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曼弗雷德·库恩 页数:651 译者:黄添盛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思想界的康德热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可谓是持久不衰。眼下这本《康德传》,我想,会给这一热潮继续加点温。按着这本传记作者的想法,他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康德人格。当然,他是否达到了这个目的,恐怕不是他说了算。但是,至少有一点他说对了:我们必须让康德活起来。追究源头,中国思想界的康德热大概有两股原始力量。一股来自李泽厚先生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角度解读康德;一股来自牟宗三先生从康德道德哲学角度谈论中国儒家心性思想。“这两股力量都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它们的推动力至今仍然能够感受到。当然,这两种关于康德的解读是否准确?是否令人满意?——这自当别论。但是,这些年来人们在康德著作翻译和研究上可谓是不遗余力,归根到底,其动力来自所谓的追求康德解读准确性情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上述两股力量的能量。无怪乎有人戏称,中国人对康德的理解之准确性超过了西方人。既然是戏称,我们千万不要去追究其合法性。不过,由此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中国学术界有了一块分量不轻、范围不小的康德学地盘。略略浏览一下这块地盘,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康德虽然位居地盘的中心,但看上去不过是一尊毫无生气的可望而不可及的模糊形象。换句话说,中国康德学所呈现的康德甚至不是一个思想者,而仅仅是一堆和生活没什么关系的抽象概念。有人美其言日:这才是纯粹哲学!比如,人们津津乐道的康德晚年那像钟表一样呆板而准确的生活节律,以此说明康德思想的严密性和精确性。于是,我们获得这样一个康德印象:没有生活趣味、没有生存关注、没有情感发泄、在思想上精益求精、除了思辨还是思辨等等。这是一个概念化了的康德。康德作为思想家是活生生的。但是,康德是怎样一个活生生的思想家昵?康德在世时就有不少人给他写传记。因为康德的巨大威望,康德生前还没有几个人敢说他的坏话。所以,这些传记都只是挑好的说,好像康德是一个世人的楷模。不过,晚年的康德因为出版他的一篇关于宗教的文章(后来收集在《仅论理性界限内的宗教》第二章),和当时的政府书报检查有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在政府官员看来,康德的基督教信仰出了问题。在路德宗基督教信仰主导的德国社会,基督教信仰出了问题就是人格出了问题。随着他的死去,有人有意无意地附和政府的意见开始谈论康德为人处事时的各种负面故事,甚至康德关于他妹妹没有文化的说法也成为话题。这种谈论让康德的一些生前好友十分不爽,激发了他们撰写康德传记以正视听的冲动。这些后来的传记企图调解康德宗教思想中的反基督教信仰的因素,把康德描述为至少是拥有虔诚信仰的好公民。”这样一来,不同传记版本呈现了不同的康德形象。于是,康德的性格就出现了多元化。也许,这个多元化是我们深入了解康德作为一个思想家的切入点。我们知道,康德生活于其中的德国是基督教路德宗信仰主导的国家。准确地说,康德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哥尼斯堡度过的。当时的哥尼斯堡由敬虔派(路德宗中的一个新兴派别)所控制。敬虔派的对手主要是路德宗正统派。正统派看重的是教义的正确性和权威性,在路德宗教会强行实施统一的教义,而对于教义如何落实到人的生活中这样的问题则不了了之。这种倾向导致了正统派神学和信徒生活的脱节,使信徒的宗教生活流于形式和呆板。于是,如何造就基督徒的信仰生活这一关注便凸显出来。敬虔派之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较好地回应了这一关注。对于敬虔派来说,基督徒生活的关键点是敬虔和顺服;至于教义,敬虔派不加强调,但在神学上也不和正统派较量。既然问题出在基督徒的生活上,敬虔派认为,基督徒必须重视自己的信仰重生经验,经历在上帝恩典中的自我更新。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必须在读经祷告中和神建立亲密的关系,过一种严格的遵守律法的道德生活,活出基督的样子。在组织上,敬虔派要求信徒过一种小教会的生活,即团契生活,目的是让信徒建立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彼此扶持。