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孙小玲 页数:295 字数:24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通过对胡塞尔的先验主体际性论和列维纳斯的他我关系说的阐释,以显明为主体际性问题所折射出的主体性哲学的内在困境。胡塞尔的先验主体际性论可被视为在主体性哲学的框架中展开的,关于主体之间关系问题的最为系统与卓越的表达。从严格的先验立场出发,胡塞尔主要致力于对陌生主体(他人)以及主体共同体的意义在先验自我中的构造的意向性分析,并对一切社会性本质作出先验的解释。与胡塞尔不同,列维纳斯一开始就拒绝构造性的先验自我与先验他我构造论。但由于列维纳斯将自我界说为与他人绝对分离的原子式个体,主体际性问题仍然以一种与胡塞尔遥远相关的方式出现,并在对伦理化的主体性哲学之可能性的探寻中,展示出一种对绝对自我负责的追求。正是在这种追求中,我们不仅能够见到胡塞尔与列维纳斯这两位气质、兴趣和教养都大相径庭的哲学家在方法论之外的一种精神上的联系,而且能够进一步领略到为主体际性问题所揭示出的主体性哲学之内在困境的伦理蕴含和精神深度。
作者简介
孙小玲,女,1997年在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后赴美国留学,先后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与罗耀拉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4年回国,现任教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欧陆哲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曾发表《敬重与本真存在:论海德格尔对康德敬重说的诠释》、《
书籍目录
总序缩略语绪论导引 他人的困扰——从笛卡尔谈起上篇 绝对自我:胡塞尔与主体际性问题 第一章 从描述现象学到先验现象学 第一节 意向性与范畴直观 第二节 先验转向 第二章 唯我论与主体际性问题 第一节 笛卡尔动机的展开与纯化 第二节 先验单子论 第三章 同感与精神共同体 第一节 利普斯道路 第二节 狄尔泰道路 第四章 《第五沉思》中的主体际性论 第一节 先验主体际性论 第二节 异化与回归 第五章 还原与主体际性 第一节 主体际性还原 第二节 生活世界与主体际性下篇 绝对他者:列维纳斯与主体际性问题 第一章 列维纳斯其人与哲学 第一节 现象学:在胡塞尔与海德格尔之间 第二节 从自我到他者 第二章 作为伦理形而上学问题的他我关系 第一节 反抗总体性 第二节 伦理形而上学 第三章 关于自我的现象学:享受与欲望 第一节 “自私”的我 第二节 欲望之我 第四章 关于他者的现象学:面貌与应答 第一节 面貌:面对面的关系 第二节 责任:纯粹的应答 第五章 主体的涅檠与新生 第一节 替代:一个逆转 第二节 从孤独到孤独 结语 绝对的责任——胡塞尔与列维纳斯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从描述现象学到先验现象学 胡塞尔比较成熟的哲学思想呈示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其发表于1900年至l901年间的两卷本《逻辑研究》为标志,在此著作的第一卷中,胡塞尔主要批判了当时哲学界盛行的心理主义观点。这种观点一直可以溯源到笛卡尔对内省体验及其绝对自明性的强调,但主要则在英国近代经验主义哲学中得到发展,并通过穆勒(John Stewart Mill)与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等的阐发而进一步应用于对逻辑的经验与心理学基础的研究。按照心理主义观点,逻辑学是内在心理学的分支,逻辑概念和逻辑规律是心理构成物,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对心理行为的描述分析来澄清逻辑学的基本概念。由于这也是胡塞尔自己在《算术哲学》中的主导性观点,故胡塞尔对心理主义的批判也可以被视作他对自己思想的一次严肃而彻底的清算。 胡塞尔的《算术哲学》发表于1891年,此一胡塞尔前现象学时期的主要著作是胡塞尔“从哲学上更深入地理解算术”的一次尝试。就其心理主义倾向而言,此书的思路明显地表现出了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的影响。布伦塔诺是心理主义在德国的代表人物,在批判性地继承了康德哲学并将之进一步主观经验化的过程中,布伦塔诺创立了自己的描述心理学,并试图在心理学中寻找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础。追随布伦塔诺,胡塞尔在其《算术哲学》中从描述(内在)心理学角度解释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及其逻辑基础。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