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尽其用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巫鸿 编著  页数:296  
Tag标签:无  

前言

巫鸿《物尽其用》是一个超大型的当代艺术装置作品,由一万余件破旧、残缺、甚或未曾使用过的物品组成。今日我们身处于以浪费和抛弃为特征的消费社会里,在任何其他情况下,这些物件中的绝大部分都会被当之无愧地作为垃圾处理。实际上这也是大部分人对这个作品的第一印象:走进展馆,迎面触目的都是一些极为熟悉但价值有限的什物,这些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所属的空间是旧货摊和废品站,与美术馆、当代艺术似乎没有丝毫联系。可是《物尽其用》绝非是一个北京杂货摊儿的翻版,也不是对国际当代艺术中某个新潮流的模拟。虽然它对“现成品”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杜尚(Marcel Duchamp)对艺术的重新定义,但它明显不是对杜尚概念的简单再现。一个关键的事实是:所有这万余件废物都来自一处。它们属于一个特定个人的收集,也被这个人所珍惜。因此,甚至在被转化为艺术材料,进入展厅之前,这些物品已经产生了互相之间的联系,已经具有了和“杂货摊儿”不同的性格和意义。这些性格和意义包括它们的实际的或想像中的用途,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感情和道德的涵义。还需要注意的是:这万余件“现成品”在进入一个人的收藏后就从来没有再在公共范围中流通过;它们只属于一个特定的个人,只存在于她家庭的私人空间里。由于这些特殊的性质,《物尽其用》与近年国际展览中的一些使用现成品的大型装置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虽然那些作品常常使用废弃物品和回收物件,但是其材料的来源通常或是不加注明,或是多样而混杂,从来不具有《物尽其用》中物品的那种强烈的确定性和个人联系。这件当代艺术作品的作者是赵湘源和宋冬:前者是母亲,后者是儿子;前者是北京的一个普通妇女,后者是艺术家。这个作品于2005年底被创作出来,首次在北京展览(图1-1)。翌年它作为2006年第六届光州双年展中的一件主要作品旅行到韩国(图1-2),随后又参加了“亚洲再想像”展览,于2007年和2008年在德国和英国两地出现(图1-3)。2008年,它作为现身于纽约现代美术馆的第一件大型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该馆的中央大厅,吸引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图1-4)。不论是在北京或光州,还是在柏林和纽约,它都在观众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些人在它面前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好像是突然见到了或想起了过世已久的朋友或亲人。另一些人把它形容成一个另类的历史博物馆,保留下了正统美术馆和博物馆不予收藏的日常生活的痕迹和经验。许多观众惊叹于它的芜杂和庞大:当我们的世界被愈演愈烈的商业化和全球化所控制,当越来越迅速的置换和丢弃已成为我们的时代对物品的基本态度之时,怎么可能还有这样一个人默默地、无休止地收集和保存?这种收集和保存又如何逃脱了商业规律,仅仅满足着个人的情感和记忆的需要?通过公共展示和人们对它的反应、讨论和写作,《物尽其用》的意义渐渐地超越了它原有的个人来源和家庭环境,成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语言和信息载体。但这并不是说它与其来源之间的关系消失了——事实上,如我在后文中将要说到,对于两位艺术家和他们的家人来说,《物尽其用》的巡回展出成了他们持续整理、持续回顾这些物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不断地加深了他们之间的亲情关系。但无论是对艺术家还是对策展人而言,《物尽其用》如此强大的普世性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最初想像:我们在开始的时候确实没有估计到,这个如此不加雕饰,如此具有文化和历史特殊性的作品,能够直截了当地触动了成千上万陌生人的心。一系列问题浮现出来:一个普通北京妇女积存的日常物件如何能转化成为一件具有如此威力的当代艺术作品?两位艺术家固然是母子,但除却他们之间的血缘纽带以外,在完成这件作品的过程中他们又是什么关系?这个艺术计划的念头是怎样在宋冬头脑中出现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念头?赵湘源又是如何对待宋冬的提议并且开始与他合作?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以及他们与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关系——在实现这个艺术计划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个展览是如何在私人家庭和公众社会之间进行协调的?这篇导论将以这些问题作为线索,展开对《物尽其用》的讨论。我将介绍《物尽其用》的背景,包括赵湘源的身世和生活历程,以求了解她对物品的态度。我也将描述这个作品的策展和实施情况——包括方案的提出、展览的组织以及艺术计划的逐渐深化和发展,以此为研究当代中国艺术提供一份基本的文本。最后我将把这件作品放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大环境里去观察,我们会发现它所反映的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潜流:当多年的政治运动拆散、瓦解了无数家庭以后,人们心中出现了一个重组家庭,治愈历史创伤的深切愿望。

内容概要

赵湘源是宋冬的母亲,像中国千千万万勤俭持家的妇女一样,她保存下大量的生活物品:化石般的洗衣皂、孩子们丢弃的玩具、堆积如山的瓶瓶罐罐锅碗瓢盆……“物尽其用”是她的人生信条。艺术史家巫鸿和当代艺术家宋冬,与赵湘源女士一起,将她的这些庞大的收藏变成了一次巡回世界的展览。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巫鸿就该项目的思想意义、其中蕴含的家庭伦理价值所进行的学术思辨。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主体,以衣食住用为大类,每类下各设小类,展示其每一类的收藏,并由赵湘源和宋东口述关于这些物件的记忆,里面包含了浓郁的亲情,亲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相亲相爱。第三部分,是不同背景的人参观过《物尽其用》展览后的感想与评论。

作者简介

巫鸿,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美术史家。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物尽其用》:物件、记忆与家庭伦理
治疗的记忆
材料·计划·展览·记忆的交流
《物尽其用》与中国社会
家庭伦理·重构家庭·尾声
第二部分 赵湘源:物尽其用

母亲做的衣服·木板箱子里的破衣服·公公婆婆柜子里的衣服·做衣服·绿军装·布和票证·再说布头儿·李师傅做的布柜·废品站买的布柜·线绳·鞋·丝棉被和棉花

团聚时的餐具·婆母的石磨和高压锅·天蓝色的塘瓷碗·吃饭、做饭·酒

大房子、小房子、小小房子·盖个临时厨房·盖棚拆棚·我们家的房子·木料·木板·椅子·床和沙发·花盆·花盆里的土

肥皂·洗·搓板·盆和水桶·工具·鸟笼子·餐盒·瓶子盖·宋冬的小铁车·玩具·电视·表·两个箱子
第三部分 访谈·观后感·评论
宋冬和喻瑜谈“物尽其用”北京展
宋冬:《物尽其用》的生活艺术
“物尽其用”:一个感人的展览 十步
博客观后感(1)
博客观后感(2)
在MoMA观看《物尽其用》有感 戴慧思(Deborah Davis)
艺术改变生活 冯博一
宋冬:物尽其用 王东
北京生活元素的合集 霍兰·科特(Holland Cotter)

