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人生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世纪文景  作者:贺麟  页数:328  字数:245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贺麟全集》的出版,是我和许多学界同仁久已期盼的事情。贺麟先生 是现代中国的重要哲学家、翻译家、哲学史学家和前期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不了解贺麟先生的学术活动和成果,就无法真正知晓现代中国如何引入、 消化西方哲学,也会盲然于新儒家运动一个重大思想源头。而要深入研究贺 麟,此《全集》就是最全面和最权威的文本。 贺麟,字自昭,1902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金堂县杨柳沟村一户乡绅家庭 。他8岁入私塾,后来入新式小学和中学,1919年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 身)中等科二年级,1926年夏毕业于该校高等科。1926年至1930年,先后在 美国的奥柏林、芝加哥和哈佛三所大学求学,受到系统的西方哲学和社会科 学的严格训练。1930年夏,赴德国柏林大学系统学习和研究黑格尔哲学一年 。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1936年成为正教授。 他1942年出版《近代唯心论简释》,1945年出版《当代中国哲学》, 1947年出版《文化与人生》。此三书确立了他在当代中国哲学、特别是新儒 家学术潮流中的重要地位。1950年,他翻译的黑格尔《小逻辑》出版,以后 多次印刷和再版,影响巨大。到“文革”前,他的一些译作已陆续出版,比 如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知性改进论》,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上 卷,与王玖兴合译)、《哲学史讲演录》(前三卷,与王太庆等人合译)等。 1955年,被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外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一级研究 员。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受到触及,“文革”中被严重迫害。“文革 ”后出版和出齐了多种重要著作和译著,担任中华全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 。1992年9月逝世于北京,享年90岁。 贺麟先生一生的最大两个成就是:(一)沟通中西主流思想的方法论,由 此而为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儒家,找到一条新路。在西方一边,他自斯宾 诺莎那里获得理性观照的直觉法、自黑格尔那里得到辩证法的提示,并力求 打通两者。在中国一边,他揭示了宋明儒的直觉法,既言及陆王的“不读书 ”、“回复本心”、“致良知”的直觉法,也阐发朱熹那“虚心涵泳,切己 体察”的直觉法。至于辩证法与直觉法(他又称之为“辩证观”)的关系,可 以简略说成,辩证法需要直觉法的引导,而直觉体验则需要辩证法的曲折往 复的磨炼和开展,两者在历史、艺术、文化和人生的变化过程中相摩相荡而 一气相通。(二)对西方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斯宾诺莎哲学的精当阐发和翻 译,使之生意盎然地传人中国。贺先生的译文以深识原著本意、学问功力深 厚、表达如从己出、行文自然典雅为特点,得到学术界一致赞许。他志在向 中国人介绍和翻译西方的大经大法,或“西人精神深处的宝藏”,所以无论 是在选题择人、版本选择还是在实际翻译上,都认真严肃,还往往对照其他 语言中的相关译本。而且,只要情况允许,他会在译著前加上有分量的导言 ,或在论文、著作中加以阐述,以便于中国读者的领会。 贺麟的学术活动、著作和学说,以其内在的思想素质和成就,在他那个 时代的哲学界中属于最出色之列。而且,人类世界将进入一个各种文化、特 别是东西方文化相激相融的时代,那些能够站在这个交汇之处,能真正有助 于理解这样一个历史过程的学说将获得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在这个数理化 、技术化、商品化的时代,那既不躲避,亦不苟从,而是能在“理”中不失 “心”源,或以新鲜的方式体会出“心即理也”者,当有蓬勃的活力和未来 。我相信,贺麟思想会随着此套《全集》的出版和时间的拉长,而愈来愈显 露出多维度的深意。 这套《全集》包括贺麟先生的专著、译著、学术论文、学术讲义以及其 他重要的文章、札记、书信、日记等等,将分批整理出版,目的是尽可能系 统、完整地展现先生的学术历程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学术成就,为学界贡献一 套研究贺麟学术和思想的最具权威性的定本。为此,承担这一艰巨任务的编 辑,做了大量细致认真的校对和梳理的工作。除了重新设计版式,纠正此前 版本的少量讹误,统一同一书稿前后不一的译名等工作外,编者还依据贺先 生自存本上的手迹,校改了部分由于时代因素或出版上的考虑而曾作调整的 文字,以最大程度体现先生本人的真实意愿。此外,有的译作因出版年代相 隔多年,加之部分内容是集体翻译,并经过数次修订和多个版本的相互校勘 ,译文呈现出某种前后不一致的现象,这次借重新编排之际,编者们也尽量 做了统一处理。 贺麟先生是引导我走上哲学之路的恩师,他的学识和人品是我所崇敬和 终生感怀的。我一直觉得,他对于现代中国哲学事业的贡献,还没有为学界 充分认识和估计。这套《贺麟全集》的出版,或许会有助于改变这种局面, 为未来的贺麟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并泽及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 戊子夏(2008年6月)愚弟子祥龙敬撰于北大畅春园望山斋

