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国际冲突

出版时间:2002-02-0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小约瑟夫·奈(Joseph Nye,Jr.)  译者:张小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国际冲突是人类文明中一个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安定与不安定、延续与中断、混沌与无序时国际冲突的主要特点。两次堪称浩劫的世界大战以及长达50年东西方对峙的冷战局面都曾把善良的人们推到毁灭的边缘。那么它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本书作者曾长期在美国政府担任要职,他的关于国际冲突的观点会让你耳目一新。

书籍目录

中文版前言
第一章 世界政治中存在着永久的冲突逻辑吗?
两个理论传统: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
伯罗奔尼撒战争
道义问题和国际政治
第二章 20世纪重大冲突的起源
国际体系和原因层次
反事实推理
第三章 均势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均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第四章 集体安全制度的失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集体安全制度的兴与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第五章冷战
威慑和遏制
有关冷战的三种观点
罗斯福的政策
斯大林的政策
冲突的阶段
冷战是不可避免的吗?
分析的层次
美国和苏联在冷战中的目标
遏制
冷战的发展
冷战的结
核武器的作用
第六章 干涉、制度和地区冲突
主权与干涉
国际法和国际组织
中东的冲突
第七章 相互依存、全球化和信息时代
相互依存的概念
跨国石油政治
跨国行为体
信息时代的权力和相互依存
第八章 新的世界秩序?
有关未来世界的各种构想
民族主义和跨国主义
新的世界秩序?
对未来的思考
译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理解国际冲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国际冲突是国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对大部分人来说,国际冲突似乎只是一个个新闻事件的叠加,它背后真正的原因和逻辑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国际冲突?冷战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会带来新的世界秩序吗?本书如同一个友好的领路人,带我们走进这片迷雾笼罩的森林,以从枝干到树木再到森林的逻辑层次,为我们有系统地解读了国际冲突理论。
       书的开头,作者就提出了一个贯穿全书的命题:世界政治中存在着永久的冲突逻辑吗?围绕这一命题,作者引证古今,从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说起,继而讨论了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冷战后的国际格局。为了分析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形态的国际冲突,作者引入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和冷战后流行的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用简洁的语言和历史事例来阐述晦涩难懂的概念,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国际冲突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据说作者曾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到韦编三绝,因为公元前发生在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那场战争,如同一个简洁的模型,可以概括和提炼出很多在后来世界冲突中应用的理论工具。其中“均势”这个概念被作者一直沿用到对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的分析中。雅典与斯巴达是当时的世界两极,他们分别有自己的同盟,也曾在波斯帝国威胁地中海城邦国家时结成盟友,共同抵抗外敌。但是小国科林斯与科西拉之间的争端,却将雅典与斯巴达卷入了十年的战争,原因是如果科林斯吞并了科西拉,将使雅典在海上处于劣势,即两个力量之间的均势被打破,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了。“均势”也同样可以解释一战中同盟国与协约国的行为与利益冲突,二战中美国的介入如何改变了战争局面,以及冷战中的美苏关系如何影响中东局势。
      但是作者同时又理性地提醒我们:不要进行庸俗的历史类比,对于问题的分析要结合时代背景。在对一战的分析中,作者提出了从微观到宏观的“个人——国家——国际体系”三个分析层面,并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的方法“反事实推论”。在关于二战的分析中,作者关注到了“集体安全制度”的发展与局限。而在对冷战的分析中,作者则将讨论的重点放在了核威慑与遏制政策。对于冷战后的地区和民族冲突,作者就主权与干涉、民族主义及其来源进行了探讨,最后回顾了后冷战时期以来国际社会关于未来国际秩序的许多构想,作者提醒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历史终结”后的世界,我们应该跳出冷战的旧有思维,为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国际新秩序而认真思考。
       一本好的教科书书要满足三个条件:系统性和理论性,材料的丰富性,讲解的清晰度。奈教授的这本书无疑满足以上的条件,更难得的是,对于国际关系这样一个交叉学科,作者在书中借用博弈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其他学科的经典理论,使这本不厚的教科书包罗万象,处处值得品味。
       不过遗憾的是,作者将20世纪的国际冲突基本上锁定在了欧美、美苏这些传统的大国之间,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着墨甚少,近年来国际格局的发生了强烈变化,或许在今后的著述中,作者会更关注中印这样的新兴国家。
       最后跳出本书说点感想,我们分析和理解国际冲突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构建一个和平的世界环境。美国教师John Hunter在小学生中推广一种“World Peace”的政治模拟游戏,让孩子们模拟虚拟国家的领导人,处理经济、社会和环境危机和战争的威胁,游戏以达成世界和平为胜利条件。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的政治智慧和对和平的理解,令很多政治家都汗颜。Hunter老师说:If only they can learn something good for the world,they may save us all. 我想这同样也可以成为我们的愿景。
      
