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类型电影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托马斯·沙茨  页数:299  译者:冯欣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的中心论题是:类型方法提供了理解、分析和欣赏好莱坞电影最为有效的手段。类型方法不仅考虑到剧情片电影制作的形式和美学层面,还考虑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层面,它把电影生产看做是电影工业与其观众之间的动态交流过程。这个过程具体体现为好莱坞制片厂系统,它首先通过类型在整个20世纪里支配着银幕艺术的运作,其广受欢迎的叙事程式有西部片、歌舞片和黑帮片等。电影评论者和历史学家当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些程式广泛而流行的本性,但类型研究通常都被更为“文学的”批评方法给遮蔽了——特别是那些把电影看做是“原创作者的”(通常归名于导演)和把电影看做是个别的、孤立的文本的观点。这样的批评方法是必要的和值得赞许的,但是,随着我们越来越了解商业的电影制作,就会发现这些批评方法的局限性越来越大。影片并不是以创造性的或者以文化孤立的方式生产出来,也不是以这样的方式为大众所消费。个别电影也许会以不同的方式打动我们每一个人,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它们都产生于一个集体生产系统,这个系统在为大众市场设计产品时,是十分尊重特定的叙事传统(或者惯例)的。所以,在没有建立起一个如同认识剧情片电影制作的基本惯例一样的、认识电影的生产一消费过程的批评和理论框架之前,我们无法考察个别的电影。类型方法提供了这个框架,因为第一,它把电影制作假定为一种商业艺术,因此,它的创造者依赖经过检验的程式去经济化和制度化电影的制作;第二,它认识到电影与其观众之间的密切联系,他们对于个别电影的反应会影响到故事程式和标准制作实践的逐步发展;第三,它把电影看做首先是一种叙事(讲故事)的媒介,通常的故事都包含着戏剧冲突,它们本身就是以正在进行着的文化冲突为基础的;第四,它建立了一个语境,电影的艺术性在这个语境中根据电影制作者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形式和叙事惯例进行再创造的能力作出评估。

