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麒 主编,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 编 页数:232 字数:247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不是有爱心和责任心就能做好的,需要在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专业的方法与途径,才能有效地开展好这项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关精神,切实提高学校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学校心理咨询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以实绩和能力为导向、社会化的学校心理咨询人才评价体系,上海市实行学校心理咨询专业技术水平认证考试。根据《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专业技术水平认证考试标准》,学校心理咨询专业技术水平认证考试由“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与技术”、“心理咨询实践与个案督导”等三个模块组成。为满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与学校心理咨询专业技术水平认证考试所需,我们编写了《学校心理咨询实务》一书。本书撰写人员有:第一、二、九章,张麒;第三、四、七章,许维素;第五章,叶斌;第六、八章,何良。全书由张麒统稿。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和上海市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有关同志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深表感谢。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对于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恳请读者的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教材的第一章帮助学员整理一些关于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为即将进行的咨询工作做好认知上的准备。第二章是一些供学员思考或跟团体一起分享的练习,帮助学员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情况,体验咨询的过程,了解未来将在来访者身上发生的变化。第三章提供一些案例的对话评析和练习,帮助学员熟练咨询过程中的基本谈话技能,并能检讨咨询过程中倾听、共感这两项基本会谈技能的掌握情况,这些技能是咨询关系构建和案情了解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直接关系咨询的发展方向和效果,所以需要学员不断练习与检讨。第四章介绍的是个案处理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包括个案的分析能力、咨询目标的构建能力和咨询治疗技术的使用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和第三章的会谈技能一样,是有效咨询开展的必要条件;第五章介绍一些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很实用的咨询、会谈技术,有些是一些咨询流派的常用技术,有些是比较好用的会谈提问、引导的技术,选取的视点是简单、易懂、有实效,在咨询的实践中可以真正帮助学员。第六章特别提出了校园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处理,主要的诊断概念在理论学习中已经提及,这里更加突出它们与一般心理问题的差异,帮助学员丰富诊断、识别的经验,提高职业敏感性。第七章强调了学员在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咨询工作后,或者在个案咨询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状况的觉察,对过程的反思,对咨询伦理执行的检讨,从而整体地看待心理咨询过程,帮助学员成为自觉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第八章讨论了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时所需要准备的一些条件和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程序等,帮助学员了解怎样成为一名学校的心理咨询师。第九章则介绍怎样申请中级学校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案例答辩,怎样撰写案例并准备答辩。
书籍目录
前言序第一章 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准备 第一节 首先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咨询实践背后的主要理论 第三节 需要接受的伦理价值 第四节 心理咨询实践初期要面对的困难第二章 成为咨询师的10个成长作业 第一节 活在当下 第二节 滋味在心头 第三节 对情绪的觉知 第四节 日常思维记录 第五节 败中求胜 第六节 个人成长史 第七节 放松练习 第八节 冥想练习 第九节 说长论短 第十节 我看我自己第三章 从事心理咨询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 第一节 倾听能力 第二节 同感能力第四章 个案处理的基本能力 第一节 个案问题的分析能力 第二节 咨询目标的构建能力 第三节 心理咨询技术的运用能力第五章 学校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几项技术 第一节 过程性技术 第二节 帮助洞察的会谈微技术 第三节 促进决策与改变的会谈微技术 第四节 情绪处理的微技术第六章 学校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处置 第一节 学校心理危机的识别 第二节 校园心理危机的处置第七章 个案处理的内省与督导 第一节 对咨询过程的觉察 第二节 自身情绪的觉察与处理能力 第三节 对咨询伦理执行的自省第八章 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 第一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学校心理咨询的设置 第三节 学校咨询服务的流程第九章 学校心理咨询师认证答辩的准备 第一节 申请答辩的个案准备 第二节 个案报告的撰写 第三节 答辩的准备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马斯洛认为,人的这些需要以一种渐进的层次表达出来。正如需要的金字塔图所示,生理需要构筑了需要层次金字塔的底部,这层需要未得到满足,个体生命就不存在。换句话说,生命都不存在了,又何谈爱、归属、自我实现,所以这个层次的需要最为庞大,是整个金字塔的基础。而当生命的存在成为可能之后,个体必然寻求生命的保障,安全的需要随之产生。孩子只有留在父母身边,和亲人在一起他才感觉安全,才会停止啼哭而熟睡。这一层次的需要因生理需要的满足而产生,但同样和生命密切相关。它和生理需要一起作为低层次的需要,成为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并不能保证幸福,当吃、喝、安全的需要被满足了,对友谊和爱、尊重的需要就会很快出现。而在一些人身上,最终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的层次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往往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需要便自然进入意识。而高一层次需要的满足,也可以保障低层次需要更好地得到满足。当一个人生活在安全、稳定和受到保护的环境中时,他的生活风险被大大降低,比如,有住房、有和谐的家庭、有规律的生活,显然,这样的环境能令他更好地满足自己生理的需求。而当一个人爱和归属的需要得到满足,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亲密的家人和爱人时,他的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的满足也进一步得到了保障。因此,人类的高层次需要由低一层次需要的满足所激发,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当然,层次性地逐级产生需要只是一般的情况,并非没有特例。“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诗句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现实生活中,往往在同一时刻我们的许多需要都很强烈。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你又渴又饿,同时还要注意交通安全,这时,你遇到了久未见面的老朋友,你会停下来和朋友打个招呼,寒暄几句:一种需要的初次产生往往是在低一层次需要满足后被激发的,但当这种需要进入到意识层面后,它就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因此,我们的意识中会有多种需要并存,至于具体由哪种需要支配我们的行为,这取决于需要的强度。
编辑推荐
《学校心理咨询实务》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