  •     
      
      第一章:世界政治中存在着永久的冲突逻辑吗?
      
      国际政治研究者的任务是借鉴历史,以理解延续性与变迁性,而不应该为过去所束缚。修昔底德所描述的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体现出来的国际政治中冲突的逻辑,在现在依然有借鉴意义。但是要结合现代社会的一些新因素,例如核武器、臭氧层等问题,从而更好地把理论运用到当前的环境当中来。
      
      什么是世界政治?
      从古至今,世界政治有三种形式:一为在世界帝国体系中,有一个政府主导者与它交往的绝大多数国家的行为;二是封建主义体系,个人的效忠对象和政治义务主要不是由领土边界决定;三是无政府的国家体系,它是由相对具有内聚力的国家组成,没有一个更高的政府凌驾于这些国家之上。第三种是最接近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的现实。
      
      两种关于无政府政治的观点——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
      现实主义:对于现实主义者来说,国际政治的中心问题是战争和使用武力的问题,有关无政府国家体系的假设是现实主义者思考问题的起点。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者认为,存在一个国际社会于国家并存,并且异同发挥作用,而国际社会则是制约国家行为的一部分外部化境。认为现实主义者过于夸大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之间的差别,忽视了经济相互依存和跨国性全球社会的形成对国际政治局势的影响。可以说,自由主义者是在试图批判补充现实主义者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关于无战争的语言被证实为错误的情况下,自由主义者又认为,迅速发展的生态相互依存(包括全球化的臭氧空洞、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将使国内政治于国际政治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人类将进入无国界的世界。
      两者的区别与联系:现实主义比较悲观,自由主义比较乐观;现实主义强调历史的延续性,自由主义强调历史的变迁性;
      
      行为体、目标、手段,是国际政治理论的三个基本概念。这三个概念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
      行为体——国家是当今国际政治中的主要行为体,但是他们并没有占据整个舞台;
      目标——随着威胁的变化,安全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军事安全已经不再是国家追求的唯一目标;
      手段——武力并没有过时,但是现在实用武力要比以前困难得多,也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武力还是国际政治中重要的手段,但是已经不是唯一的手段了。
      
      安全困境:在无政府状态下,一个国家追求安全的独立行为可能导致所有的国家更不安全。正如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根源,乃是雅典力量的增长及其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
      国家可以通过合作,来避免出现这样的安全困境。
      
      道义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不如在国内政治中的那么大,原因如下:
      1. 有关价值观念的国际共识很少,对于某些具体判断,存在着宗教、文化上的分歧。
      2. 国家与个人不同。人们用不同的标准分别判断政治家作为国家领导人的行为和作为个人的行为。
      3. 由于因果关系的复杂性,道义在国际政治中扮演一个相对较小的角色。例如“汉堡包论调”。没能看到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他们没能似的出于良好意愿的行动与其结果相统一。
      4. 国际社会的制度特别软弱无力,秩序和正义在国际政治中相互脱节的情况比在国内政治中要严重得多。秩序是正义的前提。
      三种有关道义作用的观点:
      怀疑论者:认为道义在国际关系中毫无意义,因为在国际关系中缺少可以维护秩序的制度。
      国家道义主义:国际政治的基础是国家社会,它有一些行为规则,但是国家不一定总是严格地遵守这些规则。
      世界主义:国际政治并不仅仅是一个由国家组成的社会,它还是一个由个人组成的社会。
      
