厚,故而发挥出来的乃如此坚卓伟大;其间从本到末,从表到里,正必有一种意义或精神在。假若有的话,是不是可以指点出来,使大家洞然了悟其如是如是之故,而跃然有一生动的意义或精神,映于心目间?——本书《中国文化要义》就想试为进行这一工作。我们工作的进行:第一步,将中国文化在外面容易看出的,常常被人指说的那些特异处,一一寻求而罗列起来。这种罗列,从最著者以次及于不甚重要者,可以列出许多许多。尽不必拘定其多少。不过,当你罗列之后,自然便看出某点与某点相关联,可以归并;某点与某点或竟为一事。如此,亦就不甚多了。第二步,拈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设法解释它的来由。前后左右推阐印证,愈引愈深;更进而解释及于其他特点。其他特点,假如因之而亦得解答,即再进而推及其他。总之,最后我们若能发见这许多特点,实不外打从一处而来;许多特征贯串起来,原都本于惟一之总特征;那就是寻到了家。中国文化便通体洞然明白,而其要义可以在握。这不过大致计划如此,其余曲折,随文自详于后。本书着笔于抗战之第五年(一九四一)。我们眼看着较后起的欧洲战争,几多国家一个接一个先后被消灭,真是惊心;而中国却依然屹立于其西部土地上。论军备国防,论经济、政治、文化种种力量,我们何曾赶得上那些国家?然他们或则几天而亡一个国家,或则几星期而亡一个国家,或则几个月而亡一个国家;独中国支持至五年了,还未见涯涘。显然对照出,不为别的,只是中国国太大而他们国嫌小而已。国小,没有退路,没有后继,便完了。国大,尽你敌人战必胜攻必取,却无奈我一再退守以后,土地依然甚广,人口依然甚多,资源依然甚富。在我还可撑持,而在敌人却已感战线扯得太长,时间拖得太久,不禁望洋兴叹了。平时我们的国大,自己亦不觉;此时则感触亲切,憬然有悟。这自是祖宗的遗业,文化的成果,而后人食其福。但细想起来,食其福者亦未尝不受其累。中国之不易亡者在此,中国之不易兴或亦在此。譬如多年以来中国最大问题,就是不统一。假如中国只有广西一省这般大,不是早就统一了吗?局面太大了,领袖不易得人。可以为小局面领袖者,在大局面中未必能行。即令其人本质上能行,而机缘会合资望养成亦倍须时间,大非易事。且人多则问题多,局面大则问题大。一处有问题,全局受影响;中枢不就绪,各处难进行。尤其可注意者,在小团体中,每一分子可觉知他的责任。团体愈大,则团体中每一分子的责任感觉愈轻微;团体太大了,浸至于无感觉。一个大家庭的人,易于懒散;一个大家庭的事,易于荒废,就是为此。反之,一小家人就很容易振作。若分析之,又可指出两面:一面是感觉力迟钝;一面是活动力减低。从前广西有两年战乱遍全省,而在北京只我们和广西有关系的人知道,大多数人则无闻无睹。当东北四省为敌人侵占,邻近各省受到威胁,尚时时有所感觉;远处南方各省便日渐淡忘,而无所觉。这都是国太大,人们感觉迟钝之例。有时感觉到问题了,而没有解决问题的勇气与兴趣;或者一时兴奋,奔走活动而不能持久;则皆为活动力贫乏之证。犹如力气小的人,望着千钧重担不作攘臂之想;或者攘臂而起,试一试,终于废然。须知奔走活动,不怕遇着人反对,而怕得不到什么反应。得不到什么反应,便不想再干。在太大的国度内如中国者,却每每是这样。国大,既足为福,又足为祸,必不容等闲视之;其所以致此,亦必非偶然。吾人正可举此为中国文化之一大特征,而加以研究。往日柳诒徵先生著《中国文化史》,就曾举三事以为问:中国幅员广袤,世罕其匹;试问前人所以开拓此抟结此者,果由何道?中国种族复杂,至可惊异。即以汉族言之,吸收同化无虑百数;至今泯然相忘,试问其容纳沟通,果由何道?中国开化甚早,其所以年禩久远,相承勿替,迄今犹存者,又果由何道?此三个问题,便是三大特征。再详言之:一、广土众民[1],为一大特征;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为一大特征;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为一大特征。从以上三特征看,无疑地有一伟大力量蕴寓于其中。但此伟大力量果何在,竟指不出。如吾人所知,知识实为人类文化力量之所在;西洋人“知识即强力”(Knowledge is power)之言极是。中国文化在过去之所以见优胜,无疑地亦正有知识力量在内。但中国人似非以知识见长之民族。此观于其开化甚早,文化寿命极长,而卒不能产生科学,可以知道。科学是知识之正轨或典范;只有科学,才算确实而有系统的知识。只有科学,知识才得其向前发展之道。中国人始终走不上科学道路,便见其长处不在此。又如吾人所知,经济力量是极大的,今世为然,古时亦然。然试问其是否在此呢?无疑地中国过去之制胜于邻邦外族,正有其经济因素在内。然说到经济,首在工商业,中国始终墨守其古朴的农业社会不变,素不擅发财。