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到世界尽头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奥] 托马斯·格拉维尼奇  页数:402  字数:210000  译者:郑冲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切开始于夏日的某天,维也纳一个平常的工作日。  35岁的家居设计师约纳斯一觉醒来,发现所有人都不知去向。  重重疑虑之下,他四处寻找人们的踪迹,结果让他越发恐慌。  他终于相信,这世上真的只剩他一人。  他开始为弄清事情原委而努力。  他把摄像机安装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试图拍下其他人活动的迹象,但还是一无所获。  在此期间,他重温了一次青年时期的郊游路线,又去了童年度假的村庄,甚至还穿越英吉利海峡隧道,去英国寻找女朋友玛丽。  然而幻听、噩梦不断困扰着他,约纳斯渐渐陷入迷狂状态。

作者简介

  托马斯·格拉维尼奇(Thomas Glavinic),当今奥地利最受瞩目的年轻作家之一,1972年出生于奥地利格拉茨,在踏入文坛之前曾当过农场工人、出租车司机、广告文案撰写人。1998年开始发表作品,处女作《喜欢平局的卡尔·哈佛纳》入围德国《每日电讯报》年度最佳图书奖,2000年出版《苏希先生》,2002年的作品《摄像机杀手》获得德语侦探小说大奖——“葛劳斯奖”,2004年出版的《人该怎么活》入围2007年德国图书奖。目前已有两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一个人到世界尽头》出版于2006年8月,并于当年获得奥地利国家文学促进奖。

章节摘录

  1  “早上好!”他朝着兼作厨房的客厅里喊。  他把早餐用的餐具放在桌上,顺手拧开电视机。给玛丽发了个短信。睡得好吗?梦见你了。这才断定我醒了。I.l.d.[1]  电视屏幕上只有雪花。他从奥地利国家广播电视台转到德国电视一台。没有图像。他一个台一个台地换,德国电视二台、卢森堡电视台、德奥瑞三联卫星电视台、意大利电视台:都是雪花。维也纳地方台:雪花。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台:雪花。法国电视台、土耳其电视台:收不到。  门前的踏脚垫上没有《信使报》,只有一张旧广告,是他此前犯懒没扔掉的。他摇着头,从走道里一沓上星期的杂志中抽出一本,回到他的咖啡旁。通知退订,他在脑子里记下一笔。上个月他就有一回没收到报纸。  [1]德语“我爱你”的简写。--中译注,下同  他打量了一下屋子。地板上散乱地扔着衬衣、裤子和袜子。橱柜上堆着昨晚的餐具。垃圾都有味儿了。约纳斯做了个鬼脸。他真想到海边去待几天。还不如陪玛丽去看亲戚呢,尽管他讨厌走亲戚。  他正要再切下一片面包时,餐刀一滑,深深地切进了他的手指。  “见鬼!噢!怎么搞的……”  紧咬着牙,他把手放在冷水下面冲,一直冲到不再流血。他仔细查看伤口。这一刀直切到了骨头,但是看起来并没有伤着筋腱。约纳斯也没感觉到疼。在他手指上,一个干净的大口子张着嘴,他能看到骨头。  他觉得恶心发虚。他用力深呼吸。  他眼前所见,是从未有人看到过的。他自己也从未看到过。他和这根手指已经一起生活了三十五年,但手指里面是什么样子,他并不知道。他也不知道他的心脏或脾脏是什么样子。这倒不是说他特别想知道,恰恰相反。可这白森森的骨头毫无疑问是他身上的一部分。而他直到今天才看见。  ……

编辑推荐

  米兰·昆德拉在他的畅销新作《相遇》中,与读者分享了他阅读本书的体验,对本书评价很高,赞誉推荐。  1、作者为奥地利新锐作家,德语文学中坚力量,作品多次获奖,首度推出中文版。  2、《一个人到世界尽头》极富画面感,喜欢看悬疑惊悚电影的读者不可错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个人到世界尽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5条)

 
 

  •   两天看完了这本书,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
    想起了《鲁宾逊漂流记》,一个人的荒岛余生,但是他有Friday陪着,所以28年也不显得很单调;想起了《盗梦空间》,进入潜意识边缘也无所谓,Cobb先生可以在梦里呆五十年,因为有Mal在身边……
    但是只有一个人的世界没有未来,只有过去。无论这个时刻曾经发生过什么都无所谓,因为除了人类之外,没人关心那些所谓的问题。
    除了主人公约纳斯,其他的人类都消失了。所以能陪伴他的只有回忆,他尝试的回到小时候呆过的地方,寻找曾经的印记;甚至不幸迷路,也要继续下去。有时候他会感觉到被世界抛弃,但是又想起永远不会离开他的玛丽。
    作者对于孤独的心境和行为的描写很真实,有好几次,在读到主人公闯进陌生环境时,我的心里很紧张,对于未知的结局,总是让你充满期待,而最终又是无尽的寂静。突然寝室的门被打开了,就会被寝室其他的同学吓一跳。
    小时候也曾经想过一个人的世界,觉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什么东西都是我的。读了这本书,知道了那样的世界只有绝望~
  •   某一天醒来,所有人都不见了,却有随处可见的生活过的痕迹,所有的求救都随风而去。
    无法想象那样的情境自己会有多么恐慌。
    所以当看到主人公想尽办法求救着生活着,内心汹涌。
    突然想到小丸子幻想世界末日的到来,虽然无厘头却让人深思。
  •   当整个世界中只有自己存在的迹象时,无助、恐惧和不能接受是把人推向深渊的邪恶力量
    抑制不住的寻找同伴的念头,挥之不去,持续地折磨自己
    一直存在于身边的隐形人,最终发现是睡梦中的自己时,唯一能感受到的只有恐惧
  •   接触外国文学作品的人看后可能会觉得较为单调无聊,但我认为作者描写主角的内心活动十分到位,并且通过他的肢体动作和神态流露出了人物的心里活动变化,这点我十分喜欢!
    不过还未看完,待看完再作细评。
  •   很喜欢这本书的题目,随便逛的时候看见了就下了订单,适合一个人安静的看
  •   看到标题时,是因为切合了每个人内心的那种孤独感,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都是一个人孤独前行。
    读到内容时,随着书中主人公一天天的过去,内心的恐惧也在加剧,不知道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不知道自己下一秒会是什么样子。读着读着感觉就像是恐怖故事一般。
  •   又一个不敢独自面对世界的人。
  •   读完有种后脊背发凉感觉。。值得看看嗯~
  •   压抑啊,不禁在想自己要是突然有一天和主人公遇到一样的事情该怎么办。第一件事是去拿个要排队的4s吧,不过转念一想,全世界的人都消失了,还需要电话来干嘛呢?
  •   看了简介,觉得还不错,买给小孩阅读,他喜欢
  •   很沉重
    我的世界
    就是一个世界
  •   翻开第一页我就着急这想看完了 书里假设的内容 是一种任何人都向往又畏惧的世界 我边看书 边想象着如果自己是主人公 到底是会兴奋一阵子呢 还是无望地死去
  •   看了简介,很喜欢,看完以后在谈感受。
  •   妹妹推荐的书值得一看
  •   等我把500页看完,也没有发现第二主角,好希望等到结局时,他会回到现实社会,可是后来他还是死了。好吧,我不该剧透~~
  •   无法想象那样的生活,我觉得我会彻底崩溃,人毕竟是群居动物啊,尤其象我这样热爱热闹的人.
  •   跟以前看的一样
  •   到底什么时候才送到啊
  •   当全世界就剩下你自己的时候 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 我最初的想法就是没有电会是什么样
  •   除了没我想象得那么快 其他的都很好
  •   居然没有货,早点说嘛
  •   这是我一直想拥有的书,
  •   书名很nice-.-内容还没看
  •   不能真实的,随时的拥抱。一切都是多么寂寥。
  •   人类的肉体死了,意识就随之消失;如果意识先死了,而肉体却活着----这是人类最大的恐惧。
  •   还没看,但看看前言就知道此书不差
  •   挺好看,很有意思
  •   孤独到底有多可怕,其实,当你在回忆往昔之时,你就不再孤独了
  •   读书需要胆量。。。
  •   挺好的~和图片描述一样~
  •   看了四分之一了,总在书外反复思考如果这世界只剩我一人会怎样,对于文学作品来说,他的创意很好,对于拥有丰富精神世界的每一个人来说,孤独是最可怕的,挺好,这本书
  •   这本书一直没看完。看到一半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错觉,自己就是“约纳斯”,总感觉被另外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所窥视。很复杂惶然。
  •   米兰昆德拉推荐的 想看看 质量还行 内容等我看完再说
  •   就是不喜欢书封面的图片,可惜又没原版的
  •   比预计的早一天收到,快递速度不错。包装很不错,但是书皮有一点磨损,不过影响不大。
  •   要准备孤身奋战在这个世界了
  •   孤独可怕吗?似乎并不可怕
    主人公疯了吗?似乎又很正常
    适合静心阅读。
  •   简单看过一两页 觉得很是不错 很有吸引的一本书 决定再给自己买一本
  •   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孤独和绝望。
  •   刚开始看又点烦,到后面慢慢觉得有点意思
  •   书的质量非常好,没有任何刮痕或折角的问题。书的纸张也不错,字的大小也适中。因为还没来得及细读,所以不知道是否有错别字,但是总体上看,书非常好。
  •   呃,这本书需要静心阅读。对于全世界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要做什么,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人都考虑过的。或许是男女有别的缘故,假若世界真的只剩下我一人了,书里写的很多部分应该都不会是我所想要去做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个人的独孤,一直延续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这种感觉确实是可怖的。
  •   一开始对这本书很感兴趣的
    但是越读越觉得作家更像为了故事而发展情节

