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的生死爱欲

出版时间:2005-05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詹姆斯・米勒  页数:571  字数:600000  译者:高毅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米勒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跃动、炽热、无畏而闪亮的心灵——诚然,它或许带有些许自我解构的意味,而且都太人性,但它永远不会被诟病为陈腐、平庸、无名和幼稚。                             ——《纽约时报》书评     米勒这本颇有争议的书是严谨而繁复研究的产物……他讨论了疯癫、死亡和同性恋,尤其是用大量形象生动甚至近乎感官层面的细节描述了施虐-受虐文化。                             ——《新共和》     这本书是对福柯的一生充满想像力的大胆诠释,人类三个世纪的现代性遗赠下来的道德和美学传统被这本书拓广甚至颠覆了。                            ——《波士顿环球》    詹姆斯·米勒谈论性与哲学、尼采与艾滋等话题的方式可能会让一些读者震惊……但正是通过这些看似悬殊的元素,他建构出一种爱欲的人生。                             ——埃德蒙·怀特(Edmund White)    这本惊人之作,因其思想的灵光极具启发力;反响之大,也与其讨论的对象极为相称,可以说是进入20世纪晚期西方文化的一本关键性读本。                             ——萨义德

作者简介

詹姆斯·米勒,现任美国新社会研究学院副教授,该学院自由研究所主任。1981年至1990年间曾担任《新闻周刊》(Newsweek)图书和音乐评论专栏作家,兼《娱乐周报》(Entertainment Weekly)、《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新时代》(New Time)和《滚石》(Rolling Stone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作者之死第二章 等待戈多第三章 袒露的心第四章 谋杀之城第五章 在迷宫里第六章 残酷无情第七章 惨不忍睹第八章 求知意志第九章 战斗呐喊第十章 改写自我第十一章  他的秘密后记关于资料来源和译文的说明注释中使用的缩略语致谢作者简介译名对照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福柯的生死爱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0条)

 
 

  •   传记,尤其是哲学家的传记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类型。传记和作品一起读更是有趣。

    福柯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这本书是我随时随地插空读起来的,反倒有了消化的机会。不要被页码吓到,超级值得一读。
  •   超级好,结构严谨,是我看见的最好的福柯传记,但排版一般,看起来很密集又吃力
  •     第六章起名“残酷无情”,在谈论福柯的政治立场。所有人都知道他加入过法共,但后来退出了。事实上在当时,他选择法共,更像是一种时代品格裹挟下的行动。等到了后来,也就是进入70年代后,人们像十年前一窝蜂地奔向新左翼一样,一瞬间不再谈论什么左派的人道主义了。在我们这里,“存在主义”仍然为某种悲天悯人的责任感代言,而在西方,68以后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成了虚伪、天真和保守的代名词。这一章正是想说明所谓“革命”是如何在它的本源上与“残酷”相连接的。而这种残酷又如何能成为一种反抗现代生活压抑性的财富。
      
      五月风暴的时候福柯不在法国,而是在突尼斯。巧合的是,突尼斯当时也爆发了大规模的学运,上演和巴黎如出一辙的街垒对峙。作为突尼斯大学最有名的教授,他深入其境地观察了这场现代意义上的革命。并且留下这种结论“马克思在这一情况下产生某种神话的作用。这个神话是乔治·索雷尔意义上的,指的是这样一群意向,它们能激发一种道义的力量。激起狂暴的行为,强烈的情绪和非同寻常的激情。使学生能够承担起可怕的风险,去发表和散发宣言,去号召罢课,哪怕会因此而坐牢,这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第一次暗示人们:政治、就像艺术和性活动一样,可以引起一种极限体验。(P237)
      
      事实上,革命可以让残酷合理化。在革命环境里,观众会发现暴力、监禁、拷打、凶杀都被作为原则加以贯彻了,而且连深表歉意的意思都没有。尼采说过“实施残酷,便是享受权力感的最大满足”。
      福柯能没有这样的警惕心吗?他一边兴奋于政治运动中藏匿的某种反抗压抑的激情,一边对那中间反人类的危险的蛮荒本质产生疑虑。于是他才追问“人们怎样才能避免沦为法西斯主义者,甚至(尤其是)当人们自以为是革命斗士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言论和行动,我们的心灵和乐趣摆脱法西斯主义?我们怎样才能将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们行为中的法西斯主义驱逐出去。”(P320)
      