章节摘录

插图:肥皂不要小看这些可爱的肥皂,干的硬邦邦的肥皂,它们的来历是许多人都不理解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在那个年代,20世纪60年代,因国力不足,物质极度缺乏,那时买肥皂是要票本的,每人每月供应半块。家里有三口人,每月只供应一条半,多一点都是不可能的,家家都是如此。为了便利洗衣服,我收集过我单位当时单身小伙子的个人购货本去买肥皂。他们总是把该洗的衣物拿回家让父母去洗,为此,每月定量的肥皂肯定是不去买,浪费了。他们会经常让我去买,这样久而久之就存下这许多宝贵的肥皂。到后来我就把它们存起来,作为那些小伙子对我支持的一种纪念品,不想轻易地忘掉这段共患难的友谊之情。当时洗衣服都是用一种有绿色内釉的大瓦盆。把衣服用水泡透之后,先洗去浮土,尽量拧得干一些,把污水洗掉再擦上肥皂。在搓板上揉搓多少遍之后,再用另外一个盆扣上,把这些衣服闷上半小时左右,一是为了便于清洗衣服上的污物,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节省肥皂的使用。当肥皂用到最后的小小头,就把它泡软之后再贴在大肥皂上,或者是把每小块集中起来泡软,用要洗的衣物沾上水包上,用手捏成球形使用,直至利用完了才算结束。再出现小块就这样往复地用下去。每月去买肥皂,总是希望买到上海固本肥皂厂出的固本牌(一条0.56元),其次就是北京第一化工厂出的长城牌(一条0.44元)。这两种肥皂好用,把它们晾干为的是使起来省——软的肥皂洗衣服很浪费,一块用不了多少次就没有了。每次都是买了肥皂之后就晒干,之后存放起来。我是最爱存肥皂的,即使到后来国家经济好转了,不要购物本了,我还是坚持买肥皂来洗衣服。因家境原因,没有购买洗衣机,所以一直用大盆、搓板来洗。同事有的买了洗衣机,他们把不用的搓板也先后送给我。我一直认为还是手洗的衣服干净,所以对肥皂的使用倍感亲切,直至如今我还是要把衣领、袖口、前面都加倍手洗后,才放到洗衣机里去洗。现在回想起来,以前的一些做法简直有些不可理解:那时能用票本买到肥皂已经很不容易了,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去买0.44元的长城肥皂。虽然知道固本肥皂好用,去污力强,但是为了省那0.12元钱还是去买长城牌的。现在看来很可笑,其实是当时的生活状态贫穷而造成的。两个箱子80年代时,公公和婆婆感到床的形式不如农村的炕好,总感到床下面有漏风的感觉,我和世平想到东华门那边去看看卖地毯头的商店,打算买一块与床尺寸差不多的毡子铺上。但尺寸都不太合适,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此事没有办成。后来在地毯商店对面的一个信托商店里发现了这两个箱子,打开盖一看箱底还有许多刨花,此箱还差一道工序,箱子的口没有做完,油漆也是差两道。我心里想家里也没有这么好的木板,就是有了这种木板,世平还要辛苦地花去很多休息时间,没日没黑地才能做出这两个箱子,于是定下来买了这两个箱子。世平看到标价为30元一对,他嫌贵不想买,仍打算以后有机会买木板自己做出来。我深知他太不容易了,坚决没有听他的意见,就先交了24元,从商店借了绳子,绑在世平的自行车架上先把一个运回家。俩人推着自行车,他走前面,我在后面推着自行车,扶着那只箱子,一路走回了家。一路上世平都很不高兴,我深知他是心痛钱,确实是生活所迫,被逼无奈。接着又拿上绳子,找了6元,骑车回到东华门信托商店,还了绳子和6元钱,大家帮助我们绑好另一个,这样又上路了。那个月的日子就很艰难了,但总算是不再用那种包装箱装衣物了,很是知足。世平可还是生我的气。60年代的那包装箱是用2元买回来的,发现缝子很大就买了,几张粉红色的纸把它糊成里子,已经感到很好了,总算是比我娘在最困难之时的那只糊箱强多了。当时外面糊上花纸也挺好的,年代久远了已不成样子了,只要见到它就会想到我们母女相依为命而受到的苦痛和受到的歧视。包装箱是我们装衣服用的,那时衣服很少,开始都没有装满过。到后来有了箱子,90年代有大衣柜、组合柜,这包装箱就放了许多我们四口人的破旧衣服,放在了墙角处。回想起来,小时候在四川家里的衣橱都是刻有花纹的,曾嫂她们总是用布擦得亮亮的,很是好看。我家当时用的是牛筋的床板,花饰的带顶可以挂蚊帐的床,那时的沙发都是皮革质量的,当时没有感到多么好,后来到北京生活困难时才有珍惜过去的感觉,无论如何努力绝对是买不起那些家具了。小时候的生活我从来没有向别人透露过,生怕别人看不起我,我是国民党军官的女儿。从我本身就要求自己好好做人,好好工作,以求别人的心理平衡。还好,我的世平是个很要强的人,他具备了聪明、能干、能吃苦的精神,才把我们这个家支撑起来,结婚时公公、婆婆给我们买了一个床和小柜子,我们一直用着.当时公婆给我们买这个床已经是很不易的举动了,那时世平家也是挺困难的。我们从心里是过意不去,心想有两条长凳搭些板就可以了睡觉了。当时买家具还不用票证,有钱即可,那时候买这个床好像是42元,相当于一个人一月的工资。因此我们用这个床一直很在意,想使用得长远些。到了90年代初,我们才添了这个组合转角沙发。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就是你有钱也买不到家具。那时只有结婚办喜事的人才能够买,凭结婚登记证才能到家具总店去。先登记而后是排队,也许要等三四个月、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有的人为了家具只能拖延婚期,我们的同事就是如此。那家具票发给以后,票上还要印上一个红色的喜字,没有这张票,不结婚的人是很难买到家具的。我和世平是没有办法买新家具的。那时世平就找了会打家具的人做组合柜,自己准备三合板、木料,从我们公司也可以申请买些工程上的下脚料,有时信托商店也能买到木料。和一个木工师傅说好做四组柜子,可是那师傅,只完成了3/4的活就称家里有事,说把事办完了一周后就回来完成。世平心善良,把所有的工钱都给了那师傅,他就走了。我们一直等,可到后来他也没有回来。最后是世平又用了四个星期天才把木工活干完。是我和秀珍用砂纸打磨,又用了四个星期天把油漆活干完。这套组合柜已经是我们家的宝贝了,他凝聚了世平和秀珍的心血,我珍藏的是这些宝贵的情和义,在家里看着很是安慰。那时没有其他的本事多挣钱来养家糊口,现今的社会真是在天堂了,可是我们都老了,也算是有很好的结果了,像我母亲、公公、婆婆、世平他们才是真正应该享受这样美好的生活的人,可是他们没有享受到,一想到此就要伤心落泪,只要吃或用些以前没有的新东西,就会想到他们没有受用到,心里很难受,只能是想替他们吃了,用了吧!也只能如此了,有什么法子呢?2006年8月《物尽其用》参加韩国光州双年展,我看到运到展馆的花盆、碗、塑料桶有破碎的情况,开始时心里有些不悦,感到展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远万里地运到这里,很心痛主办方的花费。但后来我还是想通了:这些都是展品,无所谓的,许多人建议扔掉就算了。经过深思之后,我还是用胶带把这些盆和桶修复起来,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心意,也许很多人都不会理解,也只好如此了。在光州双年展上帮助我们布置展品的青年人(都是艺术院校的学生)对这些展品是有理解态度的,轻拿轻放,很尊重这些物品,他们是把它当成了艺术品的规格了,这使我很感动。是我保存了这些废物给他们带来了不必要的劳动,他们大汗淋漓,手和身体受到伤害,早上很早到了场地,那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感动了我,使我的内心受到很大的遣责,为什么要留这些无用的东西给大家增添麻烦,内疚,内疚。

编辑推荐

《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编辑推荐:“物尽其用”是一个由“破烂儿”组成的庞大方阵,承载了亲人间相濡以沫的痕迹与温暖,承载了物资匮乏时代对生活的理解与敬重。“物尽其用”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的展览,从北京到光州,从柏林到纽约,无数观众默默地流下眼泪,好像突然见到过世已久的亲人与挚友。“物尽其用”是一种默默地收集与保存爱的哲学, 顽强地对抗着将置换与丢弃作为基本态度的当下,记录着中国老百姓对家庭与生活的永恒的爱。一本向千千万万普普通通中国老百姓致敬的书,一本必须奉献给你的母亲父亲的书!艺术史家巫鸿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最新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物尽其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2条)

 
 