如何能归之于经济力量?然则是否在军事和政治呢?当然,没有军事和政治的力量,中国是不会存在并且发展的。不过尽人皆知,中国文化最富于和平精神,中国人且失之文弱;中国政治向主于消极无为,中国人且亦缺乏组织力。若竟说中国文化之力量,在于其军事及政治方面,似亦未得当。[1]中国疆土为四百三十万平方英里,或一千一百一十万平方公里,大于欧洲全土。战前日本帝国面积,约为我百分之六;只我东北四省几已倍之。中国人口,据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二十二年估计,为四万三千万人,居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恰相反地,若就知识、经济、军事、政治,一一数来,不独非其所长,且毋宁都是他的短处。必须在这以外去想。但除此四者以外,还有什么称得起是强大力量呢?实又寻想不出。一面明明白白有无比之伟大力量,一面又的的确确指不出其力量竟在哪里,岂非怪事!一面的的确确指不出其力量来,一面又明明白白见其力量伟大无比,真是怪哉!怪哉!即此便当是中国文化一大特征——第四特征。几时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大约于中国文化要义亦自洞达而无所疑。如我们所习闻,世界上人看中国为一不可解之谜。这是自昔已然,而因此次抗战更又引起来的。特别在好学深思的学者间,一直没有改变。惜中国人身处局中,自然不易感觉到此,而浅薄的年轻人则更抹杀中国文化的特殊。著者往年(一九三○)曾为文指出两大古怪点,指引不肯用心的人去用心。两大古怪点是:一、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二、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现在即以此为第五及第六特征,稍说明于次。先说关于宗教一点。中国文化内宗教之缺乏,中国人之远于宗教,自来为许多学者所同看到的。从十七八世纪,中国思想和其社会情状渐传到西洋时起,一般印象就是如此。直至最近,英国罗素(B. Russell)论中国传统文化有三特点,[1]还是说中国“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为其中之一。固然亦有人说中国是多宗教的;[2]这看似相反,其实正好相发明。因为中国文化是统一的,今既说其宗教多而不一,不是证[1]罗素在其所著《中国之问题》一书中,论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有三:(一)文字以符号构成,不用字母拼音;(二)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三)治国者为由考试而起之士人,非世袭之贵族。[2]参看王治心编《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中华书局出版。明它并不统一于一宗教了吗?不是证明宗教在那里面恰不居重要了吗?且宗教信仰贵乎专一,同一社会而不是同一宗教,最易引起冲突;但像欧洲以及世界各处历史上为宗教争端而演之无数惨剧与长期战祸,在中国独极少见。这里宗教虽多而能相安,甚至相安于一家之中,于一人之身。那么,其宗教意味不是亦就太稀薄了吗?自西洋文化之东来,国人欲以西洋军备代替过中国军备,欲以西洋政治代替过中国政治,欲以西洋经济代替过中国经济,欲以西洋教育代替过中国教育……种种运动曾盛起而未有已;独少欲以西洋宗教代替中国宗教的盛大运动。此正为中国人缺乏宗教兴味,且以宗教在西洋亦已过时之故。然由此不发生比较讨论,而中国无宗教之可异,乃不为人所腾说,则是一件可惜的事。关于此问题,第六章将予讨论,这里更不多及。次言中国文化停滞不进,社会历久鲜变一点。这涵括两问题在内:一是后两千年的中国,竟然不见进步之可怪;再一是从社会史上讲,竟难判断它是什么社会之可怪。因为讲社会史者都看人类社会自古迄今一步进一步,大致可分为几阶段;独中国那两千多年,却难于判它为某阶段。两问题自有分别,事情却是一件事情。兹分别举例以明之。例如冯友兰氏述《中国哲学史》,上起周秦下至清末,只划分为两大阶段。自孔子到淮南王为“子学时代”,历史时间不过四百余年,自董仲舒到康有为为“经学时代”,历史时间长及二千余年。即中国只有上古哲学及中古哲学,而没有近古哲学,因为近古时期所产生的哲学,和中古的还是没大分别;尽管二千多年之长,亦只可作一段算。西洋便不然。近古哲学中古哲学不惟产生时代不同,精神面目亦异。这是中国没有的。冯氏并申论:中国直至最近,无论任何方面皆尚在中古时代。中国在许多方面不及西洋,盖中国历史缺一近古时代,哲学方面特其一端而已。