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创业精神

出版时间:2002-9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彼得·F. 德鲁克  页数:337  译者:张炜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们身边耳熟能详的人物,无论是第五项修炼的倡导者彼得·圣吉、市场营销之父菲利浦·科特勒、领导力大师约翰·科特,还是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格鲁夫、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通用电气公司CEO 杰克·韦尔奇……他们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方面都受到了彼得·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  德鲁克先生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不仅因为他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目标管理的创建者,他在市场、创新、变革、战略、知识管理、21世纪管理者的挑战等方面的真知灼见,也让诸多管理大师和成功企业家从中受益。海尔集团张瑞敏同样深受教益:“我也成了德鲁克迷,到处搜集他的著作。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因为常常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更是爱不释手,不知读了多少遍,常读常新。尤其是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和全球化竞争的困惑时,总能从书中得到新的启示。”  尽管诸多讨论将创新与创业精神视为神秘,但本书认为,它是一种可以组织且需要组织的系统化工作,是主管人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将创新与创业视为一种实践、一门学科。它没有涉及企业家的心理和个性特征,而是谈论他们的行为和作用。它通过实例,阐明某个观点、某项规则或某个警示,但并不着重报道事业成功人士的经历。因此,本书无论是写作意图还是写作技巧,都与现今出版的许多相关书籍和文章有所不同。  本书分三部分:(1)创新实践;(2)创业精神的实践;(3)创业型策略。每一部分都是创新与创业精神的一个方面,而不是一个阶段。  本书的第一部分创新实践,将创新视作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和一门学科。它首先告诉我们,企业家在哪里及如何寻求创新机遇。接着,它又讨论了将创意发展成一家能独立生存的企业或服务机构应注意的事项。  第二部分创业精神的实践,重点谈论了能够从事创新的机构。它从现有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和新企业等三个领域来探讨企业管理。这一部分还对以下问题作了解答:(1)怎样的政策和实践才能让一家机构(不论是企业还是公共服务机构)获取成功?(2)为了提倡创业精神,机构应该如何组织和配备人员?(3)对于创业精神,会有哪些障碍、陷阱以及常见的错误?这一部分的最后,还讨论了私人企业家的角色和决策。  第三部分创业型策略,谈论了如何成功地把一项创新引入市场。毕竟,一项创新成功与否不在于是否新颖、巧妙或具有科学内涵,而在于它是否能赢得市场。  这三个部分与本书的序论及结论前后呼应。序论叙述了创新与创业精神同经济体系相关联;而结论则表明了创新及创业精神与社会相关联。

作者简介

  “你想做的是什么事?”是当今管理学上耳熟能详的德鲁克式的问句被尊称为“管理学之父”的彼得·F.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年出生于维也纳,在奥地利及英国完成教育。1929年起,担任报社的海外通讯记者。同时也为伦敦一家国际银行做经济评论工作。1939年起,到美国担任一家英国银行及保险集团企业的经济分析员,不久就成为美国几家大企业和跨国公司最知名的管理顾问。此后在纽约大学管理研究所教书二十余年。  德鲁克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工业社会的本质、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变革等多个方面,见解独到而精辟,每一部著作者为管理学树立了里程碑,同时也奠定了他“当代世界最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的地位。

书籍目录

前言序论 创业型经济第一篇 创新实践第一章 系统化的创业精神第二章 有目的的创新和创新机遇的七个来源第三章 来源一:出乎意料的情况第四章 来源二:不一致第五章 来源三:程序需要第六章 来源四:产业与市场结构第七章 来源五:人口的统计数据第八章 来源六:认知的变化第九章 来源七:新知识第十章 聪明的创意第十一章 创新原则第二篇 创业精神的实践第十二章 企业管理第十三章 创业型企业第十四章 服务机构的创业精神第十五章 新企业第三篇 创业型策略第十六章 “尽其力、毕其功”第十七章 打击对方的弱点第十八章 适得其所第十九章 改变价值和特性结论 创业型社会