    缺少水到渠成之感
  •   这本书虽然没有惊人之处,但是依然值得一读
  •   翻了没几页就不想翻下去了
  •   想看是因为以为是探讨孤独的一本书 一个人到世界尽头 孤独到极致

    没想到 通篇充斥着 心理上的 恐惧

    越看越觉无聊
  •   建议看了,别信,更别做。
  •   或许是自己看过的外国小说太少的关系吧,说实话,还真没见过比这本书更难看的外国小说了。这样的题材,原本是完全能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的。然而在这本书中,满目皆是琐碎、无聊、苍白和空洞,真是叫人叹息。我且从故事、思想、手法三个方面来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第一是故事。我们都知道故事是小说的基础,现代小说越来越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思出各种不落窠臼的故事来。一觉醒来,全世界莫名其妙就只剩下了自己一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作者开了一个好头,可是直到结束,作者也没有对这个设定给出任何解释,或者说连自圆其说的企图都没有,故事有始无终。当然,现代小说早已不再要求故事的合理性、完整性,但请注意,如果你给出一个故事既不合理又不完整,那么必定是期望以这个故事为载体,反映什么隐喻什么,或是以故事为引子导出作者想表达、想探讨的哲思。我们在这部小说中能看到这些吗?不能。我们能看到什么呢?Nothing!

    紧接着我们就说思想。如果说,全世界只剩下一个人,那么他的思想会有些什么变化?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会不会改变?我们公认的各种伦理道德是否还能成立?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会不会因此而变得截然不同?这些问题,稍加思索就能提出,原本以为对这些哲学命题的探索必是题中应有之义,结果作者令人失望的完全没有往这个方面努力。

    没有了故事和思想,还有什么值得一看的地方呢?或许是艺术手法十分现代,技巧十分娴熟?那么我们再来这方面作者的表现又如何呢?主人公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之后,就拼命的打电话,打给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忙音。上网页,报错。本来,这些细节都是真实的,可是,如果不厌其烦不厌其烦写他每天每天都做这些事,且结果一样,我想读者首先就不厌其烦了吧。即使主人公真的会每天都做这些事,我们只需要写一两遍就行了,写小说可不是记流水账啊。这是本书显得尤其单调、单一和枯燥的一个原因。全书看下来,主人公每天就是打电话、到处去安摄像机、看摄像机录的影带。这些细节,特别是浓彩重墨占据很多篇幅的摄像机,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呢?除了浪费你我的时间外,我看不出其它的用处。福楼拜曾经说过,一部小说里如果出现了手枪,那么它必然会发射。现代小说里,已经不那么绝对,但基本上,我们还是应当认为,如果出现了手枪,那么它必然有它的作用。假设把本书中涉及摄像机的部分全部删掉,故事不会有多大的差别。

