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概念

出版时间:2005-03-01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彼得·F·德鲁克  页数:267  字数:185  译者:罗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公司的概念》开创了“管理学”这门新的学科,标志着德鲁克在“组织理论”上确立了自己的历史地位。通过《公司的概念》,德鲁克构建了“企业(组织)、管理、工业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出版之后,《公司的概念》很快成为法国国家管理学院以及诸多大公司的管理学院指定的管理学教材。  这是一本关于大型企业的著作,是一本绝不限于大型企业管理和经营的著作,是每个命运与大型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人,每个关注大型企业发展的人都绝不能错过的经典之作!其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涵盖了所有正在成长为大公司和已经成为大公司的企业。

作者简介

彼得·F·德鲁克
“你想做的是什么事?”是当今管理学上耳熟能详的德鲁克式的问句。
被尊称为“管理学之父”的彼得·F·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年出生于维也纳,在奥地利及英国完成教育。1929年起,担任报社的海外通讯记者。同时也为伦敦一家国际银行做经济评论工作。1939年起,到美国担任一家英国银行及保险集团企业的经济分析员,不久就成为美国几家大企业和跨国公司最知名的管理顾问。此后在纽约大学管理研究所教书二十余年。
德鲁克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工业社会的本质、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变革等多个方面,见解独到而精辟,每一部著作都为管理学树立了里程碑,同时也奠定了他“当代世界最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的地位。

书籍目录

新版前言
1983年版前言
初版前言
第一章 一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
1 生产的组织
2 分权
3 运行机制
4 小企业合伙人
5 分权管理可以成为典范吗?
第二章 人的组织
1 美国的信仰
2 工头:工业社会的中产阶级
3 工人
第三章 社会机构
1 “庞大的咒语”
2 生产是为了“有用”,还是为了“盈利”?
3 充分就业可能达到吗?
第四章 工业社会的经济政策
1983年版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公司的概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0条)

 
 

  •   循着大师的思想脉络,一步步走来,看看大师是怎么成就的。
  •     以前看过一本德鲁克的书,很多的东西都是一种预言性的东西,这本书写在二战之后,可是现在看起来却是那么的正确,能够看到未来,确实很厉害,很多东西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这些东西对思考公司的概念,公司的运作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这些东西在过去发生过,在现在也正在发生,在未来也许还是会重复,也许所谓的经典就是永远不会过时,永远读起来都跟新的一样,给人以新的启示的东西。打破了时间的能够长久的流传下去的就应该称之为经典。
      这本书主要是剖析了美国标杆似的企业----通用汽车,从方方面面来解析通用汽车的组织结构和产生的问题,也能从中看到美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具有美国文化的企业的发展。公司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以利益为中心又要以社会的发展为纽带,并且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环境,这才是公司应该做的事情,也是公司的社会责任,但是管理上却让这些东西哦越来越偏离原来的位置,很多时候都是出发的时间太久了而忘记当初为何要出发了,这也许是做企业最悲哀的一件事情了。
  •     这本书是的立意可以如此概括:
      1:在政治和经济的历史的背景下,在以人为本、公民权利的诉求为基石,以工业社会的民主与和谐为主线,展开了对通用汽车公司的论述;
      2:通用的成功,取决于它的分权组织;通用的困境,在于二战后没有及时恢复其分权的组织架构;
      3:对工业社会的经济政策进行了评述:包括垄断、市场、战争、公民权、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就业、商业周期、企业领导人的挑战等等。。这些庞大的主旨,德鲁克皆一一涉及,但个人真的觉得好罗嗦。。其实完全可以用数学家的方法,说明条件,说明他自己的总结、计算模型、各种博弈和趋势等等,但倘若如此的话,德鲁克就是个经济学家了。这样做的好处是非常简洁,避免了用文字描述的罗嗦;这样做的坏处是比较抽象,没有一定数学基础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他偏不是经济学家,呵呵。
      
      所以,从以上总结看,这本书,其实是一本经济学范畴的书。。
      
      所以,再进一步说,数学涵养、数学思维、数学建模能力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是成为成为经济学家的充要条件之一。没有必要的数学能力,是绝对成不了经济学家的。若某人用劣质的数学修养高调宣扬自己是个经济学家,必定是骗子。。。个人的看法。。。
      
      这也是德鲁克谦恭之所在:他不承认自己是经济学家。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聪明人同时也是个诚实的人。
      
      不诚实的人,我们能相信他的学说吗?
  •     以我目前的理解,德鲁克的思想源于一个朴素的信念:“把人当成人来看待”,也就是“自由”的含义------每一个人都能在社会生活里以个人的意愿做出选择并对此承担绝对不可逃避的责任,同时承认人是不可能完美的(这暗示了,自由是类似宗教的信仰而不是人类的天性;同时,承认了计划是不可能完满的)。
      
      本书里,他论述了大公司作为工业社会的组织,如何成为一个“自由的”“大规模生产的”“工业社会”的“代表性机构”。
      “代表性”意味着此类机构承担了社会及个人意志的实现,体现了社会伦理道德的内涵。
      
