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世纪文景) 作者: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一石文化 编 页数:100 字数:189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沈远个展《急促的话语》展后画册,包含沈远此次个展的展场照片和部分过去作品的照片。一个放大的头梳展示在UCCA中展厅里。在梳齿的上方,缠着艺术家用头发做成的不同的发式。沈远作品的主线通常是关于迁移、记忆和语言——在此背后隐藏着回忆之声,自己的话语、气息和独特感;同时表现了语言的独有性及局限性。内文为中英文双语。
作者简介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坐落在北京著名的大山子艺术区包豪斯厂房内,是第一座由国外私人基金在北京出资建造的大型公益性当代艺术机构。它面向社会大众,全力支持中国和国际当代艺术的创作和对话,支持相关的学术研究,并致力于当代艺术在中国本土的普及和推
书籍目录
迁徙的身份:对沈远的访谈 杰罗姆·桑斯沈远的词与物 郭晓彦从他者的语言到跨文化性 索珂·法依-瓦卡里作品WorksThe Migrating Identity: In Conversation with Shen Yuan Jérome SansShen Yuan's Words and Objects Guo XiaoyanFrom Alien Language to Trans-Culturality Soko Phay-Vakalis简历Biography
章节摘录
插图:从他者的语言到跨文化性巴黎第八大学美学副教授 索珂•法依-瓦卡里在我们这个被打上历史悲剧、社会巨变以及政治和生态烙印的时代,移民艺术家在体现双重文化的同时,还在思索新的跨文化实践和多重身份的不同形式。自从1990年离开中国来到西方,沈远不断地开启有关文化交流共存的讨论。她见证着共存的文化之间缓慢而必要的相互作用,这些文化有时共存,有时互相渗透,有时相互借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独特的作品,带有些许颠覆性讽刺的色彩,在全球文化重组过程中具有一种象征性;她的创造力粉碎了那些顽固的偏见,即所谓文明冲突的陈词滥调。她的装置作品超越了地域或民族的界限,结合了未经加工的和难以留存的材料,甚至活物,让我们体会初到异乡或开始跨文化体验时本能的不适。向另一个自我的旅行离开故土后,沈远用漂泊和语言及文化上的考验,锻造了她的思想和艺术,这艺术成为了今天的历史和社会经济现实的一部分。她知道从此动摇了的、对故土的依恋有多深,背井离乡带来的冲击就有多突然和猛烈。一个她成长于其中的世界和语言退却了,并将她隔绝在孤独中。她长久地留存着对离开时的记忆和强烈印象,然后一生的时间都将用来思索离开的时刻,思索这种失去了什么、丢失了根和缺乏坐标的内心体验,因为生命至关重要的部分就蜷缩在这一时刻里。正如作品《一叶之舟》(2001年)想要表达的。这只呈树叶形状的奇怪的小船很不结实,由几个绑在一起的铁锅组成,锅里盛满了食物、香料或是东方的烹饪材料。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总是离不开他们熟悉的味道,将其视若珍宝。用萨尔基斯的话来说就是:“所有背井离乡的人都将文化背在背上。”这种前路茫茫的感觉——正像一片在水中漂流的树叶——又因为船上飘出的忧郁的歌声而愈发显得强烈:那是沈远在中国遇见的年轻的街头歌手杨一的歌声。他的歌里有相遇,有离开后试图在别处,在有时艰难而不稳定的条件下重建生活的人们的故事。所有向着别处的起程都是走向另一个自我的旅程。2001年《如鱼得水》在英国的布里斯托展览,这是个以蓝色玻璃器皿而闻名的城市。沈远通过该作品展现了船的主题的另一变化形式,强调了人被放逐时既是脆弱的,却又充满毅力和求生的力量。这个装置由一片白色的沙漠之海组成,其间散落着一只小船,一些鱼骨和蓝玻璃餐具,这些都是考古的“遗迹”,是旧世界的残迹。然而,小船里有一些鱼在一点点的水里游着。通过置换的游戏(海水变成了大片的盐)和带讽刺意味的旁观(“如鱼得水”),沈远揭示了创作和生活一样,既是不断的迁移,也是由放逐中永恒的回归。她搜集对地点和经验的记忆,却从不作长久的停留。她因一次相遇,一次“共同的感性体验”驻足,继而再次离开,从一地到另一地,不断得到充实。对成为游牧艺术家的她来说,无论是空间的还是语言的考验,都存在于两块土地上,因为没有回归的可能。事实上,故乡本身也仿佛渐渐带上了异乡的痕迹。语言的变化即使在法国十九年了,沈远仍继续对语言和文化的“翻译”进行探索,由此质疑与他人之间的艰难而不确定的关系。比如她2008年秋在巴黎卡迈勒—迈努尔画廊的展览和行为艺术《空间的零度》,是向罗兰•巴特的致敬。后者曾赞扬语言的精炼和形式的简单是诗歌以及政治的冲力所在。开幕式当晚,沈远远离人群,在两堵冰墙之后,让人看不见,摸不着,身边只有几件简单的物品(一把木制扶手椅,一张桌子,一些线团和一条被单)。在冰墙两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两个不同的,不可重叠的世界:一边,是远远传来的人们的声音,听起来都是些不可辨认的只言片语;另一边,通过慢慢融化的冰墙显现出一个模糊的身影。