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嘉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法] 安德烈·布勒东  页数:193  译者:董强  
Tag标签:无  

前言

  《娜嘉》:我译、我读、我看  董强  这部小书是二十世纪法国现代文学中最杰出、最重要的名篇之一。八十年代,法语学者冯汉津先生将它翻译成了中文,并撰文进行介绍。我无缘结识冯汉津先生,只听说他是一位非常严肃、非常勤奋的学者。他深感因为“文革”,没有很强的法国文学基础,所以在有机会出国学习的时候,抓住一切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在发现了布勒东的这部作品之后,带着激情将它翻译了出来。后来,冯先生竟然因工作量太大、过度劳累而英年早逝。今天常有人说学者有“过劳死”的危险,其实,知识分子-直都处于这样的境地。  对于这样的学者,我是非常尊敬的,由于自己也曾因为翻译《波德莱尔传》而晕倒在地,险些没能苏醒过来,所以深知翻译之苦。对不负责任的译者,也越来越抱有愤怒。  二00六年到二00七年,我为北京大学的法语研究生讲授法国超现实主义思潮,要求学生阅读原文,其中就包括《娜嘉》一书。学生普遍反映文字太难,许多地方不知所云。我就想到了冯先生的译本,请大家作为参考。在十余年之后,我发现这部曾经让我激情满怀的译本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觉得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参考,于是,就产生了将它重新翻译的念头。  那是因为,冯先生虽然抱有最大的责任感与激情,然而,超现实主义的内涵过于庞大,布勒东的文字风格非常特别,《娜嘉》一书在法语上又有着非常大的难度,所以,由于当时的局限,他的译文只能是差强人意。更主要的是,由于《娜嘉》从没有出过正式的单行本,所以在排版上存在一个基本问题:原书中的大量插图,均没有收入,而《娜嘉》的作者是极为看重这些插图的,它们是该书生命的一部分,与文字相得益彰,拿掉了它们,就等于令它处于残疾状态。所以,为了忠实原文的面貌,有必要为这样一部名著提供一个全新的版本。  有不少地方,确实难度很大,于是,在与学生共同研读的基础上,我一边讲解,一边提供一个译本,再与大家一起讨论,直到大家基本上都接受我的翻译为止。  我非常希望,对于许多法国文学中的名篇佳作,都能有这样的机会,慢慢地、细致地,在随时有反馈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节奏与进度,进行全面的再译。这当然只是一个无法达到的完美的理想状态,然而,一个人的精力固然有限,只要全力以赴,比如一年能出一部高质量的名著重译,那一生下来,也比较可观了。尤其当这一名著对译者自身的修养与对异国文化的接受都有极大的关系时,这时译者提出的,就是他对文学的全部理解。

内容概要

  《娜嘉》完成于1928年,安德烈·布勒东从与一位名叫娜嘉的女子在巴黎相遇、相爱到分手的经历中,提取大量事件,对现实、真实、美、疯狂等概念进行探索,彻底颠覆了19世纪传统的文学观念。该书一般被视为小说。然而,许多证据都证明,书中的大部分事件均非虚构,而且有大量的图片展示事件发生时的场景。同时,作品又体现出一种明显的自传倾向。全书扑朔迷离,充满偶然、随机、巧合和梦境,作者的主观思想交叉出现在事件的客观叙述过程中,图像与文字交相辉映,成为超现实主义的名篇,极大影响了西方20世纪的文学与艺术流程。

作者简介

  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1896-1966),1896年出生于法国奥恩省的坦什布莱镇,1924年成为超现实主义的奠基人,1966年在巴黎去世。作为诗人、小说家、艺术批评家与精神领袖,他一生坚持超现实主义理念,成为超现实主义这一西方二十世纪规模最大的文学艺术潮流的中流砥柱。主要作品有:《超现实主义宣言》、《超现实主义第二宣言》、《迷失的脚步》、《连通器》、《疯狂的爱》、《秘术17》等等。  译者简介:  董强,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以全国统考第一名的成绩赴法留学。旅居巴黎十三年,曾师从米兰·昆德拉。1997年被《费加罗杂志》评为“年度华人”。曾任法国东方语言学院高级讲师、中央电视台10频道法语节目主持人。至今有著作四部、译著二十余部,其中包括中译法五部。曾在法国出版法语诗集《松绑的手》。被视为目前最优秀的法国文化专家之一。2008年10荣获法国“教育骑士”勋章。