      他分别从公司与外部社会功能的关系;公司内部组织结构能否满足社会信仰和公司自身的持续运行三个方面阐述了观点、提出了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很重要的观点是,无论对以上哪一方面的讨论,都是从构成自由信仰的两个观点出发而进行的。即,自主选择并承担责任以及承认“人不完美”而知道“没有一个正确答案”。
      
      这就表明,一切的社会组织的管理,无论大公司、工会、政府、军队、宗教组织等等,都应该以其“有效性”为出发点和基本方法,从而否定了貌似源于实践的教条与意识形态。
      
      这本身也暗示了,这本书所提出的是一种方法论。它是说,一切管理都是动态的,应该随着社会生产结构的变迁,以社会的基本信念为基础来构造相应的“代表性机构”。
      这就是说,这一方法不仅适用于美国当时的工业社会,而且可用于现在和未来的社会。现在和未来社会的生产结构是什么情形就更加实际和重要。
      
      而要认识到和实现这一点,对于“自由”信念的理解和现实要求是极高的。
      
      从通用汽车公司虽然意识到了有问题,但仍然维持了几十年的思维定势上就能够体会到要符合“自由”的要求有多难。
      有人说,“《公司的概念》这本书已经被中国的管理人说烂了,里面的概念已经为人熟知、已经成为事实”,我倒不这么认为。你觉得呢?
      
      自由是信念而不是天性。
  •      德鲁克的书当然不是操作指南之类的东西;
        有人提及的“大企业”确实是个问题,但是也从反面证实了他的观点。
        
        部分同意乌托邦的说法,这是企业存在的一种理想状态,
        但活在组织中的个人又怎能没有这个理想,没有这个理想,组织中的个人价值又从哪里提起呢?
        从德鲁克当时提倡到现在,企业已经改变了不少,
        也许我们现在离这个理想确实有距离,但是这确实是个值得努力的理想。
        
        德鲁克的作用基本是启发,提示关注组织的最本质最根本的方面,
        比如人的方面,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的实现方面,
        当然这不是企业中所有人的责任和任务,是部分人的责任和任务。
        而且这些方面终将决定企业的去向成败。
        所以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会删去关于营销的章节。
        如果想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有很多工具类的书可以看。
  •     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的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探讨公司的社会性了,不得不感叹美国确实先进中国太多年了.如同他们早在1931年就建成的帝国大厦,74年建成的西尔斯大厦,早已在人类文明的标杆上留下了标记.
      
      与其说德鲁克试图宣传他的管理理念,不如说更在宣传他的政治理想.改革30年的中国企业家需要去反思他们的管理之道.环视中国的企业家,最令人称道的柳传志也无法独善其身,“联想不是家”是员工对柳老最深的讽刺。更不用说每月有人跳楼的富士康了,简直就是杀人的公司。
      
      当然作为当时唯一指贬通用汽车的畅销书,其中很多问题到现在仍然能很明显的被应证,也难怪破产保护了。
  •     我对管理类的书一直有种说不上来的反感,例如杰克 韦尔奇之流的,我不知道他在美国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反正在中国出的那些个书,封皮无一例外是一张笑容可掬的大脸,然后配上个诺大个标题写什么“赢”、“创新”、“秘诀”、“领导艺术”等诸如此类的关键词,怎么看都像个江湖郎中。
      
      德鲁克也是这样,各类有关他的书籍动不动似乎雷打不动地配上大师!经典!这么几个词,让人极易审美疲劳。
      
      外加上有着刻骨铭心地被父母、老师、老板乃至这个伟大的国家管理过的经历,“管理”这两个词,在我心里也是贬义居多。国内企业管理员工那档子事还需要多说么?说起来天花乱坠,其实归根结底就两个字,听话、干活,奴隶社会的人都懂。
      
      德鲁克《公司的概念》这本书的阅读经历也很偶然,我逛单向街书店,赫然见它打着五折躺在一堆积满灰尘的书里头,心中那点贪便宜的念头又活络了,伸出两指夹起这本书,拎到柜台,眼见漂亮的服务生脸带歉意地帮我拭去满封皮的灰尘,装入一个蛮讲究的大塑料袋,心里还真很受用。
      
      言归正传,读这本书还有一个原因是研究经济学时对公司这个概念有了不少疑惑,看了些科斯和熊彼特写的关于公司和企业的分析,觉的不过瘾,想再找几本,赶巧它撞入我的视线中。
      
      不过,这本书真不是我最初想读的内容,它也绝算不上是一本单纯意义上的管理类书籍。大体内容嘛,便是二战期间,彼得 德鲁克接了个邀请,跑到通用做了一番考察,回来之后把当初人家邀请他,给他下的任务丢一边,自问自答地写着,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了,类似通用这样的工业巨无霸公司是头一次出现了,这可再也不是小打小闹的自由企业了。这叫大规模生产,必然会重构人类社会。靠,那人跟人的关系都要发生些微妙的变化了。得了,你通用也别尽想着怎么管理,怎么提高生产率,怎么造更多更好的东西了,先了解下你必然会给这个社会,给人际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吧。你可不是在简单地生产,你是在重构社会,老兄!
      
