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戴维·柯兰德  页数:529  译者:陈蒙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书是写给学生的,是写给你的。写这本书,是希望能够让你了解: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家们是如何思考的,以及他们如何对待政策问题。前言的篇幅只能如此,必须省略许多内容,其中包括许多经济学思考的微妙之处。因此,如果你在消化这些思想时有困难,而且你相信问题所涵盖的范围超出课本内容,就放宽心;大体上你是对的。考虑到教学目的,我们必须作出艰难的选择——我们必须简化问题,并缩短解释。否则,这会变成一本一千六百页之长,其重其厚也绝非背包所能承受。    本书会被称为主流(即代表经济学家的传统智慧),既是由于我本人的主流性,也是由于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是如此。但从教学角度而言,我也相信学生要通过提出问题来学习——说“不,这不对,我认为不是这样”,然后将自己的思考方式与传统思考进行比对。尽管我自己是主流学者,但就本质而言我也是一个怀疑者,在教学者我往往同意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的观点。他认为,“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一系列经济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为了学习如何避免被经济学家欺骗。”所以,为了鼓励你质疑一切,我不会把模型和经济学家的洞察分析树为真理(经济学领域过于庞杂,无法以单一的真理概括),而是一套技术性障碍栏架、推理过程,以及学生应当了解的论点。这会帮助他们做好准备,迎接今后的经济学问题。经济学首先是教你如何看待问题;它不提供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确定答案。它是一种方法,不是一整套真理。    在撰写本书时,我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个选择是几乎排他性地集中于主流观点。我坚定地认为,强调这种视点是最适宜这门课的方法。但是,我也相信,学生应当认识到经济学的多样性,并了解主流视野并不是唯一的。事实上,有多少经济学家就可能有多少种视角,但对于大多数经济学家而言,本书所展示的概念是对经济学家们包罗万象之观点进行了可接受的简化,其目的在于适应教学。

作者简介

戴维·柯兰德是米德尔伯里学院“克里斯蒂安·A·约翰逊”杰出教授,曾独立撰写、合作撰写或编辑过四十余本著作和一百五十余篇论文,其研究范围覆盖经济学领域的众多课题。
柯兰德是哥伦比亚学院学士,后又于哥伦亚大学获授哲学大雨和博士学位,此外还曾在英国伯明翰

书籍目录

写给老师的话写给学生的话Ⅰ导论: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一章 经济学与经济学推理   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推理指南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    经济学与激情    机会成本    经济与市场力量   经济学术语   经济学的洞察力    “看不见的手”理论    经济学理论与故事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经济制度   经济政策选择    客观的政策分析    政策与社会和政治力量   结语  第二章 贸易,权衡,政府政策   生产可能性模型    用于个体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用于社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边际机会成本递增    效率    分配与生产效率    PPC(生产可能性曲线)移动示例   贸易与比较优势    市场、专业化和增长    交易的利益    比较优势与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    美国纺织品生产与贸易    外包、贸易与比较优势   贸易管制:制度、政府与贸易    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市场的国际管制    生产可能性模型和政府政策   结语   附录A 图示语言(Graphish):图表的语言  第三章 演变中的美国经济   历史上的美国经济    市场如何运转    市场有什么好?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演变中的经济体制   美国经济    企业    家庭    政府   美国经济和全球化    全球公司    全球市场    在全球经济中求存    全球化会让我们丢掉工作吗?    