      这观点没有什么神秘的,承认马克思和尼采在某种意义上的同一性已经不是什么别出心裁的观点了。
      革命总是以创造全新的“新人”为宗旨的,这是马克思和尼采的共同理想;然而这种理想却指向两个截然对立的方向。
      马克思的“新人”具有一种令人愉快的和谐感,摆脱了主人和奴隶、老板和工人之间的残酷冲突,是普罗米修斯式的自由和普遍知性的形象表现,它以思想、劳动和爱体现着整个人类的天使般的本质。按福柯在1978年的一次谈话中所说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来说,问题在于“恢复我们‘失去的’同一性,解放我们被囚禁的本性、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随着异化的结束,以及共产主义的胜利,马克思称之为“真正的个人”的那种东西将最终以完整的姿态显现于世。
      尼采的“新人”则于此相反,具有一种破坏性的创造力,超越善于恶的划分,是令人失明的权力和守护神狂暴的形象表现,不为一般人对幸福、公正或怜悯的渴求所羁约。“对我来说”福柯在1978年解释到,“必须造就的并非那种(马克思列宁主义所向往的)与自己同一的人,就像自然对他的安排那样,或者是按其本质所规定的那样……这毋宁是一个破坏’现有自我‘的问题,是一个创造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的问题,总之是一种全面的革新。”(P240)
      苏联是马克思的延长线,德意志第三帝国是尼采的延长线。
      极左派和极右派的各种新武士们全都一样,对被法典制止了的流血冲突眷恋不已,并对现代国家竭力否认其暴力起源的做法深恶痛绝。尽管意识形态上歧见甚深,原始法西斯主义者和战斗的社会主义者却都热衷于使用赤裸裸的暴力。他们都在暗示说“为了繁荣昌盛,你们必须多多杀敌。”每当社会主义不得不强调斗争问题的时候,一种嗜血心理便增强了;或者,按他的讲演中用他自己特有的语言所说的“种族主义便复活了”。在阶级战争中流的血被誉为锻造新人的手段。而在消灭资产阶级社会正中心的敌对势力的斗争中,某些群体被定为灭绝的目标。(P404)
      
      
      这无疑符合福柯所宣扬的解放压抑的观念,但又隐秘地指向了极权。这种两面性正是其在美学上迷人的地方。福柯之所以不让人讨厌就是因为他清楚这种残酷力量的双面特质,并且供认不讳。
      所以,埃德蒙·怀特在他死后评价道“米歇尔·福柯是一个深深地着迷于权力的人,而且他迷恋的权力,无论在政治方面还是在性欲方面都是极端集权主义的。终其一生,他都在同这种迷恋作斗争,我最钦佩他的就是这一点。”
      
      
      这一章对诸多问题酣畅凌厉的评论,比目前国内任何一本概述60年代左翼风潮的著作都要一针见血。解决了我的一些疑问。摘录下来。
      
      
      
  •     夏天买到这本书,当时应该是21岁,是个民哲。转眼,快要10年了。要不是今天再看到这本书,我也许都要忘了是从那里开始走的这十年心路。自我实践的实验哲学,这条路的尽头,仿佛从起点就注定了是一个荒谬的悖论。福柯是这样,我是这样,应该还有很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是这样。将自己带上实验台,最后拖上手术台,诊断书上写:半心半意的失忆,半明半昧的肿瘤。我们渴望身体变得无形无象,最后心灵却往往无着无落。
  •     在看《当知识分子遇上政治》时,想起了这本很久以前读的书。
      
      时期上,前书讨论福柯时,引用的大都是这本传记。
      
      中文翻译十分雅驯,是我所见过的极好的翻译。书很厚,却可以24小时读完——因为太吸引人,一直读到天亮。
  •     盛名之下总还有它的道理,有时候知识简直让人恶心,但又是唯一的道路。拥有智识的人应该多一份慎戒之心,对天地存有敬畏之情,方不致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极端的否定往往提示真理,但也陷入悖论。
      
      一个是有些想法已经不断改变,一个是未整理文稿未成熟,易被人误导。在什么层面说什么话是很重要的,对一个有公众影响力的人来说,确凿无疑才适合公之于众。
      
      每种人都会寻找自我的意义并不断叠加,特别是曾被否定和特殊的人群。
      
      任何极致都是毁灭。
      
      生命为什么要存在?而且要极其强烈复杂的存在?
      
