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6月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和宝堂
Tag标签:无
前言
前些日子,和宝堂先生见到我说,他正在为赵燕侠先生写传,赵燕侠先生和他要我为此书写序。我说,赵燕侠先生是全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家,为她传记写序的应是全国知名的文人或官员。因我自知自己既非文化名人,又非官场红人。和宝堂先生说,赵先生说就请你写。她说你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一句话,说得我没有勇气再推却。我结识赵先生是在李瑞环主席创意策划并组织实施的《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之中。2001年10月,李主席要我担任音配像工程制片人,负责音配像的具体组织工作。2002年1月18日,在钓鱼台养源斋,李主席召集会议研究音配像。他说,赵燕侠在中国的花旦戏里毕竟是一号,由于她个人在中国的京剧历史上作过贡献,理所当然应该占一份。给她留下一些配像资料,在我们京剧也是很重要的资料。李主席与大家花了好长时间研究此事,连录制的剧目都有了考虑。李主席还委托李世济、孙毓敏、王玉珍等同志去做工作。2002年4月7日,李主席在全国政协同赵燕侠先生见了面。李主席说:“音配像快结束了,没有你的总觉得是很大的遗憾。音配像流传后世,缺你这一家,这个系列不好。你当年的带子很好,找个你认为合适的人,你导演,录出来多好。马、谭等都有了,袁世海、张君秋等也有了,缺你不好。”他们谈得很好,也商量了录制的剧目。李主席很高兴,还设宴招待了她。
内容概要
《自成一派:赵燕侠》内容简介:性格刚烈,经历坎坷,戏路宽广,唱腔独特,做戏细腻洒脱,表演形神兼备,敢于改革,勇于创新,这就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的写照。她出身梨园世家,经历苦难童年,自幼勤学苦练,年少即成大名。具有强大票房号召力的她在从艺道路上曾几起几落,其中不乏令人悲叹、引人深思的精彩故事。《自成一派:赵燕侠》作者在广泛搜集材料和多次对传主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图文并茂记述了赵燕侠不平凡的人生,探讨了,赵派艺术的奥秘,并结合传主进行了许多极富使命感和启发性的深度思考。
作者简介
和宝堂,1947年生于北京。1959年就学于北京市戏曲学校,学习京剧老生。启蒙老师是喜连成科班头科、名须生陈喜星,又得余派须生杨菊芬、王少楼、胡盛岩等以及武生教师王德禄、诸连顺、安晓峰等教授。中专毕业后向北京梨园公会会长沈玉斌学习京剧史,向戏曲理论教师刘建华、范钧宏、吴祖光学习京剧表演理论。长期担任北京市戏曲学校专业教学研究室主任和教学督导,负责编写京剧剧目教材,同时兼自由撰稿人三十余年。著作(包括主编的作品)有《松柏庵往事》、《为京剧号脉——和宝堂戏曲杂文集》、《话说京剧》、《谭门七代》、《荀慧生》、《谭富英》、《赵燕侠》、《张学津》等,长期为《北京晚报》、《梨园周刊》和原《中国京剧》等各报刊撰稿。力主京剧恢复主演中心制和自由挑班演出的体制,支持艺术个性的张扬、流派的复苏,反对京剧的“话剧化”。
书籍目录
叶厚荣
导语
梨园世家
苦难童年
南下求生
小试锋芒
打出真功
七龄红童
历经抗战
厦门试飞
上海练剑
进京深造
正式登台
被迫改名
燕鸣春晓
徐州受挫
后来居上
玉堂春红
扬州奇遇
二次遭劫
喜得知音
出荀入赵
五大头牌
过年反串
新戏迭出
港澳之行
“白蛇”出新
初识江青
“芦荡?博弈
遭遇江青
毛衣事件
江青点名
赵燕侠骨
二次解放
求索艺珠
征服美国
改革先锋
雏燕展翅