      
      
      第二章:20世纪重大冲突的起源
      
      国际政治体系是国家间关系的格局。
      任何一个体系的特点在于,整体格局总是大于个体的总和,换句话说,体系所造成的结果可能与体系行为体的愿望大相径庭。
      国际体系中的国家间权利分布状况,有助于我们预测国家的某些行为。根据“我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也能导致类似跳棋盘似的同盟模式产生。
      
      分析国际政治的层次:个人、国家、国际体系。
      有意义的解释通常是把第二和第三个分析层次结合起来,体系层次分析是从外部来解释问题,也就是讨论整个体系如何制约国家的行为;第二个层次的分析是从内部解释问题,也就是通过内部发生的事情来解释结果。
      
      体系分析的结构与过程:
      体系结构指权利分布,体系过程则指体系单位之间互动的模式与类型。其中,结构式更为基本的,而且其变化速度比过程要缓慢。
      国际政治体系的过程是由以下3个因素决定的:
      1. 体系的结构,结构是过程的基础
      2. 文化与制度环境,它环绕着结构并决定国家参加合作的动机与能力
      3. 国家的目标和手段属于革命性的还是温和的
      我们从现实主义者所关注的结构分析方法入手分析,因为这种方法较为简明。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提供部分答案,建构主义者对过程的关注提醒我们不要忽视社会的变迁。同时还应该注重国内因素的影响。
      由于高度简约的体系层次分析通常是不够充分的,所以我们必须考察体系单位内部所发生的事情。
      所以,国际政治是由结构、过程、国内三个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
      另外,外交政策上的差异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三章:均势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均势:国家追求均势的目的在与维护自身的独立,而不是维持和平。均势有助于维护由独立国家组成的无政府体系,但是并不能保证所有国家都生存下来。
      
      均势的三种含义:
      1. 作为权利分布的均势:指权力分布
      2. 作为政策的均势:一种平衡政策,以为这其他国家会采取行动阻止一国发展成为主导国家。也就是意味着均势代表帮助弱者,因为如果帮助胜利者,那么自己很可能有朝一日会遭受胜利者的侵害。
      3. 作为多极体系的均势:被用来描述历史上的多极体系的例子。这种意义的均势要求有5或者6个国家,遵循一台被普遍认可的游戏规则。
      
      
      权力(Power):让别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的能力(耶鲁大学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在这个定义下,我们需要首先知道对方的偏好,这就需要根据行为来界定权力。但是政治家往往采取从国家掌握的资源的角度来界定权力的。这些资源包括:人口、领土、自然资源、经济规模、军队、政治稳定等等。但是在从资源角度考虑权力问题是,还牵扯到权力的转换的问题,即把潜在的权力(用资源来衡量)变成实际权力(用别国行为的改变来衡量)的能力。
      另外,在迫使别人改变行为的形式上,可以根据直接和间接分为硬权力和软权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用三个层次分析:
      一、在机构层次上:德国的崛起和同盟体系的僵化。
      原因:
      1. 民族主义的兴起
      2. 人们对和平产生了自满情绪
      3. 德国的政策
      二、在国内社会和内部政治的层次上:一个正在衰落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内部危及,另一个是德国的国内政治形势。
      三、在个人层次
      用原因类型的方法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深层原因是均势结构的变迁和国内政治体系的某些方面的变化。中层原因是德国的政策、和平自满情绪的增长和领导人的个人特性。突发原因是费兰茨•费迪南在萨拉热窝被一个塞尔维亚的恐怖主义者刺杀。
      