  •   在阅读此书之前,我善意地请读者们将自己与下列三种类型的人群进行比较归类:首先,您是否曾经或正在从事艺术策展或与之相关的工作?其次,您是否是一个对怀旧并不反感的人?如果您与上述两种人群都不沾边,那您是否是一个对陌生事物充满好奇心的人?如果上述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本书您读起来都不会有无聊、空洞、凑字、充数或者被骗的消极感受。与之相反,本书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您的专业视野或者勾起您对特定历史一段五味杂陈的缅怀与回忆。就我个人而言,本书第一部分“物件、记忆与家庭伦理”的确从作者巫鸿的专业角度传递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去重新看待中国的当代艺术。它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波普”与“玩世现实主义”这个狭隘的范畴,有很多忠实于自己、忠实于生活的艺术家是以个人作为思考与创作的基点,开始寻找独特的方式去说自己的话。一些艺术家也的确意识到二位平面的画面在艺术家成名之前根本无法摆脱自说自话的尴尬处境,而公共艺术展则会通过专业策展人的规划与推进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与民众的直观互动。所以“物尽其用”这个展览本身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延展了人们对于“艺术家”的基本理解----他们并不只是手拿画笔身怀绝技画功深厚的专业人士,其实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关键是你如何看待生活本身,如何能够从苦涩多羁而又琐碎的日常生活里抽离出最纯粹的情感与精神本质,从而引发人类的情感共鸣与感慨唏嘘。另一方面,策展人不是简简单单租赁场地策划一个沙龙拼盘的人。这个展览究竟想表达什么,如何表达,观众与展览之间究竟能否形成有效的互动,都是一位合格的专业策展人应当提前思考与精心筹备的。而反观当代中国大部分的艺术展览,其中究竟能有多少达到了这些要求与标准呢?观众不知所云的进入展览的场所,又带着一堆问题走出去。引发思考只是手段,传达精神主旨并引发生活感悟才是目的。在这个短短的、有限的参观时间里,作品与受众究竟能否真正擦出火花,应当是一位合格策展人必须能够解决的耽误之急。在“物尽其用”这个展览当中,巫鸿绝对做到了!书中的第二部分内容是艺术家宋东的母亲赵湘源针对她收集的生活用品所撰写的一些文本回忆。我在里面看到了出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整整一代人的集体缩影,那种节俭的美德是时代造就的,也可以说是时代所逼迫的。我的父亲至今会将用剩的肥皂头黏在新的肥皂上继续使用,这与赵湘源在书中描写的情景一模一样。当我把书中的一些片段念给父亲听的时候,他能根据某一个物件给我讲出一些没完没了的琐碎的生活片段。我不敢说这些回忆一定是苦涩的,但肯定不会甜美的令人笑出声来。如果他当时也有机会莅临这个展览现场,我想他的内心也一定是不平静的吧!谢谢每一位认真对待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艺术家~
  •   从看过这本书的介绍,就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赶紧买回来看看。真的不错,不过就个人感觉,图片如果跟多更详细一些就更好了。     这本书是根据“物尽其用”这个展览而来的。说起这个现代装置艺术,那可话就长了,这是一个母亲赵湘源一生中保存下来的各种“破烂”,我们现在看着这些东西好像都应该扔掉,但是只要是经历过那段历史,三十岁以上的人,看到这些东西都会想起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月,在那个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家中都会有很多这样的“破烂”,那时候什么东西都是好的,都能够用上,一块布头,一张废纸,一个瓶子,都有用,所以那个年月家中是没有**桶的,每天能够扔掉的**只有一点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少得可怜。那时候的**箱也很干净,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尽管如此,每天还会遇到几个拾**的人,来翻几遍。     那个年代真的是“物尽其用”什么东西都被尽可能的使用了,因为商店里几乎没有什么商品,即使有,也没有钱去买,所以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动手去做, 每个家庭中都会有很多工具,斧子、锯、刀、钳子、刨子……我们家的床底下有一个大手推车,里面满满装了一车的各种工具,还有各种钉子,合页,螺丝,还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当家中遇到什么问题,首先想的就是把工具箱拿出来,看看有什么材料可以用上,看看用什么可以修理一下,看看能不能自己动手做。     当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看到我家的床下有很多块玻璃。没过几天,老师说谁家有玻璃,献几块,我就举手了,说我家有好多呢。然后老师就让我和一个同学一起回我家去取,等到了家,和爸爸一说,爸爸非常生气,说那些玻璃都是有用的,怎么能献给学校呢?最后阴沉着脸,给我找了几个小块的玻璃拿走了事。那时候我还记得,我家楼下不远有一个买萝卜条咸菜的,家里经常让我去买五分钱的咸菜,很好吃,他就用旧书撕开一页一页的,来包咸菜,后来发现可以用我家的旧书和他换咸菜,以后我就经常用家里没有皮的破书去做交换。     转眼时光过得真快,那个年月转眼就找不到了,现在就是想要找一点那个年代的痕迹都很难了,房子动迁了,道路重修了,老东西都扔了,这么多年搬家连着搬家,现在的房子里,几乎找不到一点那个年代的东西了。我还是一个很喜欢收藏的人,可是现在我家里只有几个小盒子里,还存留着那些历史的记忆。     没想到赵湘源妈妈竟然保存了这么多东西,有一万多件,摆放开来真的很壮观。很多人尤其是中年人,来到展览的现代都感觉到震撼,亲切,还有就是回想起那个心酸的岁月。     这些东西留到现在,赵湘源老人其实也早就知道,它们再也用不上了,可是还是舍不得扔掉,感觉扔掉就是浪费,而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真的很难忍受浪费,好在最后有了这么一个展览,这些东西都用上了,真的“物尽其用”,而且这些东西都成为了艺术品,赵湘源老人也因此成为了艺术家。
  •   这本是拿到手就开始阅读的,看了大约三分之一了。内容充满温暖的情感,几次引我落泪。当代艺术本身就不可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如果说本书介绍的“物尽其用”展览是庞大的杂货旧货堆积也可,但里面有丰富的故事,每一件物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读的人能认识到这些价值,对于自己与家庭成员或其他人的相处之道有些许改变,也是此书的贡献了。本书写作方式算是比较“亲民”的,内容平实真诚,阅读起来不会生涩,能够轻松阅读。最后,非常推荐购买。希望对其他人有用。
  •   本以为书中是教你如何废物利用的,但发现其实物尽其用是一个展览- -有些失望。。。
  •   将《物尽其用》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妈妈,她很喜欢。
    书中的图片、文字勾起了一家人的回忆,很多东西都是曾经拥有,搬家后就不知了去处。感谢作者和这位伟大的母亲帮助我们记忆了那段岁月。
  •   很实用的一本书。物尽其用!
  •   当时买的时候没太仔细看书的介绍,以为是谈日常用品的艺术化的,结果完全没看到艺术,只看到简单的陈列。不太喜欢。
  •   很好的书,花一下午的时间看完了。看完后,突然觉得生活原来有另一种理解。
  •   讲了60、70、80年代的生活
  •   对于现成品的形式感知,到生活用品的使用和感情,到记忆与文化,一切都是为攒破烂找个理由
  •   60、70年代的人看这书会深有感触!
  •   在**购买无力后转战当当,两天到货,书非常好。喜欢极了。
  •   读过很多种耐心用几十年记录人生的书,这本也可以收来看.
  •   当当的书很认可
  •   逐页翻看,旧时旧物,仿佛回到了童年。很不错的一本书!
  •   买回来看的,女友点名买的,很不错。
  •   勾起了我对爷爷奶奶的怀念。
  •   带着感动读完的,不错!
  •   这本书从研究的角度而不是从作者创作的角度来阐释艺术,其价值对评论家而言更有意义,对艺术家来说则较弱,这是巫鸿关于当代艺术的相关书籍的共同点。
  •   能想到做出这样的展览,本就已是极具时光感的艺术事儿。
    文字朴实,图片展示了那样庞大的一场回忆之旅。
  •   对于我们这些出生在80年代的孩子,对这些破布拉撒的东西基本没有什么感情。它们都是些日常的必须的生活用品,我们回忆的是玩的拍洋画啊什么的,那时这些个。
    但是看了宋冬妈妈的描述,感受到的却是是在那时候才会有感情,生活的条件不那么好,日子过的苦的时候才会有,现在那里来的这些?东西不用了就换了,不喜欢就不用了。连自己的男女朋友都是,有点什么的,分手,过几天烦了,离婚~哪有他们那个年代来的这么深刻~
  •   很多过去人们的生活用品其实并没有那样陈旧不堪。反而足够用现代的眼光去欣赏感受。
  •   与先生其他书相比,这本就有点不值这个价钱。
  •   很好,速度很给力
  •   从看过这本书的介绍,就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赶紧买回来看看。真的不错,不过就个人感觉,图片如果跟多更详细一些就更好了。

    这本书是根据“物尽其用”这个展览而来的。说起这个现代装置艺术,那可话就长了,这是一个母亲赵湘源一生中保存下来的各种“破烂”,我们现在看着这些东西好像都应该扔掉,但是只要是经历过那段历史,三十岁以上的人,看到这些东西都会想起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月,在那个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家中都会有很多这样的“破烂”,那时候什么东西都是好的,都能够用上,一块布头,一张废纸,一个瓶子,都有用,所以那个年月家中是没有**桶的,每天能够扔掉的**只有一点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少得可怜。那时候的**箱也很干净,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尽管如此,每天还会遇到几个拾**的人,来翻几遍。

    那个年代真的是“物尽其用”什么东西都被尽可能的使用了,因为商店里几乎没有什么商品,即使有,也没有钱去买,所以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动手去做, 每个家庭中都会有很多工具,斧子、锯、刀、钳子、刨子……我们家的床底下有一个大手推车,里面满满装了一车的各种工具,还有各种钉子,合页,螺丝,还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当家中遇到什么问题,首先想的就是把工具箱拿出来,看看有什么材料可以用上,看看用什么可以修理一下,看看能不能自己动手做。

    当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看到我家的床下有很多块玻璃。没过几天,老师说谁家有玻璃,献几块,我就举手了,说我家有好多呢。然后老师就让我和一个同学一起回我家去取,等到了家,和爸爸一说,爸爸非常生气,说那些玻璃都是有用的,怎么能献给学校呢?最后阴沉着脸,给我找了几个小块的玻璃拿走了事。那时候我还记得,我家楼下不远有一个买萝卜条咸菜的,家里经常让我去买五分钱的咸菜,很好吃,他就用旧书撕开一页一页的,来包咸菜,后来发现可以用我家的旧书和他换咸菜,以后我就经常用家里没有皮的破书去做交换。

    转眼时光过得真快,那个年月转眼就找不到了,现在就是想要找一点那个年代的痕迹都很难了,房子动迁了,道路重修了,老东西都扔了,这么多年搬家连着搬家,现在的房子里,几乎找不到一点那个年代的东西了。我还是一个很喜欢收藏的人,可是现在我家里只有几个小盒子里,还存留着那些历史的记忆。

    没想到赵湘源妈妈竟然保存了这么多东西,有一万多件,摆放开来真的很壮观。很多人尤其是中年人,来到展览的现代都感觉到震撼,亲切,还有就是回想起那个心酸的岁月。

    这些东西留到现在,赵湘源老人其实也早就知道,它们再也用不上了,可是还是舍不得扔掉,感觉扔掉就是浪费,而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真的很难忍受浪费,好在最后有了这么一个展览,这些东西都用上了,真的“物尽其用”,而且这些东西都成为了艺术品,赵湘源老人也因此成为了艺术家。