书籍目录

《娜嘉》:我译、我读、我看 董强娜嘉读《娜嘉》有感 陈丹青娜嘉,仅仅是个开始 伍倩布勒东生平和创作年表

章节摘录

  娜嘉  我是谁?若我破天荒地借用一句谚语来回答,那么,事实上,最终难道不就是要知道,我与谁“经常交往”?我必须承认,这个词让我有些迷惘,因为它有一种倾向,要在我与一些人之间建立起一种比我预想的更为特殊、更不可避免、更令我困惑的关系。它的含义要比它表面上说出来的多得多,它让我在活着的时候就扮演一个幽灵的角色。当然,它所影射的是:我应当中止正在“存在”的那个人,才能成为我所“是”的那个人。从这一角度去理解这个词——这样做并不过分——它就让我觉得,我原本以为的我生命中一些多少带有深思熟虑的客观行为,其实只不过是在这一生命范围之中某种活动的一部分,该活动的真正区域与场所是我完全无法知晓的。我心目中的“幽灵”形象,总与人们心目中惯常的“幽灵”形象一样,不论是它的外表,还是它总在某种时间、某个地点出没的盲目习性,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痛苦的外在化了的固定形象,这一内心痛苦可能是永久性的。很可能,我的生命就是某个类似的形象,我不得不在自以为有所探索、发现时,回到自己的老路上;不得不努力去认识我原本可以认出的东西,去学习我业已遗忘了的东西中的一小部分。这样一个自己的形象,只是以下原因,才让我觉得是错误的:它向我预先假定了一个我,它完全任意地将我思想的一个固定形象放在了我的生命之前,而且这一思想没有任何理由向时间作出妥协。在同一时间流程之中,它又意味了一种不可挽回的失去或坠落到人世受苦的想法,而这一想法在我看来,是毫无道德依据的。重要的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渐渐发现的自己所具备的特殊能力,并不分散我的心思,让我偏离对一种普遍能力的追求,这种普遍能力应是我所特有的,并非假定。我要努力超越我所知道的自己的各种嗜好、我所感觉到的各种亲和力、我所受到的各种诱惑、发生在我身上并且只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件,超越许多我看到的自己正在做的动作,以及只有我自己才感受得到的情感,去寻找,我与其他人相比,差异性究竟在哪里,至少我的差异性建立在什么之上。难道不是吗,惟有意识到了这一差异性,我才能告诉自己,在芸芸众生之间,我来到世上,是为了做什么,我又是一项什么使命的惟一肩负者,需以我项上的脑袋作担保,才能确保该使命的实现?