还要等冰融化多久才能“打破僵局”?《空间的零度》表现的不仅是人们难以适应的温度刺激,还有对在展厅里与人交流的排斥,而类似的场所通常是用于人际交流和资金往来的。沈远把自己与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整夜都在被单上绣着不同的句子。比如,“移民,就是逃离一个空间,或者试图占据另一个空间。我仍然在说着我离开时的母语。它变了,我却依旧。艺术使我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或者是,“外来移民的舌头就像蛇的舌头,卷曲而分叉。同一个舌头说着两种语言,就像蛇嘶嘶作响一样不能清晰表达”。 最后这句话使人联想起她的一个声效装置,即八十个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线长短不一的吹风机。装置以毫无规律的、分散的方式逐一接通吹风机的电源,风力使它们伸出各色布料作成的舌头。这些“短而促的语言”说得太多,最终枯竭,证实了理解的障碍和想让人听见的无力尝试,尽管它们的噪音震耳欲聋。所有背井离乡的人都要经历语言被剥夺的那种痛苦,确切地说是因为语言赋予了人“存在的合理性”:我们自出生起就可以毫无保留地使用被称作“母语”的语言,用它来述说、描绘世界,因而这种语言应该是唾手可得的。但是,再没有比语言更复杂和封闭的体系了,它在没能有幸“生于其中”的人面前竖起了难以逾越的壁垒。这就是为什么要在别人的语言中获得任何话语的能力都需要思维的努力,以及重新组合和离乡后重新适应自我的努力。沈远将这一语言被剥夺的体验做成了她最有力量的作品之一《白费口舌》,这个作品1994年在一个酒窖里展出。九个巨大的冰制舌头,最终融化成滴进痰盂里的水,露出它们的骨骼——巨大的尖刀。她借助“舌头”(langue)一词的多重含义来玩文字游戏,因为它既有作为交流手段的“语言”的意思,又是一个肉质的味觉和感官器官,同时它还具有矛盾的特性,其中暗含着隐喻(柔软,锐利,伤人),并由它衍生出一些习惯表达(根据中国的说法,“垂涎”)。这种从一个画面到另一个画面的转换——冰变成了一把危险的刀——使人联想到语言的变化。于是迁移时而是脱离人在一地扎根时被动接收的语言环境,时而是一种对语言力量的再创造,时而又变成对语言自主性的新发现。二者之间的不适背井离乡的人的语言和文化,既是地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位移,通过对其继承的情感和文化传统的翻译,它们便获得更大的关注,更多的“认同”(更好的“再认识”)。在词源学上,“翻译”不正是“传递”的意思吗?从这个角度来看,沈远请每一个人都来体验词义的消失和转换。她那些奇特的桥,则暗指对所知的放弃和不确定而引起的不适:无论这些桥是用回收玻璃瓶(1997年的《过河拆桥》),还是用蓝色风景画点缀的中国青花瓷瓶和安塔露西亚阿拉伯风格陶瓷(比如2004年的《桥》)构成的,它们都不可能让人通过。穿越就如同在两岸之间“悬而不决”,象征移民在坚守故乡文化还是信奉迁居地的文化之间犹豫不决,由此体会到的痛苦和左右为难。这种“介于二者之间”的状态体现了在历史和文化的分离中,个人经历的矛盾性。但是,不确定是一个西方文化惧怕的概念,它将阴暗和模糊归结为笨拙、误解和荒谬。尽管如此,对语言和文化的翻译正是在表达某种“完成不了的”、不确定的意思,因为翻译在两种文化间往返,呈现它们的差异,从而以另外的方式、节奏和色彩来表达世界。只有看到主体及其经历的历史与现实环境,才能让人理清真相。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有时差异是无法逾越的,但与他人的相遇必然是一种财富,是重要的主观体验。于是沈远瓦解了我们的感官习惯和期待。通过这一既是分裂的又使人困惑的感官经历,沈远带我们体验了主体偏离中心地位,而主体在远离和同化之间的脆弱平衡也不断地经历建构和解构。事实上,她无意通过融合远离和同化来解决或跨越二者之间的对立,而是寻求它们之间的“兼容”,这就需要对二者的“理解”,即将二者“共同”拿起(法文中“理解”[comprendre]一词由“共同”[com]和“拿起”[prendre]两部分组成。——译注)。 尽管这种状态艰难且不稳定,建立在各种文化的不可还原性之上,但是它带来了一种动态的能量,使我们更关注那些独特的声音。从这个角度来看,“思考外部”或“思考两者之间”将有可能引发距离和差异,并由此引入吉尔•德勒兹所定义的“变化”:“不是一个概念成为另一个,而是每个概念都遇见另一个,是一种不同于两个概念的变化,因为它们之间毫无关联,但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一种变化,一种平行的演变,自有其方向。”
编辑推荐
《沈远:急促的话语》编辑推荐:沈远是当前欧洲和中国最为知名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急促的话语”展览画册,包含《风景》《急促的话语》《空间的零度》《不舒适的鞋》《仙游》《变温动物》《石腹》《初次旅行》《恐龙蛋》《南岭史》《巴黎—卢森堡之行》《南国长城》《桥》《蓝色公路》《飞碗》《白费口舌》《三五成群》《跳床》《水床》等作品,国内首次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