全球化与一价定律    应对全球化   结语   附录A 经济制度的历史  第四章 供给和需求   需求    需求法则    需求曲线    需求变动和沿需求曲线的运动    需求变动因素    温习    需求表    从需求表到需求曲线    个人和市场需求曲线   供给    供给法则    供给曲线    供给变动和供给曲线上的运动    供给的变动因素    供给变动和供给曲线上的运动    温习    供给表    从供给表到供给曲线    个人和市场供给曲线   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    均衡    均衡不是    供给过度    需求过度    价格调整    供给和需求的图形互动    政治和社会力量与均衡    供给与需求变动   供给/需求分析的局限性   结语  第五章 运用供给和需求   现实世界中的供给和需求应用    广告市场    外币价格    三个现实世界的例子    温习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价格上限    价格下限    增值税    数量限制    第三方支付者市场   结语   附录A 供给、需求和均衡的代数表达Ⅱ微观经济学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  第六章 描述供给和需求:弹性   价格弹性    价格弹性提供的信息    将需求和供给分为有弹性的或无弹性的    弹性是独立于单位数量的   计算弹性    其他例子   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弹性    弹性不同于斜率    直线型曲线上的弹性是变化的   替代与弹性    替代和需求    替代和供给    替代因素如何影响具体决策    需求和供给弹性的经验估算   弹性、总收益和需求    需求曲线上的总收益    个体与市场需求弹性   其他弹性概念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两个例子   供给/需求分析的力量    供给者何时不应该提高价格?    弹性与移动的供给和需求   结语  第七章 税收与政府干预   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   税收和政府    政府应该征多少税?    税收的两大原则    谁来承担纳税负担?    税赋归宿和目前的政策辩论   政府干预    作为隐性税收的政府干预    寻租、政治与弹性   结语 第二部分 供给和需求的基础  第八章 个人选择逻辑:供给和需求的基础   效用理论与个人选择    度量快乐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递减的边际效用   理性选择和边际效用    一些选择    理性选择原则    同时决定   效用最大化与均衡    一个效用最大化的例子    扩展理性选择原则   理性选择与供求法则    供给法则    机会成本   在现实世界中运用经济学家的选择理论    决策制定成本    既定品位    行为经济学   结语   附录A 无差异曲线分析  第九章 生产与成本分析Ⅰ  第十章 生产与成本分析Ⅱ 第三部分  市场结构和政策  第十一章  完全竞争  第十二章  垄断  第十三章  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战略定价  第十四章  现实世界的竞争与技术  第十五章  反托拉斯政策与管制 第四部分  要素市场  第十六章  就业与劳动力市场  第十七章  谁得到什么?收入分配 第五部分  经济学推理的政策作用  第十八章  政府政策与市场失灵  第十九章  政治与经济学:以农业市场为例  第二十章  微观经济政策、经济学推理及其他  第二十一章  国际贸易政策、比较优势和外包术语表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经济学与经济学推理读完本章后你应当能够:·对经济学加以界定,并列出一个经济体中必须解决的三个协调问题;·解释如何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作出决策;·明确机会成本的定义,并说出它和经济学推理之间的关系;·从经济学力量、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角度解释真实世界中发生的事件;·区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辨别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和经济学的艺术。假期中,我走访了几个城市中最贫困的地区,走过一条又一条的街道,望着那些最贫困者的面容。之后,我决心尽我所能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艾尔弗雷德·马歇尔一位艺术家看世界,会看到色彩。一位音乐家看世界,她会听到音乐。一位经济学家看世界,则会看到成本与收益相映成趣。经济学家的世界或许不及别人的那般多彩或富有旋律,但它却更切实际。如果你想理解门外实在世界正发生的一切,你就需要了解经济学。如果你熟悉时事,我几乎不必设法说服你相信这一事实。失业率下降;油价攀升;利率下调;公司濒临破产……诸如此类,无穷无尽。所以,你会同意我关于经济学很重要的说法。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值得学习的。真正的问题是:你会学到多少?