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高红霞 主编 页数:53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关于研究1843-2008年之间福建人移居上海市的历史,书中具体包括了:上海福建人潮落潮起、群体结构与分布区域、上海闽商投资的金融业、整体退却与部分活跃、与其他商帮的比较、新中国成立以来闽籍知识群体的学科分布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序导论 一、选题主旨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三、问卷调查与口述访谈述略第一章 上海福建人潮落潮起 第一节 沪闽贸易与福建人迁沪 一、地理环境与福建人 二、沪闽陆、海通道 三、沪闽贸易与上海港口地位 四、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对福建经济的推动 第二节 群体结构与分布区域 一、开埠后数量起伏 二、区域分布与职业类型 三、江南造船厂中的福建人 四、晚清、民国生活概貌与群体特征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体发展轨迹第二章 商业化的先驱 第一节 纵横洋行街 一、洋行街大佬 二、主要经营行业 三、上海闽商投资的金融业 第二节 贯通埠际与南洋 一、埠际贸易与申庄商人 二、南洋庄的创始经营者 第三节 整体退却与部分活跃 一、整体退却总趋势 二、“退却”上海及其原因 三、部分活跃 第四节 与其他商帮的比较 一、闽商与粤商 二、闽商与甬商 三、闽商与徽商第三章 上海闽籍知识群体 第一节 民国时期闽籍知识群体 一、部分同业公会中的数量与分布 二、部分高校的闽籍教师与学生 三、群体特征分析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闽籍知识群体的学科分布 一、闽籍知识群体概述 二、文教与医学领域的分布 三、科技界的闽籍科学家第四章 新闽商崛起上海滩 第一节 新闽商崛起路径 一、新闽商发展过程 二、新闽商的来源 第二节 新闽商的行业类型 一、行业类型与规模 二、专业市场 三、知名企业与名牌商标 第三节 地域群体在行业中的聚集 一、从毛家塘起步的永泰人 二、周宁人与钢材交易市场 三、政和人与陈氏兄弟 四、上海泉州商人群体的创新意识 五、莆田人的食品、木材业与民营医院第五章 同乡社团与驻沪机构 第一节 晚清民国同乡与同业团体 一、会馆公所的分布与规模 二、泉漳会馆的兴衰 三、主要同乡会 第二节 会馆、同业公会与同乡会的关系 一、会馆公所与同业公会 二、会馆公所与同乡会 三、福建同乡团体的特点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驻沪机构沿革 一、省驻沪机构设置的缘起 二、发展轨迹与机构规模 三、福建省各地(市)级政府驻沪机构 四、福建省各县(市、区)级政府驻沪机构 五、各级驻沪机构的组织关系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福建商会和同乡社团 一、上海福建各级商会机构概述 二、上海市福建商会 三、福建省市级上海商会 四、福建省县级上海商会: 五、其他福建同乡社团 六、福建各级商会的主要职能与特点第六章 政治表达与社会参与 第一节 晚清民国的政治表现和活动 二、周宁人与钢材交易市场 三、政和人与陈氏兄弟 四、上海泉州商人群体的创新意识 五、莆田人的食品、木材业与民营医院第五章 同乡社团与驻沪机构 第一节 晚清民国同乡与同业团体 一、会馆公所的分布与规模 二、泉漳会馆的兴衰 三、主要同乡会 第二节 会馆、同业公会与同乡会的关系 一、会馆公所与同业公会 二、会馆公所与同乡会 三、福建同乡团体的特点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驻沪机构沿革 一、省驻沪机构设置的缘起 二、发展轨迹与机构规模 三、福建省各地(市)级政府驻沪机构 四、福建省各县(市、区)级政府驻沪机构 五、各级驻沪机构的组织关系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福建商会和同乡社团 一、上海福建各级商会机构概述 二、上海市福建商会 三、福建省市级上海商会 四、福建省县级上海商会 五、其他福建同乡社团 六、福建各级商会的主要职能与特点第六章 政治表达与社会参与 第一节 晚清民国的政治表现和活动 一、晚清民国上海福建人与政府的关系 二、上海小刀会起义中的福建人 三、曾铸与年抵制美货运动 四、中国共产党与上海福建人 第二节 当代新闽商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热心慈善公益活动 二、社会任职与自我约束 第三节 新闽商的城市生活和群体特征 一、居住与交往 二、群体特征第七章 上海闽籍人物 第一节 近代上海闽籍名人 一、富延三代的苏氏家族 二、华侨商人黄奕住 三、海味业起家的叶鸿英 四、亦商亦政的庄希泉 五、中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严复 六、李登辉与复旦大学 七、左翼作家胡也频 八、“一代才华”郑振铎 九、影剧才女艾霞 十、郑孝胥在上海的活动 第二节 当代闽籍人物 一、地质学家卢耀如 二、著名电影导演汤晓丹 三、沉稳、低调的地产商许荣茂 四、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李爱珍 五、机械制造业的民营企业家李新炎 六、侨胞的贴心人杨玉环 七、敢为人先的柘荣商人吴国海 八、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 九、红小鬼出身的市委书记陈丕显 十、“江南”之子陈金海 十一、桥梁设计大师林元培 十二、归侨大检察官俞云波 十三、佛教大师圆瑛与明呖师徒 十四、青年科学家郭申元 十五、临危受命的市委书记彭冲 十六、复旦女校长谢希德 十七、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 十八、著名骨科专家戴尅戎参考资料 一、档案 二、族谱、资料汇编、县志、文史资料、日记 三、报刊杂志 四、参考著作 五、参考论文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上海福建人潮落潮起 第一节 沪闽贸易与福建人迁沪 福建人迁沪首先与福建人世代向外移民的原因是一致的,即地理空间的逼仄和背山面海的便利,其次才是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窗口的吸引力。自然地理和人口特质是福建人向外发展的内在动因,沪闽间的贸易、上海领先的经济发展空间则是持续影响上海福建人数量的恒常因素。 一、地理环境与福建人 福建的山川地形多山而平原少,山地丘陵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海拔200至500米的丘陵面积约占一半,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可耕地面积严重不足,一直在1100万亩至1400万亩之间徘徊,大约只有东南各省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而福建的人口从宋至清却增长了14倍。福建人也开垦山地、围海造田,但效果并不显著。到清嘉庆年间,人均田地不到一亩。地少人多宋代已经存在,《宋史·地理志》日:“土地迫狭,生籍繁夥,虽硗确之地,耕耨殆尽,亩直浸贵,故多田讼。”因此,明代有“闽中有可耕之人,无可耕之地。……而挟农具以入浙至温处亦有焉。” 福建地形条件不利于粮食种植,但山林土特产却比较丰富。而且福建地形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背山面海,海资源丰富,且滨海地带海岸线曲折,形成许多天然良港,于是这里的居民从很早的时候起就谋求通过海路与外界交流和出外谋生,航海运输业相当发达。福建的经济经历代开发,手工业、特色山林土特产的生产发展,并且比较早地进入商品化。从宋朝开始福建经济结构中,小商品生产的比重相当大,山区的造纸业、印刷业、制茶业、陶瓷业、冶铁业、有色金属生产都在国内占重要地位。沿海平原地区的制糖、纺织、制盐、造船等行业与全国相比较是较先进的,产量也较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