      他是一种真实,而且真实的为人们内心放纵的欲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也是人性一个真实的剖面,但这绝不是天启的真经,真经永远是一片空白,任何书写都是伪证。
      
      受难所具有的道德强烈升华感是它对实施的人的强烈盅惑。
      
      归于混沌,无名名状,痛快淋漓
      
      没有轨道而可以飞翔。
      
      在中间的现实决定了你的生存形式。
      
      一切行为都是无所逃遁的。
      
      仅仅字面的流传就足以造成反讽
      
      意义和现实体味的意义是必须要考虑的
      
      自杀本身所呈现的狼狈本身就涵盖了它完全真实的存在
      
      勃起,这确实是两性之间根本的差异,没有这种现象让女人长期处于情感和欲望的混沌状态,可以自我欺骗和隔离。
      
      所有的已破解差不多都是一个伪证,因为它切割了那模糊地带。
      
      ……………………
      此书是2008到2009年看的,翻出来录了几段,不想录了……
      
      
      
      
      
  •     这是一部特别的传记,集人物生平、文学、哲学、历史为一体,可能他其中的一些表述不是很准确,毕竟读懂尼采、海德格尔、萨特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它在可读性与易读性方面比之原著容易了许多。而且运用各学科融合的方式与福柯本人的著作精神相符,比如每一章节的开篇你可以看到福柯系谱学考古学的影子。从作者的后记中可以看出他在成书过程中的努力。我相信看完这本书,福柯在你的眼里不再是冷冰冰的权力、话语、后现代几个字,会对这个看似凛冽的光头产生温情。
      
      这本书以时间为线,事件为点,串起福柯的几部作品:《疯癫与文明》《词与物》《规训与惩罚》《性史》。基本上是一个章节对应一篇。福柯的思想庞杂,写作每本书触及的点不同,吸收的观念也有区别,所以建议研究他某本书的人挑对应章节细读。
      
      阅读福柯的作品,你会发现他着手研究的不是一个正常的群体,疯癫、杀人犯、监狱,或者说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普遍大众。尽管他最终会推导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这恐怕也源于萨特存在主义的“极限境遇”的预设。
      
      后现代没有一个统一的纲领,唯一的共同点恐怕就是反传统,反现代以前,反现代。我甚至找不到他们信奉的东西。乔姆斯基那个老头儿谈到和福柯的交谈时说的很好玩,“通常,当你和某个人谈话的时候,你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你和他有一个共同的道德立场。通常,你会看到他用共同的道德标准来辩明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提出一个论点,可以去论证它,可以指出这个观点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但这一次,我感到像是在和一个并不眼我处在同一个道德世界的入谈话。”
      
      《规训与惩罚》的诞生和传播有其特定的政治意味,时值法国毛派运动趋于解体、暴力运动盛行,人们急需一种理论来对60年代的那些运动进行重新评估。在既不要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粗野唯物论,又不要大多数主流社会科学的保守经验论的前提下,制定一套关于现代文化和社会的完善的批评法。
      
      不过纵观福柯的一生,与社会运动、政治联系密切。他的思考无不是与特定事件相联系的。入则静坐书斋,出则走上街头,这样的奇才几百年出一个,可遇不可求。所以说他是萨特之后法兰西的第一人,之后在无继任者。
      
      读这本书的同时我在想另一个问题,我们总说哲学会让人变得聪明,然而事实是很多人不去思考什么依旧可以在现世生活得很好,而且我们看到社会学与哲学交叉的这块很多只是提出问题,就像福柯自己说的,看他书的人看完只会觉得彻底无能为力了,那么,哲学在当下是否还有意义呢?
      
  •     我承认,是书名中的“Passion”一词吸引了我。更兼中译本搞成“生死爱欲”,一副八卦小报派头。但这却都是幌子,整本书其实是以很严谨的资料在说话。除了福柯生平的事迹,更多的是对其思想的溯源与作品的解析。这是一本严肃甚至太过严肃的传记作品 (如果本书定位为传记作品的话)。尽管我确实如愿窥视到了福柯的一些八卦:同志爱人啦SM活动啦嗑药啦濒死体验啦。可是举凡这些福柯的“八卦点”也都在作者的条分缕析下一一归顺了全书的主旨与基调,也就是福柯一生的主旨与基调:成为自己。
      
      举凡大牛,应该都有自己是大牛这样的认知的吧。尽管这样的认知也仿佛天机,在一开始连主人公自己都没有猜透。在学校里福柯是个性情孤僻有点古怪的学生,自杀未遂有自残倾向。福柯做学问研究历史 成为大牛,也不过是成为自己的一个部分与结果吧。对他来说,自残SM濒死同样是成为自己的一个部分。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词,“limit experience”。福柯对死亡有着深深的迷恋。自少年时代自杀未遂后发生过一次车祸,是他最接近死亡的一次体验。他时常以无比怀念的口气提起这次车祸,提起他所体验到的濒临死亡,那种无限迷朦无限美好的感觉。濒死以外,SM活动中的拷打,痛苦的性交,抽食大麻后出现的迷幻的幸福感,福柯似乎在不停试探人类感官的边界与底线。他并不畏惧肉体的痛苦,甚至不惜以自己的身体为试验品。“痛切”,如果没有痛就无法真切地感受到存在。 这或许就是“limit experience”赋予他的终极意义吧。他最终死于爱滋, 一种在当时还刚被认识的疾病。死于不停的探索,这样算不算死得其所。
      