    同样是描写一个人孤独的世界,《鲁滨逊漂流记》就要好得多。鲁滨逊遇到的困难,首先是生存上的,然后是精神上的,包括空虚、害怕等,最后是宗教上的。所有这些困难,在孤独得更彻底的本书中,居然都没有出现。主人公遇到的最大困难,大约就是得了感冒,整天昏昏沉沉手脚无力吧(书中借此又得以不厌其烦的不停写他吃药)。实际上,当世界上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怎样活下去首先就是一个困难,但最大的困难还不是来自于生存,而是来自于心理——极度的孤寂、极度的恐惧、对过去的追忆、对现状的困惑、对未来的担忧、对活下去意义何在的思索——所有这些,书中没有提及,主人公以一种一成不变的心态,整天四处找人,疑神疑鬼。我想,作为这样的题材,找人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写作方向,或者说不是唯一的写作方向。当一个人面对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个人的状况时,难道不会企图寻找答案吗?找人可以是一条线,但更有写头的恐怕还是对答案的探寻之旅。
    我想,作为我这样一个写小说的外行,都能够提出如此多的意见和建议,对这本书的成就,又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     《一个人到世界尽头》讲述的是一个几乎没有情节起伏的故事,没有跌宕,没有变化,以至于在开始的100页里,我甚至想要放弃读这本书,但就在我要放弃的时候,它开始了意味深长的哲理思考。
      一个人到世界尽头,没有任何人和动物存在了,只有主角,构成生活的只是摄像机和观看摄像机,在这种极度虚无之中,我们仅存的只有恐惧和记忆。记忆是仅能安慰或者说仅有它能支撑我们活在这片虚无中,当有一天我们所有的记忆与现实混淆,或者淡忘,那么便是终结之时。
      我们老是抱怨没有人理解自己,懂自己,感到人生一种无可奈何的孤独,可是当把你置身于这种极致的孤独,那么你所梦寐以求的只是一个活着的东西,狗或者其他。忘记哪个作家说过这样意思的话了:人离不开人,人永远是自己的安慰。
      在这种纯粹到了极致的孤独当中,作者也借主角之口,说出了对人生,时间,存在,爱情等永恒话题的感悟。有一段话特别的美:他一直怀有的愿望是,他最后的思想应该属于爱情。 爱情应该成为他最后的思想,最后的感受。
      在那个什么都可以被自己支配,其实什么也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主角最终之旅也是对爱情的追逐,等到这一希望破灭时,他也就走向了死亡。
      其实,我们活在这里,真的很感谢还有人在这里,我们不是末世里的那最后一个人。
  •     读一个人到世界尽头时一直想象如果是自己遇到一觉醒来整个世界只有自己一个人会怎么样。
      看这本书时间用了将近两周,昨天用了一晚上读完了太宰治的《御迦草纸》,里面有浦岛太郎游龙宫的故事,觉得孤身一人在地球的乔纳森和独自居住在海底的乙姬境况没有什么不同,也可以过得一样自在。再继续看《御迦草纸》,后面有一个故事是聊斋中的《竹青》,一个叫鱼容的人觉得生活令人厌倦,渴望变成自由的乌鸦,但在看到湖边美丽景色时还是想到家中妻子,他爱上的叫竹青的乌鸦说如果他果真贪恋乌鸦的生活,神会给他很恐怖的惩罚,“具体怎么恐怖说不清楚,总之是极其极其可怕的。”太宰治写“人的一生,就是在爱恨中痛苦挣扎,没有人可以遁逃,只能努力忍耐。请你积极地爱这个俗世,恨这个俗世吧,一生都沉浸享乐其中吧,因为神最爱这种人了。”
      《一个人到世界尽头》《浦岛太郎》《竹青》每个故事里的人类都没能承受彻底轻盈的生命,乔纳森最后选择了消失,浦岛回到了人间,鱼容想起了妻子。
      大概是需要比较吧,有彻彻底底的孤独来对比后,人才能觉察出自己在这世界中那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不算什么。比起旁观者不理解,旁观者都没有是更凄凉的境地。
      但是还有点做作的想法是,想去世界的尽头,空无一人的世界尽头。稍微不做作一点的想法是想成为即使到了世界尽头也可以生活得如乙姬一般自在的人,不在乎有谁听琴声,没有野心,不被自己的孤独困扰。
      
      
      
      
  •     
      生活有些支离破碎,当然有一些基本的目标,收拾家务,照顾孩子。也曾经希望,如果有一天,这些事情都不在了,那人生会多么轻松?
      比如,不用再迎合父母的要求,每年长途驾车过个传统的节日,或者要忍受他们突然造访时候带来的不方便?
      比如,孩子交给合适的人或者机构看管,自己可以为所欲为?
      不上班,不用每天挤公交车?
      不结婚,可以每天晚上都出去约会,喝酒,k歌,想去什么地方背个小包就出发?
      就宅在某个小屋子里面,没有谁来动自己的东西,干净、整洁,像个样板间,偶尔出去到超市,采购需要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然后看没完没了的电视或者电影?腻味了,就穿得乱糟糟地去晃悠,随便买一张火车票,想到什么地方停下来就停下来,看看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人群,发呆发呆然后又原路返回?
      假象的敌人像恐怖片的编剧,自己吓自己,偶尔;
      春天永远是儿时踏青时候的最美,夏天永远是看猫和老鼠舔冰激凌的时候最好,秋天永远是桂花飘香放风筝的时候最爽,冬天永远是堆完雪人后冻麻木的双手立刻可以跑回家在火红的炭火边烤火的时光最温暖。
      
      而当下的日子,是没有黑白和也没有四季的商场和超市,狭小的房间,床,电脑,书桌,电话,电视和沙发,快递员送来的网购的商品,拥挤的交通,浑浊的空气,脑袋里始终泛着桃花的粉红的大海边的一栋房子……
      不要说,托马斯的约那斯突然发现世界仅剩下自己一人,即使,在这个人口第二的国度,到处都是熙熙攘攘人群的地方,大部分的时间,人群和自己没有关系。
      那些证明自己存在过的人们,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爱人,朋友或者孩子,都会离开自己,总会有那么一天,电视变成雪花,网络和电话都形同虚设,冰箱里堆满了速冻的食品,靠酒精或者咖啡因提神,还要一定程度上依赖药物,怀旧,怀旧的冲动会去故地重游,唏嘘唏嘘,继续怀旧,焦虑而无奈,终究有一天,睡或者醒,饿还是饱,开心还是愤怒,迷糊还是清醒,除去用一生的时间养成的习惯,比如上厕所的时候会冲水这样机械的习惯,生活大概就是这样。
      
      然后旅游成为了我们生活必需的一项活动。
      接下来,又有两项东西会促使我们去满足旅游的要求,一个交通工具,小到自行车,大到房车,一些防备武器,即使是一个人,也是害怕被攻击——人有时候很奇怪,明明知道生活已经百无聊赖,也不愿意放弃继续百无聊赖,当然,这个是托马斯笔下的世界,就是约那斯可以通过砸碎超市玻璃去拿食物,不用支付需要换算的货币加油,且到任何一家旅店都可以吃厨房里面的土豆和面条,偶尔看到庄园里面的豪宅还能享受有香氛的浴缸热水澡,路边公园的烧烤摊子上面的烤肠也是可以随手自助,家具店的沙发可以搬到自己的卡车上面来当房车家具,民居里面的牛奶、啤酒和各色零食是可以随便拿,看到哪个专卖店的里豪车,直接砸玻璃进去开出来就是了,逛商场可以把车子直接开到楼道,用最低的档位缓缓驰过那些珠宝店、名包店和服装店等,精致干净的咖啡店也是随意的——没有人,甚至火车站的自动取款机上面都在吐钞票。可以闯红灯,可以拿机枪扫射国会大厦的每个角落,只要他想。
      
      我们还需要挣钱,还需要守规矩。
      也许因为我们还要花精力去挣钱,去和各色人等交换利益,去对抗或者服从体制的要求,所以,孤独还不是如影随形。
      当孤独真正来临的时候,约束反倒成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也许。
      比如,如果我们和狐朋狗友驾车在乡村道路上说笑而行,把易拉罐随手扔出去的概率很大,但是约那斯,一个人开着装着豪华沙发、丰田轿车和各类生活必需品的大卡车走过乡间道路的时候,因为疲惫和绝望把啤酒罐子扔出窗外,不到几秒钟,又下车把它们捡回来,塞到他卡车上的某个角落——他一直就这么约束自己的,也许奥地利人都是这样约束自己的,所以他不论在任何地方吃东西,哪怕是砸门而入,但吃过东西后的锅碗瓢盆都会自觉洗刷完毕才离开。约束也成了一种,除了回忆和故地重游,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我是这么理解的。
      