跋:真实的赵燕侠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张宗昌、褚玉璞看出了李景林的心思,为笼络人心,便主动做媒,要成全此事。虽说李景林其时已届不惑之年,妻妾成群,却不肯放过这“眼前欢”,也就让张宗昌、褚玉璞成全此事。第二天,张宗昌、褚玉璞联名把大红帖子和一份18万大洋的礼金送到了赵家。赵家的人一见帖子上张宗昌、褚玉璞和李景林这三人的名字,全都慌了手脚。大家都知道,赵美英虽然到了谈婚待嫁的年龄,但早已有了意中人,她心气很高,绝不肯轻易嫁人。如今李景林前来逼婚,这可委屈了四姑娘。再说,赵美英是台柱子,她走了,新明大戏院就塌了半壁江山。所以大家都感到大祸临头,想了很多对策,都认为来头太大,实在难以周全。赵广顺、赵广义老哥俩商量再三,为顾全大局,只得忍痛割爱,无奈做主,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咱们是天津南市的小戏班,人家是总管天津的大督军,鸡蛋不能往石头上碰,我们只好暂且顺从,以后再从长计议吧。让四姑娘受委屈了。”赵美英进了李景林的督军府,锦衣玉食,吃喝不愁,李景林财大气粗,为了使她安心,也给了赵家一笔钱,弥补了新明大戏院因为她的离开所受的损失。但是舞台上风光不再,而且给人做小,终归不是她所愿。她知道,像李景林这样的二等军阀,都是随着主子的变迁而沉浮,不过如走马灯一样,是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所以她始终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希望她能够随着李景林官运的变化而脱离苦海。就在赵美英嫁给李景林的第二年年底,也就是1926年底,冯玉祥攻占了天津,李景林失守天津后,受到奉系军阀头子张作霖的怒斥,所以他没有回东北奉系的老窝,而是带领家眷跑到了上海,做起了寓公。失势后的李景林到上海,再也没有了当年在天津的威风,整天以酒浇愁。赵美英更是整天无所事事,她向李景林提出要学习文化课程以解忧烦。李景林只好答应给她聘请家庭教师。从此一位年轻的女家庭教师每天一早来给赵美英上课。两个追求自由、解放的青年女性在一起相会,很快就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赵美英向家庭教师倾诉了自己被迫成婚的屈辱和苦恼,家庭教师也不时地给她劝导和安慰,使她在精神上得到一些解脱。同时也表示一定要协助她逃出虎口。
后记
两年前,我受北京市张百发老市长的委托,为赵燕侠老师编纂一本大型画册和一套唱腔特辑。在编纂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作为中国京剧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创立流派艺术的女艺术家,赵老师的奋斗历程是艰苦卓绝、惊心动魄的。同时我被赵老师在艺术上历经四次重大挫折仍然只做第一、不做第二的精神深深感动。尝试探索她成功的过程和奥秘,唤醒后学者以赵老师为楷模,树立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特色,以至勇于创立流派艺术的意识,是京剧艺术向个性发展,向前发展,由艺术家搞艺术,而不再堕落为某些人搞政绩工程和“话剧化”的关键之所在。我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为赵燕侠老师树碑立传的愿望。正在这个时候,上海戏曲学校的徐幸捷、王诗昌等人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唐燕能先生提出出版一套京剧艺术家丛书,并且考虑到为赵燕侠出版传记的计划。能够在上海为赵老师出书我很高兴,一直对上海怀有深厚感情的赵老师也会很高兴。但是当我开始搜集资料的时候,我才知道困难比我预想的还要大得多。我终归也算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身体总是被疾病折磨着,像前几年那样到全国各地去跑材料已经不可能,而赵老师已经是耄耋老人,我也实在不忍心,总去打扰她那平静的生活。可时间又那么紧,我真后悔在出版社的合同上摁手印了。
编辑推荐
《自成一派:赵燕侠》:菊坛名家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