编辑推荐

  娜嘉:一个游荡的灵魂。  《娜嘉》是二十世纪法国现代文学中最杰出、最重要的名篇之一,是超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在西方,“超现实主义的”一词已深入人心,成为一个常用的形容词,来形容一切意想不到的、随机的、荒诞的、美妙的事物。然而在我国,超现实主义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介绍,译者董强先生希望这一超现实主义的名篇《娜嘉》中文版的面世,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人们对这一思潮的关注。  《娜嘉》完成于1928年,作者安德烈?布勒东从与一位名叫娜嘉的女子在巴黎相遇、相爱到分手的经历中,提取大量事件,对现实、真实、美、疯狂等概念进行探索,彻底颠覆了19世纪传统的文学观念。该书一般被视为小说。然而,许多证据都证明,书中的大部分事件均非虚构,而且有大量的图片展示事件发生时的场景。同时,作品又体现出一种明显的自传倾向。全书扑朔迷离,充满偶然、随机、巧合和梦境,作者的主观思想交叉出现在事件的客观叙述过程中,图像与文字交相辉映,成为超现实主义的名篇,极大影响了西方20世纪的文学与艺术流程。  作为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的布勒东,1924年成为超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一生坚持超现实主义理念,成为超现实主义这一西方二十世纪规模最大的文学艺术潮流的中流砥柱。他始终认为生活本身就是超现实的,因而应该远离虚构,虚构只会将人带到远离真理、离真实越来越遥远的地方。当在巴黎街头游荡的布勒东遇到了同样在游荡的《娜嘉》主人公娜嘉时,他被娜嘉那真实地游离于现实之外的表现所吸引,特别是当娜嘉说出了“我是游荡的灵魂”这样一句话时,仿佛是一次显灵,上帝为他带来了寻觅中的天使。  尽管现实生活中的娜嘉也许是一个随时可能坠入泥淖、偶尔还曾吸毒的赤贫女子,“马路天使”,但在布勒东眼中,她仿佛是永远流动的水,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一个具有幻觉能力的通灵者,一个赋予人灵感、而自己更是灵感无限的超现实主义的缪斯。  由北京世纪文景带来的这部超现实主义从人到环境、到作品的“大阅兵”式的《娜嘉》一书,结合了董强先生提出的全新译本,希望能使读者对超现实主义有更深的理解。(慢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娜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深得我意的一本书。
      每个译者序最后都会请读者“指正”,所以就不客气啦……咦这本怎么是请读者“谅解”?
      其实译序和原著都很好,就是翻译腔太重了,搞外语的人忘掉怎么写中文的情况太普遍了。
      有的顺手捋了一下,后面太多有点吐槽无力了。
      
      
      
      P32
      我对福楼拜并非崇拜得五体投地,然而,有人确定地告诉我说,他本人亲口承认,写作《萨朗波》只是为了表达“有关黄颜色的印象”,而创作《包法利夫人》,则是为了表现“某种类似在一些长满小浮虫的角落里发霉的感觉”,其他一切对他来说,都不重要,像这样其实属于文学之外的追求,就让我对他颇有好感。
      
      P38
      ……小到我们在看到一些罕见的东西时,或者在到达某个地方时,在我们身上引起的那种特殊的、无法定义的心理趋向,往往伴随着一种非常清晰的感觉,……一种重要的、本质性的东西,……大到有些时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一系列情形的出现,完全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得我们再也无法与自己和平相处。
      P37
      一个本能反应比其他任何脑力活动都更重要的世界,就像是在钢琴上偶然按下的和弦,就像是闪电,可以让我看见什么,而且真的是看见,虽然它们有时转瞬即逝。
      P40
      我的讲述毫无预先设定的顺序,而且完全听从时间的任性与随机性,它残存了什么,就讲述什么。
      
      P49
      (南特)……在那里,生活的节奏对我来说与在其他地方都不同,在那里,一种寻找最高层次的奇遇的心态,还可以在某些人身上找到。
      
      P55
      我习惯于在进电影院之前从不看节目单……因为我记不住五到六个以上演员的名字【因为超过五六个演员,我就记不住名字了】——所以我就比别人更容易碰上糟糕的电影。
      
      P58
      (剧院)……在经历了这些能够想象的最可怕的受罪之后,我终于有所回报,记住了一段非常纯粹的歌词。
      
      P59
      (因为所有的评论都在大骂一出戏,而且与“恐怖戏”类型的保留节目严重不合拍)大家应当同意,仅凭这一点,就是一个不太俗的推荐理由。
      
      P60
      我要坚持的是,这出戏有个非常特别的特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至少,如果每个演员的演出不被用动作模仿出来的话,那就几乎什么也没有了。【如果没有被亲眼看见,最起码,如果每个演员的表演没有用动作模仿出来的话,几乎就不剩什么了。】
      
      P68
      (梦中,一只昆虫取代了一位老人,走向投币机)……它在机器的小缝中塞入了一个苏的零钱,而不是两个,这在我看来是一种极为可憎的逃票行为……
      
      P74
      我每次见到这副青铜做成的手套,都要忍不住去将它抬起来,每次都会因它的重量而感到惊诧,而且总是不知不觉地要去估量它靠在上面时的那股确切有力,而另一幅手套是无法撑住的。【我每次见到这副青铜做的手套,都忍不住要把它托起来,每次都惊讶于它的重量,而且总是情不自禁要去掂量撑起它的那种实实在在的力量,这是另一幅手套所不具有的。——我猜不出后两句的原文是咋写的】
      