  •   看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个文艺小青年
  •   本以为书中是教你如何废物利用的,但发现其实物尽其用是一个展览- -有些失望!不过学习一下也不错,可以勾起不少回忆和对作者理念产生共鸣!
  •   不是研究艺术的,只能随便翻翻了。
  •   这本书真实记录了姥姥那辈人的生活。可以作为一种收藏。
  •   不知怎么会买了这本书
  •   有点沉闷,整体一般。
  •   buxiangduoshuo guanyu zhebneshu
  •   内容个人觉得一般,没有想象的实用,有点空
  •   本来一件很生活的事情,结果弄得很文青
    还用了一本书的厚度来描述办展览的过程
    我不认为之前评价的朋友---那个当礼物送母亲的
    他的母亲会因为一本小资的书引起共鸣
    共鸣的也许是老旧物品的图片, 也就那么几张
  •   内容基本没有有用之处,题目有点吸引人!
  •   很喜爱的一本书 男友看时也在掉泪 会让你想起家人 尤其是故去的生活其实无处不艺术的已经推荐给了好多人 也买了一本妈妈 可以静静读 静静哭泣 静静想念。
  •   本来以为里面是变废为宝的经验谈之类的,结果,应该是对复古的怀念,有巨多的文字,但的确也可以唤醒一些失落的记忆。
  •   这本书还可以 对父母那一代的物质理念有帮助理解作用
  •   几年前无意间看到有关“物尽其用”的展览的相关新闻,当时和男友曾经热烈地讨论过这位“伟大而平凡的艺术家”。时隔几年,再次读到这本书时,感动依旧没有减退,甚至因为年纪的渐长而对书中的内容又有了更深的体会。想起电影《up in the air》中Ryan的背包理论,对比之下那就像个巨大的讽刺,很欣赏书中的一句话“当我们的世界被愈演愈烈的商业化和全球化所控制时,当越来越迅速的置换和丢弃已成为我们的时代对物品的基本态度时,怎么可能还有这样一个人默默地、无休无止地收集和保存?”这个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当现实社会赋予我们的选择越多,我们的痛苦也就越大。所以,当这个“保留着正统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不予收藏的日常生活的痕迹”的展览出现时,我们感动了,流泪了,因为正是这些“不加修饰、不加雕刻”的物品,才能够“直截了当的触动成千上万个陌生人的心”。这本书应该是近一年来所买到的,读到的,最值得的书了。
  •   正版,内容有点少,要是再多些故事就好了
  •   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我既是百姓之一,也是艺术爱好者。
  •   还没看,不过整本书给人感觉设计感挺强。
  •   找到几个不错的点子,值了
  •   书很好,内容非常喜欢.是我需要的.
  •   因为巫鸿老师是我老师的老师,所以是在我的老师的推荐下买的一本,书的内容是关于一次中国家庭的家用品装置艺术展览,由这个展览展开,对过去几年十几年前的中国家用品的一次回顾。正如其名,《老百姓的当代艺术》,书里尽详老百姓的生活方方面面的事物,搪瓷,花布等等,并且是由故事展开,徐徐道来。书的内容自不必多说,不会是下品。... 阅读更多
  •   代表着一代人的恋物情结。
  •   我还以为是老百姓的生活艺术呢,结果是自己一家子的事。。。
  •   该书读后,给人的感觉,是告诉大家一种“睹物思情”的怀旧情结。字里行间看不出什么“当代艺术”的元素。纯粹是瞎扯,哗众取宠!真可惜了这么好的纸张和印刷!甚至连封底的出版日期也能覆盖更改。(2010、2011)出版商也太缺少职业操守了吧!
  •   喜欢的艺术家的作品
  •   一种怀旧的氛围
  •   装满了回忆的纸袋子
  •   真实生活
  •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喜欢看,日常需要
  •   谁看谁看
  •   字号小了
  •   坑人那。。。
  •   等待5元时的特价买吧
  •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石剑锋
      
      
      巫鸿是芝加哥大学教授、美术史家,早年任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获中央美院美术史系硕士学位,1987年获哈佛大学美术史与人类学双博士学位。这些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巫鸿的研究跨学科性很强,融合了历史文本、图像、考古、风格分析等多种方法,而且富于创见,对理解中国古代不同材质、时期、主题的美术作品都颇有启发性。作为著名的古代艺术史学者,巫鸿一直对中国当代艺术有着强烈的兴趣,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就在哈佛为陈丹青、张鸿图、罗中立、木心等一系列旅美艺术家组织了个展和群展。过去十多年,巫鸿策划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展览, 包括2002年的首届广州三年展“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等。同时,巫鸿也写了一系列学术著作,如《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和《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等。
      
      过去几年,中国各大城市都大力发展各类型美术馆(包括博物馆),既有城市公共投资的城市美术馆,也兴起了不少私人美术馆。您怎么看美术馆数量在中国的爆发式增长?
      
      巫鸿:中国过去几年,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是爆发式的。我们虽然不再像毛泽东时代那样提出超英赶美这样的口号,但在心态上,我们还是觉得中国要以最快速度在各方面赶上西方,无论经济、文化还是科技。在中国,很多政策都是自上而下的,但艺术方面更多从下往上,比如艺术家、收藏家、艺术机构、院校等都有很强的动力去发展美术馆,所以形成这种快速的爆发状态。
      
      其实在艺术界,不仅是美术馆的发展,中国很多方面都和西方经验比较接近。西方曾经也出现过各类艺术区,中国在2000年才开始出现艺术园区这类新事物,比如北京的798、上海的莫干山路M50创意园,接着在全国各个城市很快出现一批。在美国,这类艺术家群体和艺术区用了二十多年时间被商业化,而中国只用三年左右就会被商业化。现在,美术馆在中国的发展,也进入新的级别。以前说,中国没有当代美术收藏,然后就有了;收藏也很快转化为美术馆,这又是一个跳跃性的。当然私人美术馆在1990年代初就开始在中国出现,但现在从数量上和心态上,都有质的变化。
      
      您这些年一直生活、工作在美国。在您的经验中,美术馆在美国城市中处于什么位置?
      
      巫鸿:最近二三十年,在西方,美术馆越来越成为一座城市最主要的文化空间。在一座城市里,当然还有歌剧院、电影院等文化娱乐渠道,但最近些年,美术馆已上升到不太一样的层次。看电影是一个纯娱乐的活动,而美术馆还带有教育和知识的功能,在那里可以学知识、历史和艺术。周末,全家人尤其是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更不用说是知识阶层,都会选择去美术馆。在西方,他们的美术馆有很多种类,有大型综合的,也有小型、专业的美术馆,一些重要的展览很可能成为一座城市的重要新闻,你懂不懂都要去看看。在西方社会,美术馆已经成为一个很社会性的、带有旅游性的场所,尤其在纽约这样的城市,全世界的游客来到纽约,都要去看那些美术馆。
      
      在美国,美术馆还有一个功能是普通娱乐无法取代的,美术馆这样一个空间在最有钱、最有权势的阶层与普通阶层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美国主要的美术馆都是私人的,虽然政府还是会往里面投一些钱,但它们的创建和主要运作机构,还是以私人董事会为主。这里面的人都是美国最有钱的人,但他们把个人财富转化为美术馆。当然这么做有多种目的,比如公益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公共空间中,美术馆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它混合了很多因素。作为一个现代大都会,它成为社会阶层调整的一部分,它有教育功用,也有旅游商业价值。中国的城市也会这么走,也在建美术馆,但我们的知识条件和西方不同,建起美术馆后,下面怎么办?其实建美术馆是不难的,只要有钱、有地,关键是怎么运作。
      
      美术馆这样一种公共空间,对公民和城市的意义在哪里?
      
      巫鸿:城市需要公共空间,公园是一种,商场是一种,美术馆只是其中一种。美术馆往往处于公园附近,但它和消费空间不同,它具有知识性,完全属于精神层面,所以它不是完全消费类型的公共空间,但也不完全属于公园这样的自然空间,也不是消费性娱乐空间,像百老汇、电影院这种。对于大城市,美术馆也属于一座城市的文化标准,你去欧洲,就可能去看美术馆,通过这些美术馆来比较那些城市。很多人问我,在中国要是看当代艺术,应该去哪个美术馆?我说,还没有这样的场所,所以只好去798。因为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艺术美术馆。他们就很失望。
      
      美国的美术馆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怎么样的发展阶段?
      
      巫鸿:博物馆史学家认为,在机构和经济运作上,美国的艺术展览馆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持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其主要的发展动力是富有的企业家和财阀。通过帮助建立大型美术馆,这些独立个人或家族一方面对社会作出公益贡献,一方面通过这些公共文化机构巩固了他们的社会权力和对城市的控制。第二个阶段是1960年代以来,这时美国美术馆的一大发展是其赞助者和投资者从单独的富人变成企业和财团,一旦后者通过董事会等决策机构控制了美术馆的发展方向和运作方式,它们也就决定了美术馆的企业化进程,越来越注意对经费和投资的吸引与商业流通的协作。美术馆所办的展览越来越成为市政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这个层次上与城市行政机构发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大型美术馆的主要计划已经不再由策展人、评论家甚至馆长和展览主任控制了,而是变成企业和政府行为。
      
      与美术馆企业化、机构化的过程密切相关,能够吸引大量观众的流行展览对美术馆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大型展览并不拒绝学术性,甚至也希望在学术上有新的发现,但是由于展览的最终要求是吸引最大量的观众,其策划人和设计师必须尽量考虑流行的口味。这时候学术价值往往成为第二因素,而票房成为衡量一个展览成功与否的关键。
      
      中国的城市美术馆基本上都是来自政府投入,但这些年有很多私人美术馆出现,比如上海的龙美术馆、喜马拉雅中心等。中国的私人美术馆发展大概接近于美国什么阶段?
      
      巫鸿:接近于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状况,但又不一样。美国当时出现私人美术馆的时候,一开始都还比较小,但中国一出现就是大型美术馆。美国的美术馆,一般都是非盈利性的,小卖部、餐厅的盈利都会转到美术馆运营,美国的美术馆必然是非盈利性的,否则就是画廊。画廊也有展示功能,但纯粹是商业性的。非商业性美术馆的钱哪里来?大都会美术馆是一个模式,它是私人性质的,但市政府给一部分补助。MOMA从一开始就不要政府的资助,以保持其绝对的独立,所以它的收入都来自募捐、门票和基金会;古根海姆接近于大都会模式,也受到一定的资助。它们都是纽约的地标。
      
      您以前写过一篇关于美术馆的文章,您说过,虽然自1960年代以来美术馆的观众数量不断增长,调查结果证明主要观众群仍然集中在知识阶层,但是美术馆设想的服务对象本是广大普通市民。这是不是一种悖论?
      
      巫鸿:这是悖论,当时我写到:“一方面所有的现代大型美术馆都强调自己的教育职能;另一方面,美术馆所‘教育’的人实际上大都已经具有良好的教育水准。”但这个调查离现在也有些年头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另外一方面,我们对普通人的定义也一直在变化,比如在上海,到底哪些人属于普通人?
      