      然后嘛,德鲁克就越说越没影了,站到一个思想先驱的高度上去了,对着整个社会疾呼,这已经是一个新的时代了!必须做出新的回应。公司不要再把自己当作是简单地为全体股东负责的团体了,政府也必须调整自己在工业时代的经济政策了,而普通的人们呢,你们那种古典的,老旧的生活理想已经不可能实现了,社会已经变了!
      
      为了组织大规模生产,现代性大企业的诞生,其组织结构复杂程度已经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司所能比的了,它不可避免地改变了社会的结构,使得在其中工作的人顿觉渺小,投入到一个全然陌生,甚至一辈子都有可能不清楚的环境中,这必然带来人在心理上的种种变化,茫然无助。
      
      而一家企业或公司的前进动力在哪呢?德鲁克的回答是,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接着进一步阐述,在大型企业中,人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可能结局是如何扼杀人的活力的,是如何让人产生挫败的心理的。
      
      所以说,任何把德鲁克当作管理大师,想从这本书里学到点管理之术的家伙,都要大失所望的。这本书根本不跟你讲那些耍小聪明的“术”,人家是要讲“道”滴。
      
      如果说这本书涉及到的管理,那就是明确地告诉大家,从生产技术的进步,到未来领导人的培养,无一不得需要依靠人这个最核心的因素,因此现代大型企业必须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而调整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在其中工作的人,找到人的感觉,找到做人的尊严。
      
      书中有一个专门的小节,“美国人的信仰”,看似跟公司,跟管理毫无关系,但却是决定着美国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具活力国家的关键。
      
      德鲁克早年三部曲,《工业人的未来》、《公司的概念》、《新社会》这三个书名,便能传递出这位管理学创始人的思维出发点。
      
      
      
      作为一个21世纪的中国穷书生,我读这本二战期间完成的管理类书籍,到最后也基本上也是当社会学资料来看的,里面对二战期间通用公司的组织机构,生产管理方式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可用于参考。
      
      而对于现在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家来看,我觉得他们读这本书也是白读。一则里面讲的类似通用那样的大企业,大规模生产,在中国基本是大型国企的事,那里的领导者哪有能力和胆量去调整什么组织结构呢?普通的民营私企,其规模、工作方式、作业流程则与这个毫无相干。
      
      更为重要的一点则是,在习惯了用垄断,用关系,用廉价劳动力去实现盈利的中国企业里,有几家企业能真认识到人的重要性,即便认识到了,在这样一个社会的大环境下,又有几家企业敢真正发挥人的主动性呢?
      
      在传统制造业都玩MADE IN CHINA。当廉价劳动天下无敌的时候,美国人自己都不在自己国家玩了。这本书对中国人又有多大的说服力?
      
      我曾就职的一家公司,老板有天想搞些改革,贴了个通告,要求全公司今后都直接以名字直接称呼,别喊什么总,什么经理,什么主任了,违者罚款。结果呢,敢喊他名字的,都是些平素便与他极其亲近的人,许多员工怕犯忌,居然绕着走。数月后,这条通告便也没什么人再记得了。
  •     世界常常津津乐道于商业领袖的成功,但也别忘了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最不可缺少的往往最容易被视而不见。只有在空气受到污染时,空气的重要性才显现出来。
      
      在当今世界,人们一生中很多时间是在工作的地方度过,而其中的很多地方是公司,人们如此置身其中,以至难得去想这些叫做“公司”的地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仿佛这一切是自古以来就无所不在的。
      
      大半年来的全球经济危机至少提醒人们,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基业长青的公司也只是看起来长命的而已。有开始的就有终结。
      
      这不是说公司本身会在不久的未来消亡。相反,这种社会组织最精彩的历史可能还没有完全到来。毕竟,公司成长为遍及世界的现象只是最近一个多世纪的事情。
      
      对许多人,在公司工作不过是谋生的手段,或者不仅如此,更是展现自身价值的用武之地。不去公司,也可以去政府、非政府非牟利组织。
      
      然而,这样的选择不是历来就有的。在彼得•德鲁克这般关心社会生态健康的考察者来看,公司的出现是现代自由社会形成的必要前提之一,它为人们在经济上获得选择的自由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在世界范围内,公司从近代开始大规模出现之时,经济上的资源大多控制在国家和地方政权那里,人们难得有自己可以安全支配的财产和生意,个人跟他或她的实际雇主——国家——显然没有多少可以谈判的条件。
      
      时至今日,对于世界状况来龙去脉的叙述,仍然很少从这个角度理解公司在生活中的意义,而对于为公司的兴起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观念和做法提及的就更少了。常常被津津乐道的总多是那些结果,而非产生果子的根基、枝干和叶子以及果树赖以生长的土壤、空气、雨水和阳光。
      