      P76
      (招牌上的ROUGE变成POLICE,变形的画作)我之所以要提到这两件事情,是因为,对于我来说,在这些条件下,将它们进行比较是不可避免的,还因为,根本不可能在这两件事情之间建立起一种理性关联。【我看出来了,译者完全对付不了插入语,逗号键都按坏了吧。】
      
      但如果有人想要我相信工作,要我去尊重自己或别人的工作,那可永远休想。我再重申一遍,我更愿意在黑夜里行路,而不自以为是在白日中行进。【但要让我信奉工作,永远都不可能。我宁愿走在黑夜里,而不是自以为走在白日中。】当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活着又有什么用呢?每一个人都有权利等待揭示他自己生命意义的事件。……不是以工作为代价就可以出现的。
      
      P86
      她又挽留了我一会儿,告诉我身上有什么感动了她。她说,是简单。是我思想中,我的语言中,在我整个的生活方式中,有着的那种简单。这是我有生以来觉得最珍贵的一个恭维。【原文真的这么语无伦次么,无力捋顺了】
      
      P89
      来玩个游戏:你说点什么……一个数字,一个名字。……两个,两个什么呢?两个女人。这两个女人什么穿着?黑衣服。她们在哪里?在一个公园里。她们又在做什么呢?……我一个人的时候,就喜欢这样跟自己说话,跟自己讲各种各样的故事。而且不仅仅是一些空洞无用的故事,我甚至完全是靠这种方式生活的。——这不就是超现实主义追求的最终极限,它最强的、极致的想法?【“它”都用上了,语法捉急】
      
      
      
      ++++
      
      不可译的部分请译者大胆地再创作,但不要用“地产文案”的水平写出一些看似复杂实则不通的句子来。
  •      NADJA
      
       2013/06/08
      
       这个可以算作是今日阅读repo,从自己对文学和古典音乐的偏好来看,大概可以归到古板守旧的学院派,因而面对安德烈·布勒东这本带反文学性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谈不上喜欢,但是今天确实想谈谈一些东西,某种程度上来说,纠正了我的几个误区。
      娜嘉,Nadja,写作俄语是“Надя,”。Надя是Надежда的简称,俄语意思为“希望、盼望”
      就是布勒东这本书的名字。
      并非是本关于希望的励志小说,有点元小说的因素在其中,又不尽然,因为元小说的作者通常展示作品创作与描绘的过程,并强调其虚构性,布勒东虽然强调了过程但是却坚持认为是真实的。又像是带着黑白摄影插话的自传散文,虽然译者在开头指出了布勒东摒弃虚构与文学润色,但是我从作品通篇来看,还是充斥了大量的描写性语句,大量的修辞(虽然有些在我等水平不怎么高,颇肤浅的读者看来更像是不知所云的描写,因为过于破碎了。),但是不得不承认,有些语句很美,无论是句子本身还是塑造出来的意象与意境。这是作者的功劳,也是译者的功劳。恐怕阅读法语原文的话享受程度会更大一点。
      但是老实说,整个作品颇有点众人皆醉我牛逼的中二感,无外乎,在布勒东去世之后,超现实主义集体运动在法国也终结了。
      Nadja带着厚重的哲学调调,内容布局也有点类似于毕加索“粘贴”手法构成整体,但是刨除一些东西基本可以概括为三部分。
      (当然,大量书评认为这是本以布勒东的爱情为重点的自传体,我并不太赞成。)
      第一部分是经典的哲学命题。“我是谁”
      作者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写,写了自己的偏好与厌恶,整体在胡思乱想些什么,比如他对福楼拜顶礼膜拜,对兰波极为痴迷,推崇二元论等等。写了“我”到过哪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谁,有什么感想。第一部分算是一个自我剖析。
      