内容概要

本书是哲学家贺麟撰写于抗战时期的论文集。书中每一篇文字都是为中国当时迫切的文化问题、伦理问题和人生问题所引起,而根据个人读书思想体验所得去加以适当的解答。这些解答所取的途径,如从学派的分野来看,似科比较接近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洋康德、费希特、黑格尔所代表的理想主义。篇中大都系亲切地自道所思所感和所体察到的新意思,以与青年朋友们谈心论学。本书是贺麟先生前期思想的代表。

作者简介

贺麟(1902.9-1992.9),字自昭,四川金堂人。现代哲学家、黑格尔哲学研究专家、翻译家。主要从事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介绍和研究,是黑格尔哲学研究专家,同时为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融合创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翻译作品有: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小逻辑

书籍目录

题记新版序言序言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抗战建国与学术建国经济与道德物质建设与培养工商业人才物质建设与思想道德现代化法治的类型五伦观念的新检讨论假私济公论英雄崇拜论人的使命信仰与生活理想与现实乐观与悲观自然与人生观念与行动基督教与政治论研究宗教是反对外来宗教传播的正当方法基督教和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纳粹毁灭与德国文化诸葛亮与道家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从看外国电影谈到文化异同战争与道德宋儒的新评价杨墨的新评价功利主义的新评价宣传与教育漫谈教学生活陆象山与王安石人心与风俗树木与树人学术与政治政治与修养王船山的历史哲学论哲学纷无定论文化、武化与工商化王安石的哲学思想认识西洋文化的新努力西洋近代人生哲学的趋势反动之分析革命先烈纪念日感言向青年学习