[1]此即前一问题之提出。所谓中国历史缺一近古时代,是说历史时间入了近古,而中国文化各方面却还是中古那样子,没有走得出来,进一新阶段。这种停滞不进,远从西汉直至清末,首尾有二千年以上。往时严几道先生所译西洋名著中,有英人甄克斯《社会通诠》一书,算是讲社会发展史的。大致说人类是由图腾社会而宗法社会,由宗法社会而军国社会;至于拂特(封建)则为宗法与军国间之闰位。严先生根据其说来看中国,第一便感觉到长期停滞之可怪。他在译序中说:由唐虞以讫于周,中间二千余年,皆封建之时代;而所谓宗法亦于此时最备。其圣人宗法社会之圣人也;其制度与典籍宗法社会之制度典籍也。物穷则必变,商君始皇帝李斯起,而郡县封域,阡陌土田,燔诗书,坑儒士,其法欲国主而外无咫尺之势。此迹其所为,非将转宗法之故,以为军国社会者欤。乃由秦以至于今,又二千余岁矣。君此土者不一家,其中之一治一乱常自若。独自今籀其政法,审其风俗,与其秀桀之民所言议思惟者,则犹然一宗法之民而已矣。然则此一期之天演,其延缘不去,存于此土者,盖四千数百载而有余也!其次,他便感觉到难于判断中国究在社会史上哪一阶段。他只能说:夫支那固宗法之社会,而渐入于军国者;综而核之,宗法居其七,而军国居其三。[1]见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第四九五页,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即后一问题之提出了。后一问题之提出,实以民国十七年至二十二年之一期间最为热闹。有名之中国社会史论战即在此时,论战文章辑印至四巨册,而其余专著及散见者尚多。这是出于讲社会史的更有力的一派——马克思派之所为。盖当国民党军北伐之后,革命理论发生争执,要追问中国社会是什么社会,方可论定中国革命应该是什么革命。因为照马克思派的讲法,若是封建社会便当行资产阶级革命;若是资本社会便当行无产阶级革命。从乎前者,则资产阶级为革命主力;从乎后者,则资产阶级为革命对象。一出一入之间,可以变成相反的主张。又非徒作历史学问研究,而是要应用于现前实际,关系真是太大。但中国究竟是什么社会呢?却议论不一,谁都认不清。从遥远在莫斯科指挥中国革命的第三国际,直到国内的共产党国民党一切革命家,聚讼不休,以此分成壁垒,演为派别。于是《中国社会史论战》编辑者王礼锡氏,就有这样说话:自秦代至鸦片战争以前这一段历史,是中国社会形态发展史中之一段谜的时代。这谜的一段,亦是最重要的一段。其所以重要者,是因为这一个时代有比较可征信的史料,可凭借来解答秦以后的历史;并且这是较接近现代的一段;不明了这一段,便无以凭借去解释现代社会的来踪。这一段历史既是把握中国历史的枢纽,却是这个时代延长到二千多年,为什么会有二三千年不变的社会?这是一个迷惑人的问题。多少中外研究历史的学者,迷惘在这历史的泥坑![1]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文化要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5条)

 
 

  •   《中国文化要义》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来探讨。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中国文明那么早就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中国缺的是民主本身,还是西洋近代国家那样的民主?……
  •   用时下相当流行的一个说法,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与他的其他著述一样,充满着“问题意识”。从大的方面来说,梁漱溟毕生思考的两大问题是“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从小的方面来说,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来探讨。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人生态度,或对于人生意义的价值判断,在西方和印度都与宗教密不可分,而宗教观念淡薄的中国人,却是靠什么提供人生意义、统摄众人思想的呢?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中国文明那么早就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中国缺的是民主本身,还是西洋近代国家那样的民主?

