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苏卫国 页数:240
Tag标签:无
前言
秦汉史研究在中国古代各断代史研究中曾遭某些研究生的冷遇。之所以如此,这些研究生自然有秦汉史“人人通”而难成专家的长远考虑,但最直接的原因是读书期间所面临的“题无剩意”的选题困境。当然,这一看法并不全面。翦老早就讲过其中的辩证关系:“秦汉史好学,也难学。说好学,是因为秦汉史料整齐,问题清楚;说难学,是因为深入不易,求成困难。”①正因为这样,张传玺先生才劝勉有志于秦汉史的青年人抛弃顾虑,“只要肯下苦功,就能够深入下去,大有作为”②。 卫国对秦汉乡亭制度问题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读硕士期间的选题,最初他有意于县制的研究,并把主要关注点放在其中的侯国问题上。依我的看法,从硕士论文的篇幅来看,这一问题的回旋余地不大。从当时的史学研究趋势来讲,对底层社会的重视渐为抬头。因此我建议他把目光转到县之下的乡亭,这样有可能会研究出一些新意。从此便开始了他长达十余年之久的秦汉乡亭制度研究。 关于秦汉时期乡亭的讨论可从多个层面展开,尤其是从社会史的角度,值得讨论的内容相当丰富,目前这方面的丰硕成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内容概要
《秦汉乡亭制度研究:以乡亭格局的重释为中心》从细化史料分类、理析前人研究分歧的根源入手,充分挖掘出土材料的启示作用,同时结合相关领域的成果对这一制度进行了综合研究。结论以为:在秦汉时期县级行政区划之下,“乡”与“亭”分别代表行政权下延的两类不同的治域空间,其中“乡”因渊源较早其治域局限于民聚空间,鉴于乡政先天不足的特点,在集权统治格局发展的大背景下,“亭”也就成为了县治下的另一片空间,从而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乡亭格局。
作者简介
苏卫国,辽宁开原人。1990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95年7月毕业到辽宁省鞍山师范学院工作至今,其间分别于2000年、2006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秦汉史、简牍学方面的研究。曾发表《试论简牍中所见谷物“付受”文书》(《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走马楼吴简乡丘关系初探》(《湖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重新定位“县啬夫”的思考》(《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新莽县名改署“亭”称琐议》(《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小议简牍文书中的“告”、“谓”句式》(《简帛研究200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节 “乡亭制度”正名第二节 以往“乡亭制度”研究的概况及不足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一章 秦汉“乡亭”之制概观第一节 郡县下乡亭的基本规制第二节 乡官部吏第二章 乡亭制度探源第一节 居民组织的重构与乡制的初成第二节 亭制的缘起分析第三章 基于民聚空间的乡制第一节 不同于后代的乡制第二节 从简牍文书看乡制的运作重心第四章 秦汉时期错综复杂的“亭”第一节 “亭”的多重分类第二节 各色“亭长”材料的分析第三节 “亭”制的行政制度背景试探第四节 对地方行政制度之“亭制”内核的探讨第五节 乡亭格局的全新设想——基于“亭部”与“乡”界的重释第六节 乡亭制度之“亭”制的功能构拟第七节 亭制新议第五章 乡亭制度的演变轨迹第一节 发展中的乡亭制度第二节 乡亭制度的去向结论第一节 本书的总结第二节 余论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3.军事防御功能探源 前面,我们曾通过《苟子》之说对“亭”的军事起源说提出质疑。下面我们从亭的军事候望防御功能角度试作考察。秦汉边地的亭燧制度,最早大约可追溯至西周幽王之时。①不过当时王畿边地的烽火更多的还用于通讯,与秦汉结合屯戍以御外敌的亭燧有很大的区别。应该很清楚,城邦类型的国家应该不会有很完备的边境防御系统,而边境防御的完备当是领土国家产生之后的事情,这种情况在战国时代是比较典型的。当时多国建有“长城”,又处于四战之地的韩、魏均有大批戍卒守亭鄣。②不过尽管如此,从军事史的角度来看,更多的战争是集中于城池的攻防,边境的亭鄣并无寸功得建,倒是在抵御外族方面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先秦诸子中《墨子》一书述及亭制最多,但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中的“亭”或“邮亭”是城池防御的附属物,并非边地的亭鄣。在当时兵家的军事思想中,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高锐在总结战国军事思想时提到了这样两点,即“注重进攻的军事思想”与“高城深池全民死战的防守思想”,并且指出“各国虽都修筑有长城,但在军事思想上并没有引起重视和反映”。③ 在秦汉史籍中,我们看不到轰轰烈烈的亭制推广或底层民众抵制亭制推行的现象,这似乎可以说明“亭”的边亭起源说是不可靠的。而从“亭”在先秦时期军事防御作用的微小来看,“亭”由军事占领而逐渐推广的说法在实践中也缺少必要的动力。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