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10-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荷)迈凯 编 页数:384 译者:李井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经济学究竟是一门受人尊敬的、有用的、面向事实的学科,抑或只是经济学家们虚构了很多模型的智力游戏?本书汇集多位在各自领域极有声望的学者,对当前经济知识的性质与局限进行了彻底和全面的分析。各位作者分别从方法论、语义学、本体论、修辞学、社会学与科学经济学的角度,讨论经济学模型与现实的关系、经济现象的基本性质,以及经济学的学科制度问题。 事实还是虚构?经济学究竟是一门受人尊敬的、有用的、面向事实的学科,抑或只是经济学家们虚构了很多模型的智力游戏?本书主要从三个相关的视角来讨论这个问题:经济学模型、经济的本质、经济学学科本身的社会结构。相应的三个关键问题分别是:经济学模型与现实有怎样的关系?与经济相关的那部分世界是怎样运转的?经济学的学科制度对其面向事实还是虚构有怎样的影响?关于这些问题和它们间的相互关系,还会进一步引出许多问题。如果经济模型和经济事实都是社会建构的结果,那么模型表现了真实世界这一点具有可信的可能性吗?在怎样的条件下,这种可能性才会实现?本书汇集多位在各自领域极有声望的学者,对当前经济知识的性质与局限进行了彻底和全面的分析。
作者简介
乌斯卡里·迈凯(Uskali Maki),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的科学哲学教授和伊拉斯谟哲学与经济学研究所的学术主席。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科学实证主义、非实证主义假设、经济解释、社会本体论、经济学的修辞、经济学的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
书籍目录
作者简介前言第一部分 导论第一章 社会科学的“沉闷的皇后” 乌斯卡里·迈凯第二部分 经济学的现状第二章 现代经济学的严峻趋势 马克·布劳格第三章 现代经济学以及对它的批判 帕萨·达斯古普塔第四章 对于经济学非实在论的几点否定理由 乌斯卡里·迈凯第三部分 经济模型和经济现实第五章 可以置信的世界:经济学中的理论模型 罗伯特·苏格登第六章 因果次序的局限性:从经济学到物理学 南希·卡特赖特第七章 计量经济学与现实凯文·D.胡佛第八章 模型、故事和经济世界玛丽·S.摩根第九章 经济模型与现实:非正式科学方法的作用 罗格·E.巴克豪斯第十章 似真性与经济理论埃卡·内尼罗托第四部分 经济现实的建构第十一章 理性选择、功能性筛选和“中空的黑箱”菲利普·佩蒂特第十二章 共同文化的实在性绍恩·P.哈格瑞夫斯·黑泊第十三章 集体接受和集体态度:论社会实在的社会建构莱摩·图莫拉沃尔夫冈·巴尔泽第十四章 哈耶克与文化演进布鲁斯·卡尔德维尔第十五章 证据的地位:约翰·穆勒对“具体事实”的早期研究 内尔·德·马尔吉第五部分 经济学的制度第十六章 有了修辞学,你将不再需要实在论戴柱·N.麦克洛斯基第十七章 变愈多,不变愈多:当代科学研究中的社会实在论D.韦德·汉兹第十八章 经济学家:寻求真理者还是寻租者?杰苏斯·P.扎莫拉·博尼利亚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社会科学的“沉闷的皇后” 乌斯卡里·迈凯 1.“沉闷的皇后”的真实性与虚构性 经济学是一门有争议的科学,不仅它的各种理论、模型和方法,更值得注意的是,它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都受到了争议。只要回想一下经济学的各种广泛流传的别称——“沉闷的科学”、“社会科学的皇后”,上述状况就非常明显了。 假如把获取关于世界的可靠知识的能力作为科学的特征之一,并进一步认为这不仅是一种能力,而且是所有被称为“科学”的学科的主要目标与实际成果,那么经济学在这方面的表现又如何呢?这个问题几乎和经济学自身一样古老。 很多人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傲慢且无知的学科,因为从方法论价值来看,它在数学上的精炼和专业化,与其生产关于真实世界的正确知识这个目标几乎不相干甚至毫不相干。他们认为,就严格的数学表达这方面来说,经济学或许可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但它的不足在于与真实世界的关联。经济学很大程度上是一门形式化的虚构的学科,与真实世界中极其丰富的事实几乎无关。正如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llyle)的评价,“这是一门沉闷的科学”。 或许是由于对经济学现状和未来的新争论,或许是当前氛围偏爱非正式的具有修辞效果的别致语言,也可能这个词语本身模棱两可的含义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沉闷的科学”这个词似乎变得越来越流行了。这个词含义丰富:一个最广泛但毫无用途的含义是指经济学的蹩脚推理或其观点不受人喜欢。一个特别却更常见的含义是指基于收益递减假设所作出的对未来的马尔萨斯式悲观预期。另外,也有人将它与人们意识到的让人愁苦的“经济必然性”联系在一起,这种必然性以预算约束的形式和各种类型的交换支配着社会生活。还有人用它来指责经济学对他人的苦难漠不关心,并常常把这种冷漠归咎于自由市场经济的鼓吹者。此外,人们有时还将其理解为:由于受货币价值和市场的影响,经济学仅仅关注人们精于计算的贪婪及其后果,而对社会规范、习俗、情感和人际道德关系视而不见,忽略了经济现实中这些重要的事实。这个词最后还被赋予这样一种含义:视角褊狭或内视的理论经济学在解释、预测和控制复杂经济系统运行(例如预测和帮助消除经济危机)方面束手无策。与本书主题联系最密切的是最后两种含义——即经济学遗漏了经济现实的重要方面,以及对真实世界问题的自闭式无能。 但有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许多应用型经济学家反对那些认为经济学(至少是他们偏爱的那一部分经济学)是让人沮丧的悲观论断。在他们看来,经济学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并不只是由于其出众的数学严格性。他们相信最好的经济学理论对现实世界问题及其相关政策有着强烈的兴趣,相信经济学有能力深刻地洞察经济现实并可以获得关于经济现实的重要知识,至少比起其他任何通过知性方面的努力所得到的关于经济问题的知识来,这些知识与现实联系得更加紧密、可靠。如果这类经济学家受过方法论方面的训练,他们可能会认为:只有当经济学的虚构性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虚构时,才可以说经济学在处理虚构的故事。事实上经济学(或至少它其中足够大的一部分)是一门令人合意的面向现实的科学。由于一个简单的原因——即经济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而且难以观测,至少现实无限复杂而理论却比较简单——关于经济学的上述事实很容易被忽略。卡莱尔忽略了这一点是因为他并不理解熊彼特(Schumpeter)曾说过的一句话——“对艺术家来说所有的科学都是让人沉闷的”(1954,410)。 围绕“沉闷的皇后”的争论由来已久。西斯蒙第(Simonde de Sismondi)在1819年就已提出过今天听来仍觉熟悉的批评:“我们看到经济学采用了更加简洁的语言,用越来越难理解的计算包装自己,从而在抽象中迷失了自己,完全变成了一门玄奥的科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