    在梁漱溟那里,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中国文化的“体”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用”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中国文化的“道”如何适应现代社会这个“器”的问题。梁漱溟写《中国文化要义》的时候虽然已经不像他写《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时候那么着眼于构造一个建基于人生哲学的覆盖全球的文化哲学,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普遍主义者,仍然设法用“本能”、“理智”和“理性”这样一些西方人也能理解的概念来讨论问题。在梁漱溟那里,中国文化对一个有意义人生的重要性不限于中国一隅;中国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也不只是因为它对于民族生存和国家重建所具有的工具价值。1985年,《中国文化要义》一书出版36年之后,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书院举办的“中国文化讲习班”上作的讲演,题目也是“中国文化要义”。那时梁漱溟更加明确地指出:“世界未来的前途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我相信,人类的历史,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不应该还是以物为先,而应该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先,以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安共处友好地共同生活为先。”对我们今天如何阅读《中国文化要义》一书,这是一条很好的启示
  •   《中国文化要义》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来探讨。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
  •   《中国文化要义》是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原书于1949年出版,影响甚大,被一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本书首先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此外,作者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
  •   1911年10月发生辛亥革命后,章太炎于11月15日回到中国上海,向黄兴提出“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劝告。并在槟榔屿《光华日报》连载发表政论《诛政党》。1912年2月任南京临时政府枢密顾问。1912年冬任袁世凯政府东三省筹边使。1913年4月从长春返回上海。6月与汤国黎结婚。6月,针对孔教会提议设孔教为国教,发表《驳建立孔教议》,反对定孔教为国教。在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之后,章觉察袁世凯包藏祸心,于1913年8月进京,欲与袁世凯说理。袁不见,章乃以大勋章作扇坠,至新华门大骂,遂遭袁氏囚禁,关押在龙泉寺。被袁世凯囚禁时期,犹为吴承仕等人讲学不辍,后集为《菿汉微言》。此间,再次修订《訄书》,改题《检论》。又集其著作为《章氏丛书》,先后由上海右文社及浙江图书馆出版铅印及木刻本。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章恢复自由,前往上海。1917年3月对段祺瑞参战主张表示反对。7月参与护法运动,任海陆军大元帅府秘书长,为孙中山作《代拟大元帅就职宣言》。1918年离开广州途径四川、湖南湖北,东下上海。1920年拥护“联省自治”运动。1922年在上海讲学,曹聚仁根据记录整理为《国学概论》。但章太炎始终没有放弃对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等新旧军阀势力的期望,反对国民革命军北伐张大千刻章太炎墓前石碑[3]。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章太炎采取不合作态度,自命“中华民国遗民”,曾遭国民党上海党部通缉。1930年代后,活动限于上海、苏州一带。晚年主张读经,并据《春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义,力主对日强硬。1935年,在蒋介石资助下,于苏州锦帆路开设章氏国学讲习会,招收最后一批学生,并出版学刊《制言》。章太炎晚年学术由汉学转向宋学及王阳明之心学,而其经学成就亦更注重魏晋经学,上窥两汉经学之不足,撰有《汉学论》。又曾撰《救学弊论》批评现代教育体制,主张回归民间办学和书院教育。1936年6月14日因鼻窦癌卒于苏州锦帆路寓所。3思想学术思想章氏的思想受到多方影响,因为变化的历程相当繁复,依其《菿汉微言》中的自述,是以“始则转俗成真,终则回真向俗”十二字予以归结。