      但是,一个人到世界的尽头之后呢?“他年轻的时候,对音乐界电影界的明星们自杀这事总是想不通。为什么一个拥有一切的人会自杀?为什么这些成百万地网银行里送钱,和别的知名人士一起在鸡尾酒会上纵酒狂欢,同地球上最著名最受渴慕的人上床的人要结束自己的生命?答案是:因为他们寂寞,寂寞而且不幸。多傻呀,他当时想,人们可不会因为这个自杀。……后来他才领悟到,为什么这些人会自杀。其实他们自杀的原因和那些既不出名也没有钱的人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自己再也无法把持自己了。他们受不了只和自己在一起,同时明白,和别人在一起只不过是把问题掩盖一下,挪开一点,然而却无法解决问题。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只是自己独自一人,从不是另外的人,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恩惠,在另外的情况下则不啻死刑判决。”
      
      托马斯.格拉维尼奇(Thomas Glavinic),奥地利人,1972年生,后定居于维也纳。七岁开始立志成为作家,26岁开始出版第一本书。迄今为止有《喜欢平局的卡尔.哈福呐》、《苏希先生》、《摄像机谋杀案》、《人该怎么活》、《一个人到世界的尽头》、《我就这模样》、《如愿人生》。
  •     偶尔我会想象一个人走在空无一人的城市里的画面,空荡荡的长安街、被冷漠的白炽光占据的无人的西单大悦城、史前洞穴一样阴森的三里屯,这种画面让那个梦有一种寒冷的孤独感。
      这本书用了20W字来描绘了只有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感觉。一个在普通的7月4号醒来的上班族,发现这个世界上不再有其他人,他如何在这个世界里思考自我、找回自我、毁灭自我的过程。
      书里有一段文字很打动我,男主角回想到他看过的一个纪录片,一个描写从南极冰盖深处取出冰芯的片子。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的确认,这个终于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存在的事实的男人,想到那块被取出的冰芯,它在那么久远的时间之前沉入地底,现在它重见阳光,它会思索过去的时间对它的意义吗?它明白所发生的这些事情吗?它会高兴吗?会难过吗?它会比较这不同的时间吗?男主角还想到那些挨着这块冰芯的冰,它们怎么想、它们嫉妒这块冰吗?它们有感觉吗?在那下面,在那黑暗中。
      有时候科学来解释这些更显得荒谬。前天几读到科学家发现宇宙中的一个巨大的黑洞,它吞噬了一颗恒星,在恒星死亡的最后时刻喷发出美丽的射线。而恒星是太阳的数亿倍。这能想象吗?能推理吗?能确信吗?它们也会死亡,恒星。太阳的数亿倍大的恒星。永恒的物质!这不是一个真实却冷酷的黑色幽默吗?
      想起多年前听到的一句话,“有时候想起来,也许我们这一辈子也是遇不到的。就觉得跟想起来自己死了以后,这个世界还在继续一样,让人无法忍受。”
      这是迄今为止我听到过的,最甜蜜的一句话。
      
  •     如果随便从街上抓一个人,问他是否曾经意图从眼前的生活中逃离——比如抛下一切独自远行,那么可以想象,答案为是的概率相当大。甚至那些经常感觉到幸福的人,他也曾经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跟自己说,我受够了。这句话可能有多重涵义,他累了,他感到沉重,现实太过复杂让他难以为继,或者他无法看清自己,但根本而言,他觉得孤独——在现代社会,人的各种负面情绪最终无一例外导向孤独。这种人际中的孤独如此普遍,有时看起来还非常严重,以至于我们或多或少地憧憬通过逃离的方式来一劳永逸地解决它。
      
      但是假设,有天你一觉醒来,发现所有人都不知所踪,困惑之下,你四处寻找,百般琢磨,直至最终你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件事实:全世界真的只剩下你一个人了——你又将如何定义并应对所谓的孤独呢?这种想象中的极致孤独,实在难以真切细致而又长篇累牍地去描述对不对?但奥地利最受瞩目的新锐作家托马斯•格拉维尼奇做了这件事,他的获奖小说《一个人到世界尽头》便是将主人公(一位名叫约纳斯的35岁的家居设计师)置于这样绝对孤独的境地。足足四百页。
      
      所有人都消失的设定并不新奇,但是这种范围扩至全世界,动物也不见了,互联网和电台等设施全部瘫痪、信息尽失的情境则有点不可思议。整个故事只有约纳斯这一个人物,其他人物和事件都作为他回忆的对象和思考的内容出现。在某种程度,这样一本小说无论对写作者还是对阅读者都是一个精神考验。格拉维尼奇花了两年半时间完成这部主题沉重的作品,那本身就一定是个孤独的过程。在故事中,约纳斯慌乱地在空寂的城市里走来走去,到处安装摄像机希望能够拍下其他人,重访青年时期的出行路线和童年居所,穿越海峡隧道去英国寻找女朋友玛丽等等,情节并不复杂,但是细节幽微,节奏不疾不徐,氛围虚实交织,这些特征使一种带有惊悚感的沉迷出现在阅读体验中。
      
      全世界突然只剩下自己的情形可谓一种隐喻,它将人与孤独的抗衡推向一个最凶险的境地——没有人与你分享,没有人为你承担,你也不再被需要,这些感受变成了铁一般的事实,你彻底丧失了社会环境因而也丧失了存在感。惊恐和疑惑中的约纳斯只有通过不断回忆来追寻自己的存在,他曾经拥有的关系和情感(而非物质),无论好的坏的都成了他支撑下去的资源,直到这些资源在回忆中耗尽,他终于陷入“化身博士”式的迷狂与分裂。格拉维尼奇的《一个人到世界尽头》不是一部让人轻松愉悦的小说,但从另外的方面来讲,读这本书也许会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所以为的当下快要无法承受的孤独其实还不够分量。这是好事。
  •     他望着那些房屋、城堡、森林,想着曾经看过这些景物而如今已不存在的无数世代;他明白了,自己所见的一切无非就是遗忘,而绝对的遗忘从他不再存在的那一刻起,终将告成。而我,也再一次想起这个令人惊讶的事实(这个显而易见却令人惊讶的事实):一切存在的东西(国家、思想、音乐)也都有可能不存在。——米兰·昆德拉
      
      一切都是会被遗忘的,都会不存在的。宇宙最后要么坍缩回一个点,要么全部冷却。
  •     一个人在租的房间里静悄悄的读这本书,唯一的感受就是,我会把自己想象进那个情境,然后慢慢崩溃,所以我只有一点一点的看。不过看的时候我冒出了个想法,如果世界上唯一剩下的人是个孤独症患者,那么他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     还没有看完,就我而言,我是一直在一口气一口气读的,有时候觉得会莫名其妙胸口发闷,然后会恐惧。没看他以前一直觉得所有人都不在了该多好,世界只剩我了该多好。现在觉得。。如果只剩我,,请一开始就只剩我,从头到尾都只有我。不要忽然,只剩我。
  •      一觉醒来世界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不断的怀疑,不断的求证,深深的孤寂感让人觉得世界很大却无处可以逃脱。看到他去寻找玛丽,只找到玛丽的箱子,细心的保护那个箱子回家,一直带在身边。那份深刻无力的孤单,和彼时只有一人的世界一样大。
       突然想起电影《冷山》里面ada说:“what we have lost will never return to us”。但是当无数的事实证明我失去了所有的时候,我只希望你也在寻找我,像我寻找你一样,及时回不来却依然支撑着我好好活下去的信念。
      
  •      这书看得我很郁闷,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想把它扔一边去,那东西堵在那儿就跟约纳斯的梦魇似的——是一种情绪。
      