      第二部分,则是提到“我”遇到了娜嘉,思想的共鸣似乎只发生在一刹那,从“您是谁?”“我是游荡的灵魂。”这样一问一答中,一切展开了。
      然后是他们梦呓般的相处,每一日的细节,包括进餐,散步,创作,画画等等,(这一部分有点像日记题材)布勒东从一些角度描写了娜嘉(必须指出一点,原作便附着许多黑白照片,包括很多人的肖像,很多景物的相片,惟独没有娜嘉的,只有娜嘉一双眼睛的特写,布勒东称之为“蕨菜般的眼睛”) 布勒东的句子非常的天马行空,而他对各种哲学、文学等核心把握性,各种思潮的涉猎之广也可见一斑。
      她是“我”的缪斯,而我是她的“神”。
      后来,“我”与娜嘉产生了意见分歧,再后来,娜嘉疯了,被关进了疯人院,布勒东接着便对精神、疯狂等命题进行了大篇的论述。
      第三部分,是布勒东的“移情”,多出了一个“你”。布勒东始终未指出“移情”的对象的名字,通篇是以“你”来代替。他又进行了大段的、破碎的自我论述,接着向“你”表达了爱慕。
      “你毫无心机替代了我最熟悉的那些形象,取代了我预想中的许多形象,娜嘉是这几个形象中的一个,你讲他隐去,真是太好了。”
      我不太确定称之为爱慕恰不恰当,还是布勒东新的缪斯再次出现,就像我始终都觉得,即便他把多么美好的词语送给娜嘉,他也并非是爱她,娜嘉是他所羡慕的存在,是他精神的反射。
      
      全文的最后一句,布勒东如是说“美将是痉挛的,否则变没有美。”
      这是他关于美学的倾向。
      
      综合看来,这本书可以称得上一个敏感的、知识丰富的、颇具文学造诣的、但是缺乏主体线路与故事把握性的、中二病晚期的作者梦呓一般的自我分析。有一定的学习性与借鉴性,比如有很多措辞相当精妙,有些描写相当引人入胜,巴黎的风景,人世百态。意象非常美,只可惜堪比意识流还意识流的布局(恰是超现实主义的要义),让我除了累感不爱,别无其他。文学上我倾向于有共鸣,可惜这本书让我共鸣的地方几乎没有。
      我仅仅是个俗人。这大约也是我无法欣赏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原因。
      
      
      之所以提到纠正我关于超现实主义的误区,容我道来。
      
      超现实主义者将理性称之为婊子(瓦肯人肯定会跟他们拼命。),信任直觉,灵感,潜意识,想象力,追求创作过程中的潜意识与疯狂,而不是结果。(弗洛伊德的重要影响而布勒东作为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非常重要的存在,恰巧又很矛盾,他蔑视文学的虚构性,认为生活本身便是超现实,这与阿拉贡等其他超现实主义者的观点不太一样。娜嘉里关于精神与疯狂的那段论述,可以看到他反对定义精神的条条框框,甚至于将精神病视为一种恩赐,认为这是最接近潜意识的状态,生活的物理性,因而超现实主义者也非常偏爱偏执狂患者。
      
      娜嘉说,雨仍在落,屋中阴晦,心在深渊,理性已死。
      这大约也是布勒东内心的想法。
      
      理性的死亡,不需要思考的状态才是应该追求的。
      这恰恰是我无法容忍的。
      从字里行间可以窥探到的感觉是,布勒东特别想要变疯,疯狂之后就是超脱,只可惜外部理性仍然束缚他,不得如意。
      
      天才与疯子之间仅仅有一线之隔,这个时候,我一点都不为自己是个庸人而自卑。
      
      嗯,如果选择一个安静的场所,光线充足,手边放着一杯清茶或者咖啡,相信我,不出十分钟,这本书能助人安然入睡。
      
      
      
  •     摄影中经常有人说“超现实”。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顺藤摸瓜找到了布勒东的这本书。布勒东人称超现实主义的创立者和旗手,想必看他的书应该能了解超现实主义的发端和含义。
      
      书本身不介绍了,网络上信息很多。这本书读起来没有我想象得那么难。初步了解到,超现实主义的本意是要人们放弃理性和逻辑,而用下意识去创作。极力推崇下意识、梦、甚至精神病状态下出现的形象和事件。对外部世界,超现实主义也赞赏纯偶然的、无逻辑关系可言、碰巧的事件,认为那就是美。书中的娜嘉的出现和很多行为就是这样的。超现实主义的实践就是自动写作,放弃理性和逻辑,放弃文句组织,以意识流的形态脑袋里出现什么就写下什么。布勒东的“可溶解的鱼”就是自动写作的结果,我读了部分,当真是无逻辑和常理可言,但是意象的确很美,有诗性而且仿佛能视觉化。
      
