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叶青 编  页数:392  字数:416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正值华东政法大学复校30周年之际,校诉讼法研究中心,将从事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和研究的老师们近五年的科研成果汇集成《刑事诉讼法学:问题与阐述》出版,这是他们献给学校的一份厚礼。收入文集的40余篇文章,虽有不少已在《法学》、《现代法学》、《政治与法律》等核心刊物发表过,但在这次收入文集时,作者又根据新情况,作了许多重要的修改。更有不少是首次面世的佳作。文集涉及的多是刑事诉讼法学当前的热点问题,或者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深化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如何为完善检察权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国宪法赋予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职能,“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发挥”这虽不是新课题,但仍然是应当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看了这一文,会从中得到新的启迪,其他关于检察权的文章,也有各自独到见解。我国律师的辩护权问题,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曲折过程,新律师法出台,有亮点,但尚有缺憾,仍然有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书内八篇文章从几个方面作了阐述,有助于人们对这个制度当前状况的了解。在刑事诉讼中,我国追求的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只强调惩罚犯罪,可能会侵犯人权;而片面强调保护人权,又可能放纵犯罪。问题关键在于强制措施的适用。因此,强制措施的正确适用值得关注,书内有八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刑事诉讼中适用强制措施问题作了阐述,给人们以一定启迪。关于刑事诉讼的原理及有关制度,在文集的第四、五章两章内,有十三篇文章,从不同方面对相关问题作了阐述,有助于人们理解。

内容概要

本书阐释了刑事诉讼的原理及有关制度、检察权、律师辩护权、强制措施与人权保障、刑事诉讼的理论与程序及国际视野下的刑事诉讼等问题。同时还介绍了中国香港的司法制度、美国的联邦保护令制度和司法心理学家的介入程序等。本书所研究的课题有重理论阐述的,也有重实践操作的,但大多是近期刑事诉讼法学界关注的前沿理论问题和刑事司法改革的热点问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检察权的问题与阐述  第一节  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发挥  第二节  检察法律监督的途径、机制和效力问题  第三节  不同权力结构模式下的检察权  第四节  法律监督关系与互相制约关系之比较  第五节  检察机关刑事附带民事诉权正当性分析  第六节  刑事和解机制配套措施若干问题研究第二章  律师辩护权的问题与阐述  第一节  刑事审前程序诉讼化的律师介入问题  第二节  新《律师法》的若干亮点与缺憾  第三节  新《律师法》实施与立法性)中突问题研究  第四节  刑事诉讼视野下的新《律师法》适用问题思考  第五节  程序性辩护的误区及对应思路  第六节  程序性辩护中的举证责任  第七节  论法律援助之政府责任的反思与超越第三章  强制措施与人权保障的问题与阐述  第一节  审前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的公开听证程序设计  第二节  强制措施功能的多维化思考  第三节  我国刑事诉讼被羁押人会见亲属权问题  第四节  刑事错案预防与侦查能力关系之探究  第五节  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几个问题  第六节  中国内地与澳门刑事强制措施之比较  第七节  程序性违法的制裁与救济机制问题  第八节  公益诉讼与人权保障问题第四章  诉讼制度的理论问题与阐述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的刑事政策化  第二节  正当程序在中国:理念设计和实践的障碍  第三节  刑事案件职能管辖冲突及其解决  第四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  第五节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法定代理人制度问题  第六节  我国刑事自诉制度完善的法律思考  第七节  司法鉴定在诉讼中如何回归为科学判断  第八节  程序正义视野下的刑事司法鉴定启动制度之构建  第九节  诉讼辅助人意见与鉴定结论证据属性比较研究第五章  诉讼程序的理论问题与阐述  第一节  我国刑事诉讼启动模式问题  第二节  我国侦查讯问程序完善的法律问题  第三节  对“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的反思  第四节  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程序提起之合理规制问题第六章  借鉴视野下的刑事诉讼问题与阐述  第一节  国际化视野下的未成年犯罪人的司法保护  第二节  法院之友制度及其在我国的移植障碍问题  第三节  美国的联邦保护令制度  第四节  美国妇女杀害施虐配偶案件中司法心理学家的介入  第五节  香港刑事拘捕改革  第六节  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和香港刑事司法改革概述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四)改革中忽略传统的复杂影响,过分强调沿循国外的模式进行变革,批判中国传统法律可能带来阻碍的同时,也忽略了其可能给予改革的支撑中国现今的各种法律改革都是在批判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的,批判更多的是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而借鉴更多的是国外的思想和制度。与西方视传统为动力相反,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将历史与传统视为包袱。基于传统和国情建设的制度,中国诸多改革往往因不符合西方所谓的“标准”,不仅被西学的武器批判得体无完肤,更被一些简单的比较割裂得支离破碎。而这些同样表现在对检察权属性的认知和具体权能的确立上。以对俄罗斯检察改革现状的比较分析为例,之所以要研究俄罗斯检察权改革的原因、背景、内容、过程和实施结果,是因为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的检察制度就是依照列宁的法律监督理论,仿照前苏联检察制度建立的。俄罗斯检察制度淡化监督职能的发展趋势,也作为质疑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属性的一个方面。这种质疑甚至扩大到法律监督职能最初设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而实际上,俄罗斯检察权的改革发展进程,从一定意义上更加说明宪政体制下我国检察机关只能以法律监督为其本质属性并确立具体权能,而其对我国改革的借鉴意义则主要集中在改革的进度和具体权力的协调方面。因为俄罗斯检察机关弱化监督职能,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三权分立”宪政体制的确立。在“三权分立”模式下,法律监督权失去了存在的根本,也就是失去了其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我国实行“议行合一”,就我国检察权设置的目的而言,它明显具有分权与制衡性质,无论是有限职务犯罪侦查权,还是公诉权、抗诉权、刑罚监督权等,作为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院,由于与政府机关彻底分离,体制上已不存在检察权附属行政权的问题,同时又与审判权相分离,使得其从外部制约行政权、审判权成为可能,进而实现既能有效地保护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又能保障国家法制统一,监督法律的实施。所以,在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检察权的监督属性不仅不能弱化,反而应当予以加强和完善。