      比如,关于人们能够方便的创办公司——且不说是怎样的公司,这就不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即使具备比尔•盖茨那样才能的人都能做到的。企业家的诞生,需要有养育他的母体和适合他生长的环境。而这是到了19世纪中叶的英国才被正式提到世界历史议程上的事情。
      
      被忽视的英雄
      
      罗伯特•洛伊(Robert Lowe),这个名字不仅可能让中国的企业家和研究公司的人感到陌生,即使在英国人自己写的历史和时评中,都难得跟商业世界联系在一起。只是在近几年,像如今担任《经济学家》主编的约翰•米克尔斯维特在2003年出版的《公司:一个划时代观念之简史》中才专门指出这个遗留百年的疏漏。
      
      其实在洛伊的世界,他曾经是那个时代的英国政治上举足轻重的人物。1811年冬天,洛伊出生在英国东部诺丁汉郡一个牧师家庭。虽然他生下来就是视力极弱的白化病患者,一度被认为连去上学的能力都没有,但他不仅读完了大学,还当选国会议员——他击败的竞选对手正是《经济学家》第三任主编沃尔特•白哲特——并在56岁的时候成为英国财政大臣。
      
      不过,洛伊影响最为深远的工作是在44岁担任英国贸易委员会副主席的时候推动了《1856年股份公司法案》的通过,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通行全国并且影响至今的公司法。自那之后,英国人创办公司不必再通过国家特许授权的繁琐方式,而且一旦公司破产,股东也不再承担除了自己股份之外的责任,有限责任公司(Ltd)的名称及其组织方式开始流行起来。
      
      此后的几年间,数以万计的有限责任公司在英国各地注册成立,而全球公司的历史真正就此展开。对于今天在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公司工作的人们,重温洛伊当年的演讲也许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公司存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在公司的工作。
      
      洛伊讲道:“我眼下的目的并不是催促实施有限责任制。我是在为人的自由而战——在不受国家多管闲事的干涉下,人们可以自己选择跟谁合作以及怎样合作;即使没有多少有限责任制公司建立,我的观点也不会被撼动……以我的判断,我们应该采取的原则是这样——不给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设置哪怕一点的障碍——因为要是那样做的话,会为了避免一个坏方案的出现而扼杀了九十九个好方案的诞生;要允许它们都有机会诞生,而当问题出现的时候,给司法机构武装足够的权力以遏制公司管理中奢侈和欺骗行为的出现,将公司从可能卷入的毁灭中拯救出来。”
      
      这样的言辞如今听来可能已没有什么新鲜之处。一百多年后的世界,自由选择和自由结成契约组织的权利已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地方开始逐渐从理念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洛伊演讲中所表现的出发点却可能提醒今天忙于公司事务的人们,那些为开公司扫除人为障碍的努力不仅是帮助人们做生意挣到足够多的钱,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自由。
      
      如果自由这个词的意思因为各种文化和个人的理解不同而容易产生歧义,洛伊——还有白哲特、德鲁克(他称白哲特和《论美国民主》的作者法国人托克维尔是自己在社会生态学考察上的前辈和榜样)——的意思是为了恢复人应有的尊严、才能和责任。
      
      人争取自由,目的显然不是为了自由的选择坏,而是能自由的选择好。人争取自由之所以能让人产生好感和尊敬的原因,在于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分,这样可以让健康的生命成长延续,而人不自由的状态因为违反了人的本分,那就是不健康。
      
      洛伊在为自由企业制度辩护的时候,并没有同时为公司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辩护,相反,从他的演讲中,不良行为意味着公司可能面临危机甚至是毁灭,而危机和毁灭显然不是争取自由的目的。
      
      当然,洛伊指望司法部门遏制公司不良行为的想法在世界公司历史中被证明是远远不够的,一旦轮到司法介入的时候,对于具体哪一个公司或企业家来说,一切可能都晚了。
      
      实际上,公司在洛伊的时代之前早就出现,最早具有现代雏形的股份公司大约是16世纪中叶获得英国王室特许的英国商人跟俄国沙皇做生意的公司以及稍后与印度和中国做垄断贸易的东印度公司。
      
      但作为现代经济先驱的英国迟至19世纪中期才有对公司建立有利的公司法,除了现有的公司想继续保持垄断地位的原因之外,也与这些特许公司——尤其是后来跟西班牙控制的南美洲进行垄断贸易的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自身的形象有关。它们肆无忌惮的投机行为在18世纪初引发了世界最早一轮的股市大跌和信贷危机,它们还参与臭名昭著的奴隶贩卖,那些致力于推动自由事业的改革者们对公司没有足够的好感便不奇怪了。
      
      改变这一切的可见力量在相当程度上来自于技术的进步。而铁路的兴建是其中最显著的现象。地区间——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新工具的出现和推广而前所未有的缩短。这难免不引起包括国家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兴趣,投资铁路成为贯穿19世纪的欧美世界最热门的商业活动之一。
      
