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周光友 页数:25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电子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已经给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尤为明显。本书以电子货币发展为全新的视角,将电子货币引入传统货币政策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目标及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揭示了电子货币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子货币条件下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周光友,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货币、货币政策理论。2005年毕业于西安文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8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工作。其间师从于著名经济学家姜波克教授,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08年博士后出站在复旦大学从事金融学研究。迄今在《经济学季刊》、《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出版学术专著两部。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电子货币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五、主要创新点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述评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第三章 电子货币、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一、货币需求理论的回顾 二、电子货币与货币需求的稳定性:理论分析 三、电子货币与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第四章 电子货币、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一、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及其模型 三、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四、电子货币的货币乘数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第五章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工具及目标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三、电子货币条件下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第六章 电子货币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 一、电子货币、货币政策传导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二、货币政策时滞、微观经济主体预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三、电子货币发展、货币流通速度变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第七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本书的基本结论 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述评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本书将各学派的理论划分为无效论和有效论两种。 (一)货币政策的无效论 认为货币政策是无效的,主要有古典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 1.古典学派的观点 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萨伊是斯密思想的追随者,也是古典经济学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提出的“供给自行创造需求”定理认为,经济进行不需要国家干预就能顺利地达成自动均衡。古典学派的这一理论是以“萨伊定律”为基础,并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的。首先,根据萨伊定律,货币的唯一职能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若货币数量增加,则人们的货币支出也会增加。但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商品供给量并不增加,这样,货币数量的增加必然使一般物价水平同比例上涨。其次,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物价和利率均可自由伸缩。古典学派认为,劳动的需求是劳动的边际产出的函数,而劳动的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凡愿意接受现行工资和现行劳动条件的劳动者都可找到工作。如果存在失业,则通过劳动者之间的自由竞争,货币工资必然下降,直到实现充分就业为止;物价的自主升降可调节商品的供求,故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普遍的生产过剩不可能出现;利率的自由升降可调节资本供求,即调节储蓄和投资,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这样,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都会自动趋于均衡。也就是说,货币供应的增减只会引起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按同一比例升降,实际工资则不变,产出和就业也不变,货币政策无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