大抵而言可以1908年(光绪二十四年)著成《齐物论释》为界。在此之前,章氏先习朴学、诸子学以及西方进化论和社会学,在因苏报案入狱之后,则改习法相宗,而后思想便以唯识学为尚,认为先秦诸子之学皆不足比拟,固可谓“转俗成真”。自《齐物论释》著成之后,章太炎因齐物思想的启示,不再仅以唯识为唯一标准,转而认为凡“外能利物,内以遣忧”之学皆有价值,开始对章太炎古今中外的学术思想进行重估。即进入“回真向俗”的境界[1]:15-17。形成章太炎思想的背景主要来自四个渊源:一为受乾嘉考证学的影响,讲求客观实证;二为跟随晚清诸子学兴起的潮流,对荀子、庄子、老子三家思想加以揄扬,尊子贬孔;三为受到严复的影响,在其早年的文章中尤其多以进化论做为理论架构;四为佛学,尤其是佛学中的唯识论,是章氏后期思想的支柱,使其思想体系中充满个体主义、相对主义的色彩。除了这四大渊源外,顾炎武、王夫之的民族思想,章学诚、戴震、孙诒让、康有为等人的思想也对章太炎具有相当的影响力。革命思想[4]认为共和政体不如专制政体章太炎阐述的,有三层意思:代议制的民主共和政体不能行之于中国;政党与议员勾结,这种共和政体还不如专制政体为宜。结论是建立共和政体只能是不得已之举。认为清朝推翻后,中国还是行君主专制为好。4轶事梦做阎王民国四年,袁世凯想做皇帝,生怕章太炎先生反对,先期诱至北京,幽于龙泉寺;先生忧愤之余,梦做阎罗王。当时有报宗仰和尚书云:「仰上人侍者:快接复曹,神气为开,所问幻梦事状,今试笔述,愿上人评之。去岁十二月初,夜梦有人持刺,请吃午餐,阅其主名,则王鏊也。(王,震泽人,明武宗时贤相。)走及门外,已有马车;至其宅中,主人以大餐相饷;旁有陪客,印度人、欧洲人、汉人皆与。各出名刺,汉人有夏侯玄、梅尧臣。余问王公:“读史知先生各德,而素无杯酒之欢,今兹召饮,情有所感。”王曰:“与君共理簿书事耳!梅君则总检察,吾辈皆裁判官,以九人分主五洲刑事;而我与君,则主亚东事件者也。”余问王曰:“生死为寿量所限,轮回则业力所牵;大自在天尚不能为其主宰,而况吾侪?”梅氏答曰:“生死轮转,本无主者,此地唯受控诉,得有传讯逮捕事耳。传讯者不皆死,逮捕则死矣。既判决处分后,至彼期满释放后,又趣生诸道,则示非此所主也。”余念此论,颇合佛法,与世俗传言焰摩主轮回生死者不同。因复问言:“铁床铜柱,惨酷至极,谁制此法者?”皆答曰:“此处本无制法之人;吾辈受任,亦是阎浮提人公举,无有任命之者。法律,则参用汉、唐、明、清及远西日本诸法,本无铁床铜柱事也。受罪重者,禁捆一劫;短则有百年。而笞杖之与死刑,皆所不用。吾辈尚疑狱卒私刑,以铁床铜柱,困苦狱囚,因曾遣人微往视之,皆云无有。而据受罪期满者言,则云确受此痛。”余曰:“狱卒私刑,非觇察所能得,吾此来当与诸公力除此敝何如?”王答曰:“固吾心也。”遂返。明日复梦到署视事。自后夕夕梦之,所判亦无重大案件,唯械斗谋杀,诈欺取财为多。如此幻梦不已,而日曜(星期日)之夜,则无此梦。余甚厌之。去岁梦此二十余日;一日,自书请假信条焚之,夜亦无梦。一夕,尽换狱卒,往询囚徒,云:“仍有铁床铜柱诸苦。”因问此具何在?囚徒皆指目所在,余则不见,归而大悟。佛典本说此为化现,初无有人逼迫之者,实罪人业力所现耳。余之梦此,是亦业感也。今春以人参能安五脏,买得服之,并于晚饭后宴坐观心一小时顷,思欲去此幻梦,终不可得。来示谓不作圣解,此义鄙人本自了然。但比量上知其幻妄,而现量上不能除此翳垢,自思此由嗔心所现故耳。吾辈处世,本多见不平事状。三岁以来,身遭患苦;而京师故人,除学生七、八人外,其余皆俯仰炎凉,无有足音过我者。更值去岁国体变更问题,心之嗔恚,益复炽然,以此业感,而得焰摩地位,固其所宜。息嗔唯有慈观,恐一行三昧,亦用不着。慈观见涅盘经,虽说其义,而无其法;亦如竟无从下手耳。想上人必有以教我也。(所嗔之事,有何体性?能嗔之心,作何形象?未尝不随念观察,而终不能破坏。)......章炳麟和南三月三十日章太炎最喜欢吃带有臭味的卤制品。画家钱化佛是章府常客。一次,钱带来一包紫黑色的臭鸡蛋,章见后大喜,慷慨问道:“你要写什么,只管讲。”钱立时向章索要“五族共和”四个字。后来,钱又不断带来苋菜梗、臭花生等臭物,换得题字一百多张。钱将这些字裱好,挂于自家店中,以每条十元售出,小赚了一笔。章太炎最喜欢吃带有臭味的卤制品。画家钱化佛是章府常客。一次,钱带来一包紫黑色的臭鸡蛋,章见后大喜,慷慨问道:“你要写什么,只管讲。”钱立时向章索要“五族共和”四个字。后来,钱又不断带来苋菜梗、臭花生等臭物,换得题字一百多张。钱将这些字裱好,挂于自家店中,以每条十元售出,小赚了一笔。俞樾因太炎提倡排满革命,曾声言“曲园无是弟子”,章曾就此撰注音符号与汉语拼音对照有《谢本师》一文,收入《訄书重订本》,又有《俞先生传》,收入《太炎文录》。但太炎治学,由小学入门,主张音韵文字相通,以此为基础,结合西学,恢弘清代诸子学之门户,其方法一本曲园师承,绝非自立门户
  •   梁漱溟老先生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足见他在近代中国文化思想界的位置举足轻重。
    老人年轻时一腔热血为中国需求出路四方奔波,晚年时著书立说躬身反省中国未来之出路时心怀理性光辉。一生坚持自己的信仰,一生践行自己的理想,一生在对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探索中风雨兼程。有思想、有学养、有气度、有风骨,这样一个老人终生感怀一颗赤子之心,于国家是祥瑞,于人民是楷模。
    斯人如此,其著作必染其遗风,让我们卸下浮躁一起静静的听大师聊聊中国文化的要义吧!