       但我还是坚持着想要看完,想要知道结局,人们,到底都去了哪里?我甚至把它当成了悬疑科幻侦探小说来期待了起来,但是结局……没有结局。
      
       在某些煽情言情艺术作品或充满爆发力的市井百姓中,总会见到一男一女的对话:“这世上就算所有男的(女的)都死光了,我也不会嫁给(娶)你。”说的人斩钉截铁,听的人也完全赞成,甚至击节而歌。
      
       世界上如果就剩两个人,而且刚好是一男一女,年岁相当,性向也match(都不用去管什么血缘伦理道德),这将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读完《一个人到世界尽头》,你一定也会赞成我的说法:你可以有人去爱、有人去恨、有人去触碰、有人去说话、吵架、有人可以一起回忆……当然,最后还是会独自死去。可这不就是伊甸园?男耕女织,牛郎织女,家长理短,天荒地老。
      
       你瞧,这本书还是把我给弄疯了,于是我说了以上的话。探讨生命的意义是个无解的沉重话题,不是把自己整死,就是把别人整死,这在和谐社会这显得很不和谐——虽然除了约纳斯所有人消失于美国独立日这一天。
      
       这本书唯一给人的希望就是:从物理角度讲,人每7年就脱胎换骨一次成为了一个新人。我正从第四个“我”迈向第五个“我”,这让我觉得充满希望却又无比绝望。
      
       靠,我去哪了?请见到过我的人通知我,多谢。
  •     如果某一天,世界上所有人都消失了,只剩下你一个,你能撑多久?有小说家给出了一个答案:六个星期。可能还不需要六个星期,你这个被剩下的可怜虫就会陷入难以名状的孤独和迷幻,绝望会吞噬你的内心,最后身心崩溃。奥地利作家格拉维尼奇的小说《一个人到世界尽头》就做了一个猜想,记录了世界上最后一个人的46天。
      
      对国内读者而言,托马斯?格拉维尼奇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在奥地利,他是一位备受读者和评论家关注的青年作家。他生于1972年,经历很丰富,在从事写作之前,当过农场工人,开过出租车,还干过广告文案。1991年,19岁的格拉维尼奇开始从事自由写作,折腾了七年,到1998年才出版处女作《喜欢平局的卡尔?哈佛纳》,一跃成为耀眼的新锐作家。随后一发不可收拾出版了七部小说。《一个人到世界尽头》出版后,赢得了奥地利、德国和瑞士等国媒体的普遍赞誉,称此书为“了不起的好书”和“大师的杰作”,并获得了奥地利国家文学促进奖,从而奠定了他作为奥地利新生代作家在德语文坛的地位。
      
      这部小说有何神奇,引来如此关注?小说讲述约纳斯一觉醒来,发现所有人都不知去向。疑虑之下,他四处寻找人们的踪迹,结果让他越发恐慌。他终于相信,这世上真的只剩他一人。他为弄清事情原委而努力,把摄像机安装在城市角落里,试图拍下其他人活动的迹象,但一无所获。他重温了一次青年时期的郊游路线,去了童年度假的村庄,甚至还穿越海峡隧道,去英国寻找女朋友玛丽。然而幻听、噩梦不断困扰着他,约纳斯渐渐陷入迷狂状态。小说情节并不复杂,无灾无难,无缘无故,世界上就只剩下最后一个人,其他人全部消失不见。
      
      一个末日环境显然还不足以支撑整部小说,关键是小说的叙述逻辑和小说细节。我想这样推介这部作品:一位小说家对末日环境下人的心理变化,作出的一次精密计算,一次严谨的想象,以及对亲情、记忆和生死等话题的思考。作者设了一盘棋,对手就是读者,只有读者参与这盘棋,同他过招,作者的妙招才能被体会。小说主角约纳斯可以是我们任何一个,他的处境可以置换成我们自己。众人消失,情感反哺,童年回忆,孤独感,还有对时间和生命价值的思考,都是作者手中的棋子,在他的摆弄下,被赋予了非常态的意义。
      
      处理世界末日这样的极端题材,以往的生活经验往往起不了多少作用。毕竟没有什么体验可以和独遗于世的感觉相提并论。作者格拉维尼奇须无中生有,以想象来虚构符合逻辑的细节,用大胆的猜想来揣摩人物的内心,靠精确的运算来设计小说的情节。小说对约纳斯的心理变化的捕捉和描述经得起挑剔。从好奇,疑虑,到惶恐,孤独,再到迷狂,这些想象出来的心理变化,及缅想往事和重走年少时的老地方,在小说里被书写得触手可及,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以至于我在阅读中时常忘记这是作者虚构的故事、假设的情景,从而身临其境,与之同呼吸,感受那瘆人的恐惧氛围。
      
      小说中对情感、时间等观念的哲学认知,提升了作品的内涵。这是德语作家的传统,在小说中寄寓形而上的哲学思考,探索人生的意义,诠释幸福的含义,以及人与社会、自我的关系。有人从小说中读出了末日情怀,读出了孤独,读出了记忆的重要,读出了生死意义。这些散落于小说角落的棋子玲珑剔透,比如书中对孤独的想象和解读,着实妖娆——真正的孤独不是没有朋友,也不是一个人独处闹市,而是世界上根本没有人,连一个陌生人都没有,那才是绝对孤独。再如关于幸福,书中大段深情、柔软的句子,裹挟着忧郁和悲伤,扑面而来,反观生死,追溯幸福的来路,很有感染力。约纳斯想到:幸福就是一个冬日,在那一天,得去上学。在那个日子里,晚上可以和父母坐在开往意大利的火车里……外面冰天雪地,车里暖意融融。
      
      
  •     文/Demogorgon
      
      这本书写的不是某一个人的世界末日,而是夜色如何使用孤独的利刃刮划有心人的心底。
      亲爱的读者,请试着回想:有多长时间您没有独自一人待上24个小时了?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一个人过。奥地利新锐小说家托马斯•格拉维尼奇的2006作品《一个人到世界尽头》假定了这样一种语境,被剥离社会性的人回归了梦寐以求的自由状态,获得与自己内心本我对话的绝佳机会。但是,就像没有多少人能忍受24小时戴着面具过活,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住与这恩惠携手而至的沉重。很不幸的,本书的主人公约纳斯就是这么一个人——看上去追求个性,实则害怕孤单。
      约纳斯不喜欢万里无云的晴空,不喜欢喧嚣的千年塔,不喜欢人多的客栈……只想在危机到来时成为幸存者(P92)。当他真的成了这么一个人时,其内心的另一部分回忆却逐渐展现:不喜欢一个人走夜路,感动于他人的夸奖,重新思考“幸福”的定义……这让我想起松本零士在《银河铁道999》中的表述:“趁现在还能看到的时候多看两眼吧,待会儿走得太远就什么都看不到了。即便那里只有忧伤,总有一天你也会很怀念,很庆幸现在多看了几眼……”
      萨特在《禁闭》里提出“他人即地狱”,那么一个没有他人的世界是否会更好?托马斯•格拉维尼奇借助约纳斯逐步得出否定的结论——他认为这是自己的地狱,一个人的孤独地狱。约纳斯定是坚信玛丽亚娜发出的人本主义宣言——“你若是个会死的人,我会在你心中活到世界末日,因为你的死对我就是世界末日。”(《人都是要死的》)他看到了这一点,比萨特的加尔散更为深入。为了打破这一困境,他采取了行动:故地重游,找到玩具熊、老照片、寻得玛丽的手机与物件;远足,去月亮湖、去没去过的教堂、去伦敦;梦游、在潜意识中与“睡中人”斗争。但是,结果对他来说都是悲剧。思念没有减轻,物是人非饲喂着痛苦成长。对于宁愿活在过去的主角而言,一个人过是比身处人群却形影相吊更大的煎熬。
      
