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布赖恩·特纳 页数:703 字数:822000 译者:李康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系《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的第二版,在广受赞誉的第一版的成功基础上又增加了四章,分别介绍社会理论的基础、人类学、现象学以及身体社会学。第一版保留下来的章节也作了修订、扩充与更新。讨论女性主义的篇幅则增加到了两章,添加了关于第二波女性主义与当代女性主主我理论的内容。
本书以理论主题而非家为组织线索,收录了世界第一流的社会理论家们撰写的18篇文章,不论是对于当代社会理论的重大争论与发展趋势,还是有关经典社会思想的各路传统,都有深刻的见解。而范围广泛的书目也为了解目前通告的研究文献提供了导引。
这是一部从经典时代一直到现代时期的社会理论的上佳上选。它使读者一方面紧跟最新潮流,同时也没的放弃将社会、政治、文化、性别与种族维系在一起的那些基础论题。每一篇文章的作者都为我们精心提供了对于所探讨主题的非常信实的阐述,以及弥足珍贵的书目导引。
这部修订版的指南让读者倍感亲切,贯彻了鲜明的主题——布赖恩·特纳值得称道地驳斥了他秘说的“华而不实的理论”,也就是已经沦为以自身为目的的文化理论。他敦促我们回到关于社会人类学与身体的新章节所体现的那种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版序第二版序致谢 第一编 基础 第1章 社会理论的基础:起源与流变 第2章 社会科学的哲学第二编 行动、行动者、系统 第4章 系统理论与功能主义 第5章 精神分析与社会理论 第6章 结构主义第三编 社会分析与文化分析视角种种 第7章 20世纪的符号互动论 第8章 社会学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 第9章 人类学与社会理论 第10章 现象学与社会理论 第11章 第二波女性主义 第12章 已转型的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第13章 文化社会学与文化科学第四编 时间与空间视角种种 第14章 历史社会学 第15章 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第五编 社会理论的当代发展 第16章 后现代社会理论 第17章 普通身体社会学概述第六编 知识分子与分共领域 第18章 社会理论与分共领域附录一 中外人名对照附录二 中外术语对照附录三 外中术语对照译者说明
章节摘录
这个老掉牙的例子提出了一个我们很熟悉的归纳推理的问题:我有多大的确定性,可以保证如果我行使得更快,这种关联依然成立?在最终那势所必然的事故之前,每时每刻都充满着恼人的不确定性。对这个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从或然性的角度来重新表述这个问题,根据统计上的规律性,消除个别事件的不可预见性;一项具体预测的置信度,是当作一种技术计算的事务来处理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关联最终是否依然成立,这个问题在此是被回避了。这里也没有真正涉及如何从因果上说明发生概率很低的事件,比如环境辐射所导致的白血病。不过话说回来,社会科学里流行的选择,还是一种更不正式的归纳主义研究路向。比如,在社会学里,格拉泽和安瑟伦·施特劳斯(Glaser and Strauss,1968)就提出了他们所谓的“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以对一种一般性假设趋势的个别例证的观察为基础,逐步向上建构。 对归纳问题还有一种更为强劲的回应,在科学哲学中也更具影响,是由所谓的假设一演绎式或演绎一法则式说明模式所提供的。这种回应让人想起了杰文斯(1832—1882)对穆勒的归纳主义的批评,但流行开来却是到20世纪中叶,C.J.亨佩尔(1905— )和奥本海默于1948年合写了一篇很有影响的文章,并重印于亨佩尔1965年的文集(Hempel,1965)。在这种观念里,法则式陈述不管在最初如何具有思辨色彩,也可以在观察中予以检验,即使不能得到证实,至少也有被证明不成立或曰得到证伪的潜在可能。后面这种说法是由波普(1902—1994)所提出的,认为一种理论如果能接受明确的辩驳,能够经受反复的证伪尝试,就是成功的理论。