  •   梁漱溟对许多事物的观察还是准确的,我觉得他在这书中对中西文化的比较还是非常到位的,其实梁漱溟也好,费孝通也好,徐烺光也好,对中国的诊断都是非常到位的,并且他们的看法也没有彼此冲突之处,比如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的,在中国社会个人并没有太多空间,西方则是由于团体生活过的太久,故其个性特别发达,中国则与此不同,在中国,个性并不发达。
  •   书并不厚,然而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大师的博学于思维的深湛。梁漱溟是中国那个年代稀有的大知识分子,作品很接地气,观点可与汉学家费正清的著作比较。这本书对于西方民主的演变,西方民主发源的土壤,都有很独到的论述。从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开端,见出中国文化的内涵。值得一读再读。
  •   身为中国人,是有必要了解一点自己的文化的。而本书的作者梁漱溟先生从东西方文化的多角度对比来论述中国文化。他既肯定了中国文化的积极面,又深刻剖析了中国近代史积弱的原因,此原因正好暴露给了后起的西方文明。作者调理清晰,论证严谨。作为知识面拓展亦可,作为研究素材亦可。
  •   老师和一些大学者说起梁漱溟都赞不绝口,基于此也一直想认真的看看梁老先生的著作。去年下半年下了一个电子本的《中国文化要义》刚一翻开就特喜欢,但电子本看起来着实不方便,所以一直想买了纸质本的。当当的这次折扣确实挺实惠,喜欢!希望以后能把梁老的著作一起买了……
  •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之作!
  •   《中国文化要义》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
  •   梁漱溟分析问题的方法不能从我们的教科书上学到的。这本书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重新的认识。
  •   本书首先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此外,作者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
  •   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公思路是:首先将中国文化常被人指说的特异之处一一罗列,而后归并为十四特徵,继而拈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解释其来由,“前后左右推阐印证,愈引愈深;更进而解释及於其他特点。(中略)总之,最后我们若能发现这许多特点,实不外打从一处而来;许多特徵贯穿起来,原都本於惟一之总特徵;那就是寻到了家。中国文化便通体洞然明白,而其要义可以在握。” 篇首所绘图示,乃根据书中所陈各特徵之关系整理而成,反印证於各章节以求畅达。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公思路是:首先将中国文化常被人指说的特异之处一一罗列,而后归并为十四特征,继而拈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解释其来由,“前后左右推阐印证,愈引愈深;更进而解释及于其他特点。(中略)总之,最后我们若能发现这许多特点,实不外打从一处而来;许多特征贯穿起来,原都本于惟一之总特征;那就是寻到了家。中国文化便通体洞然明白,而其要义可以在握。”篇首所绘图示,乃根据书中所陈各特征之关系整理而成,反印证于各章节以求畅达。
  •   正在阅读中,受益匪浅。身为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后代,身居其中而不自知,历经全球化冲击而不反思奋起,是当代国人的悲哀。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玉良言也。
    透过梁漱溟大师朴实风趣,谦虚审慎的文字,兼顾中西视角,重新理解国学和文化,继往开来,对几十年来改革巨变下的当代文化和社会发展,既有深意,亦有远见。

    是独立的思考,和真良心的文字,温暖如冬日阳光。又透着老北平的大气和幽默,有点联想起老舍笔下的人物。。。?