      没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而只有对现有资源的买卖,社会仍然要处于缺乏新生命生长的状态,既得利益者对资源的掌控也就容易维持。自由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新生命得不屈不挠的生长才行。尽管到如今人们对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兴起的原因仍然意见不一,但那个时期英国的革新者们所具有的生命力是任何致力于推动自由文明前进的后来者们值得重视的。
      
      万事互相效力
      
      瓦特(James Watt)的经历就很说明问题。这位因改进蒸汽机而为火车乃至整个工业革命预备发动机的工程师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家之一。然而荣誉并非属他一人,是诸多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因素互相效力才结成了如此瞩目的果实。
      
      从他的曾祖父开始,瓦特一家就属于反对国王干涉信仰事务的苏格兰长老会的成员。而作为工程师的瓦特遇到的主要问题则来自于行业公会的专制。
      
      “瓦特当时是个20岁的小伙子,从伦敦来到格拉斯哥,想以制作数学仪器为生。可是,虽然这个城市没有其他人制造数学仪器,铁匠行会却不允许他开业,理由是,他不是该市市民的儿子也不是女婿,又没有拜过这里的师傅。”苏格兰记者约翰•雷(John Rae)在他那本1895年出版的经典《亚当•斯密传》中写道。这个背景对任何经历过社会从专制到自由转变的人来说也许都不太陌生。
      
      跟其他社会的同行不同的是,瓦特遇上了一群人而非仅仅几个人的帮助,他比本系列说到的古登堡和丁道尔更能够感触到社会环境的健康(尽管仍是很局部的)给个人成长带来的益处。这一群人主要来自斯密所在的格拉斯哥大学。
      
      “格拉斯哥大学的领导层虽然在各机构的权限或财产管理等细小问题上争执不休,但在办校方针上却非常有见识,非常开明,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雷在斯密的传记中继续写道,“在那充满特权的年代,大学也享有其特权。格拉斯哥大学的教授由于在大学校园内享有绝对独立的权利,他们让瓦特担任了该大学的数学仪器制造者,拨出一间房子做他的车间,又在校门附近给了他另外一间,让他出售产品,以此战胜瓦特受到的压迫。”
      
      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学的时候,斯密先后担任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学校的财务主管、教务长和副校长,根据雷的记述,斯密“喜欢出入瓦特的车间,因为瓦特虽然年轻,但谈吐不凡,富有创见,对周围有才学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而瓦特对斯密也总是抱有深深的敬意。”
      
      创建于1451年的格拉斯哥大学,它的校训是“道路、真理、生命”(Via, Veritas, Vita),源于《圣经》中的耶稣对自己的称呼,他告诉门徒不要忧虑人生的道路,认识了神,就认识了通向真理的生命之路。这跟后来在北美创建的哈佛大学——美国最古老的公司——的校训“真理”如出一辙,实际上,类似的校训可以在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学中看到,校训的意义在于指明了这个教育组织的方向。
      
      作为特许授权而建立的大学帮助了一名被政策歧视的外来务工人员,这虽然不能像公司法那样为所有想创业的人扫除制度上的重大障碍,但也是一切处在从专制到自由转变的社会值得学习的做法。制度上的改变显然不是在法律条文颁布之后才开始的。进入立法的程序,往往意味着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
      
      格拉斯哥大学给予瓦特的不仅是作为工作室和商店的房间。大约在1762年,23岁的化学老师约翰•罗宾逊(John Robinson)启发26岁的瓦特如何利用蒸汽作为机器运转的动力来源。
      
      在此之前,瓦特从来没有见过蒸汽机是怎么工作的。当时,已经有小批量生产的蒸汽机,是一位叫做托马斯•纽科门(Thomas Newcomen)的英格兰五金商人在1712年左右发明的,他同时也是一名教会长老和传道人,各地教会上的联系帮助他将自己的发明传播到一些地方。
      
      还是通过格拉斯哥大学,瓦特获得了一部需要修理的蒸汽机,经历十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又有另一位教授朋友以及同道企业家的资金支持,瓦特将纽科门蒸汽机的效率提高了三倍,1775年获得专利保护,第二年投入商业使用。
      
      瓦特的成就反过来也促进了第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商业企业家的诞生,他跟合作伙伴马太•博尔顿(Matthew Boulton)于1775年成立的博尔顿-瓦特合伙人公司是那个时代最成功的制造业组织之一,这个公司持续了120年之久。从这样的公司,不仅仅生产出工业革命的发动机,对工作人员的尊重也开始写进商业组织的历史,工人有了初步的社会保险,工作场合保持干净、通风和照明,而且拒绝雇佣童工。
      
      在2004年《福布斯》杂志评选的历史上对当今商业世界影响最大的20位商人中,博尔顿是最早的一位,今年是他逝世200周年。他和瓦特——以及参与过他们事业的所有人——开启了德鲁克所谓知识工人、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时代。
      
      在这个新兴世界中,公司成为了人们大规模生产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集散地,而这一切的根基都与人的自由紧密相关,虽然很多时候的很多事情会让人忘记这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目标。
      