章节摘录

  20世纪初,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以至它的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这种变化,产生了四种应对措施,而且全都非常成功。早期的汽车工业基本上是将这项奢侈品提供给有钱人。但是,其发展速度以汽车销量每三年便增加一倍的速度超出了这个狭窄的市场。然而,当时的汽车制造公司却仍然将注意力集中在“富有顾客”身上。成立于1904年的英国劳斯莱斯汽车公司,作出了自己的应对措施。该公司的创立者意识到:随着汽车数量与日俱增,拥有汽车终将成为“普遍”现象。  他们决定着手制造和销售显示尊贵的汽车,这与劳斯莱斯公司早期的一份计划书所提出的目标不谋而合。他们刻意采用更早而且已过时的制造方法,让一名技术娴熟的机械工制造每一辆汽车,并用手工工具完成装配。他们承诺:车子本身将永不磨损。他们规定:这样的汽车须由经过公司培训的汽车司机驾驶。此外,他们把汽车销售严格限制在他们认可的顾客范围内--当然有头衔的人更合他们之意。为了确保没有“下等人”购买他们的车,他们把劳斯莱斯的价格标得和一艘小游艇一样高,大约是熟练技工或者成功商人年收入的40倍。若干年后,年轻的亨利·福特在底特律注意到市场结构正在改变,汽车在美国已不再是有钱人的玩具。他作出的反应是设计一辆能够大量生产的汽车。它主要是由半熟练的劳工制造,能够由车主自己驾驶及修理。但与传说相反,1908年推出的T型车并不“便宜”:它的定价比当时全球工资最高的美国熟练机械师的年收入还要高一点(目前,美国市场最便宜的新车价格大约是无技能的装配线工人年收入的十分之一)。即便如此,T型车的价格只是当时汽车市场上最便宜型号的五分之一,还非常容易驾驶和保养。另一个美国人威廉·杜兰特却把市场结构的变化视作为把汽车公司组合成一家具有专业管理的大型公司的良机。杜兰特预计将会出现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而这家未来的公司将满足市场各个阶层的需要。  1905年他创立了通用汽车公司,并开始购买一些现存的汽车公司,把它们组合成一家大型的现代化企业。早些时候,在1899年,意大利年轻人阿格纳里则认为汽车将会成为军需品,特別是可以用作军官的指挥车。于是,他在都灵创立了菲亚特汽车公司。在短短的几年内,它成了向意大利、俄罗斯和奧匈帝国提供军事指挥车的主要供应厂商。全球汽车工业市场在1960年到1980年之间又经历了一次大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40年里,各国的汽车工业主要由控制本国市场的本国汽车公司所构成。人们在意大利的公路和停车场上所看到的汽车大部分是菲亚特,还有一部分车是阿尔法罗密欧和兰吉雅。而在意大利以外的国家,这些牌子的汽车则很少被看到。在法国,则有雷诺、标致和雪铁龙等品牌的汽车;在德国,则有梅塞德斯、欧普和德国福特;在美国,则拥有福特、克莱斯勒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各种品牌的汽车。然而到1960年左右,汽车工业突然趋向全球化。每个公司对此作出的反应迥然不同。当时仍然相当封闭而且几乎没有出口过汽车的日本人,决定成为全球汽车输出国。60年代末,他们在美国市场的首次尝试以完全失败而告终。随后,他们重新考虑了应该采取的策略,对汽车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进,使之更吻合美国人的口味,供应带有美国款式、美国人的舒适感受和美国式操作特性的汽车。这种汽车体积较小、耗油量低、质量保证,最重要的是售后服务周到。在1979年的石油危机中,日本人抓住了第二次机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福特汽车公司在60年代中期则决定采用瞄准欧洲市场、打入全球的策略。十年后,到了70年代中期,福特已成为欧洲汽车市场排名第一的有力争夺者。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也成了德鲁克迷,到处搜集他的著作。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因为常常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更是爱不释手,不知读了多少遍,常读常新。尤其是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和全球化竞争的困惑时,总能从书中得到新的启示。  ——海尔集团 张瑞敏  全世界的管理者们,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  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  德鲁克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对时髦思想狂热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英特尔主席安迪·格鲁夫  如果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管理的话,那么彼得·德鲁克无疑是最伟大的发明家。  ——美国管理协会  德鲁克先生的渊博知识、深刻思想不仅影响了学术界,也影响了企业界。可以说,没有一个著名学者和成功的商界领袖不从那里汲取养分。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  这位高瞻远瞩的思想家具有招牌式的敏锐洞察力,他能够洞悉不同力量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他又一次给我们带来一部不可不读的著作。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当代最经久不衰的管理思想家。  ——《商业周刊》  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谓大师中的大师,那个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德鲁克。  ——《经济学人》

编辑推荐

  德鲁克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工业社会的本质、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变革等多个方面,见解独到而精辟,每一部著作者为管理学树立了里程碑,同时也奠定了他“当代世界最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的地位。本书为其经典著作之一。  尽管诸多讨论将创新与创业精神视为神秘,但本书认为,它是一种可以组织且需要组织的系统化工作,是主管人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书,而并非只提供入门的知识。相反,它通过对政策与决策、机遇与风险、机构与策略、人员配备、工资和奖金的叙述,讨论了“什么是创新与创业精神以及何时和为什么进行创新与创业”等问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创新与创业精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