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沈替 页数:385
Tag标签:无
前言
《黄宗仰传论》继《宗仰上人集》之后,又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黄宗仰所处的时代,正是鸦片战争以后外敌频仍、清政府内政不修的时代。他自幼信佛,早人禅门,却又殷忧国事。当八国联军入侵,帝俄人据辽沈,上海人民集会张园抗议之时,他慷慨演说:“今日之事机,危迫极矣。况此番议会,乃我中国同胞四万万人竞存立于地球之上最紧要、最苦楚之一大事”,吁请“我同种同胞团结不懈,坚忍不拔”(《张园演说辞》,1901年4月,见《宗仰上人集》第3页,华中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他出家而未出世,成为“我国佛教界中第一流人物”。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动荡,风云变幻,昔日醉心改革的志士,有的投身革命,有的鼓吹“勤王”。曾与康、梁交游,写过《客帝论》的章太炎,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对康、梁视为“圣主”的皇帝,斥为“载灏小丑,未辨菽麦”,划清了革命和改良的界线。黄宗仰早在1902年就和章太炎书信往来,对他“所持之宗旨,所守之天职”表示钦佩(《致章太炎书》,1912年5月16-17日,同上第42页)。当黄在上海组织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时也与章交往,赋有《赠章太炎》:“神州莽莽事堪伤,浪藉家私赃客王。断发著书黄歇浦,哭麟歌凤岂佯狂?”
内容概要
沈潜先生积十年之功,将黄宗仰当年散见于清末民初各种报刊上的诸篇诗文辑录出版,名之日《宗仰上人集》。在此基础上,又倾十年心血,撰写完成这部《黄宗仰传论》,通过多维度勾勒黄宗仰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命轨迹及其思想概貌,努力填补辛亥革命史及近代中国佛学史在此方面的研究空白。该作知人论世,史论结合,不仅公正客观地全面再现了黄宗仰独特的心路历程,而且着重剖析了他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的矛盾纠结,及其对于清末民初佛学复兴思潮的影响。作者独立思考,见解不俗,治学严谨,是一位功底深厚,极具潜力的青年历史学者。该作思路清晰,史料充实,行文流畅,是一部融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人物传记。
作者简介
沈潜,男,1965年生,江苏昆山人。1985年毕业于苏州师专,1987年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所助教进修班结业。现为常熟理工学院人文系副教授,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文化的教学与研究。独立完成江苏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项,主持在研省级课题2项。多次获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出版《宗仰上人集》(2000)、《百年家族顾维钧》(2001、2002)、《中国留学生之父的足迹与心迹:》(1999)、《近代化中国大策划;》(1999)、《书生吟唱》(2008)等编著和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参编《常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词典》、《20世纪翁同锛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江南文化家族与社会变迁。
书籍目录
汤志钧序戴逸序引子第一章 乌目山下一、言子故里二、米行人家三、清凉寺里不清凉四、金山受戒第二章 初涉上海一、哈同夫妇的邀请二、以绘事识名士三、张园演说第三章 庚子国耻一、国难忧且愤二、绘图知耻三、四方共鸣四、以诗鉴史第四章 学界风潮一、发起中国教育会二、捐助女学三、“革命和尚”的雅号四、爱国学社的独立五、古城新学人第五章 《苏报》案发一、非同寻常的1903年二、拒法拒俄运动中三、与《苏报》的文字缘四、结识章太炎五、刊行《革命军》六、遭遇缉捕第六章 羁旅东瀛一、与孙中山一见如故二、参编《江苏》三、赋诗言志第七章 海上大观园一、“爱俪园”由来二、海上迷宫三、匠心独运第八章 校刊《大藏经》一、校刊缘起二、刊刻特点三、印行波折四、流布影响第九章 辛亥风云一、调停都督风波二、接引革命志士三、倡议僧众助饷第十章 民初政潮一、关心政权建设二、劝募国民捐三、宋案愤言四、讨袁浪潮五、知交见真心第十一章 群贤法会一、佛界交游二、居士往来三、学界过从第十二章 佛教革新一、契理契机二、因缘时会三、爱国爱教第十三章 掩关岁月一、廓然归隐二、掩关阅藏三、身隐心难掩四、谈佛说偈第十四章 息影栖霞一、旧雨新知二、古寺重光三、金山分灯四、世代宗仰余论附录黄宗仰生平纪事年表附录二主要参考并征引文献后记图片目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乌目山下 个体生命的原点,无不植根于故乡的土地。 学步人生的底色,无不熏染于故乡的人文。 常熟,一个地处江南的古城,一个被咏为“岁岁多书”的地方,一个被称为“弦歌旧里”的所在,以它传承了数千年修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百姓人家,哺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才人俊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