你的大部分收获都有赖于你个人的努力,但也有一部分取决于老师,还有一部分要依靠教科书。就这两点而言,你的运气都算不错:既然你的老师为课程选择了这本书,你一定是有一位棒极了的老师。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所研究是人类如何在特定的决策机制、社会习俗和社会的政治现实下,协调他们的需要和欲望。“经济学”一词的定义中,其关键词之一是协调。协调可能有许多含义。在经济学研究中,协调指的是任何一个经济所面临的中心问题如何得到解决。这些中心问题是:1.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要做出这三类决策有多困难?你可以想象一下家庭生活中的麻烦:争吵、斗嘴,还有层出不穷的种种问题。“我一定要洗碗吗?”“为什么我不能上钢琴课?”“鲍比有新汗衫,我怎么没有?”“妈妈最喜欢你。”现在,请把家庭的规模扩大数百万倍。一样的争吵,一样的斗嘴,一样的问题——只不过对于社会而言,这些问题的复杂程度也会被提高数百万倍。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经济学发现,个人的需求不可避免地超出他们所能够获得的资源,而后者则是由他们愿意付出多少劳动决定的。这意味着在我们的经济中存在稀缺性现象,即所能获得的商品或财产过于稀缺,无法满足个体的欲望。稀缺性包含两个要素:我们的需求和我们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二者相互关联,因为需求是变化的,并部分地由社会决定。我们实现或满足需求的方式会影响那些需求。譬如,如果你在华尔街工作,你可能会想要高档时尚的服装;而我在佛尔蒙州穿着利维斯和法兰绒衣服就很开心。稀缺性程度始终处于变化中。商品、服务和可用资源的数量有赖于技术与人的活动,即生产的基础。个体的想象力,创新能力,以及从事未来所需劳动或工作的愿望——如利用nannites和微机械将原子转化为我们想要的任何东西,都可能消除我们目前所消费商品的稀缺性。但是由于不断出现的新需求,它们不会彻底消除稀缺性。在所有我们知道的经济社会中,协调都涉及某种抑制一即约束人们的需求,提高个体为实现那些需求所愿意承担的工作量。现实的情况是许多人情愿玩乐也不为解决社会的问题而尽一臂之力。因此,基本的经济学问题包括如何激发人们为他人所欲其为,且不为他人所不欲其为。于是,经济学的另一种定义是:研究如何让人们做他们并不热衷的事情(如学习),并且不做他们高度热衷的事(如吃掉所有他们喜欢的龙虾),如此一部分人想做的事便会与其他人想做的事一致。为了理解一个经济社会,你需要学习:1.经济学推理;2.经济学术语;3.经济学家对问题所持有的经济学眼光,以及这些观察背后的理论;4.有关经漭励,度的内容;5.当前社会所面临的经济政策选择。让我们一一道来。经济学推理指南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人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思考问题。他们批判地分析一切;他们比较每一事物的成本与收益,并以这些成本和收益为基础做出决策。例如,假设你正要决定某项旨在消灭恐怖袭击的政策是否为金玉良策。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会把自己的感情因素搁置起来,然后提出问题:该政策的成本如何,获益又如何?因此,他们所认同的安全措施,如对每一位乘客进行搜身检查或使用炸弹侦测仪器扫描所有行李,未必是合理的政策,因为它们的成本可能超过收益。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就是要运用成本/利益的方法对待几乎所有问题。经济学推理——如何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以成本和收益为基础做出决策一是你要在这本书中所学习的最重要的内容。一旦学会之后,经济学推理会极富感染力。如果你易受影响,则会连生活也为之改变。它会影响你对所有事物的分析,包括那些通常人们认为不属于经济学范畴的问题。例如,你也许会运用经济学推理来决定周六晚上与人约会的可能性和晚餐会由谁来埋单。你可能会用它来决定是否要读这本书,是否去上课,应该与谁结婚,以及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这并不是说经济学推理会为你提供所有的答案。如你在本书中将要发现的那样,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之错综复杂令人无可躲避,而经济学推理仅仅是提供了一个用来接近问题的框架。在经济学的思考方式下,每一个选择都会有成本与收益,各种决策也正是通过比较这二者而得出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经济学推理的相关成本与相关收益是指某个政策可能导致发生的增加或附加成本和可能带来的增加或附加收益。经济学家使用边际一词来指代增加或附加之意。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都是重点概念。边际成本是指纺在已经发生的成本之后所要追加的成本,即在决策制定的相关成本中不计入沉没成本——已经发生的且无法追回的成本。譬如,以上课为例。你已经支付了学费;这就是沉没成本。所以,上课的边际(或附加)成本不包括学费。边际收益与此相似。