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逻辑课

出版时间:2009年9月  出版社:上海人民  作者:(美)威尔·拉凡德,Will Lavender  页数:291  字数:196000  译者:吴宜洁,晓阳  
Tag标签:无  

前言

  在网络上搜寻“迪安娜·沃德”这个名字。  你会获得超过两百七十五条资料。点选第一条资料,是一篇署名尼古拉斯·布赫多的男人写的文章。  阅读这篇文章,你会发现十八岁的迪安娜·沃德在1986年8月1日这天,于印第安纳州的卡尔市失踪。警方以为他们在四天后的8月5日找到了迪安娜。但他们错了。只是一个“长得像“迪安娜的女孩。迪安娜·沃德失踪案至今仍未侦破。  搜寻另一个名字:“尼古拉斯·布赫多”。  你会获得超过六千五百条资料。布赫多先生毕业于印第安纳州德莱恩市的温彻斯特大学。他在《卡尔(印第安纳)之星》工作了十四年,1995年转往《纽约时报》。  上亚马逊网络书店搜寻布赫多先生。他最新的著作是他犯罪新闻记者生涯的回忆录,书名叫《走过的路:惊悚与欺瞒的人生》。里面有整整十二页描述他在印第安纳州的日子。  页尾有一则读者评论。你一定找得到,因为总共也只有一则论评。评论者只给这本书一颖星,并用相当尖锐的文字建议读者;不要买布赫多先生”充满谎言的垃圾”。  评论者的名字是:迪安娜·沃德

内容概要

温彻斯特大学的秋季学期开始了,选修“逻辑与推理”的学生们却陷入了焦虑。他们查不到负责授课的威廉斯教授的任何蛛丝马迹:网络上没有他的研究成果,学校年鉴里也没有他的照片!       威廉斯教授好歹现身了,但他没带讲义,没有课本,只做了十分钟的简短说明:这门课他只出一道习题、一件发生在未来的谋杀案。有个叫波丽的女孩,高中欢送晚会后回到家,第二天便不见踪影。如果在学期结束时还没有将她找到,不仅这门课过不了,波丽也会被人杀害!     在接下来的课程当中,学生们利用教授提供的线索展开调查。渐渐地,他们发现,这并不是一道简单的逻辑习题,它与当地二十多年前发生的一桩绑架案惊人地相似到底何为真实,何为虚构?是否与威廉斯教授不可告人的过去有关?这门逻辑课会不会走向无法收拾的失控状态?    这究竟只是一门单纯的逻辑课,还是一场玩命游戏?

作者简介

威尔·拉凡德,美国作家,在肯塔基州一家地区学校任教,教授文学与写作。拥有巴斯德学院创意写作硕士学位,曾在许多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失控的逻辑课》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章节摘录