      “为什么这些人会自杀……那就是,他们自己再也无法把持自己了。他们受不了只和自己在一起,同时明白,和别人在一起只不过是把问题掩盖一下,挪开一点,然而却无法解决问题。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只自己独自一人,从不是另外的人,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恩惠,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却不啻死刑判决。”(P359)
      
      新的一天总是从黑暗开始,到黑暗结束,“太阳出现只是为了再一次匆忙跑过然后匆忙消失。黑夜。黑夜待着不动。黑夜留下来,捣鼓它的杰作。”(P346)可是,就算必须依靠复活的记忆与驰骋的幻想生活就没有希望吗?假想爱伦•坡的深邃作品《灯塔》能够完成,主人公是否会走上这条道路?我想不会。他应该像龙枪系列中亡灵骑士索斯爵士,在达加堡困守无数岁月,只为思索该怎样选择才不至于落到这步田地。在脑海里开辟出另一种生活要花好长的时间;勇敢地维护她,让她存在下去需要付出更多。
      约纳斯仅仅依赖回忆而生活,在没有他人的墨黑之夜令忧伤肆虐,蔓延的枝蔓为他打开地狱之门。面对这一杰作,他别无它法,只有做出融化在蓝天里的选择,哪怕理由并不那么充分。但是也正因此,约纳斯不是一个小人物,而是相当一部分人的代言人。托马斯•格拉维尼奇成功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认同感的人物——他和大家在一起,在没有他人存在的时候也不会独活。
      因为我们感受世界必须透过肉体,所以一切都不过是外物在大脑里的反映,而你我,永远分不清现实与虚幻。规划或是回顾一生,要用几个夜晚,更可能只是某个夜晚的一场梦境。在脑海的浩瀚尺度上,时间概念已丧失意义。亲爱的读者,您是否做好了准备,回忆一次自己的生命?回顾那或是平直或是曲折的轨迹,以便更好地昂首走向未来?而不管自己是否会茕茕孑立?假若回答“是”的话,今晚您可翻开《一个人到世界尽头》的书页,即便感觉到《追忆逝水年华》似的心痛,也能从墨色中看到另一种光明,在深蓝脑海上泛起粼粼微光。
  •     
      
      遗忘的另一面是记忆,虽说记忆的最终归宿大约还是遗忘,但几乎每一个人都尽力选取自己的方式留住有关个体的既往,即使时光的流逝渐次淘洗着那一点一滴的记忆印痕。奥地利小说家托马斯•格拉维尼奇的《一个人到世界尽头》中的主人公约纳斯,即是以重温童年时期的度假旧址,重走若干年前的郊游路线,甚至穿越英吉利海峡隧道去英国寻找女友等方式印证自己的存在,确认既往的一切,但“他望着那些房屋、城堡、森林,想着曾经看过这些景物而如今已不存在的无数世代;他明白了,自己所见的一切无非就是遗忘,而绝对的遗忘从他不再存在的那一刻起,终将告成”(米兰•昆德拉语)。
      有关记忆与遗忘的故事都不免是悲伤的,更可况《一个人到世界尽头》发生在末世,真正的末世。设计师约纳斯一早醒来,发现原来熙熙攘攘的城市现在空无一人,他驱车探访,以及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搜寻,终于相信,这世上真的只剩自己一人。这样的故事出现在德语作家笔下,没有了超级英雄拯救世界,没有了外星人,没有了吸血鬼,却有着扎实细密的日常细节与见微知著的哲理思考,因之,故事设定虽有科幻之貌,却无科幻之实,作者在意的是探幽索微于个体与世界及自我的关系。
      或许,在现代社会,会有人未尝过饥饿的滋味,缘于生活优渥;但寂寞总会或多或少地袭上每一个人的心头,因为这归之于人性,与贫穷与富裕无必然关系。寂寞人人皆有,不过多数可想办法适当排解,毕竟这种精神的空无在正常范畴内是有边界的,于是,方法的寻求亦有迹可循。而约纳斯却是一个人到了“世界尽头”,不期然陷入无边无际的寂寥中,超出了以往可预知的所有范围。在丛林中,野兽在受伤后也会藏身于荒僻的所在,独自舔舐伤口,寂寞疗伤,冀望再次搏杀于山间林畔。而约纳斯的孤独不同于此,因为他的搏斗是于无物之阵中,空自挥舞着长矛,却连虚拟的风车亦寻不到,徒然陷入更大的虚无中。自然,约纳斯手中的“长矛”即现代文明的产物——摄像机,拍摄大街,拍摄睡眠中的自己,既在寻找他人的踪迹,也在证明自己的存在。但效果不妙,未见别的生命体,且在这孤寂中,连虚与实的界线亦渐渐模糊起来。人作为社会动物的属性平时或许不彰,可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中变得如此鲜明。
      于是,约纳斯的驱车实地环游是其另一种与虚无的搏斗,他希冀以此“寻找失去的时光”。重游童年、青年时期的故地,寻觅女友的踪迹,皆成为约纳斯的精神支柱。一个人与世界的连接点系之于记忆,而遗忘的阴影慢慢吞噬之,更何况于充斥着漫无边际的孤寂之末日中。不能不说,约纳斯的对抗是竭尽全力的,于脑中搜索记忆,于实地重温记忆,甚至服用药片抑制睡眠,一切的一切都为保持这无边的空无中一个点的亮色,记忆不失,精神不死。我们很难想象自己若处于相同的境遇能否做到如此的不懈,但却看到了坚忍如约纳斯在长久的抵抗后,亦慢慢被无物之阵如绵密粘连的蛛丝般缠绕,动弹不得,微弱的亮色渐渐黯淡,没入黑暗的所在。
      残酷大约是许多事物真实的内里。如斯蒂芬•茨威格《象棋的故事》固然有残酷一面,但作者抛掷一本棋谱与被囚禁中的主人公,以此延续或替代个体的记忆,对抗孤独与寂寥,似乎有理想化的成分;《一个人到世界尽头》却是残酷到底了,约纳斯百般努力,辗转现实与虚幻之间,终究彻悟于极目所见的一切终归遗忘,无望之极,宿命如此。作者格拉维尼奇未必创作之初即设定此结局,但故事的发展是具有自己的生命力的,约纳斯的命运显然无法被什么外星怪物或拯救世界的妄想所横加打断,走向一个通俗剧的模式。其实这亦是奇特之处,这本小说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外壳,却偏偏逆向而行,无高潮,无太大的起伏,无奇形怪状的生物出现,与惯常的大众阅读心理几乎处处相悖。格拉维尼奇作为一个年轻的德语作家,显然承继了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等前辈作家的传统,求索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存在的意义是其创作的重心所在,因此,沿着幽深的小径探究精神的指向是他最感兴趣的,什么样的故事外壳或许反而置诸其次了。
      