      
      《环球企业家》
      
      http://www.gemag.com.cn/gemag/new/Article_content.asp?D_ID=8541
      
      
  •     感觉译者没学过经济管理的相关知识,整本书的翻译特别生硬,一段话来回读几遍都不知所云。
      
      可怜我整套德鲁克的书都是买的机械工业出版社的。。。。
  •      这本德鲁克的早期著作,商学院学生的必读书。很多人都不下去,因为的确很人文很抽象很空灵,但,第二章人的组织除外。其他章节我也读不下去,而且我觉得没必要读,介绍的都是社会背景,美国的信仰、价值观,还有工人与工头的关系。本章详细介绍了通用汽车公司在斯隆时代的组织结构,说实话,是我见过的介绍跨国公司/集团公司处理总公司与子公司/总部与事业部的关系的最好案例及阐述。没想到,一星期前的面试题在这里能找到答案。
      
       尽管本书成于60年前,但是德鲁克的思想,书中通用汽车的组织结构对于今天仍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相信,目前中国的公司大部分还没达到通用汽车当年的高度。
      
       简而言之,通用汽车设计组织结构,处理总部与事业部关系的原则是:分权。授予事业部充分的权利,总部只对事业部经理的任命、事业部目标的制定拥有完全权利,以及其他一些否决权和审核权,事业部享有90%的决策权。总部的职能部门需要服务好各个事业部,事业部全心负责生产和销售;同时,职能部门协调好各事业部的工作,促进各事业部的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并将信息反馈给总部决策层;但是,职能部门没有对事业部的决策权,不能越俎代庖,只有建议的权利,决策需有总部政策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做出。
  •     彼得·德鲁克的这本书估计已经被中国管理人们说烂了,到不一定是读烂了。因为里面的概念已经被人熟知,已经成为事实,这些概念就不像“赢在执行”这些新鲜又垃圾的句型那样吸引人。读起来也就一目十行。
      
      而真正的大师从不是就事论事的,他们往往纵横捭阖,讲具体事物放入社会科学、历史变革中全盘研究和探讨,他们的层面是哲学的。
      
      读《公司的概念》,应该读出这些才对得起大师啊。
  •     德鲁克去世的时候媒体很是炒作了一番,这才让大师进入到我的视线中来。据说德鲁克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了研究,在此之前,大家只认为管理是一件经验性质的事物,并不具有科学性。
      
      管理是关于组织人的艺术,不是专业人士的我对此知道得实在很少。这本书基本上是作者基于对通用汽车公司在一战期间生产军工产品时的各种组织方法进行的观察总结和分析。通用的整体企业架构,以及公司各个层次的人员如何组织,并最终统一在企业的统一目标下,虽然只是概略地总结性分析叙述,已经能够想象到单纯的流水线作业模式在面对大规模生产时所遇到的挑战。作为一个庞大的企业通用是如何自上而下的从整个企业模式到零碎的具体分工,进行了深入细致而效果显著的调整。这样的观察如果不是身处其中亲身参与,得到的结论大概很难同样翔实真切。
      
      呼呼,办企业,还真不是闹着玩儿的。组装一架飞机和组装一千架飞机并不是一个概念。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甚至于当企业因为扩大生产而从劳动力不足的分部A迁到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分部B时,因为面对的生产工人的熟练程度不一样,管理者不得不将生产工序重新设计,从适用于熟练工的生产程序,变更成适用于半熟练工的生产程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增加劳动力的价值,使得一加一得到大于二的结果,而不至于牺牲生产效率。
      
      简直难以想象如何才既能够从战略上高瞻远瞩地去调整企业的运行方向,又能从最琐碎的零部件生产方法上去周全地顾及整体效率。从这个角度来说,能够维持一个庞然大物的组织正常运转已经很难。当然,如果只是单纯的描述一个企业如何组织人手变化工作方式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德鲁克也就只能算是一个记录者而已。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德鲁克将公司作为一个社会组成单位,一个新出现的社会基本单位进行了分析,试图去了解这个新型的基本单位是怎样在现实世界中实现抽象的社会价值,如何实现它所涉及的从工人到管理层等各个层次的人员的理想,维持他们的生存,照顾他们的理想和生活需要,通过这些赢得成员的工作和贡献,最终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没有看到中心思想一般的表述,但是很显然,德鲁克的思想中,企业对于自己的内部员工和对于整个外在社会,都是富有特殊的责任的。尤其对于他所陈述的通用这样的大企业,德鲁克从各方面分析了大型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特点。
      
      虽然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很多年,但是其中的理念和分析仍然有前瞻性。当然也不能不注意到德鲁克关于如何在工资和利润之间分配由于生产效率提高带来的收益是的分析,德大师显然当然必然站在劳资的资方。他在书中有时候会分析到马克思主义和其他思想在劳资问题上的不同立场。我想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并没有说服他,他是实用主义的,是客观冷静的。德鲁克显然认为改良现实比全盘否决要好,何况既有的组织方式就德鲁克看来是高效的而且仍然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书里提到过好几次成本会计学,似乎是微观管理的必备知识。嗯。最实在的问题是,如果把收益分进利润,那就是增收增益,不然,多分一分给工资也是增加成本。这个事情很现实。后面还说到逐渐发展起来并为某些工会所认同的工资体系,不以单纯的收入增加为基础计算,而是以整体的公司发展可能带来的长远收益为基础计算,以这个为根据与工会协商增加工资的幅度。呵呵,记得孔老夫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要是不使民知的话,估计这些有战略眼光的安排是不可能实现的。
      