      以我个人的感受,在美国,现在去美术馆的观众量非常之大,难以想象。去年12月,我去纽约的一些美术馆,经常没法驻足欣赏,你可以注意到什么样的人群都有。那些受过一些教育的人,尤其是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中产阶级以上的人,都是从小带着孩子去美术馆。当然也有很多贫穷家庭,从小带孩子看的是棒球。去美术馆的当然不是全社会,但它确实吸引了社会很大一个群体。
      
      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影像时代,除了上网、看电影,为什么大家还是会热衷于去美术馆,耐心排队去观看那些你可能早已知道的图片?
      
      巫鸿:艺术还是有一种神秘性。在这个图片时代,在网上都可以看到那些名画的电子版。一百多年前,因为照相术出现,图像时代出现,很多人预测这些名画的光环会消失。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反而是更突出了这些作品的价值。虽然在美术馆,普通人看不太懂这些画作,但他们也知道,那是真东西,画册上、互联网上的都是假的,这是唯一的真品,而且很多是很难看到的。比如不久前上海举办的“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这些中国名画都在美国收藏,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很难看到真品,加上媒体的宣传,就造成了很强烈的城市事件性。在美国也是这样,重要的艺术大展,都会在本地造成一种事件性,好像错过了展览,就错过了这个大事件。我也说过,像大都会等大型美术馆,馆藏的名作常年摆在那里,但人气不那么多;一个外来的展览来了,人们蜂拥而去,这些人可能之前都没怎么好好看过一个展览。我们的现代生活,很容易被这种东西所吸引。
      
      中国也有那么多美术馆,在您看来有什么特点?
      
      巫鸿:中国的城市很刺激很动态,但是你在中国却会发现,没有世界性的美术馆。我的意思是,在中国的美术馆,你看不清楚世界。在中国,呈现古代美术、古代艺术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很多,比如故宫和上海博物馆,还有每个省市都有的大型美术馆和博物馆,毫无疑问,它们都以古代美术为主。在这些场馆展览的东西,除了古代部分,一到近现代,也就只展示一些国画,那些国画,一般人也都看不太清楚。进入二十世纪,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展出了。中国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展示的重点是就古代美术和古代艺术,近现代部分很少。这就和西方国家美术馆的重点不同,在那里最让人激动的部分是现当代作品。我们的美术馆缺这些东西,这也说明研究者对十九、二十世纪的研究不够,结果呈现给大众的印象是,那好像是个很荒凉的时代,但其实不然,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这也说明,美术馆展览什么,其实是由学术界和评论界所决定的?
      
      巫鸿:完全是这样的。但最后恰恰是画廊跟美术史、评论界走得很近。如果某某学者发现一位十九、二十世纪很重要的画家,这些画廊就会蜂拥而上。这种现象从这几年的拍卖市场可以看得很清楚。以西方的经验,还是要先梳理美术史。世界上艺术家太多了,从古代到现代,但最后美术馆能收藏或展览的也就几百上千个,这都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所以哪个艺术家、哪个作品最具有代表性,最后都会通过学术来挑选。国外的美术馆有一两百年历史,也有不断纯化的过程,展品也不是从来都是这样的。中国慢慢也会这样。
      
      中国的美术馆多呈现古代艺术,这也反映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一般兴趣。我们的美术史一般重视书画,后来又增加了大量考古材料,结果都是考古型的美术馆,一堆考古资料加上书画收藏的融合。考古的东西当然和美术史很密切,但不一定完全是美术史。中国的考古材料很多,这是很大的强项,在美国就看不到太多考古资料。这方面的东西当然还要发展,但怎么把考古资料做得更加有意思,布置得更吸引人,起到更大教育意义,这里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做。然后像十九、二十世纪的东西,美术馆和学院如何一起去深挖?如何进行收藏?而现当代的艺术,现在劲头很大,那如何能把它们提升得更好?这都是美术馆和学院可以一起做的事情。美术馆与美术史的合作对于中国新建美术馆和美术史系专业尤为重要:与其亦步亦趋地去重复西方的经验,中国美术馆和美术史界应该在教育、研究和公共展示等各方面设立更高、更符合社会和学术双重发展标准的准则。
      
      您刚才提到,中国的美术馆展览缺少现当代的东西,一方面是美术史学院研究的缺失,另一方面是不是美术馆对现当代艺术品有一定的警觉,后者更加市场化些?
      
      巫鸿:我觉得艺术品的市场化是世界性的,但是美术馆的眼界要高,不能跟着商业打转,应该相反,商业跟着美术馆打转。有很多东西,分析一个很有名的画家,无论是张晓刚还是方力钧,要有仔细的美术史分析,这可以决定他们哪一创作阶段是最具有创造力的,哪一阶段可能有些自我模仿。每个艺术家都会有这样的阶段,但美术馆要选择最重要的作品,这是关键。每个美术馆都需要有鉴别力,否则就是买一堆东西挂在那里,没什么意思。这些年,到处都有美术馆建起来,可是里面的作品不是第一流的,大家就会选择不看,这样的美术馆就也没什么意思。
  •     这本书里最触动我的是几个细节。
      
      家里条件好的时候,湘源的娘让她干活,做鞋、切猪食。后来家里贫困不堪时,湘源的娘不让她学活儿,打她,怕她一辈子受苦。湘源为了生活不得已去上班当工人,娘又打她,只让她好好上学。娘原来家里是有钱人,可因为是女孩,没有读书的机会。
      
      湘源的娘临死前让湘源给爸爸续弦,找个会生孩子的大姑娘。后来爸爸有了新妈妈,怕新妈妈不高兴,爸爸把娘的衣服给扔了。湘源很委屈,又不敢说。
      
      湘源的丈夫世平是个孝子,对父母特别好。湘源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婆婆重男轻女不给看,湘源当时很气,但是理解了婆婆。后来湘源和世平对公婆一直很好。
      
      所有人都很善良,湘源、世平、娘、爸爸、新妈妈、公公、婆婆。可总有一种好人受委屈的感觉。
      
  •     看到湘源妈妈的庞大展品,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我也有“破烂”情节,尤其那些瓶瓶罐罐和各种包装盒子。我总是想以后这些东西肯定可以用在别的地方。比如做花瓶、做容器以及有一天可也以做艺术品。可是我的破烂往往还在收藏阶段就被妈妈丢弃了。她信奉“极简主义”,没有用的东西一律扔掉,不让它们占用任何空间。
      
      展览里湘源妈妈的东西太多了,无所不包。她的孩子们恰恰与我相反,他们觉得让这些破烂占据了居住空间实在有些奢侈。可是湘源妈妈对那些东西给予了深情,也希望有一天她的孩子们会因为她的收藏而获益。也许有一天物质匮乏时,它们肯定会再成为宝贝。但是为了这个未知的情况,而积攒如此多的东西确实有些可笑。如果湘源妈妈没有一个做艺术家的儿子,她的宝贝也会像其他老人的宝贝一样被当做垃圾扔掉。
      
      读完这本书我在想究竟什么程度是物尽其用?未雨绸缪的积攒和无用便弃的做法哪个才是“物尽其用”。这个展览用了最普通的物品没有一丝说教地为人们展现了它所能传达的意义。那些普通物件传达着时代的讯息,承载着一代人的辛酸并未后来的人们所不解以及思考。
      
      这个展览是智慧的,用心的。艺术不仅仅是供在高高的殿堂中供人仰慕的也应该是可以被普通人接受与理解的。
  •     - 拖了很久, 終於拿起這本書。沒有開始看時以為這本書是關於一些已'消失'掉的日常用品, 真真看時才知道原來是一個藝術展覽引申出來的東西。有了宋冬與他媽媽趙湘源的故事, 整件事情又很不一樣了。
      
      - 物盡其用作為多次展出的展覽, 又帶出了一些關於中國現代美術/藝術的討論, 這方面巫鴻的分享與介紹, 是頗值得一讀的。
      
      - 回到展覽本身, 宋冬與他家人(父親及母親)的關係, 是最 juicy 的地方, 也因為有這樣的家庭歷史作為背景, 那個展覽、並從展覽引申出的這本書才有了它們的 aura.
      
      - 湘源因為以前捱苦日子, 養成了'物盡其用'的習慣, 儲起了不能想像的多的物資.......... 這種反過來對物資的依賴, 以及在展覽中展現出我們生命的'物質泛濫', 很有點SM的味道。
      
      - 湘源對物質的依賴, 到了一種令我難以理解的地步。100多塊的布, 每一條她都記得其出處及相關的故事! 先不問為甚麼有些布要多過一塊, 就是這種驚人的記憶就讓人覺得, 那種日子過得太辛苦了吧.
      
