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胡建 页数:425 字数:346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胡建教授的《现代性价值的近代追索:中国近代的现代化思想史》一书终于要出版了,我作为他当年的博士生导师,和他一样感到由衷的高兴。 长期以来,中国学者中不乏这方面的研究者。但在这种研究中存在的基本障碍则是局限于主观思想的“反思哲学”。黑格尔曾指出,“反思哲学”本质上乃是抽象的外部反思,它作为忽此忽彼地活动着的推理能力,知道如何把一般原则运用到任何内容之上,却完全不知道如何有可能停顿于、深入于特定的内容之中,所以它从来不可能真正触到并揭示社会的现实,相反却使之完全被掩盖起来。正因为如此,这种“抽象的外部反思”不过是诡辩论的现代形式,并且不过是浪漫主义思想及其虚弱本质的病态表现。在对主观思想的批判中,黑格尔要求使思想完全进入到事物的客观内容之中。这就意味着,思想必得深入于作为事物之实质的内容,而这内容就是合理的现实。此处应该指明的是,所谓“合理的现实”,并非我们经常见到的某种现成的事物,或实际经历过的各种事件,而是如黑格尔所指出的,现实性仅仅属于那在其展开过程中表现为必然性的东西,因此,在必然性未被真正揭示和领会的地方,现实本身是不可能同我们照面的。
内容概要
大体说来,此书禀有如下特色: (1)在研究方法上,此书采用历史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双重解读的研究方法诠释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思想史。这种研究方法之所以能够采用,是因为历史本身具有“现实性”与“可能性”两种存在形式。在这里,历史的过去显现为“在多种可能性中实现的一种”的全景,而且,历史的价值更眷顾现在与未来,因为后者乃是正在发生与将要发生的历史。本书的研究方法揭示出,历史活动的意义是在“先前历史”的影响下,实现“后来历史”的筹划与追求。 (2)在内容阐释上,此书立足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总体来揭示中国现代化思想的递嬗演变。中国近代的现代性价值通过自己的文化眼光和文化框架来吸纳西方文化价值,它不是全盘照搬而是取其所需;而西方式的现代性价值被中华民族引进后,也不是按其原来的轨道演化,却是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产生出具有近代中国特色的现代性价值。因此,所谓现代性价值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必然是在不可逆的时间中,不断被分岔点间隔开,并一再为休止期和灾变期所打断的过程。它的构型是累积性、跳跃性和分叉性的,而非单纯线性和渐进性的。高峰、深谷、跃前、退后、盘曲、发散、畸形、特化、停滞、迁变等等,都是这一过程中的种种情状。 (3)在人文启迪上,此书试图在中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展开历史性实践,来反思中国近代思想家在独特的问题领域中的思考努力,发掘出它们对我们今天的实践,甚至对人类发展所具有的文化启迪意义。因此在某种视角上,此书关注的不是纯粹过往的“历史”,而是历史中含纳的真理性价值。这正如李大钊所指出的:“有实在的事实,有历史的事实;实在的事实,虽是一趟过去,不可复返的;但是吾人对于那个事实的解喻,是生动无已的,随时变迁的,这样子成了历史的事实。所谓历史的事实,便是解喻中的事实。解喻是活的,是含有讲步性的;所以历史的事实,亦是活的,含有进步性的。” 当然,现代性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无论是在西方世界还是在当代中国,仍然处于并还将长期处于不同见解的争论之中,而这种争论不过是社会现实内在冲突的理论表现。此书试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立脚点,从中国社会的独特国情来探讨现代性价值在近代中国的演进历程,得出对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实践有启迪意义的见解,可谓有新意之作。如果它能够给读者带来更深入的思考,作者的数年之劳就算没有白费了。
作者简介
胡建,男,浙江温州人。1977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1998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浙江省委党校。主要从事马克思的价值哲学、中西文化价值观比较的教学与研究。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月刊》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50余
书籍目录