边际收益是指纺已经获得的收益之处的附加收益。阅读本章的边际收益正是你通过阅读所能够获得的额外知识。如果你在拿起这本书之前就已经了解了这一章的所有内容,那么阅读本章的边际收益为零。如果读罢本章,你认识到自己已经做好准备可以上这门课了,则边际收益不为零;之前你也许只是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对边际(附加)成本和边际(附加)收益进行比较,往往会告诉你如何将自己的活动调整到尽可能恰当的程度。你只需牢记经济学决策准则:若某事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则可为之。若某事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则不可为之。作为例证,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学生和我之间可能发生的对话。这位学生告诉我说因为太忙无法来上课。我回答道,“想想看,你已经付了学费——每次讲座差不多30美元呵。”她的回答是她针对这门课阅读的正是一本我写的书,书中清清楚楚,所有内容她都充分理解了。她接着说道:我已经付了学费,不管我去不去上课,学费都收不回来了,所以这笔学费是一笔沉没成本,不能计入决定。我的边际成本是不去上课的讲座时间我会做些什么。我对我的时问估计值为每小时75美元(什么都懂的人为自己的时间估值较高),尽管我听说您的讲座很棒,但我估计来上课的边际收益只有50美元。75美元的边际成本超出了50美元的边际收益,所以我不会来上课。我祝贺她如此擅长外交辞令,并且做出了经济学推理,但接着却告诉她我每周会测验一次,而没有参加测验等同于测验不通过,所有测验都未通过的学生不会通过这门课程,而这门课程修读失败的学生又不能够毕业。简而言之,她理解了上课所带来的边际收益。正确估计的话,出席讲座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所以,她应该来上课。一句话经济学知识:坦斯塔夫(TANSTAAFL)从前,坦斯塔夫做了全天下的国王。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经济顾问,命令他们写出社会上所有的经济学知识。数年辛劳之后,他们向国王呈上了浩大的成果:共25卷,每卷约400页之多。但在此期间,握斯塔夫国王治理天下,已是万机缠身。望着煌煌书卷,他命令顾问们将他们的成果精简至一卷。经济学家们沮丧地回到了书桌前,不知该如何概述简化自己的这一番苦心撰述。许多年的重写之后,他们终于满意地拿出了一卷书,试图求见国王。但不幸的是,国务愈加繁重,而国王也已无暇顾及他们。他反而传话给他们,说自己没时间读一整卷书,并以极刑威吓他们将研究成果缩减为一句话(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暴君)。经济学家们回到书桌前,惶惶作抖,思考蓿这无法完成的任务。考虑到如果不成功就要丧命的命运,他们决定叫外卖作为最后一餐。不巧,当他们取钱付账时,他们发现自己已经身无分文。愤怒的外卖递送员撼这最后一餐带回了餐馆,而经济学家们也开始走向断头台。行走之间,递送员的话在他们的耳边回荡。他们彼此注视,忽然意识到事情的真相。“我们得救了!”他们高呼起来,“就是它!那就是一句话的经济学知识!”他们写下这个句子,呈交给国王,国王从此便充分理锵了所有的经济学问题。(他还赏赐了他们一顿丰盛的犬餐。)句子是什么呢?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TANSTAAFL(ThereAin'tNoSuchThingASAFreeLunch.)经济学与激情认识到所有事物都有成本是理智的表现,但有许多人不喜欢这种理智。它让生活缺少了一些激情,它会导致如下的一些可能性:·利用肝移植拯救一些人的生命也许无法与其附加成本匹配。用作肝移植手术而救活两个人的资金或许更应该用于营养计划,救活二十个人的生命。·也许我们不应该消除所有污染,因为其附加成本过于高昂。消除所有污染可能意味着放弃其他一些有意义的行动。·如果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就业保障意味着降低一个经济体适应新技术的能力,那么它就未必是值得考虑的政策目标。·如果不安装安全装置,每辆汽车可以节省12美元的成本,这或许值得汽车制造业考虑,尽管没有安全装置会令某些人丧命。你了解了吧。此类理智常常被批评为铁石心肠。但是,经济学家们不同意,当然这并不让人吃惊;他们认为他们的推理为大多数人创造了一个更完善的社会。经济学家的理智并不是左右逢源,被广为认可的。公司热衷于结果;其他人则不确定。数年前,我的女友说她要离我而去。“为什么?”我问。“因为”,她回答说,“你实在是太,太……理智了。”她离去多年之后,我才体会到她当时就明白的一点:理智有许多种,而不是每个人都会将经济学家式的理智视为一种品质。这些问题,我们后文中再讨论;现在,我要告诫你,无论是福是祸,学习经济学会让你以成本/利益的框架看待各种问题。机会成本要将经济学家的成本/利益法则付诸实践绝非小事一桩,你必须能够正确地选择和衡量成本与收益。经济学家提出了机会成本概念来帮助你做到这一点。采取某种行动的机会成本就是栗取该行动后所损失的利益。这里,损失的利益指的是在你采取仅次于最优选择的行动情况下所可能获得的利益。要获得某种利益,你必须放弃(丢弃)一些其他利益——次优选择。机会成本是次优选择的价值,是由于你选择一种行为而排除了另一种行为所引发的成本。