      
  •     还记得那个很短的小说:世界末日之后,地球上只剩下你一个人,这时门铃响了……
      2012之后,世界上只剩下你一个,然后呢……
      是不是在生活下去也没了意义……
      生活仍将继续,2012终将是个谁也说不准是否会来的末日,没人说的准,那就当没有吧,或者真的来了还有遗憾吗?
  •     从什么时间开始,我们才发现文学和电影中处处弥漫着一种塌天似的末日情怀?一个可靠但不可考的说法是从二战开始,即是说由于核武器的使用和未来核战争的可能性,诱发了一种群体性的创伤感,而文学和科幻电影中愈来愈多的关于灾难和末日场景的描绘不但是这种创伤的见证,而且还致力于祛除这种致命的创伤感。
      
      我说“文学和电影“,其实文学这种类型已经涵盖了科幻电影,因为大多数关于末日情怀的电影背后都有一个文学的蓝本支撑,比如根据理查德·马特森的小说《我是传奇》改编的同名电影和根据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改编的电影《末日危途》,去年热映的电影《2012》虽然不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但关于2012年玛雅末日预言的文学作品层数不穷,而且电影中对主人公杰克逊的角色设定仍然是一位写科幻小说著称的畅销书作家。某种程度上说,无论文学还是科幻电影中弥漫的这种世界末日情怀是一种共生关系,他们所共同传递出的是这样一种简单的理念,把世界末日的根源归结为某种非人化特征的出现,从而可以转移或者消解人们对这种末日情怀的恐惧。所谓非人化特征即是说,外星人的出现,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性,某个无良和疯狂的科学家制造出某种病毒导致世界的毁灭,如此等等。他们通过某些少数幸存者的预演来拯救末日的危机,拯救人类的文明,从而也用一种瞬间性的情感安慰了小说的读者和电影院中的观众,也转移了他们内心中对末日情怀的那种创伤感。
      
      说了半天好像还没有说到重点,我想说的是奥地利新锐小说家托马斯·格拉维尼奇的作品《一个人到世界尽头》(2006),同样是书写末日的题材,但是却与我们以上提及的“非人化”特征完全相反,他把角色的设定世界上最后一个人最后时日的生活状态:在世纪末的维也纳,三十五岁的家居设计师约纳斯一觉醒来,发现所有的人都不见了。这样的情节设置好像并不新鲜,在许多小说中都有所沿用,但是正如我们以上所提及的,格拉维尼奇聚焦于约纳斯这个角色本身的心态和情绪变化,换句话说,这是一种“非人化”到“人性化”的角色转变:这个世界上却是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变异的僵尸,没有黑暗中出没的吸血鬼,甚至没有一个动物的陪伴,只有他自己。而且这部小说中,也没有所谓科幻的背景,没有世界末日导致的原因,我们只知道这个世界上突然就剩下孤零零的一个人。他该如何继续这种一个人的生活?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念头,如果这个世界毁灭了就剩下我自己的时候,我该如何去面对。但是这种幻想随着我们的成长,融入日益残酷的现实生活,早已消散不见了。日常生活的庸常性消解了我们召唤未来的能力,末日情怀的感伤早已在我们挣扎在生活中的时候潜入了更为深层的意识。而通过阅读末日情怀的小说和观看末日情怀的电影最多使我们陷入回忆的感伤,瞬间的清明代替不了日常现实的残酷性。但是格拉维尼奇在《一个人到世界尽头》中撇开了那种不切实际的“科幻”,运用了一种心理现实主义的书写手法,极为信服地写出了一个人在世界末日到来时从迷惑不安到困窘不明,最终陷入精神崩溃导致自杀的“悲剧”。这种从“科幻”到“现实”的转变是这本关于末日情怀小说的最大特点。当然,说这本小说揭示了一个存在的悲剧有些夸大,因为“悲剧”这个概念在一个人的世界上已经不复存在,我们从小说开始就能预示到约纳斯的结局必定是走向死亡,因为他没有办法去抗争,他缺乏抗争的对手,没有僵尸可杀,没有吸血鬼可以歼灭,没有恐惧的敌人在黑暗中窥伺他的存在,没有朋友和家人的陪伴,日复一日地游荡在那个空无的城市中,只能日渐陷入虚无的惶恐。
      
      “几个月的时间里,在他自杀之前,他就这样走遍世界绝望地寻找生命的痕迹,寻找自己的回忆甚至别人的回忆,他望着那些房屋、城堡、森林,想着曾经看过这些景物而如今不存在的无数时代:他明白了,自己所见的一切无非就是遗忘,而绝对的遗忘从他不再存在的那一刻起,终将告成。”(昆德拉语)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记录下自己的名字,类似于“XX到此一游”的那种拙劣的留言,但是从这种单调的留言方式中我们却窥见了他内心肆意生长出来的恐惧:他害怕被人遗忘,哦,应该说他害怕被自己遗忘,被这个空无的世界所遗忘,但是遗忘却是他无可更改的命运。他所能抓住的只有过去的回忆,但是回忆却被现实的荒诞所削减,他逐渐无法分清现实与梦境,“他陷入了一种半虚幻半真实的状态,他就在这种状态下边梦边走,边梦边看,边梦边做动作。他听得见声音,看得到画面。他闻到大海的味道。他读出标牌上的字,这些字不久就变成了记忆的碎片,变成了梦境,甚至还变成歌曲,直往他耳朵里钻。有些他记得长久些,与之较量一番,然后彻底绝望。另一些,那些更抽象的,一闪就过去了闹得他心生疑虑,不知是否真的体验过。”怎么越读越像《盗梦空间》了呢。
      
      据说,这部小说格拉维尼奇写了两年半的时间,最初只打算写一百多页,后来欲罢不能写到了六百多页,最终又删改到将近四百页现在的样子,这样一波三折的写作历程在他的写作生涯中也极为少见。我的印象,这样的小说之所以难写是因为它根本没有任何故事和情节,所有历时性的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都让位于共时性的平面推进的心理描述,这种心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如果渲染恰当自然能极为出彩,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很容易给人留下臃肿和赘述的印象。格拉维尼奇用这部小说证明了他有驾驭这种高超的写作技巧的能力,但同时也说明他在写作道路上还有很大的可以继续提升的空间。
      
      思郁
      
      2010-11-15书
      
      一个人到世界尽头,【奥地利】托马斯·格拉维尼奇著,郑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定价:29.00元
      
      
      
  •     我在上海暖暖的阳光里生生打了一个寒战,在看了前25章之后。
      
      那些对于日常24小时生活的细节的描述,文字冰冷地浮现在电脑的屏幕上,看似可以触摸,然而却生硬得一点也不真实。一如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每一天一样,所有的柔软的记忆,在不断的寻找和疯狂的希冀中,渐渐淡去,不留痕迹。
      
      原来,我们只是在遗忘。
      
      却原来,我们都是在失去。
      
      我想孤独是这样一种情绪,虽然身处在人群中,却瞬间发现自己的格格不入。那种仿佛被隔离在一个透明房子里的感觉,别人的快乐和忧伤都像一部无声的电影在小小的屏幕上上演,那故事里的曾经存在的你全部被抹去,就如同从未存在过。而你在透明房子里的呐喊,嘶吼,痛苦,挣扎却完全没有别的观众,你不断敲打,试图打破那壁垒以回到熟悉的生活里,却只是让自己精疲力尽。当你最终放弃了寻求共鸣,只能不断追忆那些逐渐因遗忘而模糊的画面和人物的时候,才惊恐地发现世界上只剩下了自己一个人。
      
      我们给世界设定了一个尽头,以死亡的遗忘和失去为终结。
      
      于是,孤独便永没有办法获胜。然而,遗忘了一切的我们,是否还是我们?那些被摄像机记录下来的、吃饭,看录像,开车四处游荡的主角,他又究竟是谁?尽头是否就是结局?
      