      与“limit experience”同样重要却似乎相矛盾的另一关键词是“se déprendre de soi-même”,get free/rid of oneself。是在成为自己与放弃自己之间的矛盾。我们于是似乎明白了福柯对死亡的迷恋,那种对自我消亡的深深向往,同时又开始困惑于他对痛切的追求。究竟是成为自己还是放弃自己,又或者,这两者根本就是人类生存的终极dilemma,福柯当然也概莫能外吧。
  •     2009年是福柯逝世25周年。
      自从这位法国大光头死去之后,全世界好像都开始抱着他寻求对世界的新解释,比他死之前抱得更紧。可是一般人也是一班人仍然对他念念不忘的是他的那点八卦,我即是一般人也是一班人,对他的那点八卦也很是感兴趣,所以看到詹姆斯米勒的那本皇皇巨著《福柯的生死爱欲》的名字后,就决定看看。结果发现大家的兴趣点果然都是一样的~当然这也不能怪别人,本身福柯就是个超级八卦的人,试想本没有哲学家是对于精神病、监狱、性发展史这样的历史边角料话题感兴趣的,或者说人家不明目张胆的叫嚣自己感兴趣这个。可是这个大光头就这么另类,以此为职业,还做出了名堂,这只能理解为福柯这人天生骨子里就充满了窥探别人隐私的恶趣味,他自己也说过他的成果全是因为他注意了别人没有注意的档案、私人著述、还有档案里大量的附注等等。
      而我印象里的福柯也就成了这种堪比小报记者的形象,还有就是米勒那本传记封面上穿着日本浴衣的光头,颇有点日本黑社会的感觉。
      看过一本福柯的传记,题目很是让人为之一震——知识与权力,当然这是福柯一直以来很在意的课题,也是他很多著述的论点,然而就这么生生的把这两个名词摆在这上面还是会让人对于福柯充满了误解,很像是哈贝马斯那个愤青老头,实际上的福柯确实在标准不过的一个读书人,从行文来看甚至是有一点迂腐和晦涩的老学究形象,而据说他讲课也并不讨喜,通常是准备好讲稿,然后一丝不苟的念讲稿,讲稿也并不像讲稿,里面充满了即为书面化的修辞,关于这一点可以看看他在法兰西学院的演讲稿,而这正好是我最讨厌的一种讲课方式,但是回想起来自己好像也是这种类型,所以对他也就有了一份宽容,再退一步想,能听到他的演讲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通过文本的形式来看到他的思想,所以他这种在当时当地很迂腐的演讲形式却是惠及后人,毕竟太标准的演讲形式里面必定充满了口号式的断语,对于表达和传递作者的思想有百害而无一利。
      大多数的哲学史家都将福柯列为结构主义的大将,然而福柯对这种分类确实不以为然,以他对世界判断的眼光,世界上的所有都是个体化的分裂化的,然而孰是孰非却也不是我能说的了。
      看过一本通俗性的小册子,是将古今中外哲学家与水浒一百单八将相比附来解读的小书,其中说到福柯的时候很有意思。福柯位列最后是否是以时间先后来排很有疑问,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以作者的喜好来排列,毕竟连阿伦特、波伏娃、西蒙娜薇依都被排在了福柯的前面,而这三位女士在成就上显然是不如福柯,影响力上也如此。而作者对于福柯思想的影响显然认为消极方面大于积极方面:纵观福柯脑子里所有的歪瓜裂枣,可以看出他实际上翻来覆去也就这么一招:要分裂,不要团结,反正分裂里还有团结。但学习福柯好榜样的那些脏乱差分子只学会了前半招,没学会后半招,所以福柯的理论到他们手里着么一应用,就全成了一团更加乱糟糟的垃圾,但是,垃圾制造者们都赖皮地一口咬定:是福柯叫他们这么干的。
      到底福柯的思想对于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难以评断,然而就本书作者的解读,福柯俨然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熟练工,分裂-团结,分裂中有团结团结中有分裂,是不是很熟悉?可是,福柯恰恰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见颇大的一位。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曲解”。
      当然,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在于他们总是能稍稍的超前于大多数人,预见未来,自觉不自觉的预见着自己的未来,福柯在1976年1月7日的演讲中曾说:
      我使自己有点像一头跃出水面的抹香鲸,留下一串稍纵即逝的泡沫,让人们相信,使人相信,人们也愿意相信,也可能人们自己实际上相信,在水面下,有一条人们不再看得到的抹香鲸,它不在受任何人觉察和监视,在那里,这条抹香鲸走着一条深深的、前后一致和深思熟虑的道路
  •     看了詹姆斯米勒的福柯的生死爱欲,我知道,原来学术文章还可以这么写,想的这么让人欲罢不能,想入非非。因此,我把这个家伙列为我仇恨的对象,干嘛那么会写,害我爱上作者又爱上书里的每一个人……
      看了米勒的福柯,我开始想知道萨特,罗兰巴特,乔治巴塔耶,海德格尔,尼采,瓦格纳,德里达,热内,我开始想象他们以怎样一种酒神的精神体验他们的生活以及写作。我开始知道巴黎高师是个怎样的地方(当初我还曾唾弃雨果也不过只是这样一所学校毕业的,丢人的无知和狭隘啊~~),我开始明白作家,这个词在法语里是怎样一种情景,那包含了一切写作者梦想的世界和想要达到的瑰丽……
      看了这本书,我完全完全的被洗脑了……我想,世界是美丽的,摇曳的,不可想像的,欲求的,体验的,一切一切美好的和不能言说的……
      于是,我发疯的寻找一切这本书里提到的人的书,一本本的读,然后,我的世界,一点点,变幻了色彩~~
      我开始发疯的嫉妒,才华,他们身上妖孽一样的才华像泉水汩汩流出却也会突然干涸。这嫉妒让我想大声嚷嚷,却也叫我默默无声
  •      我成为了窥视别人生活的窃贼,而且是一种冠冕堂皇的姿态去接触福柯的生活,强大的身体力量不断驱使“他”去追寻刺激的生活,这也不乏强大的欲望驱使,生活尽显曲折和平淡,死亡也变得渺小,生也不显强大。
      