而我们下文将会看到,尽管亨佩尔和波普将这种说明模式运用到历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中去的种种尝试一般被认为是不成功的,但是,经波普改造过的这种逻辑经验主义还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当中都取得了极其显赫的地位。而在更晚近的时候,巴斯卡尔(Bhaskar,1975)及其他实在论者也提出,普遍法则即便能够站得住脚,也不能对它们的具体例证提供说明。可观察事件的规律性或不变关联,不仅不是确立因果法则的充分条件(因为规律性可能是偶然的),而且也不是必要条件。我们所面临的外力当中,有许多只是彼此勾销了,没留下太多东西被观察到,比如太阳的周期运动所导致的对地球的离心力和向心力。或者从社会科学领域中举一个例子。有些马克恩主义者主张,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里,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一般会被相反的一些趋向所抵消.以至于在利润率方面可观察到的趋势也许不符合形式模型。法则式陈述是扎根芒它们所描述的对象的内在趋势之中,必须从自然的必然性的角度来分析。 归纳推理、例证以及检验(证实和证伪)等有关问题都具有充分的技术性质,足以躲开绝大多数社会科学家的认真关注。而对逻辑经验主义,对科学哲学中所谓的“标准观点”更具破坏性的,是理论语言和观察语言之间更具一般性的关系,它越来越松散,越来越缺乏精确性。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科学理论是如何重新概括了我们的观察,常常还规定了我们从什么样的角度采记录这些观察,那种最初的理想,即理论方面与观察方面的直接匹配,也似乎越来越站不住脚了。到了1951年,美国哲学家蒯因(1908— )继承了迪昂(1861—1916)的观点,主张科学理 论与经验之间是—种整体论的关系:“我们有关外在世界的陈述不是分别地接受感官经验的检验,而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接受这种检验”(Quine,1958:41)。蒯因后来指出,这样一种关系便造成在各种可供替换的理论之间作选择时,不可避免地是靠任何可能的观察材料“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给出证明的”。人们开始觉得,以简单的基本句子,*记录下完全不带感情色彩的事实,这种观念似乎是站不住脚的,在社会科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因为在社会科学里,有关描述的问题似乎特别难以驾御(参看Runeiman,1983)。 在当代社会科学里,系统理论的生命力是成问题的。它尚未成为一种可以验证的理论,有条不紊地指引着作为常态科学一部分的研究。许多学者反对目的论的残余,即在说明的时候着眼于目的,或者着眼于一种制度或过程对假设中的系统目标或需要所具备的贡献。他们还进一步在功能主张中捕捉到了同义反复,即先从已经满足的功能中推出系统的生命力,假定这就是有待证明的东西,而功能是否满足又是根据一个系统是否维续生存来判定的。研究社会变迁的学者们已经对进化理论产生了怀疑,因为它设定了一种进步性变迁的普遍过程,却没有多少历史的、说明性的内容。在友善的评家看来(Turner,1991),系统理论仍然可以作为一种分类图式和有启发性的比喻,只是其功能有所限制罢了。 帕森斯和卢曼至少可以避免目的论与同义反复的问题,足以使学者们相信他们的精华之见仍能予人启发。因此,他们可以继续从所继承的丰富思想遗产当中博采众长。系统理论似乎可以以其他一些方式保持其重要性。它所包含的对于现代性的思考,是韦伯、涂尔干和齐美尔的时代之后,社会学中最具系统性的思考。学者们将继续就现代性的形式与未来争论不已,就此而言,系统理论还将成为此类论争的衡量标尺。就其实质内容与最终抱负而言,系统理论也构成了古典社会理论与当代社会学之间的一条清晰纽带。而根植于经典中的传统依然富有活力,因 此,系统理论也将被视为其中的一种关键要素。比如说,帕森斯就经济在当代世界中的位置,从根植于经典的社会学的角度作出了他的回应,值得重新思考这一问题的学者们作出响应。相比于绝大多数作为论战对手的视角,系统理论都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古老的希望,希图建立一种关于社会的一般性理论。而在后现代的时代里,那样的研究规划已经不合世人的口味,但如果它重新恢复了活力,那系统理论将注定扮演核心角色。