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所谓的“彼此扶持”演变为“相互监督”,把基督徒的团契生活转化为一种道德上的修养,维持共同道德规范,甚至允许教会领袖把自己的意志加在信徒头上。康德出生于敬虔派家庭,一直到中学都接受敬虔派的严格教育。不过,康德在经历敬虔派教育时发现自己身处两种绝然不同的环境,一种是积极的,一种是消极的。它们对康德的生存关注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一个是康德从小生活于其中的敬虔派家庭;一个是康德中学时期就读的敬虔派中学,称为腓特烈中学(以当时在位的普鲁士国王的名字命名)。家里和学校的生活绝然不同。在家里,他体会到了父母的敬虔给他带来的是温暖、安全、可靠。在学校里,敬虔派教育严格要求的反省、监督、自制等等则给他留下了恐惧、害怕、奴役的记忆。这两种敬虔派环境对康德的生活都是切身的,同时是矛盾的。它们在康德身上留下了一种充满张力的情结。我们注意到,对于学校里的敬虔派教育,康德只有坏印象。康德成名之后常常谈起中学教育的那种在外在要求中反省自我的虚伪,那种在他人监督中培养的奴性,那种自以为完美的自制带来的傲慢等等。康德的这些评论解释了他为什么在上大学之后离开教会越来越远,以至于不参加教会活动,临死前拒绝牧师的安慰祝福等等。康德关于教会的消极评论和态度往往被用来支持如下论断:敬虔派教育在康德身上没有留下积极的影响!然而,我们也读到,康德在评价敬虔派时使用了这样的语言:“那些真正严肃的敬虔教徒散发尊贵的气质,并拥有作为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高品德,即静穆、喜悦与不为激情所扰动的内在平安。没有任何困境或压迫可以令他们不悦,没有任何争端可以激怒他们或让他们产生敌意。”这里谈到的“真正的敬虔教徒”,便是康德在他父母的怜爱关怀和循规蹈矩中所感受的敬虔派;它是康德所向往的敬虔派。追本溯源,我认为,它也是康德的道德哲学所展示的敬虔派。
内容概要
人们通常以为,康德只是个单纯的思想家,终其一生都在普鲁士偏僻一隅过着离群索居、机械一样规律的生活,既没有故事也没有历史。库恩教授的这部传记则最终打破了这一神话。 库恩教授指出,康德的生平本身就相当有趣。与以往只着重于康德晚年的传记不同,本传记着重于正在构思《纯粹理性批判》的年轻哲学家,再现了一个多面向、真实的康德形象,从而打开了我们了解康德其人及其时代的有趣视野。 康德的生命几乎横跨了整个18世纪。在他成年岁月中发生的西方世界里最重要的变化,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我们现在认识到的世界,便是在那个历史时期里成形的。而从康德的这部传记里,我们可以知道他的哲学其实就是在回应新的现代性概念。他的思想生活反映了当时文化、政治与科学的最重要发展,他的观点是对于当时文化气氛的反思。英法的哲学、科学、文学、政治与风俗,形成了他日常交谈的主题。即使像美国独立运动与法国大革命这些比较遥远的事件,对康德也有明显的影响。我们必须在这整个世界背景下去了解他的哲学。 康德属于哥尼斯堡的特殊知识氛围的一部分,本书探讨了他与哈曼、冯·希佩尔、赫尔德、赫茨等“哥尼斯堡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生活如何交织在一起,以及康德如何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被引导。康德的批判哲学必须在这个背景中去了解。这部传记将比既有的传记更加凸显这些视野。换句话说,这将是一部康德的思想传记,旨在呈现康德的思想生活如何扎根于他的时代。 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较不着眼于康德的标准哲学作品,而专注于康德生活里的重要事件,以及它们和当时世界重大事件之间的关联。在不忽略康德生平与著作的代表性细节的前提下,以康德的知性之旅为叙述的轴线,带领读者巡礼康德曾经走过的旅程——从探讨牛顿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学者,到捍卫启蒙的文明世界道德的伟大思想家。 本书作为一部哲学家的传记,把康德的生活故事与其作品的哲学意义整合起来,从哲学与历史的观点来看都言之有物,因而被誉为五十年来最全面的康德传记。
作者简介
曼弗雷德·库恩,以研究康德、休谟以及他们之间思想关系的作品而著称于世。他对启蒙运动、德国古典唯心论在德国、法国和大不列颠的传播和发展拥有广博的知识。同时也从事伦理论学和宗教哲学方面的研究。库恩曾任德国汉堡大学客座教授,现为美国波士硕大学哲学教授。编著的作品有《德国的苏格兰常识》(Scottish Common Sense in Germany,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88),《伊曼纽尔·康德:各国康德学论文选辑》(Immanuel Kant,An International anthology of essays on kant,2vols.,edited with heiner F.Klemme ,Ashgate,2000)、《康德传记大全》(Kant Biographien,8 vols.,Thommes,2002)。