坦斯塔夫(TANSTAAFL)的故事就体现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因为它告诉我们,世间万事都有成本之说;这个成本就是次优的被放弃的选择。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实例。与世上最美的女生娜塔丽(或纳撒尼尔,最有魅力的男生)出去约会的机会成本是你与稳定伴侣玛戈(或迈克)约会所可能获得的好处。治理环境的机会成本也许是原本可以用来帮助低收人人群的资金因此减少。生养一个孩子的机会成本则可能是两艘船、三辆车,以及五年内每年两周的休假,这些都是你不生孩子所可能得到的利益。(养育孩子的确会昂贵至此。)这样的例子无穷无尽,但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两个与你紧密相关的:你的课程选择和你关于学习多少内容的决定。假设你是一名全日制学生,在学期开始时你必须选四到五门课。选了一门就会排除某门其他课程,而选读经济学课程的机会成本可能是不选戏剧课。学习的情况与此相似:你用来学习经济学、学习其他科目、睡觉和聚会的时间是有限的。你在其一上花费的时间越多,在其二其三上的时问就越少。这就是机会成本。请注意机会成本概念是如何干脆利落地囊括了所有其他选择的成本与收益,并且将这些选择利益转化为你正在考虑的决定的成本。机会成本不仅仅与你的个体决定发生关联,还与影响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政府决策相关。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关于枪支与黄油的辩论。一个社会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利用这些资源获得更多枪支(即更多武器)的决策就意味着这个社会会减少黄油(即减少消费品)的拥有量。由此,当一个社会决定多花费500亿美元用于改善医疗体制,其机会成本就是在安置无家可归者、偿付国债或巩固国防等方面削减500亿美元开支。会成本概念蕴含着无数含义。它甚至可以用于自身。例如,思考其他选择需要耗费时间;这就是说要做到理性是有成本的,所以只有在一定程度上不理性才是理性的。如果你同意这一观点,这说明你已经抓住了经济学的要领。如果你不同意,也不必担心。现在,你只要记住机会成本概念;接下来,你就会受到经济学思考方式的感染。经济与市场力量机会成本适用于生活的各方各面,是理解社会对稀缺性如何做出回应的根本所在。当商品稀缺时,它们会被定量配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选择一种机制来决定什么人得到什么资源。我们来看一下几种真实世界中的配给机制。学校宿舍常常通过抽签分配,广受欢迎的课程往往通过先到先注册的方法。然而,在美国,食品大体上确是通过价格配给。如果价格对食品起不到限定作用,就会出现食品不足的问题。所有稀缺的商品都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分配。这些配给机制是经济力量的实例,是对稀缺性的必要反应。是允许这些经济力量自由公开地运行,还是对其加以一定的控制与约束,这是一个社会所必须作出的重要选择之一。市场力量指的是一种被社会赋予一定相对自由度,在市场中发挥作用的经济力量。市场力量所进行的分配是通过价格的变化。当发生(商品)短缺时,价格就会上升,出现盈余时,价格则会下降。本书会用大量篇幅来分析市场如何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经济力量去协调个体行为和分配稀缺资源。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机制,引导我们市场场行为的价格升降。社会无法选择是否允许经济力量运行——经济力量永远都是在运行之中的。但是,社会可以选择是否允许市场力量占支配地位。在决定是否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这个问题上,社会、文化和政治力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济现实正是由这些因素之间的角力所决定的。

编辑推荐

《微观经济学(第6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微观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我先在书店里买了他的宏观经济学,发现,写得真好,后面就又买了一本微观经济学。我真感慨了,国内的教科书大概是永远不会达到这种境界的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   我几乎收集齐了所有的微观、宏观经济教材。呵呵,没有中国教师编的教材。
    高鸿业版的没读过。
  •   不错的书 快递效率高
  •   快捷,质量
  •   书本身不错,但是面上一堆的灰,好不容易擦干净了,却有摩擦的痕迹了,而且边角还有磨损,很是影响外观。
  •   留学时英文同版教材,大学经济学好书,强力推荐!
  •     偶然读了这本书,觉得眼前一亮又读了另外本宏观经济学,看得出2本书不是作为一套编著的,重复的部分很多,书的特点是重在讲授观念,浅显易懂,而且作者很少提级数学,作为入门读物还是不错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