  •      终于读完了一整本的《福柯的生死爱欲》,因为装修的缘故,读读停停,停停读读,却没有因此而丢失掉阅读的热情与热烈。直到记完笔记上的最后一行字,轻轻地合上布满了我因强烈的情感冲击而留下的溢出格子的字的本子,我又拿起了厚厚的书,挺直背脊,深沉而冷静地、仪式一般地朗读起后记中倒数第二自然段来,这是作者米勒对福柯的思想与人生、生活与秘密的总结性的一整段话语,我带着尊崇的心境严肃地以朗读的方式完成了它,如同完成了一种思想的仪式——这仪式将让我铭记一生。
       这是一本需要用饱满而积极的精神、客观而深沉的理性、沉郁而执着的思考、清晰而准确的逻辑、复杂而热烈的情感和有所保留的审慎态度去阅读和珍视的书,一本需要和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慢慢品味、不断探索、找寻答案的书,一本任何人、任何生命、任何存在都无法从中摆脱的书,一本神秘的、未知的、无法取得结论的最终确证的书。
       它讲述了一个人和他自己的关系,讲述了一个个体生命存在的秘密,讲述了适用于所有生命与存在的普遍“真理”,讲述了突破重重限制与界限的种种可能,讲述了“极限体验”的意义指向,讲述了在断裂与绝境中的美妙探索,讲述了一切束缚、权力和理所应当的伪善,讲述了非常态生活与非常态思考的理性意义和法则,讲述了生存、痛苦、死亡、快乐、意义的殊途同归、互为一体,讲述了性、快乐如何以非常规形式完成对自身的超越,讲述了不断改变自我、塑造自我、创造自我的可能与意义。
       这本书犹如神谕,指向人生中无法预知和无法穷尽的一扇又一扇的门,那些门通往上帝、人间还是地狱,我无从知晓,只有将它们一一打开——除此以外,我别无选择。那每一扇门的背后,永远是未知和神秘,带着生命敬畏的力量,让我们重生,抑或回归原初。
       关于福柯的阅读,也许将会有太多的文字生成,谨以此纪念我与詹姆斯-米勒的《福柯的生死爱欲》的结缘。
  •     事实上福柯几乎是无法理解的,因为福柯的学术思想及人生历程,都极具传奇色彩。本书,我读了两遍,还是觉得有重读的必要。很精彩,把精彩的福柯呈现在读者面前。是对福柯的系统解读,时有洞见。一个伟大人物的逝去,必然是遗憾。现在只有仔细研读他留下的著作,才能略识一二。本书试图全面地解析福柯的学术,功夫很深,大概可算福柯的哲学思想传记吧。
  •     能夠控制生活的節奏,是人類文明的發達標誌之一。其中,包括儘量後延死亡的時間。對死亡的控制,是人類與自然以及上帝搏鬥的核心議題,從cilviled human誕生以來,一直到人類消亡那一天。
      人從來沒有取得過完整的勝利,除了自殺者群體。他們積極迎合上帝的旨意,從而獲得了對生與死的控制權力,只是,同時拋棄了生命。拋棄生命,獲取了一瞬間的自由,以及當不再活著的那一瞬間,反而具有生存的尊嚴。這是個怪圈,一個悖論。
      對於福柯這樣的色情狂,他終生對死亡都有一種好奇。通過不斷拋開自己,把自己的某一部分拋棄,得以向生命的多樣性開放。因為色情生活能“耗盡”日常的個體本身,反而獲得更豐富的存在內容。比如性虐待中,把自己的身體交出去,在痛苦中迷失,內心反而有種歡樂。福柯如是,巴塔耶如是。生與死、痛與樂之間,只有模糊的界限。越界本身就是向多樣性邁進一步。越界,讓人得到不同的審視視野。生命可能一下子就活色生香。
      福柯看來,作為一個自殺者,將得到自由。那麼,最好的死亡方式,是死在床上,在交歡中,肉體在放縱,靈魂在溫暖的愉悅里,一下子中止心跳。可能有很多人對這種死亡方式有種渴望,用福柯的話來說,是“死於過度快樂”。從福柯到巴塔耶,誰不想死於過度快樂呢?
      