内容概要

  《好莱坞类型电影》通过对好莱坞“古典时期”类型电影的深入剖析,清晰地呈现出“拳头+枕头”的类型电影的演变脉络。应该说是观众的喜恶决定了类型电影的演变。类型电影问观众:“你还相信这个吗?”无论是西部片还是家庭情节剧,好莱坞类型电影一直是影响全球电影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片受欢迎时,观众回答:“是的。”  当观众说:“我们觉得形式太幼稚了,给我们看一些更复杂的东西。”  类型就发生了改变。  《好莱坞类型电影》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托马斯·沙茨 译者:冯欣托马斯·沙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传播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好莱坞电影和制片厂制度;知名电影评论人,文章主要刊登于《纽约时报》、《首映》、《国家》、《电影评论》等处;著有《繁荣与衰败:1940年代的美国电影》、《体系的特质:制片厂时代的好莱坞电影制作》、《好莱坞电影类型》等;他还参与了多部电影及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如美国公共电视台的纪录片系列《美国电影》等。译者简介:冯欣,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博士。曾在《电影艺术》等刊物发表“‘图雅的婚事’:正在消失的彼岸”、“‘色戒’叙事的意识形态分析”等论文。曾参与写作“电影+”系列丛书、《欧美自然主义的现代阐释》等著作。著有《电影观念的生成》一书。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第一章 好莱坞体系的特质制片厂制度类型电影和类型导演作者策略类型和叙事惯例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类型第二章 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作为系统的类型语言的类比走向电影类型的语法图像志:意象与意义角色和场景:冲突中的社区情节结构:从冲突到解决叙事策略和社会功能:矛盾、大团圆结局和现状类型演变:不断增长的自我意识的模式第二部分第三章 西部片作为类型的西部片早期电影西部景观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变化着的西部愿景《关山飞渡》和《神枪手》《原野奇侠》:新加入的主人公和对立的融合不断变化着的主人公:“心理的”和“职业的”西部片我们理想化的过去:西部片约翰·福特和西部片的演化福特对西部片程式的丰富提升整个类型的《关山飞渡》《我亲爱的克莱蒙特》:乌托邦式的西部片福特的战后西部片福特的杰作:《搜索者》福特对西部人的告别第四章 黑帮片古典黑帮片黑帮英雄和都市环境黑帮分子原型:《小恺撒》和《人民公敌》完美的黑帮传奇:霍华德·霍克斯的《疤面煞星》黑帮分子与观众电影制作守则与古典黑帮片的消亡工业审查的模式重铸黑帮分子1930年代后期的类型变化1940年代早期的匪徒片《盖世枭雄》和《白热》:黑帮片的墓志铭第五章 硬汉侦探片黑色电影、《公民凯恩》和美国表现主义的兴起黑色电影的出现黑色电影与美国梦《公民凯恩》的黑色技巧作为侦探片的《公民凯恩》表现主义的诞生和好莱坞的死亡硬汉侦探片类型硬汉侦探片原型:休斯顿的《马耳他之鹰》黑色影响:《凶手,我的爱人》与《双重赔偿》硬汉侦探片的战后发展警察一侦探的变体在新好莱坞的重生第六章 神经喜剧片原型:《一夜风流》神经喜剧的两难困境:调和阶级差异高德弗里、迪兹先生和其他简朴的贵族对抗与拥抱:叙述逻辑与叙述断裂离婚一复婚的变体笼罩在阴影中的神经喜剧:《女友礼拜五》和《约翰·多伊》变革中的类型:普雷斯顿·斯特奇斯的电影战后的发展:神经喜剧片的消退弗兰克·卡普拉和罗伯特·里斯金:“卡普拉里斯金触觉”合作者1934—1941年的影片迪兹-密斯-伊三部曲第七章 歌舞片歌舞片诞生期:《四十二街》和《1933年的淘金者》弗雷德·阿斯泰尔与融合歌舞片的兴起内在逻辑和幻想的气氛作为恋爱仪式的歌舞片米高梅的弗里德小组:作为作者的制片厂融合的罗曼史与乌托邦的允诺歌舞人的演变:弗雷德-阿斯泰尔和吉恩·凯利1950年代早期吉恩·凯利的个人特征《雨中曲》和《花车》:职业艺人走向自然角色、表演者以及身份危机融合仪式/娱乐仪式第八章 家庭情节剧作为风格和作为类型的情节剧1950年代情节剧:类型兴起的年代作为叙事焦点的家庭《童心未泯》和《野餐》:女性世界中的男性闯入者一救赎者寡妇-爱人的变体家族贵族统治的变体尼古拉斯·雷伊、文森特·明尼利和男性催泪电影风格化、社会现实和批判价值道格拉斯·塞克和家庭情节剧:好莱坞巴洛克作为风格大师的塞克《天堂所允许的一切》《写在风中》《春风秋雨》结语:好莱坞电影制作和美国神话制造参考文献影片译名对照表译名对照表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部分第一章 好莱坞体系的特质制片厂制度法国影评人出身的电影制作者弗朗索瓦?特吕弗最近表示:“当一部影片达到某种程度的成功,它便变成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事件,它的品质问题便变成次要的了。”’(Truffaut,1972)一部影片的成功也许依赖它的艺术性,也许不,这是批评争论的核心,而它永远分成诸如约翰?西蒙(John simon)的精英主义者和诸如保琳?凯尔(Pauline Kael)的平民主义者。但是,对任何影片品质分析都难以摆脱它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事实,而这种影片品质本身又是以主观批评的大多数意见为基础的。有趣的是,特吕弗的发现与美国最高法院在1915年的裁决似乎是一致的,“电影的展映完全就是一种商业行为,其起源和操作都是为了利润”。特吕弗和最高法院都认识到了一项商业电影制作的基本原则:制片人也许不怎么懂艺术,但是他们懂得销售以及如何系统地交付更多同样的东西。如果制片人交付的东西刚好被评价为艺术,那就更好了。在本质上,好莱坞制片公司的功能总是去创造特吕弗所谓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事件。在早期电影制作者尽可能地争取每一个观众的持续努力中,他们调查潜在观众诉求的区域,并且同时标准化那些其诉求已经为观众的反应所证实的区域。在电影商业的逐步发展过程中,作为一个基本的经济学事实,实验有规则地让路给标准化。在1915年到1930年之间,制片厂事实上在电影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已经定型了,并且也经济化了。(Balio,1976)因为这个庞大的精密组织。好莱坞“古典”时期(大约从1930年代到1960年代)的制片厂已经被认为是工厂化的制片体系。这种类比在实际的工厂化实践中不是没有根据的:“制片厂制度”运行就是为了大量生产和大量发行电影。这和“新好莱坞”有着很大的不同,新好莱坞时期的制片厂首先是发行公司——也就是说,它们在很多时候发行独立制作的影片。

