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自画像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杨正润 主编  页数:416  字数:33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为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所的博达文丛之一,在现代当文学的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前沿性,书中的话题源于文学,但已超出了文学,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杨正润,1944年1月生。江苏镇江人。1967年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毕业,1981年南京大学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同时担任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国民性:文学的描述 第二节 国民性:哲学的考察 第三节 国民性: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第四节 国民性与中国现代自传 第五节 身份的自我认定 第一章 转变的契机(1840——1894)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统士大夫的努力与营求 第三节 外交官的体验和反思 第四节 海外旅行者的文化调适第二章 救世冲动与乱世焦虑(1894—191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启蒙思想家 第三节 “现代土大夫” 第四节 乱世众生第三章 从革命到文化(1911—192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身份的转换 第三节 文化的选择第四章 个性激扬的时代(1921——1937)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革命家人格  第三节 自我的剖析与张扬l83  第四节 书斋与社会 第五节 异域的体验 第六节 女性的觉醒第五章 在“大我”与“小我”之间(1937—194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善变”与“执拗”  第三节 两种尴尬  第四节 记录时代的“自我”第六章 新生与炼狱(1949——197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政治家的自述 第三节 “反动阵营”的输诚 第四节 涅槃之路第七章 开放时代与自我觉醒(1979——2000)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革命家的回顾和反思  第三节 人格的呼唤  第四节 自我价值的寻求  第五节 闪烁的星光  第六节 斑驳的脸谱结语:“我”的中国心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转变的契机(1840——1894)第一节 概 述从鸦片战争(1840)到甲午战争(1894)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依然是传统社会,国内大多数人,不论士、农、工、商,都还只有传统的身份和价值认同,然而,随着中西关系的发展与文化交流的深入,晚清一小部分士大夫分子逐渐产生了对中国文化的反省,传统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在对传统文化、清末现状以及对中国人自身的怀疑或辩护的各种声音中,新的文化意识已经有所发露。可以把这一时期的自传文献分成两类,以考察其中的自我意识:一类是传统的自传文献,另一类是记述海外经历的自传文献;后者又可划分为两个小类,一类是使西日记,一类是西方游记。总体来说,清代的自传写作相当繁荣,主要表现为:种类繁多,传统的自述(自叙、自记)、年谱、日记、表、铭、自祭、游记等多种文体,应有尽有;作者广泛,上至达官显宦、文人学士,下至商贾工匠、僧道医巫,无所不包;文字量大,其中许多大部头的日记,卷帙浩繁,动辄百万字以上。但是,如果拿今天的标准衡量,清人的自传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缺少自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众生自画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