      公司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如同黏合剂一样把人和财产聚合到一起,而人和财产在经济中总是流动的,但就像瓶子里的水,同样的水,从A倒进B,已经不能说是同一瓶水了,即使再倒回A,也已经不会再是20:12分的那瓶水。同样的财产在不同的组织形式下会如同自然人一样具备性格。其实一张桌子和另一张桌子,和其它更多的桌子之间,其区别并没有意义。列在教室里,成为教室的一部分;列在公司,成为会议室的一部分。零件散落在工厂也是没有意义的,劳动力散落在社会上也是没有意义的。组织是最大化资源效用的艺术,形式得当也可以影响内容。公司的本质也许只是一池子的财产,而财产本身是没有含义的。也许这就是最近总听到的所谓“以人为本”。
      
      德鲁克将管理从经验里面拽了出来,放在学科的位置上进行讨论。据他的引述,古典经济学将经济的发生和企业组织的变化都视为自然进化的产物,不需要主观干涉就可以臻于完美。但是呢,希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德大师当然是不会这么想的,大家应该开动脑筋,找到最合适的方法,组织方法千千万,最高效的只有一种,而管理者的任务就是把那一种找出来。
  •     圣彼得大师这本书的英文原版是1993年。那一年,英特尔百万运算级的CPU正式投放市场,微软发布了里程碑式的Windows3.2,网景公司初露锋芒……,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新一代企业正生机盎然。圣彼得的这本书就像一本预言录,是《工业人的未来》一书思维路径的深化和延续。圣彼得试图说清楚一件事儿:企业应该如何按照社会的要求组织起来,承担起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这个概念在当时还过于前卫,难怪斯隆看后勃然大怒,他本期望这本书成为带领通用汽车走向下一个辉煌的指南,没想到特约作者圣彼得借研究通用汽车的机会,写出了一本与通用汽车未来无甚干系的巨著来。这也不奇怪,自称以写作为生的圣彼得非常推崇德国大牛马克斯•韦伯,他试图超越韦老师的辉煌,从“政治社会学”进入“组织管理学”,研究“官僚科层组织”。可惜,圣彼得对于社会冲突理论的领悟未能有所新突破,这也制约了他在企业组织结构分析上所能提供的创见,但作为半路出家者,已可赢得足够多的褒扬和尊敬。
  •   中国人说,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不同时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先生在写书吗?
  •   你高抬我罗,我现在的水平,写也是贩卖别人的东西,哈哈,现在改卖书了,有空来看看水清浅书屋。
  •   在哪里啊?这下可有地方聊书了
  •   是富士通吗?
  •   公司不是家,公司只是企业号、企业是平台舞台,成员只是合作者。公司社会性来自“帮人得到其需要的,得到自己想要的”--表面上的给人着想,实现自己的利益。福特公司自动提高工资,表面是发福利,其实稳定了员工、也利于得到更优质的员工、员工也珍惜工作。对比于国内拿提成的公司底薪无下限,各种猢狲散、各种矛盾上级监管谩骂与甚至员工盗窃、怠工毁坏产品或流程
  •   动情、为局部员工负责的方法去考虑问题。企业陷入一片儿女情长之中,完全无法自拔
  •   个人经验来看,99破生特的所谓管理知识都是扯淡。唯一的用处是告诉周围的人:我知道我明白我懂知识!有个P用,还不是亏损。所谓的管理知识,某种程度上都是马后炮。
  •   老外的学者搞研究,很容易就研究到哲学层面了,探讨这件事是关于什么的,甚至一个操作系统都可以挖掘出背后的哲学意义,这样他们会搞清一些基本的问题,然后不断进步。这在中国就看不到。(我可能说的不清楚,这只是我的一个直观感觉)
  •   看来LZ不通历史 政治
  •   企业的变化更是大的社会秩序的重建的一部分
  •   我只是觉得德鲁克口中的管理,与国内那帮天天忽悠管理的家伙有太大不同了。这评论也就是一个灌水贴,别认真。
  •   ok 了解了 国内人没有历史感的 ; 老外是一直缓慢地发展过来的 想要看清未来 就会回溯过去 ; 其实只要看看法兰克福学派 就知道这不只是管理界的问题 是时代的主题 遇到时代危机时自然要认真面对
  •   德鲁克是学法律出身的,就是他开创了“管理学”这个专业。。。他是全球第一个教授管理学的教授,而这本书就是第一次提出管理学啊。。。。。其内容和深度都不是一般的学者在那个年代可以做到的。。。。。。。。
  •   他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来判断大企业组织管理的方向,强调企业、个人、社会的整合和各自的社会责任。斯隆求教“术”没料到他却整出一些“大道”来。
  •   四章连贯性不强,突兀倒是真的。