后记

托马斯·沙茨的这本类型电影研究著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渗透到作者论中的结构主义观念和方法,但是它的主体部分还是放在了对好莱坞类型程式和惯例系统形成的考察上,这种考察往往会涉及特定类型兴起和流行时期的社会文化观念和思潮。作为一个纯粹的电影学者,沙茨并没有采用先人为主的文化工业批判立场,他只是相对“客观地”考察好莱坞电影工业系统与社会文化潮流怎样通过电影类型这个特殊的中介进行交流。同时他的重点落实在电影类型的一般规律,特别是一些重要电影类型的具体历史发展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好莱坞电影工业对于特定社会情形下的精神和文化现状的洞察和利用是极其深入而有效的,同时,类型化的电影又为它提供了持续性的、富于弹性的戏剧性框架,当然,还有一系列视觉的、听觉的、演员的、场景的类型形式系统。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好莱坞电影工业运作的模式和许多具体类型电影实例印证了我的判断:好莱坞电影工业与世界其他地区电影产业差距最大的地方并不在于它的电影技术能力上,而是在于对特定社会文化议题的开发,并且进而把这些议题戏剧化、视觉化的能力上。基于这样的认识,翻译本书对于尚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的中国电影有着比较重要的借鉴意义。毕竟从当前中国已经存在的很多电影来看,它们对于本身所处的文化情形缺乏深层考察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本身所处的叙事惯例系统缺乏基本的把握能力。虽然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典型时期已经随着制片厂制度的解体而消逝,但是商业电影与同时代文化情形之间交流的某些基本规律依然以各种各样的新面目而存在着,它们对于我们还是有着相当的借鉴意义。所以,本书既可以当做浅显的类型电影教材,同时对于我们认知类型电影甚至对于我们的具体电影实践也会有相当的借鉴作用。

编辑推荐

《好莱坞类型电影》:西部片:这里是酉部,先生。当传奇成为事实时,传奇自然会流传。黑帮片:只有一条法律:干了再说,亲手去干。一直干下去。硬汉侦探片:我为了钱而象了他——还为了一个女人。我没拿到钱。也没等到那个女人。一切是这样开始的……神经喜剧片:我可以和你一起跳舞直到母牛回家。如果再想想,我宁愿和母牛一起跳舞直到你回家。歌舞片:哪里有音乐。哪里就有爱。家庭情节剧:为什么你不分析一下我的俄狄浦斯情绪或者我恶心的父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好莱坞类型电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5条)

 
 