      
  •     這樣的書,適合躺在床上翻翻,帶點獵奇的心態,當一回趴在門縫上聽房的窺私者。爲什麽狗仔隊這么為人不齒還生生不息呢,可能是人內心對他人私生活的好奇。這本書就相當八卦,作者也是是相當敬業的狗仔隊。
      福柯是傳奇人物。矛頭一樣閃亮的光頭,金絲邊眼睛和露出金牙的招牌微笑,看起來像個盛氣凌人的陸軍元帥。福柯眼神狡獪,音色洪亮,修辭恣肆汪洋,還有突破以往的學科和學術體系噴發出火焰一樣的獨創思想;這些像他尋歡作樂的熱切程度。同時,福柯又學識淵博,邏輯嚴密,刻意從放縱里回歸理性,保持難得的冷靜。除了是聲名昭著的大學者,福柯還是同性戀和虐待狂。其實不止是他。比他早一點的薩特,一生都在興致勃勃地追逐女人。喬治·巴塔耶是同性戀,可能還是色情狂。羅蘭·巴特是同性戀,他盡力在掩飾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不像福柯這么張揚。
      這些人都活得很放肆。以福柯為例。1968年,作為反政權的鬥士,演講,搞學潮,沖著警察磚扔頭。可是,仍然可以在學術制度內,獲得法蘭西學院教授的位置。福柯引用尼采來做他事業的注腳:現在單一的文化內,很多不能適當呼吸的人會死去。我們所做的,就是用歷史,為他們提供空氣。作為一個製氧者,福柯獲得了在法蘭西文化中的自由——包括放肆地選擇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說,福柯是個惡棍,學術離經叛道,生活驚世駭俗。在倫理道德之外,狡獪地眼神閃爍。
      《瘋癲與文明》《知識考古學》《詞與物》是他給世界的作品。在書裡,他思考死亡、肉體與權力的關係。其實,他自己,也是他的作品。他不僅僅在思考,在寫作,也在行動。都讓人訝異到語塞。
  •      其实动机很不纯,最初开这本书的时候只是抱着猎奇的心理,研究一下学术名人的生前身后。比如说,他和让热内那出了名的纠缠官司。可是展开了之后,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难以想象,这是我做读书笔记最多的一本书,很多个片段,反复地读了又读,甚至幼稚地想要把它背下来。
       福柯,就像个假面天使,一面正经严肃着,一面荒诞不羁着。那个法兰西学院里渴望出人头地的学究是他,那个大洋彼岸声色场所里流连忘返的是他,那个死亡之谷路上借助毒品高峰体验的是他,那个自私刻薄的是他,那个温柔长情的是他。
       詹姆斯米勒本人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人甘愿俯身为另一个人做传,本身就说明了什么。于他而言,福柯或许不是一个学者的典范,可是我想,或多或少,福柯身上是有着他所艳羡的资质的吧?!
       因为这本书,花了很多的功夫去读福柯,可是很抱歉,进展起来还是很困难,他的原著,就像一座让人眼花缭乱的迷宫,身在其中很难窥得一豹。不过倒是因为他,让我对那些同性或者有着同行情结的艺术家们越来越好奇了,o(∩_∩)o...
      so,转移阵地
  •     这本书我做了一些随读笔记,可以去我的qq空间看看
      http://user.qzone.qq.com/184016086
  •     此本书确实如萨义德所说是进入西方20世纪后期文化的关键性读本之一。
      本以为本书只是介绍福柯的生平思想,却没想作者以相当大的篇幅叙述了福柯思想成长的各个时期的大的学术背景。
      
      并且在书的目次安排上,颇具结构主义倾向。
      
      总之,读本书,不仅可以了解福柯,还可以知晓福柯的那个时代的学术北京,从佛洛依德,萨特,索绪尔,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萨德,巴塔耶等等等,阅读视野很开阔。
      
      是一本不错的书。
  •     这是本传记,但又和一般的传记有点不一样.
      