      那么,我们摄影中经常提到的“超现实”是不是这个超现实呢?其实已经很清楚了,绝大部分都不是。因为超现实主义是说创作者自身要放弃理性的安排和逻辑思考,但是很多所谓的超现实摄影是作品本身看起来不符合常理逻辑,而并不是创作过程为无意识。相反,这些对观众呈现为反常理和反逻辑的照片,恰恰可能是创作者经过精心的布置和安排拍出来的,比如一条鱼飞到了空中,比如一把梯子在天上。并且,这些照片和布勒东提出的现实中的“偶遇”、“反逻辑”的事件也大相径庭。现实中的超现实事件,无论怎么被人们不理解(或者暂时不理解),那是自然发生的,并不是精心安排出来的。
      
      还有一类照片,没有经过布置,确实是从现实中拍到的,由于场景缺乏完整性、难以按常理解读,或者故意为之的事后剪裁,使得照片看上去不合常理,人们也常常称之为“超现实”。比如布列松有一张在一堵斑驳的墙的背景上,一个小女孩仰头“舞蹈”的照片。这张照片有评论说,像是“宇宙中的独自舞蹈”,有“超现实”的意味。其实,那情景本身并没有多少超现实,真实情况是一个小孩子在玩空中抛球的游戏而已。这恐怕和超现实主义的真正含义也有一段距离。
      
      其实,并不是较真超现实这个词如何用恰当的问题,随便用是各人的自由,只是想表达:我们平时所说的很多“超现实”,和超现实主义可能是两码事。
  •      1.娜嘉成为娜嘉,布勒东成为布勒东
       显然这其中有一种相互完成,尽管他们的交往实在短暂得很。“每一个人都有权利等待揭示他自己生命意义的事件。”
       他们初识时娜嘉惊叹于布勒东身上的一种简单,布勒东觉得这是一生中获得的最珍贵的评价之一。而娜嘉本身意象性的思维/生活方式,直觉性的洞见/预见,在布勒东身边找到了适宜的空气,画出画来。
       从“您是谁?”“我是游荡的灵魂。”开始,他们“交换了几道令人不可思议的默契的目光”。
       “我见过她蕨菜般的眼睛在清晨睁开,面对一个巨大的希望振翅的声音与其他恐怖的声音几乎不可区分的世界,而面对这样一个世界,迄今为止,我只见过人们把眼睛闭上。”
       “只要您愿意,为了你,我可以什么也不是,或者只是一道痕迹。”
       但是,也许还不是爱,最后没有完成一个奇迹,也没有治愈一种疯,没有“经受一切的考验”。
      
       2.超现实主义和疯
       疯也许只是失去一套“常规”的语言和秩序。布勒东和娜嘉分道扬镳的地方并不是疯或不疯(也许是在一种比例)。他们在同一个纬度, “听任象征的暴怒,受到类比的魔鬼的制约。”
       超现实主义者们在这本书里出现时有着可亲的面貌,他们的聚合方式充满偶然。他们在价值的排序中,把偶然、神谕、自由放在计划和工作的奴役之前。他们的眼睛对着无意识睁开——“一个各种事件在里面突然相遇的世界,一个充满了让人目瞪口呆的巧合的世界,一个本能反应比其他任何脑力活动都重要的世界,就像是在钢琴上偶然按下的和弦,就像是闪电,可以让我看见什么,而且真的是看见,虽然它们有时转瞬即逝。”
       这本非虚构的小说,就是这样带你回到那时法国,无意识之门打开后的那个世界。
      
      
  •   有意思. 虽然我不清楚究竟什么是超现实主义, 不过我觉得真正的超现实往往都在现实里面, 艺术要做不是创造而是提炼。
  •   我的理解是:超现实不是"非现实",是说不是由理性和逻辑安排或理解的现实。
  •   恩. 我也许是受逻辑的毒害太深, 每每想抛开逻辑, 却掉入另一套逻辑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