      - 湘源的分享裏, 她丈夫及公公等、以至她自己都是"自己動手"的人, 這些生活智慧, 今天我們都沒剩下多少了。
      
      - 就一些物件/故事的細節, 其實很動人的. 比如像肥皂的利用, 建房子, 節水的法子等, 這是現在社會很難再碰到的生命經驗了。
      
      - 之前有一個朋友的母親, 一生經歷了起起跌跌, 不同的政治/社會信仰, 壓抑了很多東西在心裏, 很來也是鬱鬱而終。想來宋冬的母親, 也有這點意味, 時代對人的烙印是多麼的無情又深刻。
  •      “物尽其用”最初不是一本书,是一个儿子为母亲办的展览。展出的物品来自母亲从1950年至2005年左右收藏的生活杂物。十几个热水瓶、数十件磨损的玩具、上百个不成套的碗碟、成千数的破碎各色布头……每一项单品都数量惊人。现场看上去就像井然有序的废品收购站。书本版的《物尽其用》,记录了走遍世界的这出展览的来龙去脉,对话、回忆录和观后感。
        
         举办展览的儿子叫宋冬,一位国际知名的装置艺术家。做“物尽其用”的初衷并不是想完成惊世大作,而是为了拯救母亲赵湘源日渐崩溃的心理。2002年,宋冬的父亲宋世平去世,他和赵湘源经历了半世风雨,夫妻情深,赵湘源无法承受沉重的打击。之后,她独居在堆满旧物的三室一厅的房子里,凡是与丈夫有关的任何东西都舍不得丢弃,连他生前吃剩的药丸也一一保存。
         2004年,宋冬和母亲商量,把堆山积海的物品整理出来,做一个展览。赵湘源觉得这么做可以帮儿子完成艺术品,便开始和儿子儿媳尹秀珍(也是国际知名艺术家)、女儿宋慧一起着手整理,并按儿子的要求一边整理一边写下对物品的回忆,策展人巫鸿将她手写的零散记录收纳到书本《物尽其用》中。由此,我们看到上万件生活杂物拼凑出的一个老人的一生——从家境优渥的国民党军官的女儿,到经历物质极度匮乏年代,养成了“任何可能用到的东西都不丢弃”的平凡的北京市民。
         物品中有赵湘源母亲和公婆留下的漂染缝补过的旧衣、鸟笼、丈夫宋世平修过的椅子、打过结的绳索、儿女宋冬宋慧小时候用过的童车、书包、孙女丢弃的玩具……甚至还有当年住过的危房拆下的砖瓦和房屋架子。浩繁的整理过程中,宋世平留下的生活痕迹再一次被家人温习。
         2006年,韩国光州双年展上,赵湘源坐在“物尽其用”的方阵中间,这位仿佛拥有无尽宝藏的慈祥的母亲,接受来自世人的问询、崇敬和感慨。她终于从悲痛中走出,照片上的她展露出笑容。宋冬在展会的玻璃窗上布置了一排组成句子的白炽灯,白天是看不见的,晚上,灯亮起:爸爸,别担心,我们和妈妈都挺好的!
         记录到此,我想,“物尽其用”真正完成了物尽其用的使命。但细想一下,又并非那么简单。它涵盖的内容如此丰富,无数前来观展的人得到不同方向的感触和思考。老年人重温了回忆流下热泪,中年人因此理解了自己的母亲,外国人看到了中国的一段家国历史,年轻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我的老父亲已经70多岁了。我经常害怕他突然离去,会做噩梦哭醒,但在日常相处中还是会忍不住跟他吵架,吵了之后又后悔,又像哄小孩一样哄他。我曾经为他做过些什么呢?我曾经为他做过些什么让我今后能不后悔呢?我知道有一天我也会后悔。但我希望会少一些。就从今天起不跟他吵架开始。
         2009年1月21日,赵湘源在北京住所为了救一只被树皮夹住爪子的喜鹊,不慎从木梯上摔下,来不及留下一句遗言,她走了。宋冬在她去世后的“物尽其用”展览中,将白炽灯的字样换成了:爸妈!别担心,我们都挺好的!
      
  •     
      西闪/文
      《物尽其用》是艺术家宋冬和他的母亲赵湘源共同完成的一组装置艺术作品,也是美术史家巫鸿编著新书的标题。两者之间紧密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巫鸿用文字和图片为无缘现场观看作品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大略而不失精要的想像渠道。
      作为一组装置艺术作品,《物尽其用》的规模惊人地庞大。它由一万余件实实在在的家用物品组成。大到桌椅板凳衣柜碗橱乃至房屋梁木,小至旧衣线团台灯电话肥皂钟表玩具,瓶瓶罐罐,连挤干了的牙膏皮、拧下来的矿泉水瓶盖,都铺陈得让人震惊。更惊人的是,这些物什乍一看杂乱无章,分属不同类别,具有不同功能,出自不同年代,却是一个不容置疑的整体。它们都是赵湘源老人从1950年代到2005年代不间断收集留存的结果。仅从这组作品的材料而言,它们已经是长达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缩影,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有别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人生。
      我能想像身处作品展场时观众的感受,在《物尽其用》这本书的第三部分,访谈、评论和观后感也提供了想像的凭据。不过要弥补不在现场的缺憾,文字必须担负起更多“剧透”的责任,而《物尽其用》一书很好地达成了这一任务。其中,巫鸿的介绍相当于展出的导言,赵湘源的自述,还有她与儿子宋冬的对话则构成了作品的背景深度。
      赵湘源为什么收集储存了那么多东西?说来话长。赵女士1938年生于湖南桃源,故名“湘源”,父亲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军官。侵华日军攻陷湖南时,赵家迁往重庆璧山,在那里她度过了优渥而宁静的童年。1949年,因父亲进入公安部任职,赵随家人移居北京,生活一度舒心惬意。然而好景不长,1953年父亲在肃反运动中被捕入狱,作为反革命家属,丧失了一切经济来源的赵家只得靠典当艰难维生。15岁的赵湘源眼看家中的首饰衣物,乃至任何可以换钱的家当一一被放弃,滋味可想而知。之后她的母亲只好寻些针线活儿来做,靠锁扣眼挣出家用。赵湘源也一边读书一边打零工,糊纸袋、包糖纸、分云母片,什么都做。母女俩从此不再添置衣裤,靠着不断改、染旧衣过生活。也就在这个时期,赵湘源逼出了一个一生的习惯,那就是不断收集和存储各种针头线脑布料布块,为改造下一件衣服做准备。
      1958年考上大学,1960年父亲获释,第二年母亲去世,然后是自己的婚姻,再加上所谓三年灾害,赵湘源的青年时期和以前一样充满困苦与起伏。婚后她和丈夫,还有两个孩子挤在5.8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继续类似的日子——儿子宋冬甚至只能睡在床头的一口柜子上。在这段时期,政治风波对个人生活的侵袭依旧频仍。她的丈夫在“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集团”成员,直到1978年才“平反”。艰辛使得“物尽其用”的观念更深地植入了赵湘源的头脑,她不允许自己把任何东西随随便便扔掉,也希望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反反复复地使用。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时代的变化,他们的生活逐渐好转。丈夫升迁顺利,子女成功就业,家境一天好过一天,可是赵湘源积攒物什的习惯并未淡去。自从她家搬到宽敞的院子,这一习惯反而多了施展的空间。除了原有的积存,儿女们的衣服、孙子辈的玩具、扩建老屋余下的砖瓦木板窗棂甚至铁钉,都在她的收纳之列。这些东西填满了房间,连院子下面的防空洞也被塞满。当丈夫于2002年去世后,赵湘源的习惯变得更加不可遏制。之后的数年里,她几乎用各种旧物织成了一个厚厚的茧,把自己深深地掩埋起来。这一时期,她的搜集习惯虽然带有过去困苦生活的痕迹,但已经逐渐转化为精神之疾、回忆之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宋冬想用一种艺术的方式治愈母亲的“疾病”,让她破茧而出,开始另一段生活,于是有了《物尽其用》这个作品。
      当然,要让那万余件旧物成为艺术,而不仅是一堆历史记忆的遗留物,过程并不简单。与过去静态的形象相比,现代艺术逐渐进化成为一种交互活动。毫无疑问,在这一活动中,作品仍然居于中心的地位,但是作品与世界的关系、与作者的关系、与观众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连接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具体到《物尽其用》而言核心在于,作为“艺术材料”的所有人和提供者,赵湘源本人还必须是这项艺术活动的自觉创造者。不然,作者的意图不明,作品的意义自然也会暧昧不清,甚至根本子虚乌有。从书中的叙述来看,在宋冬的帮助下,赵湘源的确成了一个创造者,一位艺术家。她的自述文字,以及她在展场与观众的交流活动,都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在理解《物尽其用》这组装置艺术的同时,我对这本书的目的却产生了疑虑。它究竟是独立存在的评论,还是附丽于展览的“产品说明”?这让我对巫鸿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多了好奇。然而遗憾的是,无论在活动中,还是在书里,他的身影似乎无处不在,却又十分模糊。作为艺术计划的参与者,他所起的作用不清楚;作为本书的编著者,他“编”的成分远大于“著”。除了一篇由他撰写的展览序言,以及一篇背景交代,其余都只能算辑录。对作品本身,看不到巫鸿深入的评论,也没有像样的分析。那么,在那场艺术活动中,他究竟是美术史家?评论家?策展人?还是三位一体?不好捉摸。
      巫鸿在中国美术史领域绝对是重量级的存在。他早年在中央美院以及故宫博物院的学习与工作,以及负笈海外习得的西方美术研究和人类学知识,还有多年的艺术史积累,都称得上得天独厚。他用西方视角解读东方艺术的尝试有着内在的扞格,但总体上不失意义。他的博士论文《武梁祠》刚一出版就深得学界好评,《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也引发过热议,即便是《美术史十议》这类专栏文字也颇有洞见。然而,读过《作品与展场》、《走自己的路》等文集后,我感觉巫鸿论述中国现当代艺术时,自身的定位发生了漂移。大体说来,他所做的工作更多的是对当代艺术活动的记录与描述,而少见客观的批评,也没有什么理论上的建树。譬如他试图用“当代性”这样一个概念统摄中国近三十年的美术进程,却又把使用传统媒材和写实风格的绘画排除于当代艺术的范畴之外,其大而无当之处十分显眼。假如以我所说的作品、作者、世界以及观众的多重关系来衡量,巫鸿本该是当代艺术的特殊观众,实际上却扮演了局中人——想必这就是《物尽其用》一书令我困惑的原因所在吧?
      
