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郑杭生、李亦园、乔健、 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0-05出版) 作者:郑杭生 等 著 页数:470
Tag标签:无
前言
人类学研究本质上是理论研究,要解决的是人类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问题。人类学本土化的意义,就在于怎么把产生于西方的人类学这门学问引进中国,拿来解决我们中国自己的本土问题,甚至包括理论的本土化、对象的本土化、话语的本土化,还包括手段和队伍的本土化。人类已经跨入充满挑战与机遇的21世纪,回顾人类学从西方传入中国后,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经过中国人类学家的不懈努力,中国人类学从无到有,从依附到向独立发展,从引进到形成具有某些特点的中国学术倾向,并着力从事中国人类学体系的建立。人类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其精神实质是博大的世界目光,是科学的论证方法。因此,人类学要求人类学家跳出狭隘地域限制,以一种俯仰天地,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宏观视野来审视其研究对象。所以对国内外研究的经验,我们要认真学习,但反对全盘照抄。纯粹的“拿来主义”是要不得的,只有将西方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中国人类学研究实践相结合,在学习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同时,发挥个人研究专长,在研究中强调综合取向,跳出西方学术界固有的窠臼,发扬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的传统进行研究。
内容概要
人类学研究本质上是理论研究,要解决的是人类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问题。人类学本土化的意义,就在于怎么把产生于西方的人类学这门学问引进中国,拿来解决我们中国自己的本土问题,甚至包括理论的本土化、对象的本土化、话语的本土化,还包括手段和队伍的本土化。人类已经跨入充满挑战与机遇的21世纪,回顾人类学从西方传入中国后,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经过中国人类学家的不懈努力,中国人类学从无到有,从依附到向独立发展,从引进到形成具有某些特点的中国学术倾向,并着力从事中国人类学体系的建立。人类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其精神实质是博大的世界目光,是科学的论证方法。因此,人类学要求人类学家跳出狭隘地域限制,以一种俯仰天地,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宏观视野来审视其研究对象。所以对国内外研究的经验,我们要认真学习,但反对全盘照抄。纯粹的“拿来主义”是要不得的,只有将西方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中国人类学研究实践相结合,在学习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同时,发挥个人研究专长,在研究中强调综合取向,跳出西方学术界固有的窠臼,发扬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的传统进行研究。
书籍目录
总序人类学高级论坛/总序论坛绿皮书游牧文化的人类学研究述评论坛文件第八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开幕式上的欢迎词第八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开幕式上的开幕词主题演讲牧耕交映:从文明的视野看夷夏让民族成为政治工具:反思清帝国的跨文明统治漠北游牧与西域农耕——维吾尔文化嬗变之窥从马背到牛背——云南蒙古族民间叙事中的文化变迁镜像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亲和论成吉思汗与侬智高的比较研究——基于蒙古、壮两个民族性格特征的分析中国草原退化的成因与治理从游牧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时候——演变中的“牧区大寨”神话故事论坛纪实海峡两岸圆桌会议纪实文明形式论口传与文本哪个更有穿透力——关于农业与游牧文明的思考有关当前“草原文化”相关表述的思考——兼论民族国家与全球化时代的草原文化边缘的抉择与占有的本性——两本书对于“边缘”和“中心”的思考超越边缘——评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历史论坛游牧社会及其历史的启示侈糜、奢华与支配——围绕13世纪蒙古游牧帝国服饰偏好的读书笔记关于嫩江流域牧业的地域性——以20世纪初扎赉特旗为例他者何方:长城与寨墙农耕文化的物证系列之一:“猪”和“地瓜”多尔吉梅林撰《牧人咨询》及其本土知识研究价值祖灵筒——在农耕文明中凝固的草原灵魂从《实业计划》看孙中山对草原建设的关注及启示近代土默川地区民族关系研究——以蒙汉民族关系为例内蒙古现代化先驱者视野中的游牧社会:主体性的他者化——以喀喇沁右翼旗贡桑诺尔布为例现状论坛文化侵蚀与内蒙古草原生态的恶化——从文化相对主义的视角看内蒙古草原生态问题民间信仰、习惯法与生态环境——试析青海藏族生态观念对保护草原环境的影响中原农耕文明的人伦日用效应内蒙古的草原生态与社会变迁——既有的研究发现宝镜湾岩画:灵魂出窍
章节摘录
插图:容蕴含着本民族传统的生态观念。数千年来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青海藏族在特殊严酷的自然环境下生生不息,世代守望,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调适过程中形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独特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有效的文化适应,以千百年绵延的文化理念及行为与周围生态环境达成协调一致,形成一套特殊的适应模式。以往许多学者把藏族生态伦理的思想完全归结为是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但青海藏区的一些民族志资料中,我们清晰地看到藏族民间信仰与藏族生态伦理观的这种文化关联。①青海藏族游牧生活具体来说是以畜牧业为核心的,是一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畜群资源的生活方式。青海藏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总结出了许多畜牧经验,例如据不同畜群的习性、种类和特征进行移牧、轮牧和游牧,随季节而移动,随季节而移动,以“草”与“水”的状况决定牧场的选择和承载的牲畜数量、种类,就是草原各种生存资源保护的一种自发秩序,而这种秩序的形成基础是民俗生态学或民族地理学的空间知识。否则他们不会不避严寒酷暑频繁倒场,逐水草而牧。这不仅能很好地适应于干旱大风的草原气候以外,它对于脆弱的青藏草原生态环境不构成太大的压力和破坏。它确保了这青海草原脆弱的植被和稀少的水源等生态环境,同时又注重节约牧草、水源等自然资源。不仅缓解了草原的环境压力,而且在流动中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还促成文化多元性。二、青海藏族保护草原环境的民间信仰及习惯法主要内容青海藏族生活在高原之中,他们以牧靠牧,以草靠草,以山靠山。他们生活中的主食就是牛、羊肉,而牛、羊主要以草为食。革、牛、羊与牧民的生活、生命息息相关,是维系他们生命的纽带,因此,牧民对草犹如生命般珍惜。有经验的放牧者对草原的各种生存环境和生存资源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求生经验使他们即使在夜间也能用鼻子嗅到附近草的种类和土质。对草原的生存依靠决定了其民间信仰和习惯法必以对草原、水源和牲畜的保护为重要核心。
编辑推荐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