  •   我今晚是抱着能从中获取些管理哲学的经验的希望去看的,是从尾往前看,才半本,我了个去,很不对口唉,看得我晕头转向,时有眩晕的症状,写的话嘛,乍一看全是废话,细一瞧,还像是那么一回事,于是我准备继续纠结下。
    另外,楼主些的评论文笔很好,评价不错,我喜欢,顶!
  •   管理已经失效,早已为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所证实。
  •   我觉得挺好 关键看他的理念 你可以学到什么 可以开什么样的眼界 。就像在大学里面一样 更多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开眼和经历 而不是什么专业知识这些在实践中真正才掌握的知识. 他的一些经营的理念和对待各生产要素的重新认识 对于我们这里多数人来说 完全就是没有看过的新闻和在重新经历别人走过的路 很有参考价值。不仅在管理 在设计 经济制度 物质产品的生产 各种服务都在走人家走过的路。有些东西 不因为它是“旧”的就落伍了-我想这个说法非常时候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在现今中国的应用。
  •   具体的术 多数是扯淡的东西 真正需要的是道 是指导思想 是自己的价值观在经济活动中的贯彻和实现。当然 彼得德鲁克没有完全没有考虑我们特色的人情国情 这是很多人觉得它的东西无法实用的一大障碍。我现在觉得 对于我的帮助 在于内部团队的管理和维持上 而不是把他们以纯粹的市场化为前提的运营理念应用于这个畸形的市场。所以 需要两手都硬都要通吃。内部团队的NB-无论是技术NB还是生活态度个人价值的追求-是核心。
  •   类似于通用的国有大企业 你即使有这个心也无这个力 不谈也罢。
    "普通的民营私企,其规模、工作方式、作业流程则与这个毫无相干。"此言差矣 看来LZ对于有心良性发展的民营企业 我觉得严重缺乏了解。很简单一个方法 自问一下 如果你作为有目标的管理者 你缺的是什么你迷茫的是什么?管理 可以说是一门通用科学 不然怎么会有专门的MBA课程 学生出来之后直接做职业经理人 而不一定非得是某某行业的技术类资深从业者-当然 有这样的背景最优秀不过了。
  •   和设计类专业一样 LZ的言辞表达很不错类似于设计的表现方面 向别人展示的方法手段技巧一流 然设计的内容是否合理可行是否符合规范是否有使用价值也就是LZ表达的思想内容传达的信息是否有价值 非常值得讨论。 一年多过去了 不晓得LZ对这本书有何新的认识 如果有个回馈就好了。
  •   深层海洋水才NB 一晚上就想看完大师的名著 学习能力真不一般哟。如果小说之类我也可以 嘿嘿
  •   这本书,包括《旁观者》等我仍然看不懂,但是我一直认为是高度不同,认识的问题的程度也不同。会有一天我能看懂。
  •   对于管理,我始终觉得, 如果你只是从术的层面去学,肯定是学不好,做不好的。每个公司的情形和发展阶段不一样,不是从术的层面就可以解决得了的。你只有掌握了道的层面的东西,针对具体的公司,你才能灵活运用术的层面的技能。
  •   应该是中国古语的做事先做人的说法吧 呵呵。 不尽然
  •   你就职的是联想吧
  •   其实外国的书翻译到中文后能读起来很爽的是真的不多啊。。。。这已经算是好的了啊
  •   好象也没啥版本,也没觉得不顺,个别错别字是我不能容忍的。
  •   嗯,翻得生硬,看得累人。
  •   2011-06-22 20:58:49 JANE  好象也没啥版本,也没觉得不顺,个别错别字是我不能容忍的。
    上海人民出版社也曾出版过
  •   要找的东西都不一样,我要找的东西正好在第二章以外……
  •   的确第二章最有实用意义
  •   公司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如同黏合剂一样把人和财产聚合到一起,而人和财产在经济中总是流动的,但就像瓶子里的水,同样的水,从A倒进B,已经不能说是同一瓶水了,即使再倒回A,也已经不会再是20:12分的那瓶水。同样的财产在不同的组织形式下会如同自然人一样具备性格。其实一张桌子和另一张桌子,和其它更多的桌子之间,其区别并没有意义。列在教室里,成为教室的一部分;列在公司,成为会议室的一部分。零件散落在工厂也是没有意义的,劳动力散落在社会上也是没有意义的。组织是最大化资源效用的艺术,形式得当也可以影响内容。公司的本质也许只是一池子的财产,而财产本身是没有含义的。有理!
  •   圣彼得大师……英文原版是1993年……Windows3.2……马克斯•韦伯……社会冲突理论。结论:说的可能是另外一本书,呵呵。
  •   。。。。。1993年,通用汽车为支援美国二战而投入军工生产。。。楼主,自己删稿吧,别丢人了。
  •   说的不是同一本书?
  •   这书是1943年出版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