      
      第四章:集体安全制度的失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集体安全制度:
      兴起:
      一战结束之后,美国当时的总统威尔逊建议废除均势体系,在国际上建立起类似于国内立法和司法机关的国际制度,似的民主程序也可以应用于国际层次上,成立基于特别盟约基础上的国家联盟。
      与均势的区别:
      1. 人们的关注点是国家的侵略政策而非国家的能力。
      2. 同盟不是预先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侵略行为发生之后,才有所有国家反对一个国家。
      缺陷:
      1. 个别地方含混不清。
      2. 安全制度的实质是国家把一部分主权转让给所参加的国际组织,以换取集体安全和伙计法的保障。因此有强制的意味在里面。
      3. 美国作为组建者,但是自己不参加这个国际组织。因为美国担心这样的强制性会限制美国的主权和宪法赋予议会的宣战权力,从而不是有参议院的决定和人民的一员,而是被动地被拖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书中一些值得思考借鉴的思维方式:
      1. 因果联系的复杂性:由于因果具有复杂的特性,所以人们容易在考虑不清因果联系的情况下,把两件看似有关但实则无关联的事情画上连接符号,做出不明智的选择。比如“汉堡包论调”,认为自己在学校餐厅少吃肉就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问题,其实不吃汉堡包生下来的粮食并不能到达孟加拉饥民的受众,反而会引起美国市场的商品过剩,更可能引起国内市场价格下跌、农民减少产量等一系列影响。所以,没能看到因果联系的复杂性,可能会使处于良好意愿的行动与其结果向背离。P34
      2. 简约原则:14世纪哲学家奥卡姆认为,好的解释方法必须抛开不必要的细节。简约——以简单语言概括较复杂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判断理论是否恰当的一个标准。简约应是一个问题分析的起点,当这个分析被证明是不恰当的时候,在增加考虑因素,增加难度,直到得到合理的解释。P55
      3. 相互关联的误导性:相互关联的现象并不一定包含真实的因果关系。例如活在和救火车的出现显然是相互关联的,但是我们不能认为救火车引起了火灾。认为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也是这样的思维模式在作怪,因为这个现象之所以会产生的原因也可能在于,民主国家一般是富裕国家,而富裕国家倾向于从事贸易,而根据贸易自由主义理论,富裕国家不太可能交战。即不能简单地有现象引到一个结论,现象有可能与和他最近接的结论并不一致,而是拐了很多的弯,从而和其他结论相连接。P72
      4. 反事实推理:反事实推理就是设定与事实相反的条件,即假定在现实的情形中,只有一个事情发生变化,其他事情是不变的,然后根据这个假设来判断历史的走向。这样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在国际政治当中,个人的因素(如果德皇没有在1890年接触俾斯麦的职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会发生?)以及一些偶然的因素(如果佛兰茨•费迪南的司机开车到萨拉热窝哪个重要的路口向左转弯而不是右转,以及那位奥熊帝国皇储没有被暗杀,战争还会爆发吗?),也有助于我们探讨某个原因是否重要。反事实推理要根据四个标准来衡量其恰当与否:
      合理性:须在合理的选择范围内,替换条件必须与原条件同时存在。
      相近性:时间上接近以为这因果关系链上两个时间比较相近,也就更加准确。
      理论性:好的反事实推理应该借助现有的理论,与理论结合的反事实推理更有意义,也更有用处。比如在考虑冷战是否源于意识形态斗争的理论是否正确时,就可以假设美国当时是社会主义国家或者苏联当时是资本主义国家,看看局势会走向何方。
      真实性:为检验一个思维实验是否有道理,我们必须搞清楚,所谓不变的因素是否与已经发生的真实情况相吻合,谨防在同一个思维实验中,把一个反事实推理论点建立在另外一个反事实推理论点之上。
      5. 原因层次:根据时间上的远近,事情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远的是深层原因,其次是中层原因,最近的是突发原因。
      例如,我们用房间里的灯光来照明,突发原因是按了开关,中层原因是有人给房子拉了电线,深层原因是爱迪生发明了输送电力的方法。
      例如,我们划着火差,木头可燃是深层原因,干柴和纸张是中层原因,划火柴是突发原因。
      用这种分析方法的一般性结论:突发原因并没有那么重要,突发原因可以有很多个,这个不发生那个也可能发生。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可能性的问题。由于深层原因和中层原因的存在,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但并不是等于无可避免。这就是几个层次原因的关系。
      