      作者米勒本身的哲学功底深厚,这使得他能够摆脱很多传记"为人歌颂颂德"的符号化叙事,具体讲,就是挖掘生活细节,见知见智地将人物高大全化.就传记而言,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米勒没有把福柯写成那种神人,当然没有写成温情脉脉的普通人。其实,这本书里关于福柯的形象塑造很少.基本线索就是按时间线索,围绕福柯各个时期的著作和思想变化来展开.中间交杂了一些关系.在更广层面上介绍了福柯和同时代人的一些渊源,以及当时的社会总流向.要知道,那是福柯发家的六十年代,可是个时髦的年代.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需要并且造就"学术明星"的年代.(不得不让人想起八九十年代我们自己的那批学术明星.无一例外地都是引进西方现代理论,媚外攘内,争辩活跃,但终归是很架空的彩虹,很快消失/或变形).
      
      福柯如果仅仅是时髦的昙花,那么写起来,也就容易多了.但如萨特统治了法国知识圈三四十年一样,福柯自<词与物>确立地位后,霸占了(起码是割据了)整个六十到八十年代巴黎的话语权。这漫长的时间跨度,顽强的学术生命力,持久的个人魅力,造就了本书500多页的篇幅.确实,解释这样一头巨大而古怪的"变色龙"是不易的,因其每时每刻都在匿名和出场之间摇摆不定,而每次学术断裂都带着神秘和惊人的旋风而来,用理性去解答一味和理性战斗了一辈子的人,是不尊重,也是远远不行的.
      
      所以,这本书,和它所阐述的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是充满主体的感情,而毋宁说是"准哲学历史学"著作,在内在结构上,和福柯的著作有惊人的相似.注释的精确,引述的客观,时间线索的详切和文字的华丽,观点的含糊,背景的混乱形成多组相当有意思的对照.而这,不恰是福柯作品的总体特征么?!
      
      所以,这不是一部再现的普遍意义上的传记,更多的是一部书写的著作.我们仔细拨开本书面纱,大吃一惊:竟然能看见作者米勒自己.研究福柯是否他发现自我的过程?.福柯是以言语讽刺出名的,而在这本书里,竟然也能看到对福柯或者说当时巴黎知识分子的观点,作者本身也是抱有一种折射的讽刺.心内有向往那个喧嚣骚乱的年代么?--不得而知.
      
      传记最糟糕却同时也是最迷人的部分,莫过于把传记对象写得与众不同,这包括把高位的人写得平易近人或者把普通人写得神性充溢.异曲同工,归根到底,还是颂扬个人.但这本书,似乎在凸显和颂扬一种"不服管"的生活方式,无论你去S/M,多少P,又或者造造反,闹闹脾气,都没错.反而是最自由最真实最天然的状态,那是和死亡一样,率性而为的生活方式.
      
      良心不过是假道学家们用来扼杀和改造我们的高妙手段而已.
      
      不过当社会的虚伪已经渗入我们每个人的自我(HERZ)之中时,除了死,还能怎样?!
      
  •     在寂静的法国梧桐下是写不出《性史》的,只有在一种体验式的探求生活中,福柯用最深入的方式“发现”社会与人的历史中被遮掩的奥秘。在权力意志的信仰之下,“成为自己”只有通过自我实践的方式。而正如勒内·夏尔所写的,“他们探索这一奥秘。生活杀死他们。”
      
      不管福柯是否因为艾滋病而死亡,都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对于他的追随者,这正是福柯对其自身理论的实践和证明,而对于他的反对者,这恰恰成为对福柯及其发现的强有力的攻击武器。不管在哪里,对于未知的事物(比如艾滋病)和道德危机的恐慌,都会是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强大敌人。
      
      但不可否认的是,往往是超越历史、颠覆传统和摧毁道德的理论指引和见证着未来。“但他们咕哝一声便唤醒勒未来,而未来就察觉到他们,创造他们。”
      
      任何历史人物,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学者,在其短暂的人生经过华丽的燃烧之后,真实都将灰飞烟灭,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什么是真相——或者如苏珊·桑塔格所说的未经阐释的作品。只有用碎片、谣言以及阐释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形象。对于福柯,也是如此。关于作者的吹捧和批评都建立于有限资料的阐释上,此外无它。
      