后记

本书是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专门从事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与科研的多位专家学者近五年来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后所撰写的有关文章的汇集,其中不少文章早已公开发表于如《法学》、《政治与法律》、《现代法学》等法学类核心期刊,但在本次结集发表时,作者又做了不少修改,也有多篇文章是首次公开发表。这些文章所呈现的主题集中在检察权、律师辩护权、强制措施与人权保障、刑事诉讼的理论与程序及国际视野下的刑事诉讼等问题。文章有长有短,所研究的问题有重理论阐述的,也有重实践操作的,但大多是近期刑事诉讼法学界关注的前沿理论问题和刑事司法改革的热点问题,它们较好地向读者传达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个人学术见解,繁荣了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领域。值此华东政法大学复校30周年大庆之际,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将大家的文章以《刑事诉讼法学:问题与阐述》为名汇集出版,既是献给母校的一份贺礼,也是对大家学术成果的一次巡礼。尽管还谈不上是鸿篇巨作,但是不乏真知灼见。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个别作者对自己的文章在文字上又作了一些增删。同时,我们也考虑到本书编排体例的要求,对有些文章的题目作了适当的调整。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本以章为编排体例的文集,希望会给你的阅读带来方便。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全体同仁一直秉持老一代学者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与主义结合、概念与案例相融的研究风格,坚持小题大做、见微知著,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理论前沿问题,写作了一批论著,受到了校外专家学者的肯定。这里,我们特别要感谢的是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名誉理事、我校刑事诉讼法学资深教授胡锡庆先生为本书撰写了序言,对后辈学子作了充分的肯定,提携与激励之情溢于言表。

编辑推荐

《刑事诉讼法学:问题与阐述》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刑事诉讼法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