最后一点,系统理论在探讨社会理论的基本问题时,其态度之严肃不亚于社会学传统中其他任何一股流派。即便此处介绍的特定看法最终还是没能完全解决那些问题,未采的理论家们也将不得不再一次应对类似的论题。当他们试图超越其前辈的种种局限之时,明智之举也将是站在那些巨人的肩膀上向上攀登。 尽管不难发现,一种切实可行的系统性社会研究的观念本身的根源,与启蒙运动的理性行为戒律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是,要说具有强烈的当代韵味的观念,我们还得到19世纪那里去寻找。功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都以其各自的方式,利用了关于个体理性行动者的假设,尽管人们只是到了晚近才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的贡献(Roemer,1982;Elster,1985)。但是,有关行动者之间交换的系统性分析,我们还得到帕累托那里去寻找。而交换这个观念如今已经成为大量当代理性选择分析的核心。不仅如此,如果我的开篇议论还可以当一点真的话,也就可以将理性选择理论看作是韦伯的核心主题之一的典型体现。 虽说让人哭笑不得,但迈向理性选择理论的现代运动的立足点,却正是来自其最尖锐的批评者之一,也就是采自于帕森斯1937年问世的里程碑式作品《社会行动的结构》。在那部著作里,帕森斯的目的当然是要确立“唯意愿行动理论”的依据,并有所侧重地借鉴了欧洲社会思想传统,尤其是马歇尔、帕累托和韦伯(Coleman,1986)。受外生的给定价值观念与规范督导的个体社会行动成为社会科学的基本素材。理性选择理论也支持唯意愿行动理论,或者在许多情况下说是唯意愿社会互动理论(参看韦伯)。尽管说理性选择理论还不愿意接受规范与价值观念的外生性(exogeneity),而是要从自身的准则出发,或许还得加上某种习得理论(learningtheory)或进化选择,来寻求对这些东西的起源与持存做出说明。 但帕森斯有一个不好的名声,就是未能以严格的方式,在他1937年的著作中制定的那些微观基础上进一步构筑理论,却宁愿转向竭力构筑宏观社会均衡的分类体系(例如在《社会系统》中的做法[Parsons,1950])。在这方面,他完全属于他自己那个时代的产物,主宰着那个时代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渴望,要跨越各门社会科学,构筑一般均衡理论。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角度来看,用帕森斯《社会系统》的失败,来衡量经济学中一般均衡理论的相对成功,会很有一些启发。然而足以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帕森斯之所以会失败,部分原因正是他自己1937年的早期成就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一般均衡分析只有采取最为空疏的个体模型之类的微观假设,才能实现它那精致的思想,那缜密的演绎。但帕森斯在提出自己的唯意愿行动理论的过程中,也确实曾经主张过一种更为丰富的个体模型。因此,很难搞清楚这种丰富性如何能够融人那些微观假设,从而可以得出关于宏观后果(突出地体现为均衡)的演绎结果。对于这样一种作茧自缚般的困境,帕森斯昕给出的又是一种招致不良声名的含糊不清的回应。他一方面将注意力转向自成一体的现象,但也同时清醒地意识到,需要回归微观层面来弥合鸿沟。他采取了,一系列含糊不清的主张,所依傍的不是清晰的演绎,而是反复运用层层嵌套的分 类体系。从理性选择理论的立场来看,所有这一切都极其不能让人满意。在理性选择理论的立场下,寻求的是对联结各个层面——具体说就是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种种机制的清晰理解。 我们很快便会看到,考察我们关于个体行动者及其互动的微观假设究竟需要何等的丰富,具有至关紧要的意义。而理性选择理论倡导“可能有的最最简明的模型”,也就使自己与社会学理论中其他几股传统之间格格不入,尤其是符号互动论以及形形色色的现象学。 霍曼斯为了“缅怀齐美尔”而撰写的一篇文章“作为交换的社会行为”(Homans,1958),*在许多方面孕育了晚近交换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霍曼斯力图澄清四套理论之间的关系:“行为心理学,经济学,有关影响的动力的命题,以及有关小群体结构的命题”。