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冯尔康 页数:46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专题史系列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建议给《中国宗族史》出一个新版,我们很高兴地接受《中国宗族史》问世业已十五年,学术界对宗族史的研究可以说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是对宗族的属性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特别是对近当代的宗族、宗亲活动,开始突破“封建宗法”、“封建主义复辟”的定性,向多元方向的视角去考察它,因而宗族史研究的面貌大为改观。我们的研讨同样有了新进度。这次增订,主要是将我们的、学术界的新见解反映进来,而且基本上是增写,扩充原来的内容约二三成。此次修订,由浙江版的负责人冯尔康和常建华主持,我们和刘敏教授、阎爱民副教授共同执笔,并由常建华统稿。
作者简介
冯尔康,1934年生,江苏仪征人。1959年开始执教于南开大学,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2002年退休。著有《雍正传》、《清史史料学》、《中国社会史概论》、《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主编并主撰《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等书。常建华,1957年生,河北张家口人,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宗族史与族谱学研究,著有《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朝鲜族谱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合作编著《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华书局1997年版)等书。
书籍目录
绪论 宗族生命力及宗族史探讨价值第一节 宗族史研究概况一、宗族史研究的论著二、宗族史研究的成绩三、宗族史研究的缺陷第二节 宗族定义和宗族史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宗族、家族二、宗族史研究对象与范畴第三节 宗族的发展变化一、宗族发展史的分期标准二、宗族发展的五个阶段三、宗族发展的规律第四节 宗族的功能与宗族的生命力一、宗族的政治功能二、宗族的社会功能三、宗族对社会的适应力和生命力第五节 宗族制对历史的影响和研究价值一、宗族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二、宗族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三、宗族史研究的社会意义第一章 上古分封社会的典型宗族第一节 中国史前时代的宗族第二节 世族制下宗族的形态特点及演变一、殷商时期二、西周时期三、春秋时期第三节 商至春秋时期几项主要的宗族制度一、宗法等级制二、婚姻制度三、姓氏制度四、宗庙祭祀制度五、墓葬制度第四节 世族制度的瓦解与宗族的衰微一、宗族与国家关系的变化二、族人与宗族关系的变化第二章 中古士族制与宗族第一节 秦汉时期以食封贵族为主的宗族一、分封制瓦解后的宗族与宗族组织二、宗法开始下移三、世家大族向士族转化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土族社会中的宗族一、等级社会中的宗族与宗族内的等级结构二、宗族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一体化三、门第通婚与士族的文化垄断四、宗族的迁徙与南北方宗族发展的特点第三节 隋唐时代士族宗族制的败落一、新旧士族的斗争与士庶界限的缩小二、科举制对士族的巨大冲击三、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与宗族离析四、士族宗族的彻底败落五、中古宗族制度与士族社会的特征第三章 宋元科举制下宗族制度的发展第一节 重建宗族制度的主张第二节 庙制不立与祠堂的设置一、家庙祭祖制度二、祠堂三、墓祠四、寺观立祠第三节 族田的形态一、祭田二、义田三、义学田第四节 族学的出现一、范氏义学与南宋的族学二、元代的族学第五节 族谱的修纂与收族一、新族谱的创立二、南宋族谱的修纂三、族谱内容的充实与重视收族第六节 族长与宗族管理第七节 家法与宗族管理第八节 宋元时期宗族社会的特征第四章 明清祠堂族长制宗族的强化第一节 祭祖权的扩大与祠堂的普遍化一、明代的家庙令与祭祖礼制二、清代祠庙祭祖的违礼逾制第二节 宗族的结构一、从服制看宗族结构二、从房分看宗族结构第三节 