  •     
       从看过这本书的介绍,就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赶紧买回来看看。真的不错,不过就个人感觉,图片如果跟多更详细一些就更好了。
      
       这本书是根据“物尽其用”这个展览而来的。说起这个现代装置艺术,那可话就长了,这是一个母亲赵湘源一生中保存下来的各种“破烂”,我们现在看着这些东西好像都应该扔掉,但是只要是经历过那段历史,三十岁以上的人,看到这些东西都会想起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月,在那个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家中都会有很多这样的“破烂”,那时候什么东西都是好的,都能够用上,一块布头,一张废纸,一个瓶子,都有用,所以那个年月家中是没有垃圾桶的,每天能够扔掉的垃圾只有一点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少得可怜。那时候的垃圾箱也很干净,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尽管如此,每天还会遇到几个拾垃圾的人,来翻几遍。
      
       那个年代真的是“物尽其用”什么东西都被尽可能的使用了,因为商店里几乎没有什么商品,即使有,也没有钱去买,所以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动手去做, 每个家庭中都会有很多工具,斧子、锯、刀、钳子、刨子……我们家的床底下有一个大手推车,里面满满装了一车的各种工具,还有各种钉子,合页,螺丝,还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当家中遇到什么问题,首先想的就是把工具箱拿出来,看看有什么材料可以用上,看看用什么可以修理一下,看看能不能自己动手做。
      
       当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看到我家的床下有很多块玻璃。没过几天,老师说谁家有玻璃,献几块,我就举手了,说我家有好多呢。然后老师就让我和一个同学一起回我家去取,等到了家,和爸爸一说,爸爸非常生气,说那些玻璃都是有用的,怎么能献给学校呢?最后阴沉着脸,给我找了几个小块的玻璃拿走了事。那时候我还记得,我家楼下不远有一个买萝卜条咸菜的,家里经常让我去买五分钱的咸菜,很好吃,他就用旧书撕开一页一页的,来包咸菜,后来发现可以用我家的旧书和他换咸菜,以后我就经常用家里没有皮的破书去做交换。
      
       转眼时光过得真快,那个年月转眼就找不到了,现在就是想要找一点那个年代的痕迹都很难了,房子动迁了,道路重修了,老东西都扔了,这么多年搬家连着搬家,现在的房子里,几乎找不到一点那个年代的东西了。我还是一个很喜欢收藏的人,可是现在我家里只有几个小盒子里,还存留着那些历史的记忆。
      
       没想到赵湘源妈妈竟然保存了这么多东西,有一万多件,摆放开来真的很壮观。很多人尤其是中年人,来到展览的现代都感觉到震撼,亲切,还有就是回想起那个心酸的岁月。
      
       这些东西留到现在,赵湘源老人其实也早就知道,它们再也用不上了,可是还是舍不得扔掉,感觉扔掉就是浪费,而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真的很难忍受浪费,好在最后有了这么一个展览,这些东西都用上了,真的“物尽其用”,而且这些东西都成为了艺术品,赵湘源老人也因此成为了艺术家。
      
      
  •     人类的造物行为本身就带着情感元素,尤其是自命为三才之一的中国人,更是对天地之间的万物有着深厚的情愫~《物尽其用》的展览贯穿着中国人骨子里的恋物情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寄托,当我们面对那些曾经不屑一顾的废弃物品时,也许在刹那之间我们便会被深深的触动,而触动我们的并非是那些用毕未弃的产品,而是隐藏在产品背后的深刻记忆~人们观展时之所以会感动到落泪,完全是由于他们看到了与自己阅历中重合的那些部分,而这些经由另一种形式复制轮回的产品,又何尝不是普罗大众记忆中的共同酸楚呢?
  •     
      
      一卷卷五颜六色的布头、上百块留存几十年的洗衣皂、数量众多的旧玩具、大大小小的锅碗瓢盆、破旧的桌椅板凳、生锈了的煤气罐等,如此这般的许多物什置放在一起,显然会给人废弃家用物品集散地的印象,而事实上,这却是获得国际双年展大奖的一个当代艺术装置作品展的现场,其名为“物尽其用”。这件作品的作者是母子俩,赵湘源和宋冬,母亲是北京的一个普通妇女,儿子是艺术家。“物尽其用”这个展览曾经现身于北京、柏林、纽约和韩国光州,“一些人在它面前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好像是突然见到了或想起了过世已久的朋友或亲人;另一些人把它形容成一个另类的历史博物馆,保留下了正统美术馆和博物馆不予收藏的日常生活的痕迹和经验。”美术史家巫鸿以此为蓝本,编著了《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给了这一另类历史博物馆一个更好的载体,且更加深入与丰富了在庞杂物什中隐含的寻常人家的当代艺术。
      
      赵湘源是这上万物件的主人,收藏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从物质匮乏、生活拮据的时代走过来,对日常物品的爱惜、不舍得丢弃成为她性格中的一部分。其实,这也是一代人的共同特征,不过在赵湘源这里,留存物什之庞杂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而正是在这庞杂中,历史记忆与个人记忆更为深厚地凸现出来。
      
      儿子宋冬在帮母亲整理物品时,时时回忆起那些小时用过、穿过、玩过的东西,以及一家人几十年的生活印痕;而母亲赵湘源说,“我千方百计地留下这些东西,为的是要延续它们的生命。”这事关家庭的记忆,以及时代的回音,其情感的共通性让许多观众感同身受,在俭朴的展品陈列中或沉默无语或不觉间流泪。有位年轻人由眼前的所见想起自己的母亲,一段时间内因为搬家,“当母亲忍痛放弃一捆捆破布头的时候,心情和战乱中的李清照丢失一车车金石图籍没有两样,她变得脆弱,感觉自己难以抵御生活的风险。”
      
      对物的大量收藏,源于对生活风险的担忧,如同杰克•伦敦小说《热爱生命》中主人公对食物的执着一样,都是于不安定感的一种防范。而这种防范延续了一个时代,早已化入赵湘源们的血液中,即使生活状态改变,昔日的惯性亦不可逆转了。“物尽其用”一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他们对物质、对生活的态度,包涵生存的艰辛与倾注于家庭的爱心。实质上,物品尽管庞杂,总归是有限的,但恰是在这有限中,生发出难以被穷尽的意味来。
      
      对于物品的保存者而言,每件东西都意味着生命中的某一瞬间或某个亲近的人,依赵湘源所说,要“延续它们的生命”,其实这也是在延续自己的生命。附着在物件上的回忆在漫长的岁月中愈见长大,直至变为不能承受之重,这也就解释了赵湘源不愿丢弃任何一件东西的根由。我们又何尝对这种感情陌生,在父辈、祖辈对待生活的方式那里早已得到了验证。
      
      时代的风潮曾冲击着每一个家庭,或为亲人的离散,或为生计的艰难。在这些岁月里,物的留存,暗示着“人们心中出现了一个重组家庭,治愈历史创伤的深切愿望”。这种愿望并无奢华,源于寻常百姓的朴实愿景。而观众看赵湘源的“物尽其用”展品,第一印象即为不加雕饰,个人记忆与情感的原生态展示,正是朴素打动人心,超越地域和语言的藩篱,私人家庭与公共社会出现了隐然的联系。艺术在这里并不缥缈,普通人伸手可及,因为其接续了地气,与历史和现实达成了默契。
      
      如今,我们于物品的态度,多为喜新厌旧和一次性使用即丢弃,“物尽其用”似乎已变得十分遥远、不可思议。虽然这两种方式均为实用,但感情的底色却大不相同,一为冷冰冰,一为充满深情。事实上,赵湘源的时代不过是我们在略一回眸间即可看到,且不少人童年时还赶上了一个尾巴。可善忘亦为共性,若无实物的提醒恐难以令人自爪哇国里拾起旧梦。赵湘源的“物尽其用”毋宁说是一个另类的历史博物馆,给我们提供了温馨回顾的机会,对旧事,对亲友,亦是心灵与往昔、今日的连接。
      