    好书!高人!
  •   中国人用汉字了解民族文化,梁漱溟在那个年代写出了客观的文化事实。
  •   其实还没有读,因为序里说应该先读《乡村建设理论》。所以我就又买了一本《乡村建设理论》,想先看了再读《中国文化要义》。但是,我粗略地翻看了这本书,觉得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待我读了之后仔做评论吧。
  •   梁漱溟先生的经典力作,此类对中国民族性深入研究的作品,只敢瞻仰不敢评价。
  •   梁老先生的书就是有思想,有见解。民国时期的大家,大师,至今在中国文化这一领域,其他人是很难超过他老人家的水平。最近在看同一时期的费老的《乡土中国》,这两本书一定要好好精读,细读。这些民国的大师,国宝,写的书鞭辟入里,但是又3很通俗易懂,使你越看越想看,这就是好书啊,这本书可以使我们深刻地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要义和本质。读了这本书,你会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社会的深刻认识。只是惋惜,如今民国的大师逐一逝去,真是国人的悲哀,至今国内还没有这种大师级人物了。在此,强烈推荐!
  •   梁漱溟先生的书,尤其是关于文化的书,是太过经典的!必须读,必须认真读!
  •   作者是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的民国学者梁漱溟。因为钦佩他的为人所以买了这本书 不可多得的好书 还在读
  •   绝对牛逼的著作!大师的作品!看了一半了,兴趣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多的!敬梁漱溟先生
  •   就“梁漱溟”这三个字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不要怀疑,读吧!
  •   中国文化要义这本书我已经有好几个版本了,这个也收着!因为很喜欢,喜欢先生语言的精妙,视角的深邃,思想的睿智!大学毕业论文当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的很对论述都是从先生这本大作当中摘录的!
  •   突然发现之前看过的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观点,貌似是梁大师提出来的!
    什么中国无宗教之类的……
    才看到第六章,果然这种过渡时期的白话文不是那么容易看下去的==
    不过让人很有兴趣!我会加油~
  •   虽然经济全球化,是各国文化相交融,但是梁先生的这本《中国文化要义》仍不失为解读中国文化的名著之一
  •   民国时期作为新旧社会的交点,得以山外看山,对于中国文化的见解到位精辟,而且今天的情况也验证了其预见性,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东西,帮你活的更明白。
  •   刚看了西方哲学史,再看看中国文化要义
  •   当当做活动的时候买的,价格很划算!这本书提出了中国文化的特征,并分析了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同时各个分析之间环环相扣,联系紧密,并和西方文化做对比分析;对于了解中国当代所面临的问题有所帮助,这本书真的很棒哦
  •   爱屋及乌,对他的书也非常喜欢,尤其是《中国文化要义》,可以说是理解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
  •   一直很想买梁漱溟先生的作品。
  •   拿回来后看了一章,中西方文化对比,中国的伦理关系,西方的集体关系,确实挺有道理,比较浅显易懂,感兴趣才能看的下去,因为是论述型写法,我都是碎片读法,哪里感兴趣就读哪里,微博时代研读方式
  •   笔者期待许久许久的梁漱溟先生之经典作品!
  •   梁漱溟老先生的伟大作品之一,历史老师推荐的。文章观点很犀利。
  •   一次遇到一个考题,问梁漱溟是谁?我当时不知道,写“我国著名社会家”。考完之后决定找找这个人的东西来看,这就是我买这本书的初衷。
  •   梁漱溟先生的作品值得一读并收藏。但是我的书的书皮比书大了一个边···意外?
  •   梁漱溟的思想确实很经典,很权威!