  威廉斯教授走到教室前方的讲台前。班上总共有十五人,八个女生,七个男生;全都是白人,这是温彻斯特校园的常态,而非特例。他们身上都穿着爸妈在暑假时为他们精心挑选的衣服。多数是高年级生,因为这门课是哲学系和英文系要修三年级研讨课之前的必修课。由于大部分学生主修哲学和文学,课堂上弥漫着一股不确定的气氛。这些学生并不清楚在未来的人生里该何去何从,但在各方面表现皆有一定水平。“聪明的孩子,”一位温彻斯特教授曾这么挖苦地谈到他的哲学系学生,“但都被哲101课里的笛卡儿桶中之脑理论给诱拐了”。  威廉斯正要开口说话,某人的手机却响了起来。那个学生羞愧地钻进包里寻找那扰人的东西,他则在前面等着。事实上,他看起来比那个女孩还要不安:他低着头,满脸通红,女孩则愤怒地按下按键。有些教授会让那个女孩难堪,可能叫她哼一段手机铃声,或要求在同学面前把电话打完之类令人不舒服的事。  但威廉斯只是等着。电话静下来之后,他用一种柔中带刚的语气说:“发生了一桩谋杀案。”  没有人知道该对这句话作何反应。坐在后排的一个年轻人大笑起来。威廉斯也微微笑着。他盯着讲台,把上面的某样东西拨开。“不是真实的谋杀案,”他说,“不是的。这是一桩可能在未来发生的谋杀案。一个……”他停顿一下,抬头看着班上学生,手在空中挥动,似乎想把他想讲的词给抓下来。  “一个假设。”前排的女孩说。  “没错!”威廉斯说。他对“假设”这两个字很满意,因为和他想表达的故事情境很吻合。“一个假设。一桩潜藏的谋杀案。一桩未来式的谋杀案。如你们所知,谋杀案成立之前肯定会发生许多事。而那些事,如果你们够聪明的话,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他陷入沉默。他们在研讨大楼上课,温彻斯特最老旧的教学大楼。阳光穿过无遮蔽的高窗倾泻过来,几个学生遮住眼睛周围的光线。这是“东研讨室”这间教室的麻烦所在,光照的问题常使下午的课——好比“逻辑与推理204”——被迫取消,因为强光照得老师和学生都偏头痛了。  “像怎样的事?”终于有人开口。  威廉斯转头面向白板,想找可以在上面写字的东西,但因为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教授们纷纷囤积自己的物资,没有人留下半支白板笔。他叹了一口气,回过头来面对学生。  “譬如说,时间。”他说,“首先是时间这个变项。如果被害者和谋杀犯——”  “潜藏的谋杀犯。”刚刚回答假设的女孩说。她已经认真起来了,一边用笔记本电脑做笔记,一边猛点头。  “没错。如果被害者和潜藏的谋杀犯没有在一定的时间内被发现的话,她就会死掉。”  “多久以后?”有人问。  “从星期三算起,六个星期。”教授说。每个人都顿时发现,秋季学期刚好六个星期长。秋季学期之后就是学生所谓的温彻斯特学期,总共有八个星期,期间会有很多学生出国念书。“逻辑与推理204”和所有秋季学期的课一样热门,许多学生希望他们的表现能让欧洲和南美洲委员会惊艳,好赢得前往梦寐以求的国外学校念书的机会。  “其他变项还有,”威廉斯继续说,“地点、动机和情境。”  如果威廉斯有笔的话,他一定会写在白板上。坐在前排的那个女孩在笔记本上敲入这四个词:“时间”、“地点”、“动机”、“情境”,全都改用粗体字特别强调。  “好,”他接着说,“星期三见。”  教授扭头准备走出东研讨室的门,门还开着。整堂课只上了十分钟。班上学生一降慌乱,这是他们不曾预料的情况。他们既想冲出教室享受这天剩余的时光(威廉斯的课排在傍晚,刚好是他们的最后一节课),也想搞清楚威廉斯和他所说的失踪女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等一下。”携带笔记本的女孩终于说。  威廉斯正要出门,在门口止步。“什么事?”  “我们要怎么阻止它发生?”她问。  威廉斯走回教室,脸上带着谨慎的表情,仿佛在担心这些年轻又天真的学生们陷入混乱。“哪些问题才是有关联的?”他问。  那个女孩看起来一脸困惑,从笔记本上方望着威廉斯。她知道她在这里必须谨言慎行。她常常陷入一种困境,就像现在,既有主导课堂走向的冲动,又希望保持沉默,让老师忘记她的存在。所以她才带笔记本上课,她发现敲键盘的声音会让老师注意到她。她不需要说话,也不需要担心自己的想法会让其他同学抓狂,同时又可以借笔记本让教授知道她在认真听课。这招的确奏效,她每一科都以高分过关,在学校的人缘也很好,完全不会被视为书呆子,就像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一头卷发、戴着胶框墨镜(就像琼·蒂蒂安在C-Span电视台上戴的那种)、闲暇时读维拉-凯瑟的女孩一样受欢迎。她绝对是有人缘的,常常和她赖在一起的姐妹会成员都这么说。她和她的朋友桑玛·麦考伊自称“游走两端的人”——既能坦然推却姐妹会的邀请,又有人脉参加男女狂欢派对。游走在两端是她们认为的在温彻斯特的最佳生存之道。  可是,眼前威廉斯问哪些问题才是有关联的——这是一个比较需要深究的问题,她顿时愣住了。如果开口回答,她那成串哲学大道理必然会倾泻而出,其他同学只能无所事事地耗上一个小时。如果保持沉默,那么威廉斯就会认为她只会问一些空泛的问题拍老师马屁,不过是脑袋空空地在笔记本上做笔记罢了。  “她是谁?”坐在后排的一个男孩问,及时解除了她下不了决定的困境。他就是稍早放声大笑的那个学生,笑是他在课堂上常有的反应。不知道为什么,许多事在他听来都十分无聊可笑。就拿逻辑课来说,他选了威廉斯的课之后,很快认定这门课根本在浪费他的时间。这个世界毫无逻辑可言,他知道。不过是在笼统的选项中作决定,问题反复思考却无法解决,只能在灰色地带浑噩度日。(假如你解决了那些问题,那接下来的课程里还有什么好讨论的?)就算作好决定、想清楚问题,世界还是会同以前一样奇怪和疯狂。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如同《失控的逻辑课》小说里的学生一样,面对老师的假设题,虽知一切都是虚构,却还是深深地入迷,仔细地观察每一个细节,推敲每一条线索,迫不及待,想在谜底揭晓前,解答出一切的真相。——林书宇电影《九降风》导演  《失控的逻辑课》谜中有谜,虚实难辨,堪称是一场心理惊悚的精湛演出,也替“峰回路转”一词重新下了定义。——谭光磊版权经纪人  假如能不先偷翻最后一章而破解这门逻辑课,理所当然该给你一个A!  ——《纽约时报》  《失控的逻辑课》证明了犯罪小说很难沦为过时落伍的阅读类型……本书等于是一个悬疑大师哈兰?科本,再加上一个后现代大师保罗?奥斯特写成的作品……就算翻完最后一页,小说末章揭示的真相与弦外之音,仍持续在读者的心中激荡。——《华尔街日报》  凭借高度的自信,拉凡德将心理惊悚题材精巧地放进学术研究领域,编织出一张出色的谎言之网。——《科克斯书评》  一个复杂的阴谋步步推进,层层剥解,让人想起了约翰?福尔斯的《占星师》和史蒂芬?金的《闪灵》。——《出版商周刊》  拉凡德在《失控的逻辑课》中设下处处陷阱,每一页都充满悬疑的趣味。——《书单杂志》  一部扣人心弦、紧张刺激的处女作。悬疑迷们会非常享受书中猝不及防的急遽转弯,但拉凡德……却有更大的目标,他要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在《失控的逻辑课》中,答案总是以震惊的形式出现。——书页网站(bookpage.com)  一部拥有恶魔般天才的处女作小说,读来像身处挂满镜子的屋宅,每样东西都无法眼见为凭,直到带来爆炸性结局的末尾。——布莱恩?费里曼《剥夺》作者