      但是这已经无关紧要。因为阐释的主体已经不是福柯本身,而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福柯。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不管这种解读离真实有多么远。
      
      "极端之爱,何其古怪!"
  •      这本书对福柯的生活做了全面的描绘,我觉得很奇异。比如他对于疯癫的看法,比如他说“为爱美少年而死,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他的《规训与惩戒》的文学性不错。
  •   我觉得你还是直接读福柯本人著作好了,最好把能找到的都读一读,这样你对于他说“人”最终会像沙滩上的脸一样被海浪冲走的意思其实是有个语境的。
    克尔凯郭尔和尼采都认为上帝不行了,上帝还在;福山说历史终结了,历史依然活跃;福柯说人死了,主体就真的进入了黄昏了么?现在经过反正,我觉得福柯依然是我最喜欢的作者之一,不过不会不加检验地接受。
    以后有时间在沈阳或者北京见面,我们可以好好聊聊彼此的读书体会。当然,等你有心情的时候,呵呵。
  •   其实这本书挺好的,能够大体了解福柯的精神。
    除非要细致研究福柯的思想,才会读福柯吧,不过原著肯定是很难读的。
    你好像变了很多。
  •   我变保守了,呵呵
  •   誰不想死於過度快樂呢?
  •   楼主。想太多不好。真的。
  •   李敖也表达过类似的想法。
    记得有部韩国电影的名字叫做《happy end》,也有类似的意思。
  •   请教:上帝的旨意真是让人自杀吗?我印象中“自杀和堕胎”都是上帝所不赞同的
  •   上帝让人快乐。
    自杀与堕胎不是《讨论》的命题,而是教会要反对的。《圣经》的时代,还不存在这样严重的现代病。教会与时俱进,它必须要处理那个时代里,它的教民面临的道德危机,比如中世纪的异端,比如现代的克隆。
    反对自杀,大概出于人道;反对堕胎,是出于人权。
  •   唯一对自己生命有控制权的时候,就是自杀的时候,如果在神志不清浑浑噩噩(不管是痛的、乐的)中,就这么“过去"了,太可惜了。
    将来,我一定在成为负担之前,把自己解决掉,那一刻应该是快乐的。
  •   在成为负担之前,把自己解决掉,那一刻应该是快乐的。
    什么时候自己才是成为负担的时候?
    若我们精神呆滞,器官老化,躯体僵死。把自己解决掉吗?
    自杀有点非主流,所以大部分的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是没有控制权的。
    接受这一切,文明,鄙陋,本能的爱欲,体察的温暖。
    除此之外一切权利都是非主流的。
  •   写的不错!
    只对非常态生活和人生感兴趣的福柯是在寻找无限的多样性和突破
  •   谢谢。主流、非主流这种外在的评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在是固有的、具体的,你的话题、思想以及交际被局隅于小圈子里,你的肉身追赶不上灵魂的步速;现实以其沉重和严肃的面孔掩盖了有趣的可能;规矩太多太复杂太他妈费劲,繁杂到就想砸烂它,捏块板砖,砸了就跑。如果转个弯呢?如果撕开一道口子呢?如果有新物质进来呢?会不会有化学反应?
  •   大概那就是多样性和突破。
  •   帶點獵奇的心態,當一回趴在門縫上聽房的窺私者。。。Cannot agree more!
  •   哈哈~~我也是这种感觉~~躺在床上看比较有感觉~~他们的生活太“放肆”,我这个小小人,只能依旧循规蹈矩,做自己世界的小皇帝。。。
  •   不错,很有思想,很有自己的见解,我会找找关于米勒和福柯的书来看看,从你的评论中觉得自己很有必要看看他们的书
  •   死是最高程度的自我实现,只有那一刹那我们是由自己掌控。
  •   死是最高程度的自我实现,只有那一刹那我们是由自己掌控。
    \\
    不是啊~会死这个事实不是我们决定的
  •   读这些东西可丰富生命体验,别太当真,福柯这类人离疯子也不远了,我们还是过凡人的生活吧!
  •   这部作品对于研究福柯而言,参考价值有限。
  •   你读过这本书?最后一句话是谁的?什么意思?发到我信箱里啊,呵呵
  •   夏尔啦
  •   一本翻译的有些艰涩的书。看了很久依然没看完。个人很喜欢封面的设计,光头的福柯很有基调。
  •   这本书翻译非常好,根本说不上晦涩。
  •   好象你也没有洗看吧的,
  •   你是说我不太懂他,可能吧。对深奥的理论我从来都是一知半解
  •   我看的很辛苦,呵呵
  •   “为爱美少年而死,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那不如说照直觉生活吧,顺从欲望。
  •   再也没有比李猛写的二手研究更好的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