  •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游飞、蔡卫的新著《电影艺术观念》有一章全部抄袭的是这部书,不信可以一一核对。可见此书之分量。
  •   很好的一本书,对于好莱坞电影发展史,特别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发展历程有很好的介绍。译者本身对电影的了解还是比较深的,文中所述的片名、人名基本都能够按照约定俗成的叫法译出,但中文语言的组织能力实在是太差,读起来太吃力。
  •   这本书应该是早起传入国内的研究类型电影并再版的书了,个人觉得不实用...具体问题在于: 内容陈旧且不全面,所举的电影类型截止于七八十年代; 内容用处不大,大都是学术性影评,缺少对于类型电影语言技巧和叙事上简练明晰的总结; 翻译的语言显得生硬;
  •   包装和书破损,书上面粘上泥巴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了,没完没了,是不?
  •   印刷很好,摸着舒服。因为写论文,这书很适合我,跟国内的分析不同,可以开拓思路。
  •   译者的英文水平肯定不错,可惜中文水平太差太差了,他实在不知道如何用中文通畅的翻译作者的原意。很怀疑译者自己能否读懂自己翻译的句子。而且一些有统一译法的专业名词没必要重新硬译,让人不知所以;有些没有统一译法的术语概念至少翻译后应该让人看懂。一本不错的书就这样被毁了。
  •   想了解类型电影流变的可以看看,还是有收获的
  •     看了快一半了,实在受够了。这译者首先不懂电影,然后我怀疑她简直不懂中文。
      
      有那么说话的吗?她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我也是学电影的,我也读过翻译不好的电影类专业书,可是我这次真的忍无可忍。
      
      这本书算是类型电影研究的有分量的著作吧,国外学者也很多引用的,好好一本书翻译成这样,你到底是不认真还是水平真的很差?摔!
  •      有时候确实可以把很精神的好莱坞和很物质的麦当劳看作是一回事。好莱坞拍摄出的各种类型电影,其实就好比是麦当劳烹制成的各种口味的汉堡,观众完全可以在没有进电影院之前就选择好自己要看哪一种类型的电影,就像顾客还没有进快餐店之前就打算要吃哪种口味的汉堡一样。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下,制作者永远能够准确无误地为人们提供相同口味的汉堡,或者电影。既然上一次尝试过觉得不错,那么这一次为什么不呢?
      
        在商业逻辑的作用下,无论是拍摄电影,还是烹制汉堡,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消费环节,处处都渗透着效率原则、可计算性和可预测性。好莱坞各种类型的电影,还有麦当劳各式风味的汉堡,凭借着这些法宝在全世界仿佛战无不胜。于是就有人开始到电影院看着手表,统计一部好莱坞电影平均几分钟一次高潮,或者多少次让观众发笑。也开始有各种各样的资料介绍好莱坞电影的剧作、结构、制作过程和商业模式。但娱乐大餐毕竟不同于果腹之物,好莱坞电影也不能完全等同于麦当劳汉堡,没有注意到它的“精神”特性,就会把自己搞得很神经。美国人托马斯·沙茨的这本《好莱坞类型电影》就考虑到了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的特点,把好莱坞类型电影看作是在商业、社会文化和观众共同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个系统。
      
       确立了这个原则后,作者就可以不用像一名帐房先生一样精确地计算着投入和产出、票房和收益了。其实,几乎每一部在票房上很成功的好莱坞电影,都能够向观众传达出一个美国神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商业逻辑加美国神话,好莱坞各种类型的电影在成功的经济行为中,也把“美国精神”带到全世界各个角落。所以,除了好莱坞的商业模式外,人们也应该了解一下这些影片是如何和美国的社会文化在协商中不断完善、谱写神话的。《好莱坞类型电影》这本书详细分析了黑帮片、硬汉侦探片、神经喜剧片、歌舞片、家庭情节剧等各种类型的好莱坞电影的历史和发展,也解读了每种类型的经典作品,力图把每一种类型在文化潮流中的演变历程呈现给读者。
      
        当然,作者并没有忘记最具有美国特色的西部片。早期的西部片中,那些策马奔腾、独来独往、和邪恶的印第安人斗智斗勇的牛仔,分明是文明、正义的美国式英雄的象征。不过作者也承认,西部片中主人公的形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20世纪30年代的《关山飞渡》,到50年代的《正午》,西部片中主人公的形象从帅气的无可救药的英雄变成了内心充满了困惑的普通人。这本书完成于1980年,关注的是经典好莱坞的影片。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可能没有预料到,十年之后,那部获得1990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西部片《与狼共舞》,主人公更加“堕落”,竟然和印第安人交起了朋友。再后来,两个牛仔在断臂山的那些事儿,就家喻户晓了。其实这并没有什么,曾经吃人的金刚也学会恋爱了,曾经的西部警察也老无所依了,曾经最男子汉气概的牛仔,为了时代潮流偶尔断一下臂,也就合乎逻辑了。好莱坞各种类型的电影,总是能够把握住特定时代的文化议题,稍微改变一下火候,就能烹制出最合乎观众口味的娱乐汉堡。
      