章节摘录

  关于注重道德的话: 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孔子: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孟子: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我们试比较玩味他们这番兼赅浑融代表典型的中国人智慧的话,我们便 可以看出他们的说法:第一,虽前后所说,好似自相矛盾,而其实无有矛盾 。第二,他们既不片面注重道德,亦不片面注重经济。第三,他们也不笼统 地,宽泛地说道德与经济有同等的重要,漫无分别;反之,他们对于经济与 道德之先后缓急、轻重高下的关系,确有一定的见解。我们可以总括为下列 三命题: (一)就立国根本言,道德为立国的大本。国家的基础不是建筑在武力上 ,也不是建立在经济上,而道德才是维系国家的基础的命脉。以素持德治礼 治的孔孟,有此种见解,自无足怪;而以实行霸道著称的管仲,也说出这类 的话,更特别值得重视。 (二)就施政次第言,须先着手解决经济或国民生计问题。次及国防问题 ,次及道德文化问题。《论语》载孔子适卫时与冉有一段对话,最足以表示 此意:“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 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孟子见梁惠王虽然开口就说:“王何必日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但一谈及施政的程序,他便提出他的“五亩之宅,树之 以桑……”的一套经济政策,且谓“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养 生丧死无憾”为“王道之始”。足见孔孟施政的方针,一贯的首先着重经济 力的培植。 (三)就道德与经济的关系言,国民经济的富足,可以促进一般道德之良 好。国民经济的贫穷,可以引起一般道德的堕落,惟有特别有道德修养的士 或君子是例外。 简言之,他们共同认为道德为目的,经济为工具,道德为立国之本,经 济为治国之用。经济的富足与否可以影响一般国民道德的良窳,但少数有道 德修养之士其操守却不受经济的影响。由我们以现代眼光看来,这种见解, 可谓最合于常识、最平稳、最妥当、最不偏倚、最无流弊了。 但是他们这种见解虽好;究竟止于是简单的、含浑的,甚或武断的见解 ,而不是系统的理论或学说。譬如,道德何以是立国之本?何以施政次第, 须先解决经济问题?经济的贫富何以会影响一般人道德的好坏?经济既能影 响人的道德,是否经济决定道德?如是,则能决定的经济岂不是本,而被决 定的道德,岂不是用吗?经济与道德逻辑上的关系,换言之:经济与道德必 然的、普遍的、永久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诸如此类的问题,上面所引的 管子和孔孟的话,均不能给我们以充分的满意的答复。现在的时代,人们对 于古圣贤的话无有信仰,其实也无须有信仰,所以单是提出古人的嘉言灼见 ,若无事实的证明,理论的发挥,决不足取信。而且近代凡耳食一点达尔文 进化论的人,谁也都知道弱肉强食、优胜劣败、天然淘汰的说法,谁也都知 道有强权无公理,经济力、机械力、武力是取决胜负的关键,谁也不会完全 相信道德家“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或“为政以德”的说法。 所以我们只好对于古圣贤的遗教暂抱怀疑态度。今试对人人所公认的关 于经济与道德的一些事实,从理论的分析着手。关于经济与道德,有下列四 条不可否认的显明的事实: (一)经济富足可以使道德好(所谓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知礼节,有恒 产即有恒心,即指此项事实)。 (二)经济贫乏可以使道德好(所谓家贫出孝子,士穷见节义,无恒产而 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均指此项事实)。 (三)经济富足可以使道德坏(所谓饱暖思淫欲,所谓经济中心即罪恶之 渊薮,即指此项事实)。 (四)经济贫乏可以使道德坏(所谓无恒产即无恒心,小人穷斯滥矣,或 饥寒起盗心的俗话,均指此项事实)。 这里所列各项事实,尽管彼此互相冲突矛盾,但却无人可以否认这些全 是坚实可靠的事实。我们对于这四项事实,第一须同等重视,不可偏重一项 事实而大发议论;第二我们必须提出一些可以同时解释四项事实的公共理论 。根据对于上面四项事实的分析,我们可以绌绎出下面几条理论: (一)经济的贫乏与道德的好坏间无必然的函数关系。换言之:经济富的 人不必道德好,经济贫的人不必道德坏;反之,经济富的人不必道德坏,经 济贫的人不必道德好。这就是说,我们不能以经济的贫富作道德的好坏的标 准,我们不能说经济的贫富必能决定道德的好坏。 (二)一个人只是经济富时道德好,但经济一旦贫乏,立即为非作歹,则 他当初的道德好决不是真正的道德好。 (三)一个人只是经济贫乏时方铤而走险,有不道德的行为,以图免于饥 寒,而当年丰时靖的时候,却是安居乐业的良民,则他的行为决不是真正的 道德坏。 (四)一个人当他经济富足时道德好,当他经济贫乏时道德亦好,方得谓 为有真道德。所谓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方是真 道德。富无骄,贫无谄,富不淫,贫不移,乃是真道德最低限度的要求,并 不是只有大圣贤,大丈夫方如此;换句话说:真正的道德不随经济状况为转 移,非经济所能支配。 (五)经济贫乏时道德坏,经济富足时道德亦坏,方是真正的不道德,方 是自觉自愿的作恶。故此种真正的恶或真正的不道德亦不随经济状况为转移 ,亦非经济所能支配所能决定。我们可以把孔子“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话, 改为“真善与真恶的人均非经济所能移”(但须知真恶的人,不必是下愚, 有时是富有才智,能号召多人,领导多人的人物)。 (六)真正道德好的人富时可以多做善事,贫时可以少做善事,真正道德 坏的人,富时可多做恶事,贫时可少做恶事;换言之:真正有道德的人或真 正不道德的人,不但不受经济的支配,且反能利用甚或创造自己的经济力量 以作为善或为恶的工具。P31-33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化与人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4条)

 
 

