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面具起舞

出版时间:2005-10-01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芝凤  页数:14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傩作为一种远古流传下来的宗教祭祀礼仪活动,曾经遍布24个省市地区,之所以许多地区采用这种娱神娱人的祭祀活动,是民间百姓在缺医少药特定情形下,希望神灵来佑护自己或家人、族人,并为他们驱灾祛邪。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宗教活动必然要走向衰亡,但是这种流传上千年历史的宗教祭祀活动内含着重大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这也是它被它为抢救文化的意义所在。  《戴着面具起舞:中国傩文化》描述了傩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这种宗教文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傩文化概述第二章 中国傩的文化形式第一节 中国傩的载体、分布、民族、性质、价值第二节 中国傩的历史、发展、象征、功能第三章 中国傩文化民间传承类形及现存剧目第一节 傩舞第二节 傩戏第三节 傩技第四节 中国傩文化民间传承的道具与音乐第四章 中国傩一濒危的现状与专家点评建议第五章 中国傩文化抢救工程与传承工作建议附录 中国傩文化论文、丛书目录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有关学者把端公戏的剧目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法事表演,如《开坛》、《圆坛》、《请公曹》等。这类戏是端公作法时的化装(面具)表演,是为请神送鬼而演的。第二类是正坛戏,这类戏是有故事情节的神鬼戏,如《方相造反》、《二郎记》、《收南蛇》等。这类剧情表现的是人如何变神、神如何对待人的内容。如《砍路》一样,都是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人神共事来酬神娱人。第三类剧目叫耍坛戏,这类戏完全是娱人的戏,是从民间地戏如花灯等戏吸收而形成的傩戏。虽然每个剧目都有神化,但更多的是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以及历史传奇,如《三国演义》之类的剧目。端公戏更多的像傩舞,话白多,人物少,动作多是来源于生活的动作,手舞足蹈。笔者在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看的土家族窜花端公戏,与云南的端公戏有许多相同之处。一般端公戏是戴着面具跳,但也有端公戏不戴面具的,如云南端公戏中的《跳傩》,就是扫两位端公抱着木雕的傩神偶像做出种种跳舞的动作。端公戏还有跟着咒词跳的戏,如《踩九州》,端公要按太极八卦阵的图形,在咒语的手诀的同时,来表现七十二套戏路。端公戏剧目主要有《遣将镇台》、《大战桃山》、《收南蛇》、《郎君造桥》、《打修造》、《出鲁班》、《立大楼》以及《十二花园姐妹》、《封神榜》、《三国志》等,还有从川、滇、京剧中移植到端公戏的,如《柳阴记》、《槐阴记》、《陈姑赶潘》、《借亲配》、《赵公明下山》、《收董平》、《追韩信》、《武家坡》等,另有《三看亲》、《亮五方》、《赵三娃卖线》、《四耳打草鞋》,各地端公第戏或灯戏中都有这些节目(选摘自高登智《云岭高原话傩戏》一文,《云南傩戏傩文化论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端公戏的唱腔音乐有“九板十三腔”,与道教结合比较多,因此曲牌和乐器也比原始的傩戏丰富。如曲牌有“菩萨蛮”、“西江月”、“清江引”等二三十余种,乐器也有二胡、笛子、月琴等丝竹乐器。  端公戏要设坛门,以掌坛师为首组织演唱。端公戏的演出时间多在腊月和正月十六以前,其他时间没有特殊情况不唱。如有人家请还愿、庆寿、结婚时才表演。无论什么原因的表演,都要在演出之前祭仪。  大词戏  云南大词戏主要流传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保和镇。维西县位于丽江和香格里拉(原中甸)之间,是一个大自然恩赐的美丽的地方,也是古时丽江古商城通埠的主驿道和中央皇权改土归流的辖区。因此,虽然那里的少数民族有着本民族独有的特点,但又由于古驿道的流通和流官的上任,带来了外来文化,又由于域外官道、公路的建成与发展,逐渐荒落的古驿道相对封闭起来,古老传统的文化相对比内地保存得多。傩戏大词戏就是其中一种历中文化。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戴着面具起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