       最后还要说说这本书的作者托马斯·沙茨。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的那本《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就已经被翻译过来,成为人们了解好莱坞时颇受欢迎的一本读物。事隔十多年后,在中国大陆终于又看到了他的作品。对比阅读可以发现,这位电影学者对于好莱坞工业体系的谙熟,对于美国社会文化的深刻体会,对于好莱坞类型电影的深入理解,其实一直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中国电影,尤其是当产业或票房成为热点话题的时候,这本书也有助于人们看看那些烹制好莱坞娱乐汉堡的后厨们都在做些什么。
  •     如果实在寻觅不到出典,我们可以这么譬释,所谓“毛片”,就是能让观众欣赏到主角体毛的影片。此外还要注明,毛片绝不让观众像Gulliver游大人国瞻仰皇后玉胸,只见汗毛,不见皮肤。好莱坞(Hollywood)大片,是美国人制造的一种商业电影。这两种片子在中国都很有市场,并且造就了一种“看片文化”。这个文化圈儿里的国人,连大街上碰面儿打招呼都很体现身份——“看片了吗?”“看了。”此种文化,好比京广两地曾经风靡一时的SARS,感染力强烈,咱甭管“圈里圈外”,先看再说。
      
      看过《Jan Dara》的人都不会太喜欢泰国封建庄园式的绝望与死寂,在那种气氛下一般会勾起人的两种欲望:死的欲望和性的欲望。性,是对死亡的一种消极抗争。毕竟,像太史公这类宁肯被劁咱不骑马也要司马的人,实在太多了。
      
      与《Jan Dara》基调相似的是莎朗·斯通主演的《本能》。它告诉观众,要去走进爱人的内心,爱情才会滋长升华。我的一些同学看了都觉得大受启示深受震撼,而我的观点明确,那都是唯心主义的胡扯。那部片子给我惟一的感触是:莎朗·斯通的屁股,真的很漂亮。
      
      近半个世纪以来,单纯艺术性而又艺术到家的好莱坞大片,实在太少。除掉《北非谍影》,能凑合的就剩《走出非洲》了。我不明白怎么美国人的好玩意都用非洲背景。纯属消遣的有:《魂断蓝桥》《廊桥遗梦》《英伦情人》和《人鬼情未了》。近期从好莱坞下线的东西,简直不能看,严重商业气息以外,有太多作秀成分。例如《MATRIX》系列,第一部还凑合,后续就越来越操蛋,看得你不知所云,估计导演和演员也不知所语(雨)。那样的话,还不如去看《无间道》。说到这里,不觉发现,好莱坞大片,有点像上世纪小女生挑男人,还是老一点好。不是我挑剔,我看的外国片真的没有某些人做的习题集多,主要是我更爱看中国片。譬如,我一直坚定地认为《北京杂种》就比《东京爱情故事》拍得好。还有就是中国那群不争气的第五、六代导演,削尖脑袋到大洋彼岸蹭个名,不管怎么说,总显得不够爱国。
      
      说到电影,顺便提一下片子的插曲。现在中学生听的那群国外艺人乐队的东西,很大程度上,四五年后根本没人知道那是什么。那些歌的特征是:旋律浮躁,歌词空洞,思想幼稚,没事找事。有些片子虽然情节拖沓陈陈相因,但主题曲或插曲却比较经典。《Always On My Mind》《All Out Of The Love》和《Right Here Waitting》之外,最好的是《Casablance》。白璧微瑕的是,这些歌里面“爱”来“爱”去比较严重,与时下中文流行歌曲同病相怜。我的听歌原则是,凡歌词有“爱”字的,一律枪毙。但我这个人吧,也不是太极端,偶尔也会睁只眼闭只眼,放“爱”一条生路,例如孙燕姿小姐的:《我不爱》。而我看影片则没什么禁忌。
      