  •   浏览的一下。贺麟先生就是翻译黑格尔《小逻辑》、斯宾诺莎《伦理学》的那个人。没想抗战时期,就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可见学术独立是多么的重要。作者用的白话文——通俗易懂,比之现在的有些文章强太多了,这样的文章才体现作者的学贯中西、贯通古今,成一家之言。赞一个。
  •   贺麟先生,大家。这本书可读性强,正如书名,文化与人生,对我们迷茫的一代很有益处。
  •   贺麟之代表著作
  •   贺麟先生的作品,值得一读再读!
  •   我的国学老师大力推荐的,贺麟的大作。正在阅读,书是正版,发货到货很快。称赞一下。
  •   终于看到贺麟的书了,以前只见他的译文。好书。
  •   各篇皆贺先生建国前荟萃之作,文章眼界开阔,智思超凡,见底深刻,读来获益良多。
    然相较而言,蕴藉深厚则不及梁马诸先生。然则亦非当今之人可企及
  •   细细的读了,记下了很多心得,个别篇章值得深度,比如《王夫之的历史哲学》这一章。总之受教很多,推荐。
  •   曾全文誊录了其“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一文,如今有书能买,甚是欣喜
  •   这本书也是名著,对中国文化娓娓道来。
  •   从作者的对生活的态度而感,对于我自己对人生,对理想的认识有启发。
  •   不愧是大家!
    最后一篇《向青年学习》,文理俱佳。只此篇篇尾未标明写作或发表时间,从内容看,或者改定于建国初?
  •   这本写于49之前的文论,应该是贺先生的代表作。该书充分显示了他渊博的知识,对事物深刻的见识。值得收藏。
  •   书不错,内容很好,,,但是当当的运送真是太菜了,,,什么包装???
  •   很好很强大 希望更便宜 更优惠
  •   我是当当购物迷。特别是书籍
  •   不中雕琢,深入浅出,值得一读
  •   包装的很好,送货也超快,会好好读这本书的,谢谢卖家~
  •   很值得的看的一本书,不错的,老师推荐的
  •   很满意,速度很快。
  •   感觉很深奥
  •   近段对哲学比较感兴趣,贺麟先生是位大家,特买此书一看,寒假去看,嘻嘻
  •   正确对待人生
  •   很有水平,我可以推荐给朋友。
  •   内容没标题那样生动贴切
  •   看得没什么感觉。。。一般吧
  •   没什么实质性内容,也是老师推荐的,就翻读了部分
  •   封皮磨损严重,几乎是旧的,必须给差评。以前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希望商家引起重视,不要再做这种事。
  •     《文化与人生》是贺麟(1902—1992)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也是其影响最大的一本论文集;1947年初版,1988年新版,至今印行不衰。初版、新版都交由商务印书馆,并均经作者本人审阅。本以为将《文化与人生》收入《贺麟全集》,编辑工作会是一桩相当轻松的差事,但实际编校的复杂性可谓出人意料。
      
      先从纠正文字讹误说起。
      
      此次编辑底本:据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版第3刷《文化与人生》录排后的校样。参校:《民国丛书》选印《文化与人生》1947年初版(繁体竖排);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读秀超星电子本(王元化名誉主编,吴格主编。简称“文艺版”。本版其实收录并不完整,只有商务版的一半内容);部分文章参校最初发表的刊物,及其他作者认可的文集。
      编辑中发现的文字讹误大体有两类:一是录排后产生的新错误。承担录排工作的南京理工大学激光照排公司在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质量与服务均有很好的口碑,上海90%以上的出版社都是其客户。但即便如此,数十万字的书稿在没有电子文档的情况下,重新录入排版校对后所产生的文字讹误仍然相当可观,此处略过不提。二是原稿本身,即商务新版《文化与人生》的文字讹误,数量之多超出了原先的预计。例举如下:
      
      《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1.譬如,仁仍儒家思想的中心概念。
      “仍”在1947年初版,及《儒家思想新论》(《民国丛书》影印1848年正中书局版)中作“乃”,据改。
      2.如关关睢鸠式的爱慕,辗转反侧式的相思,便有诗意了。
      “雎”“睢”形近,“关关睢鸠”当作“关关雎鸠”,《儒家思想新论》原本不误,径改。
      