黄添盛,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博士,现定居德国。
书籍目录
哥尼斯堡的中国人(代序)作者识人物表康德生平与著作年表前言第一章 童年与青少年时期(1724-1740)第二章 大学生与家庭教师(1740-1755)第三章 优雅的硕士(1755-1764)第四章 重生及其意含(1764-1769)第五章 沉默的岁月(1769-1780)第六章 “粉碎一切”的形而上学批判(1780-1784)第七章 道德形而上学的创始人(1784-1787)第八章 与教会和王室的摩擦(1788-1795)第九章 老人(1796-1804)注释参考书目索引编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童年与青少年时期(1724—1740)童年早期(1724-1731):“从道德的角度而言最佳的教育背景”1724年,在人类史上没有重大的意义,然而也并非完全乏善可陈。在这一年莫斯科与君士坦丁堡签订了瓦解波斯的协议,两强并且已在先前侵入其领土,波斯的国王默罕穆德(Mahmoud)精神失常,下令屠杀伊斯法罕(Isfahan)的所有居民。腓力五世让出了西班牙的王位,由他的儿子路易继承,然而路易在短短的几个月后丧命,于是腓力又重新掌权。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州)的总督发布了“黑色法典”,藉以箝制黑人并驱逐犹太人。与此同时贵格教会(Quakers)与门诺主义者(Mennonites)起草了他们的第一份反奴隶宣言。在费城第一个欧洲式的行会成立;在爱尔兰(当时仍为英格兰的属地,由外来的领主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发表了《布商的信》,鼓吹爱尔兰人抗拒威廉·伍德(William Wood)的计划,因为他取得了铸造爱尔兰新币的专利,却意图操作贬值从中取利。以“彼得大帝”闻名的彼得一世创立了俄罗斯科学与艺术学院。保罗·达德利(Paul Dudley)发现了谷类杂交的可能性。赫尔曼·布尔哈夫(Herman Boerhaave)在他的《化学元素》(Elementae chemiae)一书中主张热是一种流体,华伦海特(Gabriel Daniel Fahrenheit)说明了水的过冷现象。韩德尔完成了两部不甚著名的歌剧《恺撒》(GiulioCesare)以及《帖木耳》(Tamerlano)。拉莫(Jean Philippe Rameau)完成了三部大键琴作品集的其中之一。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发表了《罗珊娜》(Roxana)与《新环游世界》(A New Voyage aroundthe World)。勒萨日(Alain Ren6 Lesage)完成了小说《吉尔·布拉斯》(Gil Bias)的第二卷。拉法耶特女伯爵(Comtesse de Lafayette)的遗作《丹德的女伯爵》(La Comtesse de Tende)在此时问世。贝尔纳·德·丰特奈尔(Bernard de Fontenelle)完成了(《神话的起源》(DE I’Origine desfables),探讨神话的心理学的和知识的起源,破解一般人的迷信。克劳德·比菲埃(Claude Buffier)出版了《论第一真理与理智判断的根据》(Traitd des verites premieres el de la source de nos juge—ments),揭露人类知识的基本原理。大卫·休谟则是爱丁堡大学的二年级学生。
后记
本书的中译本原由台湾商周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名为《康德:一个哲学家的传记》。译文准确生动、可读性强,在此应特别感谢译者黄添盛先生的辛苦劳作。此次出版,考虑到大陆学术规范和阅读需求,编者对于译文中的术语、人名、地名,按通行译法做了更改;对于康德作品的引用,也参照通行译本进行了替换,文中已一一注明。在此向这些译本的译者们深表谢意,文中如有误犯或不周之处,当由编者负责。此外,台湾商周版的索引部分比较简略,本版编者参照英文版索引做了完整的中英文对照索引。为便于检索,注释统一改为书后注,并在书眉标记中译本页码。《康德传》的译文经谢文郁、高山杉、刘铮诸位先生的审阅,得以进一步完善提高,在此一并致以谢忱。希望本书的翻译出版能对推进国内的康德研究略尽绵薄之力!编者2008年1月
编辑推荐
《康德传》作为一部哲学家的传记,把康德的生活故事与其作品的哲学意义整合起来,从哲学与历史的观点来看都言之有物,因而被誉为五十年来最全面的康德传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