  •   这事梁漱溟先生的一部重要作品。
  •   个人很敬重梁漱溟先生的人品,故慕名而寻其书。尤其喜欢封面上所写的话:独立思考,表里如一。如此人物不多。
  •   深刻细致的分析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并与西方做了对比 中国很少有这样的对比分析作品 如果看外国的分析又不免会受到作者主观思想的影响 所以 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   梁漱溟先生是我很欣赏的人,新儒学三圣之一,《这个世界会好吗》也不错
  •   梁漱溟大师作品不用说啦 慢慢读总会有所收获
  •   在寒冷冬天里抱读梁漱溟的作品,使自己原本不清晰的感念变得慢慢清晰起来,不过梁大师的作品有某些语言和现代汉语有些不太相符的地方,不影响阅读。
  •   梁漱溟大师的洞察力和眼光太令人叹为观止了,第一次这么认真的读完一本书,书的边角空白都被我做满笔记了
    值得研究的一本书
  •   大师的经典之作,中国文化之精义此书已基本全部包含。
    装帧印刷质量很好。
    唯一不足就是运输过程中给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压痕令人不爽。
  •   梁漱溟先生的书值得一读。
  •   梁漱溟先生的书,我终于找全了
  •   梁漱溟的 书,收益匪浅,正拜读之中,强烈推荐
  •   梦寐已久的好书 对于研究中国社会以及中国文化具有很大的价值
  •   梁漱溟的经典
  •   一直感动于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关怀,而这本书,是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与总结,不可不看。
  •   梁漱溟先生讲解十分精当到位,好书
  •   这本书是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值得好好去读。
  •   梁教授的书精炼深刻,对中国文化的洞悉令人赞叹。老师推荐看得,果然很经典很深刻。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朋友非常值得
  •   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家关于中国文化的思考,在社会毛段由洪水化为流沙的时刻,我觉得值得一看。
  •   书很好,内容也好。梁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很深刻。强烈推荐。
  •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梁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很多思考,在他成书几十年后的中国,仍是新鲜的。
  •   认识中国文化精髓的必读书目,感受大师经典之作。
  •   印刷装祯极佳。梁漱溟最自诩的书了
  •   毫无疑问这本书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可以从该书中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根基,并能由此推断在当前社会潮流的影响下,中国文化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革。
  •   邓老师的推荐 “我们现在接触的中国文化都是五四那帮小青年闹腾之后的 是山寨版的中国文化”
  •   细细阅来,深深感受到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批判精神,其中哲学味又太重,忍不住要看第二遍。
  •   理解中国文化,考量现实社会的一本力作。值得反复阅读。
  •   好书,反思中国文化中国社会!
  •   喜欢中国文化,不仅因为它的博大精深,也因为它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   梁漱溟的代表作之一,思想深刻,值得品读!
  •   了解梁漱溟思想必备
  •   崇拜梁漱溟
  •   要想有深度,必须读梁漱溟
  •   梁漱溟不愧是大师
  •   当当的书一如既往的好,本书对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较有帮助,需要精心静心看。
  •   名人名著,中国文化研究的扛鼎之作!
  •   大家著作,描述了中国文化中的深层底蕴
  •   很喜欢看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书,这本很和我的喜欢,质量不错,内容很好
  •   在物质和享乐主义至上的今天,读点中国文化,多点对世界的反思很有必要,推荐!
  •   梁老对中国文化的认识确实是深刻且独到的
  •   对传统中国的文化最全面的认识,值得一看
  •   这是一个很专业的做学问的人,令人敬佩的泰斗级人物,虽然书的内容有些许时代感而让我这样一个才疏学浅的家伙有些难懂,但言简意赅点出了中国文化内核,的确令人五体投地。。
  •   简单的了解一下中国的文化知识
  •   他的中国文化早熟论也许是一个有启发意义的“谬论”。
  •   建议买中国文化的命运一书。
  •   书质量不错,送货很快,中国最后大儒总结的中国文化,必须学习学习。
  •   关于中国文化的书,值得一读
  •   梁公对于中国文化见解很深刻,特别崇拜他治学的严谨和务实,这是一本需要仔细拜读的书。
  •   真的是我心中一个惊叹。早在很多年前,已经有了一位大师,深入的看到了中国文化的重心所在。读后真的让我得到了很多启发,这本书值得多次回味,好书中的好书。
  •   如果想知道中国为什么是这样,中国人为什么是这样,这其中的前因后果,看完后便知道了~
  •   很好能够很好地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
  •   这本书非常好,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伦理文化的剖析非常深入透彻。值得细细品味!
  •   和中国文化的命运的内容有重复
  •   中国文化究竟是什么
  •   不愧是大师,现代学者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多出自此书。
  •   换种方式学中国文化
  •   一针见血,并且深得我心,把中国文化的劣根阐述得非常好。
  •   了解中国文化,就认真的读这本书吧!
  •   本书分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髓,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大作!
  •   对中国文化剖析到位,很受用
  •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他影响。好书,好人,值得一读!
  •   好书要慢慢品读,了解中国的文化
  •   真心好,揭示了中国存在那么多矛盾的根本原因,希望国家领导人看看,希望所有公务员人手一本,希望天天在网上言辞激进的人看看,希望所有中国人都能做出读书笔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