      《抗战建国与学术建国》
      3.几年来,确立了自力更生的国防建设,经济建设,统一团结的和平建国的政策。有了自立更生、和平建国的准备,有了……
      “自立更生”初版作“自力更生”,据改。
      
      《物质建设与培养工商业人才》
      4.我们的职责不仅是片面的鼓吹工业化,而思是何为物质建设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而思是何为……”不易理解,查初版,原作“而思如何为……”,据改。
      
      《物质建设与思想道德现代化》
      5.不然,未经过思想的计划、道德的努力而产生的物质文明,就是贵族的奢侈,贫污的赃品,剥夺的利润,经济生活的病态。
      本文最早发表于1940年《今日评论》第3卷第1期,原题“物质建设现代化与思想道德现代化”,新版误作发表于1938年。径改。本句中的“贫污”,《今日评论》、初版、文艺版均作“贪污”,据改。
      
      《五伦观念的新检讨》
      6.所以以我们看来,我们仍不妨碍着注重人伦和道德价值的方向迈进,但不要忽略了宗教价值,科学价值……
      “不妨碍着”初版作“不妨循着”;本文亦收入《近代唯心论简释》、《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不妨碍着”均作“不妨循着”。据改。
      7.此种普爱,一方面可以扶住善人,鼓舞善人,一方面可以感化恶人与无形。
      初版、《近代唯心论简释》、《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及文艺版“与”均作“于”,据改。
      8.盖如果你既然报感化恶人的襟怀,你又何必处于与恶相敌对的地位呢?
      初版、《近代唯心论简释》、《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报”作“抱”,据改。
      9.有了老安少怀,己饥己弱,泯除小己恩德的胸襟,就是普爱或至少距普爱的理想不远了。
      初版、《近代唯心论简释》、《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己饥己弱”作“己饥己溺”(源出《孟子•离娄下》),据改。
      
      《信仰与生活》
      10.单是理想或想象,均无甚大的实行力量,唯有构成信仰的有机成分的理象与想象,方可成为主宰行为、推动行为的决定力量。
      初版“理象”作“理想”,据改。
      11.譬如就中国现在军事上的抗战,政治上的建国而论,谨慎点说,真可说是“成败利钝,非所逆赌”。
       “逆赌” 初版作“逆覩”, “覩”为“睹”的繁体字,“逆睹”者,预见也,源出《后出师表》。据改。
      12.(三)在法律范围以内取公开和平行动,组织政党,唤醒民众……。若果合法的、公开的、和平的民主政治无法施行,则自然会产生。(四)秘密结党反叛,以武力阴谋暴动,推翻政府。
      “产生。(四)”中的句号,显然应删除,初版无此句号,据改。
      
      《理想与现实》
      13.理想与现实的合一,并不是垂手可得、不劳而获的。
      “垂手”文艺版改“唾手”,其实“垂手”也可表示容易,《现代汉语词典》就有“垂手而得”的用法,而查《汉语大词典》所举艾芜例,更可知“垂手可得”,近人并不少用。故不改。
      
      《乐观与悲观》
      14.我们真可以说乐观是精神发皇蓬蓬勃勃的“朝气观”,悲观是志气锁沉衰老颓丧的“暮气观”。
      “销”“锁”形近,“锁沉”初版、文艺版均作“消沉”,据改。
      15.老色日上面,欢惊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
      “惊”初版作“悰”,“悰”者,欢乐也,据改。
      
      《自然与人生》
      16.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成功主客合一。
      “成功”文艺版改作“成为”。存疑,不改。
      
      《观念与行动》
      17.人的意识形态往往与他的物质环境相刺谬相违反。
      “剌”“刺”形近,“刺谬”当作“剌谬”。径改。
      
      《基督教与政治》
      18. 当圣奥古斯丁时,基督教已成为罗马帝国教。
      “罗马帝国教”初版,及《思想与时代》(第29期,《基督教与政治》最初发表于此)均作“罗马帝国国教”,据改。
      19.只要基督教与政府分权或争权,不论各旧教之管辖政府或如新教之为政府所管辖,皆足以失掉基督教的宗旨和力量。
      “不论各旧教”《思想与时代》(第29期)作“不论如旧教”,据改。
      20. 如天子有祭天、祭宗庙等宗教职务,及寅恭虔诚,畏天命,畏天意的宗教休养(其实昔日中国皇帝之……)。即使大臣亦有“燮理阴阳”的宗教职责。
      《思想与时代》(第29期)原文无“,及寅恭虔诚,畏天命,畏天意的宗教休养”等文字,自存复印件初用圆珠笔加上,后则删除。1947年初版有此处文字。不改。
      