      
  •     生活真的很有意思,只是很多人都匆匆而过,根本不留意,所以时间都偷偷的溜走,不给你留下过多的财富。一块肥皂,一个旧暖壶,一个旧玩具,一个旧文具,记录的可能是你过去的一段无法复返的美好时光,人每日都在生活,但是很多人记住的却是忙碌厌烦的工作和人情,忘记的恰恰是最本真的生活和自我,我觉得这恰恰就是作为自己的悲哀。
  •     妈妈,您好:
       您离开我们两年多了,不知您和我爸在那边过得怎样?这些年思念成了我生命的主线,今年我在旧金山做了个展,12件作品都是我和您与爸爸合作的作品,你们应该看到了我用霓虹灯给你们写的话:“爸妈,别担心!我们都挺好的!”您走之后,《物尽其用》又去了英国的沃尔首新美术馆、纽约的MoMA、加拿大的温哥华美术馆、旧金山的YBCA,明年会去伦敦,之后是悉尼、东京。每年我们都会继续收拾您留给我们的《物尽其用》,在这件作品中您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们。您用您的生活方式书写了一个平凡人平实朴素的时代物质史。
       这次在继续收拾《物尽其用》的作品时,我们找到了您上世纪70年代的一件衣服。那是您在下放劳动时穿过的“劳动布”工作服。当时这件工作服已很破旧且沾满油漆,您肯定舍不得扔,要物尽其用,您就把衣服里儿当面儿,用兜布补破洞,一针一线地逢成夹克自己穿。我在开幕式上穿上了您的这件“物尽其用”的夹克。大家说您真“酷”。旧金山是牛仔服的发源地,现在名牌牛仔服的设计很像您30多年前改造的衣服。我穿着您的衣服,就觉得您紧贴着我。
       小时候与满屋子的东西生活在一起是一件很满足的事。随着生活不断改善,这些东西成了累赘,但您仍然觉得这是财富。与您做艺术之后,我从您的生活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现在这些留下的东西真正地成为了我的珍宝,东西太多了,记忆太多,感情太多,精神太多……
       我现在的家还是简洁朴素。这是受益于你们的教育:“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浪费。”中国曾经经历过漫长的苦难历程,那时大众养成了应付物质匮乏和艰苦生活的生活习惯,艰苦朴素是中国人的美德之一,我是在你们艰苦朴素的教育氛围中长大的,我希望我能继承您 “物尽其用”的精神去生活和工作。我也希望生活得特立独行。
       现在搬到工作室住了,我们的家具都是从旧货市场买的,再自己改造成有意思的家具,有一个沙发,买的时候才花30多块钱,妻子用旧衣服把它包了,成了世界上的唯一,我用旧的大衣柜给孩子做了一个可以睡觉玩耍的空间,她很喜欢。很多旧东西都能再用,增加了创意将会让它们焕发新生,您肯定喜欢看到我们这样做。我还仍然清晰地记得我上幼儿园时,您为了让我拓画,把包肉馅用的透明纸用水洗干净贴在玻璃窗上,等干后平整了让我画画用。我还仍然记得您关于一张纸的“物尽其用”的方式:可写可画,没用后可以包东西,包完东西没用后可以擦桌子擦地,最后可以引火生炉子,而多的废纸可以回收造出新纸。据不完全统计,倡导无纸办公的今天,其用纸量大大超出以往,物质丰富了,用起来方便了,但浪费了。我知道这个世界浪费不起,它很脆弱。我们似乎传承了您不乱扔掉东西的习惯,把它转换成新生活物品或是作品。我把咱家快塌了的三间房拆了做成作品参加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您放心,物尽其用了。
       今年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引发大海啸,核电站受损,核泄漏。人类在为我们的创造力和主宰力欢呼的同时,也在为同样的这些而忧虑。现在地球成为了很小的地球村,我们知道最后所有的资源都将耗尽,我们不能浪费。就像您在不同国家展示《物尽其用》时所感受到的,“物尽其用”是一种在物质匮乏年代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生活哲学,也是一种价值观。不论你是个哪个国家的人,经历过哪个艰苦的时代,都不敢浪费。
       不浪费对于今天来讲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源的浪费会种下危机的恶果。现在表面的繁荣和物质的丰富以及生活的方便不能掩盖这种资源的危机,“消费与丢弃”的观念很盛行,它似乎成了新的生产力。但这些“生产力”的攫取,最终会把我们的世界挖空。
       我很为您和您的这一代人而自豪,也为您留给我们的“物尽其用”而感激。希望更多的人在今天全球的危机中重新审视和思考现在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可喜的是:现在“节约的生活”有了一个新的说法:低碳生活,挺时髦的。希望您的“物尽其用”的生活理念一直成为我们这个世界的时尚。
       祝您母亲节快乐!
       问候爸爸,我真的很想你们。
       别担心,我们都挺好的!冬儿 上2011年5月6日
      
      转载自5月8日《华商报》
      
  •     看过这件作品的许多人都默默流下了眼泪。确切地说,这不是“一件”作品,而是一万多件各种破旧、残缺、乃至从未使用的物品的总和;这也不是一件“作品”,而是一个人生活的总和。和其他艺术家不一样,艺术装置《物尽其用》的作者赵湘源并不是在有意识地“创作”,她只是固执地把自己一生用过的物品都分门别类地积攒下来,到最后,她在自己的老宅中,完全被这庞大的物品海洋所包围。每件物品对她来说都有特殊意义,都附着着一段记忆,因此这些物品不仅占据着庞大的空间,还占据着广阔的时间,从中人们阅读和触摸到了一个人的生活。
      
      她用一生的时间只创造了一件作品。实际上,她也只能创造一件作品,因为作品就是她的生活本身,而她又只有一个人生。照达芬奇的名言,“每位画家画的都是自己”,这一点在她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她的作品展现的就是她自己。
      
      面对它,一个必然的问题是:一个普通北京妇女积存的日常物品为何能转化成一件艺术作品?这触及到了当代艺术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即作品与阐释一起在美学意识中出现。正如亚瑟•丹托在《普通物品的转化》中所言,普通物品要成为艺术品,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它表达了它的意义,从而使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物件或图像也被赋予了艺术价值。
      
      组成《物尽其用》的物品本身是再普通不过的了,而赵湘源积攒旧物舍不得扔掉的行为在度过物质匮乏时代的中国人身上也十分常见,这乍一看似乎很难使它们被视为艺术品,但同时也正因此,使许多人对之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共鸣和震撼。这些看起来像是垃圾一般的旧物,以其庞大的存在和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因为和一个人生活的共同节点而彼此连结),使人感受到了普通人生活的浩瀚内容。“物尽其用”之所以被用作这个展览的核心观念,也是因为它概括了普通中国人的一种生活哲学和态度。
      
      在展出它们之前,赵湘源几乎被埋葬在这一万多件旧物中,那就像是一个包裹着她的茧。她舍不得扔掉,不想把它们全部换成新的,是因为在这里她才能找到足够的安全感和温暖,以及全部家庭记忆,那是新东西无法承载和提供的。对她来说,如果将这些旧物扔掉,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和以往的生活完全断绝了联系,而那是她无法承受的代价。就如赵湘源本人说的:“这许多物品不是标本,而是活过的生命。岁月给我们留下了这许多痕迹,但岁月也带去了许多东西。我千方百计地留下这些东西,为的是要延续它们的生命。”
      
      反过来,她的儿子、艺术家宋冬,策划和设想这个艺术展览的最初目的,也不是为了展示一件艺术装置,而是为了“治病”,帮助母亲从她自己建造的“茧”里面解放出来,因为里面也包含了太多沉重的、面向过去的记忆。向世人展示这些物品的过程,也确实使赵湘源重新认识了自己生活的意义,母子之间也有了更好的相互理解。其结果,正如巫鸿所解读的,这一巡回展成了亲人之间持续整理、持续回顾这些物品的过程,同时也不断加深了他们之间的亲情关系;它变成了同时具有两种意义的艺术和礼仪的行为,一是保存历史记忆,二是强化社会关系。
      
      对此宋冬所说的是完全正确的:“母亲的生活本身就是艺术,但她并不知道。一旦被展示出来,她的生活也改变了。”这句话或许可以这么理解:“生活”与“艺术”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需要的只是把生活本身当作艺术来看待。
      
      赵湘源本人的感慨也很耐人寻味:一方面,她万万没想到儿子竟把这些物品放到展览中去了,看到效果不错时,欣慰地觉得“这才是真的物尽其用了”;另一方面,她又本能地觉得这些东西确实是已经用不着了,这次连累了很多年轻人认真地布展、搬运,“是我保存了这些废物给他们带来了不必要的劳动”,“那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感动了我,使我的内心受到很大的谴责,为什么要留这些无用的东西给大家增添麻烦,内疚,内疚”。她当然也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的衣服常常只穿两三次,之后感到不时髦也就扔了,相比之前自己的生活理念似乎早已落伍。
      
      这一感言本身表明了现在所处的消费社会的话语霸权:在一个以浪费和抛弃为特征的社会中,一个以节约、反消费乃至零消费为基本生活态度的人,感受到了一种压力,继而把这种压力内化成了负疚感。在中国,这种惊人的转变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以至于像赵湘源这样的人能在自己的一生中经历两种差异极大的生活方式。
      
      很多中国人都不会对她说的话感到陌生:她还记得自己公公和丈夫手很巧,从煤铲到扫帚、篮子,许多工具都是自己动手做,几十年没在商店买过那些能自己做的物品。相比起来,年轻一代很少有手这么灵巧的,因为消费时代的社会成员,其首要道德要求就是扮演消费者角色的能力和意愿。现在,自己动手做不再是因为生活所迫,而以一种时尚生活方式(即DIY)的面貌出现,吸引一小部分社会成员。
      
      在这个新的时代里,消费品的基本属性就是其短命性,人们只能短暂地拥有其使用价值,只有这样不断抛弃才能不断消费,由此才能不断生产。每一则广告都是在号召人们放弃已有物品去追逐新的流行。这也就是齐格蒙德•鲍曼所说的“流动的现代性”:事物被不断地(并且最好是快速地)消耗,现代性是昙花一现的美丽,而不是永恒的金刚不坏,其结果是“一个有着过度、剩余、废弃物以及废弃物处理的文明”。
      
      显然,按照这样一种消费话语,赵湘源积攒的旧物品只会被视作废弃物和垃圾。但吊诡的是,也只有在这样一个时代,渐渐消逝的那些东西——包括赵湘源所象征的那种生活方式,才会因为其消逝而变成一件艺术品,成为人们怀想的对象。观众的参与实际上又在消费和消解着这件艺术品。从这个意义上说,《物尽其用》也构成了一个时代谢幕的象征。
  •   原来她就在这里、
  •   在MOMA展出了,我可惜错过了,奶奶的。这件作品非常非常地美和强大。
  •   物尽其用,就是珍惜你每一寸的生活。
  •   我们都在用一生的时间创造一件作品——生活
  •   事物被不断地(并且最好是快速地)消耗,现代性是昙花一现的美丽,而不是永恒的金刚不坏,其结果是“一个有着过度、剩余、废弃物以及废弃物处理的文明”。
  •   宋冬最近很火啊。
  •   读这本书时很感人的一个细节是,赵湘源老太太生命的终结是为了救一只小鸟。对她这样的老人,算是善终吧。
  •   今年的必看好书!
  •   《物尽其用》也构成了一个时代谢幕的象征。
    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   维舟老师的评论,从来都很有深度。
  •   谢幕的比喻是个经典的概括,一个时代的人和生活方式逝去了。
  •   好想来一本儿二手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