      没人知道。
  •     文/疯行
      
      孤独是一种令人着迷的处境,难熬但又迫使你思考,许多关于人生转折的重大决定都在孤独中实现。笛福笔下的鲁滨逊,滞留荒岛28年,终于完成理智对内心的重塑。孤独像一道堤坝,将思考蓄流成湖。可孤独总是有限度的,如果它大到不着边际,理性之光还能继续指引我们吗?这是个大胆而且残酷的设想,关涉对人类心灵极远边界的划定,而探索极限的本身也必然是极其孤独的。托马斯•格拉维尼奇在《一个人到世界尽头》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我看来,他解答得不但令人信服,而且相当精彩。
      托马斯•格拉维尼奇是谁?国内读者或许比较陌生,但在德语文学界他风头正劲。这个只有38岁的奥地利新生代作家迄今已有七部作品问世,每一部都掷地有声,尤其是《一个人到世界尽头》更是好评如潮。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约纳斯的奥地利设计师,在平常一天的早晨,发现自己成了世界上唯一的生物,所有人都不知去向。在这部将近四百页的书中,格拉维尼奇让约纳斯独自生活了一个半月,他需要去哪,做些什么,如何思考?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孤独体验,而制造孤独本身也必然是一个孤独的过程,为完成此书,格拉维尼奇整整耗去两年半的时间。
      在写作之前,格拉维尼奇曾是一名出色的棋手。文学和国际象棋这两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东西,却奇妙地融合出一种极具特色的写作风格。棋手是孤独的,每天面对一堆枯燥的木块苦思冥想;同时,棋手又极富想象力,对弈如同打仗,木块就是他的军队,纵横捭阖,刀剑交错。在为约纳斯准备的棋局中,格拉维尼奇继续施展棋手的天才想象和严密推演。为了让主人公的行为合乎情理,他运用丰富细腻的想象力,设计大量的生活细节,事无巨细,甚至具体到吃喝拉撒。与此同时,他的精神世界也在经历裂变,先是疑惑,急切搜寻真相,随之而来的是焦虑、恐惧、绝望……这些细节不是平面的、无序的,而是沿着心理情绪的波动曲线搭建起来,因此读起来非常真实,真实到让人不寒而栗。
      虽然此书推理色彩浓厚,但在我看来,作者无意讲一个超现实故事,空余一人的世界只是庞大的隐喻,借此实现他对人类心灵的拷问。只有置身极端环境——一个其他人都消失了的世界——人的注意力才会彻底返回自身,如同局外人一样审视自己的生活。故事发生之前,约纳斯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秩序是约定俗成的,个体被裹挟其中,通行的价值观念真的合乎我们的本意吗?当我们效仿别人去追求所谓的“成功”或“真相”,内心却在分裂:认识的人越多越孤独,明明在享受秩序带来的便利,内心却生出逃跑的念头。约纳斯经常幻想经历各种灾祸并大难不死,成为一个幸存者。是的,我们患了城市病和文明病。
      一个空余自己的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昆德拉说“无非就是遗忘”。当人群消失,交流停止,幸存者面对熟悉的风景,唯一能做的就是重放记忆。约纳斯想起父母、邻居、早夭的伙伴以及去英国探亲的妻子,而金钱、权力这些词汇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哪怕是一闪而过。这样的处境,与其说是世界末日,倒不如说是功成名就后的内心荒凉。当整个世界已无所束缚,他想去的仍然是去过的地方,想做的仍然是做过的事。即便对整个世界可以予取予求,内心认同的仍然是熟悉的生活,那些认识的人和经历的事构成了区别于他人的生活边界,那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
      生命的真相犹如海水退后裸露的礁石,只有当附着的次要意义被剥离,终极之门才会最后敞开。但冰冷的真相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而那些次要意义——被我们忽略甚至蔑视的日常琐屑,那些看似肤浅的快乐,构筑了我们与沉重真相之间的缓冲带,所谓活着的乐趣指的就大概是这些吧。格拉维尼奇用冷峻的笔触和残酷的隐喻为我们反证了这一生命的主题。
      
  •   有空找来看看 在世界尽头会不会还是有点可怕啊。。。
  •   好羡慕读书人 T T
  •   留胡子的亲~~
  •   只长胡子不长智慧。。。
  •   最后一句说得太好 现世中孤独的分量 其实可以让人和其和平共处
  •   一直觉得孤独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
  •   喜欢你的书评。
  •   我们所以为的当下快要无法承受的孤独其实还不够分量.
    很精彩
  •   我觉得孤独和寂寞太压抑了,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作者的角度还蛮特别的,把这种孤独感无限地扩大,以一种夸张的手法呈现人们在世上的一种孤独感。
  •   你能少看点这种书吗
  •   最近书评疯长啊~~~
  •   这本书需要很静的心情才能读得进去。。
  •   德语作家的思维确实不一样~
    书的结局虽有点突兀~但也水到渠成
  •   幸福确实在冬天,但应该是不用上学不用上班的日子,家人围坐在温暖的房子里,吃水饺或者炖砂锅。
  •   ls 想得美~
  •   lss,想得真美~~~最好是几杯二锅头和一锅猪肘子,爆炒腰花,清炒冬笋,油香花生,广式白切鸡,冬瓜煲鸭,凤爪~~~
  •   ls疯了
  •   LSS,批准。什么时候你这么搞,我去你家
  •   那叫幸福?怎么看起来有点像醉生梦死啊。
  •   幸福就是一个冬日,在那一天,得去上学。在那个日子里,晚上可以和父母坐在开往意大利的火车里……外面冰天雪地,车里暖意融融。
  •   不同角度看世界
  •   果断推荐!
  •   之前看了这本书。看完思郁的评,又想到那些场景。怕被自己遗忘。总结的好。
  •   思郁,你看了那么多书,有想过自己写书吗?
  •   暂时还没有打算:)
  •   哇 你的书评写的好规范,还标明了书名出版社啥的。
  •   哈哈,一看楼上就不是玩书的。
  •   我只看书不玩书
  •   所以你不知道为什么那么规范了,呵呵
  •   呵呵 看来你常玩书的咯
  •   你可以出评书集,这样就可以买来看看
  •   书评集除非自费出版,不然出版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   不会哇~比目鱼的那本应该就不是哦~
  •   我没说绝对不能出,这也要看人,看书稿的内容和质量。
  •   你们聊得真热闹,哈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