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散叶

出版时间:1997-09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盛巽昌,朱守芬  
Tag标签:无  

作者简介

本书序一
落差千寻,必呈飞瀑,宁惟景观之壮丽,实能源源所孕蕴也。尚论近世中国,若戊戌之震,五四之喷,亦人世之飞瀑也。百年之间,人才横空,简策盖地。得此雷霆万钧之力,遂以推出新社会新文化之今天。大凡求拊近代人文之盛脉搏者,未有不图临观于此历史上的激流飞珠,以揽幽探胜。
盛君巽昌与朱女士守芬乃操精之笔,挥剪影之技,削其片玉,概彼全局,语妙连珠,价等连城。
《学林散叶》一帙既成,临川王《世说新语》无以专美于前矣。有纂近世史传世,信将有取乎兹,亦如贞观修《晋书》时采矿于《世说》之成例也。
南皖胡道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学林散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很久很久以前,在上海买了本《学林散叶》,一看之下,非常喜欢。老规矩,不但自己看,还买了几本送朋友分享。
      
      《学林散叶》有点类似《世说新语》,讲述的都是近代文人政客的逸事与轶事。
      
      通过一些小事情,我看到了上个世纪, 在风云变化的中国,那些文人学者的言行举止,著书立说,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求学研究,生活工作学习爱情事业革命理想等各个方面的点滴细节。
      
      通过这些小细节,那些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不再那么抽象虚幻,而更显得有血有有肉,形象饱满真实,通过记录这些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他们更真实,更有性格,也更有趣。
      
      有的故事让人为之击节,有的让人扼腕长叹,有的让人唏吁,有的让人肃然起敬,有的让人忍俊不住。。。。。
      
      更多的是,通过一个一个小故事,我看到了先辈们除了渊博的学问,还有他们的高风亮节,他们为了理想和事业,不献媚,不阿谀,不妥协,不投降,不逃跑,不保守,不畏惧,在纷乱的时代,展现出了传统中国文人的节气,让人钦佩,他们用高尚的道德和情操来坚持自己的信念,甚至有的人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时他们思维敏锐,心胸开阔,眼光深远,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这也是让我感触非常深的地方。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条件如此好,信息如此发达,可是大师却如此少?通过这书,你可以找到答案。看看他们,再看看现在的中国学术知识界一潭死水,腐败成风,做假做秀,急功近利,成为御用写手,或者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毫无情操,节气,道德可言。我们只能凭吊中国文化界曾经的辉煌了。
      
      
      
      除了他们的为人,精神,书中还介绍了很多大师的学习方法,而这些方法我觉得对我们平常学习是很有借鉴意义的,而他们对于事业的态度执著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有些小故事,很值得玩味,茶余饭后和朋友谈谈,平添不少乐趣。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后来还想多买送朋友,可是再也买不到了。
      
      前天在南宁看到了余世存的《常言道》,哈,几乎和那本书一样。所以买了这本,暂时了却了这份遗憾。后来知道他还出了《非常道》,也是这样类型的书。
      
      如果没有看过《学林散叶》,肯定觉得余世存的《非常道》《常言道》如何如何,这只可以欺负人家没有读过,而我总觉得他是不是模仿《学林散页》。而且《常言道》还有重复的地方。好了,我不多说了,反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因为找不到《学林散叶》,就把《非常道》《常言道》书中的内容在下面:
      
       史量才办《申报》,为政府不喜。据说蒋介石曾找史谈话,蒋说:“把我搞火了,我手下有100万兵!”史冷冷地回答:“我手下也有100万读者!”1934年11月13日下午,史量才果遭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杀,终年54岁。
      
      20世纪50年代初,留英回来的王竹溪(杨振宁在西南联大时的老师)到山东大学讲学,讲座中途,束星北走到台上说:"我有必要打断一下,因为我认为王先生的报告错误百出,他没有搞懂热力学的本质。"他捏起粉笔一边在王先生写满黑板的公式和概念上打叉,一边解释错在哪里。一口气讲了大约四十分钟。王竹溪一直尴尬的站在一边。
        校领导为此找束星北谈话,束星北说:过去大学都是这么做的。
      
      
        1914年11月初,梁启超在清华作题为《君子》的演说,引用了《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勉励大家,希望清华学子能够"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大家深受鼓舞,从此清华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
      
        梁启超推荐陈寅恪先生为清华国学院导师,校长曹云祥说:"他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先生气了,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廖廖数百字有价值。"接着梁先生提出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几位教授对陈寅恪先生的推誉。曹一听,既然外国人都推崇,就请。
      
        姜亮夫回忆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时有这样一段记述:"在清华这个环境中,你要讲不正经的话,找一个人讲肮脏话是不可能的。先生同先生,学生同先生、同学与同学,碰见了都是讲,某个杂志上有某篇文章,看过了没有?如都看过两个人就讨论起来,如一方没有看过,看过的就说这篇有什么好处,建议对方去看。"
        蔡元培任民国教育总长时,范源濂任次长,他们办教育的方法相对立。范说:"小学没有办好,怎么能有好中学?中学没有办好?怎么能有好的大学?所以我们的第一步,当先把小学整顿。"蔡元培说:"没有好大学,中学师资哪里来?没有好中学,小学师资哪里来?所以我们第一步,当先把大学整顿。"
        1917年1月9日,北京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蔡元培发表就职演说,这就是著名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与北大学生约法三章:一是抱定宗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二是砥砺德行,"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心励人";三是敬爱师友,"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
      
      
      这是《非常道》的2个网络版本
      http://www.360doc.com.cn/showTag.aspx?Tag=%e9%9d%9e%e5%b8%b8%e9%81%93&start=0
      
      http://book.sina.com.cn/nzt/his/feichangdao/index.shtml
  •   如果没有看过《学林散叶》,肯定觉得余世存的《非常道》《常言道》如何如何,这只可以欺负人家没有读过,而我总觉得他是不是模仿《学林散页》。
    ………………………………………………………………………………………
    本书是直接模仿《艺林散叶》的,而《艺林散叶》又是学它前面的书的。
  •   果然。灰常感谢~下次去找找此书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