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过晓 页数:14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似”是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史上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其他的许多理论问题,都由“似”这一一范畴所衍生,都关乎对“似”的理解,部牵扯到对“似”的态度。
“传神”、 “气韵”、
“生动”这一类概念,其实部由“似”所派生,都是针对“似”而提出的问题,都表达着对“似”的理解、体悟。
“形似”与“传神”并不必然矛盾,
“形似”到极致,也能产生“神韵”。在研究中国古代美学上的各种观念时,一定要避免以偏概全,不能只对只言片语做孤立的理解,一定要能够透过种种表面现象而看到事物的本质。
作者简介
过晓,女,江苏常州人。200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200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1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发表《是是非非文人画》、
《对钱鍾书诗画关系论的质疑》、
《传统绘画性思维与中国新文学》、《博而精一一从<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看刘承华先生的艺术研究》、《论“形似”不应与“神似”对举》、
《汪曾棋与中国画》等学术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序 言
引 言
第一章 “传神”、“形似”与“似”的概念形成
第一节 “形神”之争
第二节 “形”与“神”:从人物品藻到艺术评价
第三节 “似”之概念的确立
一一兼论“神似”不应与“形似”对举
第四节 以“似”为核心的几种态度
第二章 “画无常工,以似为工”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存形莫善于画”
第三节 顾恺之与谢赫的公案
第四节 “真境逼而神境生”
第三章 “不似之似似之”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质疑和反思“形似”的两种理由
第三节 若干个案分析
第四节 “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