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 页数:434
前言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自2003年出版以来,承蒙全国许多高校师生的厚爱,每年都重印多次。随着国内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本书还被全国多所院校定为社会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生考试的指定参考书。对此,我们深表感谢。《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定位于普通高校社会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通用教材。我们在编写时特别注意把握以下三点:一是教材所采用的体系和主要内容要为大多数高校的教师所接受;二是教材所介绍的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办求做到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既便于学习者的理解与掌握,又便于他们在社会调查实践中实用;三是教材内容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时的时步不断地修订和补充。我们希望通过以上三点,能够使这本教材成为常教常新、受师生欢迎的精品教材。与第二版相比,第三版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动:1.全面更新了书中的各种统计数据。我们依据最新版即2007年版的《中国统计年鉴》、《国际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等资料,对能更新的资料都进行了更新。2.对少数内容作了修改。比如,对第四章第四节中关于社会测量效度的三种类型的叙述作了修改,修改后的内容更准确,也更容易理解。3.补充了一些新内容。比如,在第九章第三节的统计分组中,我们补充了开口式组距的计算方法。4.本书第二版第十一章SPSS的应用介绍的是SPSSIO.0版本的使用方法。由于SPSSIO.0版本已经过时,最新的17.0版本已经出版,故本版介绍的是SPSSI7.0版本的使用方法。
内容概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信息社会。要正确认识并科学管理现代社会,离不开对社会信息准确及时的收集和处理。社会调查作为一种收集和处理社会信息的基本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切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都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工作水平。 本书是《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的第三版,在上一版的基础上,依据最新版即2007年版的《中国统计年鉴》、《国际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等资料,进行了一些修订,更新了主要的数据,个别章节重新编写,质量更好,内容更新。本书定位于普通高校社会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通用教材。
作者简介
吴增基,男,1947年11月出生,江苏无锡市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获法学士学位。1997年被聘为教授。1996年开始担任法学理论硕士点导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兼任江苏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长期从事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担任过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法律社会学等本科和硕士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中国文化与国民心理、法律社会学等。承担国家教委“八五”“九五”规划项目各一项。发表论文42篇,出版著作2部,主编教材3部,参编著作和教材8部。《社会压力理论与思想教育工作》、《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改革》、《现代社会学》、《理性精神的呼唤》四项成果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法律社会学方向的代表性成果是:《论合法性》、《论交换原则在法律运行中的作用》、《对法律发展两难抉择的回答》、《论现代法治的形式理性价值取向》、《论程序发挥正功能的条件》、《论对权力实现有效制约的条件》等。吴鹏森,男,安徽桐城人,中国社会学理事,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社会保障。曾先后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光明日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专著、合著、教材十余部,累计发表各类研究成果200多万字。先后承担过世界银贷款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课题10多项。科研成果十多次获得全国或省部级奖。1999年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奖。主要学术成果1、《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现代社会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版。3、《犯罪社会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4、《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5、《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建公平》,《光明日报》1994年6月22日。6、《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科学依据》,《新华文摘》,1997年第10期。7、《差隶与类属:中国社会的潜结构》,《社会心理研究》1995年第3期。8、《社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域社会》,《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2期。9、《“民工潮”形成原因的社会结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6期。10、《对我国中近期反腐败工作的思考》,《人民日报(内部参阅)》1998年第2期。11、《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3期)。苏振芳教授,男,1948年生于福建泉州惠安,197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1979年9月至1980年8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师资进修班学习,198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课程进修班学习。1983年任讲师,1988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晋升为教授,先后担任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导师和导师组组长。1998年创办社会学硕士点,任导师和导师组组长。1992年6月至1998年2月先后担任政治教育系副主任、经济法律学院副院长。1998年4月和2003年3月分别当选为中共福建师范大学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委员。1998年3月起任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1999年起兼任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特邀研究员,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福建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民政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企业文化协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哲学学会理事,福州市民政学会副会长。苏振芳教授长期从事哲学、社会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社会学原理》、《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企业文化》、《社会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创造学》等多门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课程。1992年参加由原国家教委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全国高师文科教材《社会调查理论方法》的编写,执笔部分章节,并担任副主编。2000年参加由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参与的《中国社会学实用教材系列丛书》(共46种)的编写工作,担任丛书编委会委员,并独撰其中的两部书稿(共计56万字)。参加由华东地区11所省属高等师范院校组织编写的《现代社会学》和《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教材的编写,担任主编并执笔部分章节,这两部教材多次重印,发行几万册,受到高校同行的好评。
书籍目录
第三版序第二版序前言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调查 一、社会调查的概念 二、社会调查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任务和功能 一、社会调查的任务 二、社会调查的功能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 一、社会调查方法在近代西方社会的产生 二、社会调查方法论的革命 三、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科学的形成 四、中国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方法体系与基本程序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方法体系 一、社会调查方法体系的内容 二、社会调查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 一、准备阶段 二、调查阶段 三、研究阶段 四、总结阶段第三章 社会调查的设计与组织 第一节 选择调查课题 一、选择调查课题的重要意义 二、调查课题的类型 三、课题的选择原则和形成途径 第二节 建立研究假设 一、假设的特点与作用 二、假设的类型与表达方式 第三节 概念的操作化 一、概念操作化的意义 二、概念操作化的方法 三、变量 四、指标 第四节 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 一、调查总体方案的内容 二、制定调查总体方案的原则 三、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第四章 社会测量 第一节 社会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一、什么是社会测量 二、社会测量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测量的层次 一、定类测量 二、定序测量 三、定距测量 四、定比测量 第三节 量表 一、量表的概念 ……第五章 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第六章 访谈法第七章 问卷法第八章 观察法和文献法第九章 调查资料的整理方法第十章 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第十一章 SPSS的应用第十二章 调进资料的理论研究第十三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第十四章 社会调查的应用附录Ⅰ附录Ⅱ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信息社会。要正确认识并科学管理现代社会,离不开对社会信息准确及时的收集和处理。社会调查作为一种收集和处理社会信息的基本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切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都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工作水平。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调查一、社会调查的概念社会调查是人们有目的地认识社会现象的一种活动。由于人们对这种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的看法不同,因而对社会调查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不相同。有的学者认为,社会调查是收集社会资料的活动或过程。如:“社会调查是对生活在特定地理、文化或行政区域巾的人的事实进行系统的收集。”社会调查是“运用有目的地设计的询问方法搜集社会资料的过程”。“社会调查是指运用观察、询问等方法直接从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收集事实和数据,它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这些表述都把社会调查仅仅看作是一种收集资料的活动或过程。按照这种理解,社会调查与社会调查研究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因而是不能相互替代和混用的。
编辑推荐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3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