      《基督教和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
      21. 罗马教皇命令耶稣会不得允许中国的基督教徒祭典祖宗和儒教。
      “祭典”为名词,此处当作“祭奠”。径改。
      
      《纳粹毁灭与德国文化》
      22. 我们打倒了意大利、德国和日本之后,尚须不时提防变象的潜伏的纳粹病菌的复发,才足以确保战后世界的永久和平。
      “变象”为变异的自然现象之意,此处或当用“变相”。 改作“变(象)[相]”,用括号留示删改痕迹。
      
      《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
      23. 用这种的读书法,其实也就是一种涵养功夫。
      初版“功夫”作“工夫”,此为古人尤其宋以来人常用术语。据改。
      
      《从外国电影谈到文化异同》
      24. 一如中国传统的“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婚姻关系中,包涵有儒家思想的背景一样。
      “妁”“灼”形近,“媒灼”当作“媒妁”,径改。
      
      《杨墨的新评价》
      25. ……但至少不要危害别人的幸福,才可得算得利己。
      “可得算得”初版作“可算得”,据改。
      
      《功利主义的新评价》
      26. 易言之,他受外界事物不断的引诱,所以是鹜外的。
      “鹜”“骛”形近,“鹜外”当作“骛外”,径改。
      27. 而且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已是追求一种远大的社会理想,而有利功利主义者的仁爱精神,是否超越其狭义的功利立场,也是问题。
      “有利功利主义者的仁爱精神”语意不明,对照初版作“有利他的仁爱精神”可知,新版是将“利他”的“他”解作“功利主义者”了,显然是妄改。据初版改。
      28. 从不计算人生利害得失,在彻底计算人生利害得失,用科学统计方法来计算人生的利害得失。
      “在彻底计算”初版作“到彻底计算”,据改。
      
      《宣传与教育》
      29.内不足者,急于人知;霈焉马有余,厥闻四驰。
      “焉”“马(馬)”形近,初版作“霈马有余”,新版改“马”为“焉”但未将“马”字删除。据改为“霈焉有余”。
      30. 政治宣传不仅不妨害民主政治,而且是发达民主决不少的要素。
      “决不少”初版作“决不可少”,据改。
      
      《陆象山与王安石》
      31. 市易之法成,则贷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贷贿”当作“货贿”,“货贿”即财货、财物。径改。
      
      《人心与风俗》
      32. 风俗有无潜流之孤高自赏、净洁无暇,因为风俗……
      “无暇”初版作“无瑕”,据改。
      
      《学术与政治》
      33. 特别避免为奸雄霸主所利用,而陷于杨雄、蔡邕的命运。
      “杨雄”初版作“扬雄”,据改。
      34. 他不愿作二臣……
      “贰臣”的“贰”不当简化作“二”,径改。
      
      《王船山的历史哲学》
      35.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远较与他同时代的顾亭林、黄黎洲为高。 及《人心与风俗》:如明末的顾亭林、王船山、黄黎洲等人……
      “黄黎洲”当作“黄梨洲”;古籍常作“棃洲”,“棃”“黎”形近易误。径改。
      36. 其能孤挖一心以绌群明而可效其灵乎。
      “挖”当作“(提手旁)戹”,径改。
      37. ……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尚书引命》卷三《说命》》
      《尚书引命》当作《尚书引义》,径改。
      
      二十三、《王安石的哲学思想》
      38. 他所谓不视、不听、不言、不动之时的先明、同聪、先言、先动……
      “同聪”初版作“先聪”,据改。
      39. 同上,见《性情论》……
      上文明言“在《性情》一文中”,查核《临川先生文集》,亦当作《性情》。据改。
      