他引入了一些观念:可彼此替换的一些行动进程各自具有的收益与代价,边际效应的递减趋势,以及交换中的平衡或均衡的观念。不久便有布劳的著作《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跟进,于1964年出版。尽管此书有一些技术上的欠缺而美中不足(例如可以参见Heath,1968),但在这个领域,它却俨然成为一部小经典。从那以后,交换理论已经吸引了它的支持者,成为社会学理论当中少数几块两面兼顾的领域之一,既能在大体上具有累积性,同时在技术上又十分牢固。就后一个方面而言,最重要的是与网络分析之间的联系愈益密切,就好比仔细控制的实验与进入实验室的趋势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有许多宣称全心效忠理性选择理论的人,现在将网络分析与理性选择理论两者的融合视为迈向系统性社会学理论最有前景的道路。与此同时,交换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之间的并置,也在科尔曼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第一版序 布赖恩·S.特纳 《Blaekwell社会理论指南》旨在为普通读者了解社会理论中的重大发展提供综合全面、紧扣时代的介绍。它是一部独具20世纪特色的社会理论导引,注重社会理论最近所面临的种种发展、变迁和论题。因此,它不是经典社会理论的复述,并不打算再来通览一番经典社会哲学或社会理论的那些创始人。诸如此类的复述大多千篇一律,只会事倍功半。当然,也还是有令人信服的观点,要为经典社会理论辩护并作进一步的深入阐发(Alexander,1982)。不管怎么说,本《指南》中有学者尝试证明:从社会理论的经典作品到它的当代论题,其间确实是一脉相承。但这样的证明与陈词滥调地捍卫经典社会理论颇有些不同,而后者正是社会科学各学科入门教材的通病。只有第一章是在有意识地概述经典社会理论。如果不对社会理论的历史源起和经典基础有所把握,就很难理解当代的社会理论。德朗蒂撰写的这一章提供了一些新颖的思路来切入这项主题。 在本《指南》中,经典社会理论家还会在许多不同场合出现,在那些地方,他们对社会理论中最具当代特色的发展依然保持着重大的意义。例如,对于理性选择理论的构筑,韦伯的行动社会学显然就具有直接的关联。与此类似,齐美尔有关文化的种种具体实践和形式的分析,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文化研究,实际上还深深影响着后现代文化分析的兴起。博伊恩也注意到了涂尔干对于结构主义社会理论的意义。但不管怎么说,《指南》的重点还是社会思想在当代的发展。 我们选择了“社会理论”这个用语,而不是更专门地指称社会学理论、文化理论或者是政治理论,这也表明了《指南》所涉之广泛。社会理论涵括了有关现代社会中社会范畴(the social)的性质的总体上的关注。因此,《指南》所提供的是对最广泛意义上的社会理论的一般性引介,涵盖了政治理论、社会学、女性主义和文化分析。每一章都力求概览在20世纪主导理论争论的那些主要的论题、视角和主题。 尽管如此,这部文选的题目本身就表明了一些特定的关怀。显然,《指南》把理论的建构、批判和积累视为社会科学中的主要活动。本书中的一些章节,尤其是奥斯怀特关于社会科学哲学的一章,点出了理论在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中的独特意义。总的来说,自然科学对哲学和理论的成长兴趣相对较小,而在社会学中,理论思辨的地位却始终相当显赫。我们将会看到,对于理论的这种关怀,与作为一项主题出现的社会范畴那令人难下定论的性质息息相关。 《指南》也关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中理论传统的连续性。我稍后还会回过来谈作为成功理论之具体目标的理论积累的话题,不过在此我要指出,社会理论中的一些视角在维持其分析历经整个20世纪的连续性方面是比较失败的。 本《指南》努力探求这些具有重大分析意义的宽泛问题,尽可能避免X X社会学或X X社会学之类的文章或争论。 《指南》的章节关注的都是宽泛的分析视角与论题,而不是集中于特定领域或主题的社会学。在这一点上,厄里有关时间与空间社会学的分析算是一个主要的例外。尽管如此,这特别的一章也完全可以称作“社会科学中的时间分析与空间分析”,而所谓空间社会学的主题才是一种更精确地界定论题的方式。 《指南》提供给读者的,是简要地通览各项主题与论题,而不是一些学科专门领域。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