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面面观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国恩 编  页数:268  字数:280000  

内容概要

苏雪林,从1931年进入武汉大学,执教18年,与凌叔华、袁昌英一起被称为“珞珈三女杰”。1949年到台湾后,她在成功大学中文系也执教18年。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与成功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2010年海峡两岸苏雪林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21日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这次研讨会吸引了海峡两岸苏雪林研究专家七十余人,收到论文近四十篇,三十余人在研讨会上发言。这本论文集《苏雪林面面观——2010年海峡两岸苏雪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就是在提交这次研讨会的论文基础上选编的。本书由陈国恩主编。

书籍目录

谈苏雪林的《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
苏雪林治学述论
传统的潜伏——苏雪林的文笔论和道德观
五四人、无党派、爱国者——苏雪林的政治身份
救渡的契机:苏雪林皈依天主教的心灵轨迹
苏雪林小说中的主体性书写
作为“镜子”的苏雪林:两岸知识分子思维结构的面相
苏雪林文学批评的史识与文心
苏雪林的现代散文批评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苏雪林散文
苏雪林散文中童话色彩的构建
苏雪林前期创作在中国内地的接受
1929—2009年《棘心》的传播与接受
《棘心》的版(文)本考释
皈依·守成·超越——论苏雪林的小说《棘心》
苏雪林《棘心》的伤感主义
《益世报·女子周刊》与作为五四女作家的苏雪林
《楚辞》研究的新视野——苏雪林《屈赋新探》评议
以《唐诗概论》谈苏雪林古典诗学观念
苏雪林与文学史的百年书写
评苏雪林的《中国文学史略》
略说苏雪林楚辞研究的比较意识
从《鸠那罗的眼睛》看苏雪林对唯美一颓废思潮的接受
人生如梦未必如歌——苏雪林与凌叔华
苏雪林1930年代的反鲁——以苏雪林致蔡元培、胡适信为例
两种背道而驰的极端自虐与外向性攻击:苏雪林与鲁迅比较论
苏雪林的封建性及其孤寂人生
“新中华第一女奇人”苏雪林
苏雪林东吴大学故居的一个报告
苏雪林与武汉大学
成功大学苏雪林文物及作品整理与研究计划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唐诗概论》(193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是先生研究唐诗发展史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后较早面世的一部系统评述唐代诗歌的名著,在中国诗歌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七十多年来,此书不断在两岸重印,足以说明读者及唐诗研究者对这部书的喜爱。 《唐诗概论》是苏雪林先生运用现代文艺理论来观察唐诗,研究唐诗史的力作。不因袭旧说,是苏先生研究学问的突出特征,这一点在书中得到生动的证明。明清以降,诸多研究唐诗者,皆承袭明代高棅《唐诗品汇》之说,把唐代诗歌划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这种以朝代兴衰单纯社会学的观点,来划分唐诗发展的阶段,不仅模糊笼统,窒碍牵强,而且也体现不出唐诗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与风格的魅力。她摒弃陈说,将唐诗划分为五个时期,即第一期:继承齐梁古典作风的时期;第二期:浪漫文学隆盛的时期;第三期:写实文学诞生的时期;第四期:唯美文学发达的时期;第五期:唐诗的衰颓期。苏雪林教授的唐诗研究,注重文学发展的继承与演变,内容与形式的关联,诗人思想、人格与创作风格及流派的形成等诸多因素,全方位来审视唐诗的风貌;同时还把西方文艺理论中的浪漫、写实、唯美、象征、颓废、功利等流派引人到对唐诗的评说,这种现代学人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不仅创新,而且给人以启迪。 突破前人的视野,把唐诗的繁荣,放到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来考量,是《唐诗概论》的又一大亮点。唐代是一个多彩多姿、个性张扬、魅力十足的时代,因而诞生了雄视千古的灿烂的诗歌。苏雪林教授在书中称唐朝为“大帝国”,可以和欧洲“大世纪”相媲美。她在分析《唐诗隆盛之原因》一章中说:“唐成秦汉以后最大帝国,又为亚洲文化的代表,民族活动力既极其强大,则创造的意识当然也极其觉醒。而且交通便利,中外文化易于沟通,从前没有见过的人物,没有认识的东西,没有经历的境地,现在也都一一领略到,人民眼界之广,心胸之阔,智识之富,思想之超越深邃,均超轶任何时代。法国路易十四时国势鼎盛,为欧洲盟主,国内文化也突飞跃进,西洋史家目之为‘大世纪’。唐代在那时也可说是‘大世纪’。”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苏雪林面面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是老师上课时讲到的。很有价值的一本书。就是图书封面有点小脏,内容很丰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