编辑推荐

  世界离失控还有六个星期,美国亚马逊网站主打书,上市即登《纽约时报》小说类排行榜,繁体版位居台湾畅销书榜达六个多月,年度悬疑推理类第一名,《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科克斯书评》好评推荐!  如同《四的法则》的校园悬疑加上大卫·芬奇的电影《致命游戏》,还有一点保罗·奥斯特《纽约三部曲》的存在主义和后设架构,《失控的逻辑课》谜中有谜,虚实难辨,堪称是一场心理惊悚的精湛演出,也替“峰回路转”一词重新下了定义。  ——课光磊(版权经纪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失控的逻辑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8条)

 
 

  •   失控的逻辑课这几个字是凹进去的,手感很好。还没看,不过很期待!!
  •   当时在网上看了一点,没有结尾,就买了实体书。真的很好看,尤其是对人性的探讨,至少对我来说引发了很多思考。也许很多看悬疑小说的粉丝不屑,学心理的也嗤之以鼻,但我真心觉得好看,前半部分尤其精彩。
  •   是一本写的很好的书,一切都合理的展开,可是结局却十分出乎意料,印象最深的是最后才打开开的别册里作者写的话。
  •   看一遍是很不过瘾的,不过看第二遍又因为知道结局了一样不爽,哎,这么好的书可以就第一遍最引人入胜,所以强烈建议还没看的童鞋们一定要认真地看,因为没有第二次机会呦
  •   当杂书看看吧还行,没有看到是什么意味深长的东西
  •   这是本值得细读的书,当当的服务也不错。
  •   刚刚拿到书,包装还算不错~准备睡前看~
  •   这本书很有意思,让人思考
  •   (⊙o⊙)…有点色
  •   就是喜欢。。哈哈
  •   睡前读读呵呵
  •   永远不过时的话题
  •   不一样的文笔,值得好好看看
  •   偶然搜到,我喜欢。
  •   是很好看 就是有点揪心
  •   超棒的一本啊,完全符合了啊
  •   阅读之前,在网上看到了一些贴子把本书与德国电影“浪潮”相提并论。“浪潮”还有一个电影名字“世界离独裁还有5天”,讲的也是一堂失控的社会实践课——在当今民主社会里,还有滋生纳粹专制的土壤吗?结果始料未及,师生们付出了惨痛代价。这一主题,法兰克福学派早就给出了答案。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从群众的畏父情结、从众心理入手,剖析了人类是名符其实的社会动物,怕被孤立、怕被团体抛弃,所以需要集团、权威做后盾,难怕泯灭了人性和个性;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点明了统治阶级利用电视、报纸等话语权,对群众洗脑。社会心理名词“斯德格尔摩综合症”,说明弱势群体在遭到欺压后,会为施害方的一些小恩小惠感恩戴德……孤立无援的个体需要抱团,所以热衷参加各类社团,如共济会、骷髅会等。“失控的逻辑课”主题带有点“浪潮”的影子,但故事复杂程度令人眼花缭乱——起初像“浪潮”,一个有个性的老师给学生开始上别具一格的选修课。接下来,“失控的逻辑课”不再像“浪潮”那样继续探讨主题的深刻了。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线索,开始模拟对一件陈年旧案进行推理冒险。小说风格变得诡异,成了好莱屋式的惊竦悬疑片,像是一个在车祸中失去记憶又被换脸的人,一头雾水地踏进新生,有点希区柯克的味道。一番折腾,学生被老师唬得左右不是,连老师也变得亦敌亦友。这时好比庄生晓梦迷蝴蝶,是庄子梦见了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子,假亦真时真亦假,一时间真假难辨,有点博尔赫斯圆形废墟的深沉劲了,又像“21世纪杀人网络”那般混淆了现实与虚拟。小说结构戏中有戏、书里套书,像太平广记阳羡书生里的幻术,洞宾肚里有仙姑,仙姑肚里更有人。到了尘埃落定,结尾给人似曾相似的感觉——道格拉斯的“生日历险记”,这不算泄底吧?不过,“失控的逻辑课”结局死了人,又跟“浪潮”相似了,而且用了司马相如“劝百讽一”的手法,在悬疑片的尾声加进个沉重的话题——社会心理实验中人性的丑陋。小说的基石是米尔格莱姆实验。某人用职权命令你对另一个人放高压电,你会服从吗?实验结果证明了大多数人对权威的无条件服从。心理学史上还有个著名的实验: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菲利普.冿巴多设计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实验,一些学生扮狱卒,一些扮犯人,一天过后大家都进入情境,“狱卒”开始虐待“犯人”,到了第六天不得不放弃原计划为期两周的实验。该报告说:“人们越来越分不清现实与幻觉、扮演的角色和自己的身份……这个创造出来的监狱……正在同化我们,使我们成为它的傀儡。”
  •   第一次看到书书,是在海淀的一个小书店里,历来喜欢看推理类小说,就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买来细细读,虽然不如期待地那么精彩,也还可以吧,也算值得阅读的一本小说。
    另外,看到最后也不知道加粗的字什么意思……汗……
  •   很纠结的故事,无法分清是推理还是悬疑,
    但绝对哥特.
    唯一的瑕疵是台湾腔.
  •   有人说这本书读起来就是欲罢不能,但是又舍不得读完,这种纠结的感觉我一度不能感受,所以买了它。

    基本上是在上厕所的时间里看完这一本,读到最后就分不清谁是谁了,包括最后要找谁。

    然后迫不及待裁好最后几页,oh,果真是悬疑啊,读不懂的悬疑。
  •   这本书还不错,给个好评吧
  •   别人推荐给我的,一开始就是觉的人物有点乱,情节还算有意思
  •   书还不错,就是黑塞文集的礼盒和马尔克斯文集的书套有稍许破损,总体上还可以
  •   书不能读得太急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我并没有读出更多精彩的东西。也许读完,只是为了书末尾那段别册,谁让好奇心总是大于一切呢
  •   非常有悬念的一本书,看起来很带劲
  •   如果都能这样上课感觉不错的
  •   alittlebitboring,notasgoodasiexpected~~
  •   作为心理惊悚小说,写得不错,比较引人入胜,但是显然适合在图书馆借来看一遍就够了,买来看有点不值得。其实里面没有多少逻辑内容,倒是有不少心理学内容。
  •   本来是抱着很大的兴趣,谁知道看了。。。说实话,如果在买时有看到之前一篇短的评论就应该不会下手了。只能说,整个内容的设计是作者对60年代一个心理学实验的想法或者引起的联想(60年代有很多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对都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推理的内容很少,心理学的内容也不多,只是用纠缠的情节来诱导人。不过,这本书的装帧倒是蛮好玩的。看完之后有点觉得浪费时间。
  •   就是一个心理学实验。
    我也是看了《浪潮》这部电影之后,才喜欢上这一类型的。书的内容还不错,开始时故弄玄虚,将人性玩了个遍,直到最后——玩过头……
    看了一遍足以,没必要买啊……
  •   书读起来感觉有点怪,并不觉得怎么精彩。
  •   自称内容很好,其实不太吸引人。
  •   这本书逻辑性很强,让我有时要用一定的时间来思考,消化
  •   如题....甚至有点无聊
  •   书写的有点绕口,可能是因为外文的缘故,看起来有点累。不适合当做床头读物
  •   很棒,非常有感觉的一部书
  •   看完了很失望
  •   haoshu,woxihuan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