  •      中小学教材这些年改来改去,简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恨不能和曹雪芹看齐,改成一本不朽的《红楼梦》式教科书。结果大家有目共睹——我常常怀疑教育部人浮于事闲极无聊,只能出此下策。我们常年批判日本教科书如何无耻,其实自己的语文历史教科书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又扯远了。不过事已至此,不妨再扯远一点。民国有一本启蒙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编者不是什么“组”,而是大名鼎鼎的叶圣陶,连插画都出自丰子恺手笔,简直可以流芳百世。
      
       “小小的蒲公英,金发的姑娘,现在是秋天了,你将怎么样?”
       “时光真快呀,转眼交了秋,我就要老了,我将白了头。可是,我的白发向那里飘扬,明年,那里又见金发的姑娘。白头转成金发,金发转成白头,在每一年里头,就这样地轮流。”
      
       语言如流水,浅显却回味深长。开蒙时候能读到这样的课本,是一个人的福气。此后若干年,生活在他的心中必定还是美的。
       我们这些人就没这种福气,中小学课本一律苦大仇深,终于出现朱自清的《背影》和鲁迅的《社戏》,老师们也迫不及待地把它们讲得苦大仇深,现在干脆删去了。于是长成以后,我们颇多郁郁不平之气,动辄“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所作所为多乖张怪诞,自以为是。
       大学以后,一切自然廓清不少。无奈如我读国际政治,十本教科书里倒有九本根本志不在“传授”,而在“炫耀”。语言枯燥,术语林立,例子晦涩(有的干脆不举例),而且居然一二三四分条列点,意思仿佛就是:你使劲背吧。
       最后大家都主动放弃教科书,寻找各家各派的学术论著。可是学术论著这种书斋读物,哪里是大一学生能看进去的,只能囫囵吞枣,略知一二。
       如今想来很奇怪,我们其实不乏“牛人”,为什么这些家伙就不能写出一本通俗易懂的普及版教科书呢?
       所以知识有时使人放不下架子。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倒不是说读书百无一用,而是书生满腹经纶,犹如怀了个千年怪胎,自矜自傲,满口高深学术,就是不肯说人话。
       其实国内所谓“牛人”,在小约瑟夫·奈等人面前不过也就是一个编小学教科书的水平而已,不知何故自己就先轻飘飘起来,以为天下唯我独尊。
      
       我其实极推荐各类有闲人士读读这本书,通俗易懂,主要学派梳理得很清楚,而且在分析具体例子时也分述了各家的看法。
       另外就是所谓三层次分析发和反事实推理。对于有志此学的人,三层次分析法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于我等混文凭的人,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分析方法,既容易上手,又能带点理论,显示出你与京城出租车司机的本质区别。
       对于非相关专业又想耍帅的人,更是不能放过这两个研究方法。因为奈基本就是用大白话写就这本书的,只要你不求深入了解,这其实就是一本“零基础”的教科书。
       想来奈作为自由主义领军人物,写过《权力与相互依赖》这样里程碑似的著作,居然愿意俯就写一本本科教材,还要写得这样平易近人。这实在值得本国各类“教材编写组”好好学习。
      
       补充一句,泛泛而言奈是属于“自由主义者”,实际这家伙是个潜伏得并不深的现实主义者。在一篇访谈中他终于忍不住说,自己其实是个“自由化的现实主义者”(我理解这实际就是防御现实主义者)。现实主义如今已经成为各流派建立学说的起点,所以不要再说“这个自由主义者居然能把现实主义阐释得这样好”这类蠢话。
  •   同时在看这本和《政治学基础》。。。深以为是!感慨。谢谢你的好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