      综上可见,新版有相当一部分的文字讹误是旧版本来没有的,有些错得很“低级”,而且新版多次重印也一直未加以更正。除文字讹误外,新版对异形词的处理似乎也比较随意,如“做人”与“作人”,“想像”与“想像”,“需要”与“须要”,“人才”与“人材”,“年轻”与“年青”,“账”与“帐”,“分”与“份”,“决”与“绝”,等等,旧版大体前后比较一致,新版则有时用这个,有时用那个,相信这是源于编辑时未前后统一,而不是作者行文多变所致。一般来说,异形词只是同音同义而不同形,虽有“规范”“不规范”之说,但并非正误之别,因此此次《全集》本也就沿用新版的文字改动了。另外,新版也有个别繁简转化不彻底而遗留的繁体字,也属于编辑上的小失误。
      如果就以上问题来看,新版的编校质量要低于旧版,与文艺版(虽然不是“完璧”)相比,编校质量也要差一些。当然,旧版《文化与人生》字号小,字迹比较模糊,还是繁体竖排,新版在此基础上重新编排为简体横排,其难度自然要大于后来诸版基于新版所做的编排。因此,对于新版的这些文字讹误也应加以同情的理解。再者,新版也有个别的纠正旧版文字讹误之处。例如:新版《信仰与生活》一文中有“社会心理学家黎朋说……”等文字,“黎朋”在1947年初版中作“黎明”。此处指的是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G. Le Bon),民国时期对中国学者产生过不小的影响,除译作黎朋外,也有译作勒朋、鲁滂、赖朋等。此处当以新版“黎朋”为确。《宣传与教育》中旧版“《圣经》中所谓Evongelist”,外文拼写也当以新版Evangelist为是。
      
  •      文化是随着时间的流失而从中消灭的,因此文化就成了活着的死人,因此他们都具有更新的功能,也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因此我们就成了现代人和神,现代意义下的神和人的关系不好处理,因为人都有了自以为是的毛病,因此人类就成了自高自大的典型,这样人就不是人了,而是一种意志的鉴定和坚定的刚强,但是人类的这种自高自大的情绪给人以致命打击,因此人就成了一个可以被改造和受制于社会的螺丝钉,没有了自己的个性,没有了自己的真性情。因此我们就成了这个社会的底层,正是这种底层的关系,我们就没有了自由之身,只有工作和家庭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现状,因此我们就成了这个社会的被剥削者,因此我们要反抗,我们要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任何人的打扰和剥削,因此我们就是神的孩子,她们将我们的自由赋予我们,我们就可以从中得到真理的光辉,还有就是我们自己的一份天空,自己的一份世界,没有他们就有了自由、平等、安定、和谐、自我的独立、经典的世界等等。这就是我们的理想,我们相信神的理由,那里比这里的世界好的多,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也许是阿列夫倍,因此我们就是信神的。文化不仅给我们一定的知识和信仰,她们还给了我们的身心的健康,因此我们就是真实的世界的一份子,因此我们就是自由,我们就是文化,我们就是原因。
       文化就是人的立命之本,因此没有了文化就没有了人,因此社会才具有了文化的乐趣。文化就是现代社会的基石,这样我们就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我们的位置。因此我们就成了为社会和文化的而行动的文明。文明不仅是可以存身立命的源泉,还是神的意图的体现,因此都是我们的体现。
  •   做读书笔记,正好需要这样的资料,谢谢~
  •   正根据这些重读旧有商务《文化与人生》,考虑买新本收藏。谢谢细致的工作!
  •   里面还有一些错误,比如《纳粹毁灭与德国文化》中,写作时间是1943年,这是不可能的,二战结束是1945年,怎么能在1943年写出二战结束后的文章呢?还有就是在《基督教和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中,第152页,“它推翻了满足的君主,于1910年建立了共和国”,此处的时间肯定是有误的。这就是我今天看书的时候看到的。总之,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书校对质量很差。书中有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本书里面的错误有点太多了。
  •   我们也不是万能的,因此只有上帝可以自由的创造,因此我们就是这样的爱着神,她们是可以给我们创造的所有世界的变动。文化是知识的总体,不仅是可以给人以一定的立足之地,还给人以一定的安息之所,因此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的生命,因此我们就可以永恒,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自己的一份生活,因此我们就是关于神的知识,因此我们就是可以从中获得自己和自我的感觉,这样我们就可以为了这个世界的生存而存在和幸福的生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