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万国海、顾肖荣、 林荫茂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08出版)  

内容概要

《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内容简介: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是按犯罪分类对刑事政策进行细化研究的一种尝试,它是整个刑事政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应遵循刑事政策研究的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和研究路径。具体说,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应当在坚持现代刑事政策观念基础上,来反观我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现状,肯定其合理成分,检讨其不足部分,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要提出今后的努力目标和具体的改革建议。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经济犯罪和刑事政策的界定第一节 经济犯罪的界定一、大陆学者对经济犯罪概念的表述二、台湾及国外学者关于经济犯罪概念的表述三、经济犯罪概念的历史考察四、关于经济犯罪概念的基本结论五、经济犯罪的分类第二节 刑事政策的界定一、古典刑事政策二、现代刑事政策三、本文对刑事政策的理解第二章 我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梳理及美、德两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概述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的梳理一、急剧犯罪化,不断扩大经济领域的犯罪圈二、法定刑配置偏重三、以“运动”方式严打整治经济犯罪四、急功近利,突破法治界限第二节 美、德两国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概述一、美国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二、德国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第三章 经济犯罪的立法政策第一节 经济领域的犯罪化问题一、刑法介入经济的根据是什么?二、经济领域的犯罪化是否应当受到必要的限制?三、经济行为的犯罪化的标准是什么四、刑法和行政法、民商法等对经济行为的调整如何合理地分工第二节 单位犯罪(法人犯罪)的犯罪化问题一、单位犯罪(法人犯罪)产生的社会根源二、单位犯罪(法人犯罪)的犯罪化根据三、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规定之检讨第三节 经济领域的非犯罪化问题第四章 经济犯罪的刑罚政策第一节 经济犯罪刑罚配置的根据一、报应论和经济犯罪刑罚配置的根据二、功利论和经济犯罪刑罚配置的根据三、并合论与经济犯罪刑罚配置的根据第二节 经济犯罪刑罚配置的原则一、经济性原则二、均衡性原则三、谦抑性原则第三节 经济犯罪刑罚配置的安排一、经济犯罪刑罚配置的借鉴二、各刑种的基本功能以及在经济犯罪刑罚配置的地位三、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刑罚配置的建议第五章 经济犯罪的司法政策第一节 经济领域中罪与非罪的判断一、经济领域中罪与非罪判断难的原因分析二、经济领域中罪与非罪的具体把握第二节 经济犯罪认定过程中的非刑事法律适用一、非刑事法律如何解释二、非刑事法律适用的时间效力如何确定第三节 经济犯罪的刑罚裁量一、我国目前经济犯罪刑罚裁量政策的述评二、改善我国经济犯罪刑罚裁量政策的建议第六章 经济犯罪的行刑政策第一节 刑罚执行方式与观念的演变第二节 经济犯罪行刑的完善一、大力推行社区矫正制度二、修复性司法的尝试三、传统行刑方式的变革与完善四、改革单位经济犯罪中罚金刑的执行方式五、资格刑的设定及行刑第七章 经济犯罪的预防政策第一节 经济犯罪预防应当确立的基本观念一、合理确定预防经济犯罪的目标二、正确认识刑法的功能三、正确把握经济犯罪的原因第二节 建设预防经济犯罪的第一道防线——经济伦理(道德)的构建一、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二、培育市场经济伦理第三节 建设预防经济犯罪的第二道防线——完善经济行政执法和构建经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一、经济行政执法的现状二、规范和完善经济行政执法三、解决经济犯罪案件的行政化处理问题的原则和对策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在他看来,社会是由独立的个人组成的,个人是唯一本原意义上的权利主体;然而,在无数分散的个人之上若无一个统一的权威,和平、安定的社会生活就无法形成,因此,每一个有理性的人都必然要让渡出自己一部分权利,授权国家在一定范围内管理和支配公共事务。但是个人主义观念并非始终畅通无阻,个人主义社会危机出现在19世纪中叶,“当代个人主义社会危机的最明显标志,就是社会与国家关系出现了新的严重失衡”①。一方面,个人摆脱传统的人身依附关系成为独立自主的行动主体,但另一方面,挣脱了人身依附关系的个人现在却又因为孤独而陷于一种可怕的恐惧之中。一方面,国家鼓励和帮助个人冲破了旧式的社会关系的罗网,由独立自主的个人组成的公民社会由此得以产生;另一方面,出于维持和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国家又在利用市场、计划等手段把个人牢牢地捆绑在个人的目标上。在当代,个人主义所精心构筑的堤防正进一步瓦解:在社会与国家关系中,个人倾向于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被动地听凭国家和盲目的经济力量的支配。由此,导致了个人主义社会下法治“生命线”(国家强权与个人自由权利的界限分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就进一步决定了个人主义的社会结构陷入整体性的、深重的危机之中。这种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目的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技术前提和社会形成在客观上要求生产集成化,以提高单位劳动时间的产出。

后记

2004年秋,我再次幸运地踏进了华政校园。此时,相距我1993年初次进入华政攻读硕士学位已隔十一年之久,美丽而宁静的校园和校园中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使我备感温暖。当我再次走进我曾居住过三年的研究生宿舍时,我的感觉是既陌生又亲切,亲切是由于宿舍内的陈设和周围的环境,同过去相比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仿佛时光倒流回了攻读硕士学位时期;而陌生在于工作了十多年后,再次回到校园重新过起了清贫安静的学生生活,同室友共同挤在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感到已经不太适应这样的居住环境。回想起来,从硕士毕业至今,我经历了从高校到行政机关,再从行政机关回到高校的循环。1996年硕士毕业后,我回到了母校中国矿业大学,在校团委从事高校共青团工作。1997年我有幸被选拔到徐州团市委工作并担任了团市委副书记一职,在徐州团市委工作期间,由于工作上的缘故,我有机会接触到了众多徐州市和江苏省内各界青年才俊,也因此结识了众多朋友,他们是我人生道路上最珍贵的收获。2001年底按照组织的安排,我到新沂市政府任职。上述工作经历使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增长了见识,也使我对国情和社会现状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然而,机械刻板的机关工作和我的个性、志趣相距甚远,经过反复思考和左右斟酌,我最终于2002年9月选择离开了行政工作岗位,调到扬州大学从事法学教学工作,从头开始自己的学术之路。

编辑推荐

《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刑法重点学科资助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