族规家训与族人生活一、宗族乡约化二、族规的兴起三、赋予祠堂族长以宗族司法权力四、对族人日常生活的要求第四节 宗族的养与教一、宗族对族人的养赡二、族学与族人的教育第五节 族谱的政治化倾向与体例的完善一、族谱的政治化倾向二、族谱体例的完善第六节 华北宗族的组织化——以山西洪洞晋氏为例一、洪洞晋氏的兴起二、洪洞晋氏的宗族组织化三、洪洞晋氏宗族的特性第七节 南方的宗族械斗一、愈演愈烈的械斗与清政府的对策二、宗族械斗的社会背景与原因三、械斗的社会后果第八节 明清时期宗族社会的特征第五章 近现代移民社会和大陆社会的宗族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移民和宗族一、古代移民的一般情况二、古代移民与宗族三、古代移民及其宗族的特点第二节 近代移民与宗族一、南洋移民的宗族活动二、台湾移居民的宗族活动三、近代大陆宗族的特点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宗族组织一、新移民与宗亲组织一般状况二、宗亲会的成员与管理体制三、工业社会下宗亲会的功能四、现代大陆宗族简况第六章 宗族与社会第一节 宗族与家庭一、宗族小社会中的家庭二、家庭与社会中介体的宗族三、宗族制度与家长制第二节 宗族与政治一、从选官制度看宗族与国家的关系二、家法与国法三、国家维护基层社会秩序的宗族政策第三节 宗族活动与谱牒编纂一、谱牒的萌生二、士族制与官修谱牒的繁荣三、私家修谱的发展四、宗亲活动与创建中的新族谱五、族谱的价值及在世界的特殊地位第四节 宗族对社会的适应性一、宗族与社会经济二、宗族的开放性与活力三、宗族的未来后记新版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上古分封社会的典型宗族第一节 中国史前时代的宗族在我国商、西周时代,宗族组织作为主要的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宗族属血缘性的父系亲属团体,有共同的、明确的父系祖先;在组织结构上,它是多级的,包含着一个主干家族与从其分化而成的小家族及这些小家族再分化而成的更小的家庭组织,彼此间保持着某种形式的宗教的或经济的联系;在此种宗族内,各级族长在本族内具有支配与统治族人的地位,表现出至尊的父家长权力特点。这种极有特征的宗族组织在我国历史上起源于何时,其初期形态如何,一直是中国上古社会史研究中一个极其引人注目的问题。商代以前,由于迄今尚未确证已有文字记载,所以还属于史前史。这就是说对于商代以前的宗族考察,实际上亦即在史前史研究的范畴内。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也就不得不主要依赖于民族学与田野考古学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与80年代,我国民族学界曾热烈地讨论过原始社会的“父系家族公社”(或称“父系家庭公社”)问题。有相当多的学者指出,许多古代民族在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之际,都出现过一种可称为父系家族公社的家族形态。这些学者根据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族志资料,对这种家族组织的形态与其制度作了形象的说明,这些西南少数民族有独龙族、怒族、布朗族、拉祜族、基诺族等,解放前它们在社会形态上大致皆处于原始社会晚期。以独龙族为例,该民族在解放前共有十五个氏族,每个氏族又分为若干个大家族,这些大家族具有如下特点:(1)是由同一个男性祖先的几代子孙组成,故祭祀相同的父系祖先。(2)以此种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居(住在一种长条形的大房屋内,中隔为多间,每间居住一户,即一小家庭。此种大房聚居制度,多见于西南少数民族)。(3)生产资料(耕地、工具等)公有,族人共同生产,虽已有核心家庭式的小家户,但其并未有独立的经济地位。(4)产品共同消费。(5)公社内部事务的解决实行民主制,首领有义务而无独断权,亦无特权。
后记
本书的写作,酝酿了较长的时间,作者一直在搜集资料,并做局部研究,但迟迟未做整体的总结。赖有本书责任编辑的督促,始得成稿。本书所研究的课题,系天津市“八五”规划项目,特志。本书作者在我对中国宗族社会史作出分期的基础上,分头拟写提纲,朱凤瀚教授拟第一章,阎爱民讲师拟第二章和第六章第一节,常建华副教授拟第三、四章和第六章第二节,我拟绪论、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三、四节,并由我确定各章标题。写作也是分工进行的,朱凤瀚写第一章第一节,刘敏讲师部分采用了朱凤瀚有关著作的观点,写第一章第二、三、四节,阎爱民写第二章暨第六章第一节,常建华写第三、四章暨第六章第二节、第三节一、二、三、五目,我写绪论、第五章、第六章第三节四目暨第四节。最后由我统稿。冯尔康1993年11月5日
编辑推荐
《中国宗族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