      美国人拍的东西,有个不成文的特点,二十分钟之内肯定上床,而且一上就是二十分钟,欧洲人时间上则相对保守。分不清影片产地时,套这个定律就行。但是,辩证法告诉我们,凡事不能绝对。有一次同学电话约我去家里看片,我问哪儿产的,他说美国人的,我问床上情节限级了吗,他说没往床上拍,我当即断定那不是正宗MADE IN USA的,他说没错,这个叫:《海底总动员》。
      
      和中国人比,老美拍内部片反倒相对保守,渲染浪漫,注重情调。而国人的片子风格是,既然都内部了,不要说情调,连男女主人公调情都仿佛美国大选时黑人的投票,忽略不计。像我看过一部叫《The Last Seduction》的,不仅有情调,甚至还在床上反映社会信任危机问题,让人联想到俩人调情时都在骂工业社会和机器文明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 tev’s lover)。而某些国人的正片,只要男女主人公一照面,什么社会问题哲学主题,都他妈是哲学上的假问题,可以不用解决,然后专心致志考虑裤裆里的问题。
      
      附带一下电视剧。改革开放后,中西方文化交流硕果累累,看看国人拍的《大明宫词》就知道了。近年来国人家里的电视机像普及历史知识的教员,不是唐朝的乱伦,就是清宫的缠绵,要不就是本朝的青春偶像和都市情感。我家的电视像处女,基本没人碰,偶尔擦擦灰尘。王朔早说电视的功能就是输出垃圾,老王真先知也。我觉得电视剧取的正是毛片与好莱坞大片的黄金分割点,所以分外惹人讨厌。
      
      从八十年代起,中国小朋友大肆看片都是在大学时代,除了受惠于中国大学教育严进宽出的奇怪体制外,精神空虚也是一个动力。大学被吹得跟天堂似的,小朋友们搁里面不学习,不种地,也只能看看片了。大学生往往是课堂上《毛选》,回到宿舍里毛片。和好朋友一起毛片,和女朋友一起好莱坞大片。至于大家结婚以后,家里要不要雪藏两套片子助兴,那全看个人需要了。
      
      其实很多影片除去一些消极画面外,其反映的主题所蕴涵的人文因素都是很有建设性和值得人们思考的。而问题在于有些此类的内部影片,一旦除去消极画面,剩下的就只有演员表了。
  •     无论是西部片还是家庭情节剧,好莱坞类型电影一直是影响全球电影发展的主要因素。本书通过对好莱坞“古典时期”类型电影的深入剖析,清晰地呈现出“拳头+枕头”的类型电影的演变脉络。应该说是观众的喜恶决定了类型电影的演变。
      
      类型电影问观众:“你还相信这个吗?”
      影片受欢迎时,观众回答:“是的。”
      当观众说:“我们觉得形式太幼稚了,给我们看一些更复杂的东西。”
      类型就发生了改变。
      
  •   的确,看了一下试读,完全没有读下去的欲望。
  •   我一直觉得在中文后面括号英语的人特别牛逼
    好莱坞(Hollywood)大片
    看到您我就笑了
  •   楼上好开心……
  •   LSS太那个啥了
  •   lsss你太有才了~
  •   为 Lssss 回帖的
  •   诸位,谢谢。
  •   楼主基本上已经是“非人类”了!
    你还是回火星吧,地球是很危险的!
  •   这是我17岁时写的东西。那个时候我还一直认为地球比较安全。
  •   是啊 今天看这个有点别扭
  •   装逼失败
  •   你是1987年生的,无间道是2002年拍的,那年你15岁
  •   LZ,你很有意思啊~
  •   对 买方市场 决定卖方市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