序序二序言引言 历史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双重解读——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新视界第一章 中西启蒙价值观在源头上的差异 第一节 中西启蒙“自由观”在价值源头上的差异——以西方的启蒙自由观与李贽的“童心论”为范本 一、中西启蒙“自由观”问世的历史境遇剖析 二、西方启蒙“自由观”及其历史逻辑走向 三、中国启蒙“自由观”及其历史逻辑走向 第二节 中西启蒙“民主观”在价值源头上的差异——以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与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为范本 一、中西启蒙“民主观”滥觞的历史逻辑根据 二、西方启蒙“民主观”的源头价值 三、中国启蒙“民主观”的源头价值 第三节 中西启蒙“平等观”在价值源头上的差异——以卢梭的“平等观”与戴震的“理欲之辨”为范本 一、中西启蒙“平等观”突显的历史逻辑根据 二、西方启蒙“平等观”的源头价值 三、中国启蒙“平等观”‘的源头价值第二章 “变器”时期:现代性价值的孕育期 第一节 近代史开端处的现代性价值——龚自珍经世思想中的“自由”意蕴 一、对“不许自由”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二、对“自由”知识分子参政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的论证 第二节 从“文化中国”向“主权中国”视角转换的理性端点——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近代意蕴 一、魏源时代的“世界历史”大背景 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近代意蕴剖析 三、魏源思趣的历史地位评价 第三节 古典式农民战争中的近代意蕴——太平天国革命思想之剖析 一、古典农民战争的一般价值取向及其思想根基 二、太平天国革命思想中的近代意蕴 三、太平天国的革命思想未能在质底上摆脱传统农民思维 ……第三章 “变政”时期:现代性价值的奠基时期第四章 “变教”时期:现代性价值的曲折深化时期第五章 现代性价值主流的转向:折入社会主义第八章 历史对当代的启迪意义(上)——国际篇第九章 历史对当代的启迪意义(下)——国内篇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西启蒙价值观在源头上的差异 在一般的意义上,历史存在共性,其根据在于人类特有的二重性生存境遇与“对象化”活动方式。动物只生存于由自然规定的“实然”状态中,它们与自然界浑然一体;因此,动物只是自然界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它们依赖自然为生,只会本能地适应自然。人则不同,“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这就是说,在客观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必须依靠外部世界而存活,因此他与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一样,都是受动的“对象性”存在物。但在主观上,人又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物,所以他的生存具有超越性,人能够通过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方式把自己从自在世界中提升出来。马克思指出,所谓“对象化”活动,即作为存在主体的人,他在以某一外在对象为自己生命的存在对象时,他也依自己的意向与能力改变对象,从而在改变当下生存境遇时为自己创设更值得自己生存的另一种境域。这样,在“自己是自己的存在方式的理由”的意境上,人是“自由”而非“他由”的存在物。人对历史的自由追求表现为不断寻觅“幸福与道德配称一致”的进化途径。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地区,何种文化模式,其终极价值关怀概莫能外。在这种视角下,尽管不同民族或个人活动的相互作用会抵消彼此之间的特殊目的追求,使得历史规律以不依任何民族或个人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抵消个别目的中的共同性——人类追求幸福与崇高的永恒目的。于是,共同性就作为潜藏于个别目的中的普遍要求,构成了历史沿革的总体性。 历史的这种共性决定了世界各民族在大致相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总会发生大致相同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具有某种共性。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乃生产方式的演进,因为人类追求幸福与崇高的活动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但在现实中,作为客体的生产方式不能直接推动历史,因为生产方式在本质上无非是人类劳动活动的对象化产物,它标志着主体本质力量的客观存在形式。因此,生产方式对历史的决定作用只能通过由它创造的文化价值被社会人们所接受,并借助历史主体对这些价值的实践而成为现实。由此可见,质底上作为生产方式反映的文化价值及其演化对于人类历史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具体表现为:世界各民族的任何一种文化模式,除了赋有自身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等硬件结构外,都必然具备着通过自我确认而内化为民族心理的文化价值认同体系,这就是所谓的“教统”。这个“教统”一经形成,就像经纬参差的“文化神经”,牢牢地统摄着社会机体的各个领域;社会文化价值目标是该“教统”的核心,它一方面以最高的普适性形式统一着社会成员的具体目标,另一方面又超越于既定的社会现实,指示着该社会的未来期待。因此,文化价值目标犹如牵延不去的“文化基因”,始终寓于某一文化模式之中并伴随它存在于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只要不发生“基因突变”,它就能决定历史沿着既定的价值认同方向作永久性的惯性运行。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