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 道路·经验·前瞻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编  页数:527  

前言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2003年发起创办,至今已是第六届。年会的宗旨为:聚焦经典学术,展现学人风采,促进学科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营造公正、开放、活跃、民主的学术氛围,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构筑高层次、权威性、品牌化的学术文化公共平台。学术年会秉承一贯宗旨,充分发挥大型学术论坛参与广泛、学术规范、形式多样的特色和优势,在繁荣发展上海城市文化、促进社会科学界的交流融合以及服务专家学者的理论研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确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当代中国:道路·经验·前瞻”。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最鲜明的特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年,风云际会、波澜壮阔,是一个融经济增长、政治发展、社会建设、文化繁荣、国家崛起为一体的大国成长过程,是一场规模空前的社会实践和思想变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史上一幅浓墨重彩、气势恢宏的壮丽画卷。30年的快速发展,展现了一条发展中大国快速转型、和平崛起的成功道路,一条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不同的自主性道路,积淀和包含了大量独特的宝贵探索和经验,是对人类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道路的重要的建树和贡献。  本届学术年会采取“学术活动月”的形式,由大会学术活动、学科专场学术活动和学会学术活动三大系列组成。大会学术活动主要内容有主题学术报告、名家学术讲演等。

内容概要

  治国理政者对经济与社会把握的失误所带来的风险,相对来说,要低于对政治建设把握失误所带来的风险。这是因为政治建设与发展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反作用有时候是致命性的。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一旦失败,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政治危机一旦导致经济与社会动荡,轻则使国家治理失效,进而大幅消蚀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使其停滞或倒退;重则可能导致国家解体,进而摧毁现有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体系。苏联解体的教训足以让所有人认识到政治发展失败所带来的冲击是多么的巨大。尽管20世纪苏联所进行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然而,改革最终失败,导致国家解体。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其中与政治建设和发展失败有直接的关系,而这种失败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把握好政治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分寸。

书籍目录

卷首语中国特色与中国道路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兼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与创新略论中国共产党在非公有制领域的理论创新适宜制度与经济发展制度与经济发展:中国的经验贡献了什么?从拨乱反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到和谐社会构建——效率、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30年中国工业生产力“数量革命”的经验解释经济增长、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中国案例与解释锁定效应与中国工业结构:1992—2006中国经济增长是否促进福利增加?中国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模块经济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兼论对中国加工贸易的影响管理者背景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基于“与粮争地”的视角家族权威与私营企业的经营效率上海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政策研究政治文明与国家建设有效政治与大国成长——对中国30年政治发展的一种反思依法执政: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机制私人信仰与中国宪政建设一一从中国宗教一信仰间的供需关系谈起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刑法新理念的建立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国际视野国际体系转型和中国的应对之道——构建利益共进和价值共识的新兴大国群体规范视角下的中欧关系中美俄三边关系与新世纪国际秩序的重构权力转移及其对世界政治发展的影响结构转型与社会建设自主性的增长:制度与生活视野下的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政策研究当代失业理论发展:主题变化、阶段进展与最新研究方向中国家庭价值观的变迁与趋势——以80后年龄组为参照的经验研究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上海的经验社区卫生机构和高等级医院互动模式及机制研究信息共享空间在中国的研究视角与实践模式文化繁荣与学科发展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科学的“走出去”战略现代化意义上的文化自觉——改革开放30年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与经验30年来中国人文精神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文化转型与当代中国理论选择论新时期的贵“和”思想新时期“文学是人学”命题的重新确立及其理论意义的与时俱进——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学基础当代中国史学:从帝王之学走向普遍性的人学中国教育学:在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中成长30年来中国逻辑的成就、问题与出路传媒市场竞争与文化多样性的历史命运——以亚洲传媒发展为个案研究

章节摘录

  历史唯物主义表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由经济与社会发展决定的。但是,政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政治发展与政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与治国理政者的主观认识和把握有密切的关系。这种认识和把握,不仅体现为治国理政者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和现实的认识与把握,而且体现为治国理政者对政治发展和政治建设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治国理政者在任何一个层面上把握失误,都可能导致政治建设无法有效作用于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而可能进一步导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灾难。治国理政者要能够在对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前很好地把握社会现实,除需要良好的组织力量和技术手段之外,还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制度条件,也就是说还取决于政治本身。政治的极端化,往往会导致政治无视经济与社会的实际要求,从极端化的意志出发,进行极端化的决策,其结果必然导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灾难。  治国理政者对经济与社会把握的失误所带来的风险,相对来说,要低于对政治建设把握失误所带来的风险。这是因为政治建设与发展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反作用有时候是致命性的。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一旦失败,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政治危机一旦导致经济与社会动荡,轻则使国家治理失效,进而大幅消蚀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使其停滞或倒退;重则可能导致国家解体,进而摧毁现有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体系。苏联解体的教训足以让所有人认识到政治发展失败所带来的冲击是多么的巨大。尽管20世纪苏联所进行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然而,改革最终失败,导致国家解体。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其中与政治建设和发展失败有直接的关系,而这种失败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把握好政治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分寸。  正如一个国家的危机和治理失败都必然与政治建设和发展出现问题有关一样,一个国家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也都必然与这个国家的政治能够有效作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直接的关系。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就明确认为,“英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的伟大成就的基础是由爱德华三世以来的一系列明智的统治者所奠定的。”①美国历史学家戴维·罗伯兹对这段时期的历史考察证明了这个判断。他对繁荣昌盛的维多利亚时代进行考察后就指出,当时英国政治与社会所营造的社会妥协直接呼应于当时的英国经济奇迹,并相互促进,从而创造出繁荣的国家。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当代中国 道路·经验·前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