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03-01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吴汉全 著 页数:989
内容概要
《李大钊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新道路(外二种)》从社会现代化的角度对李大钊这一中共历史人物进行了新的诠释。对李大钊开创中国社会现代化历程及其所作出的贡献予以全面的研究,是李大钊研究、中共历史人物研究的新成果。 《李大钊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新道路(外二种)》在分析李大钊开创中国社会现代化新道路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五四”以前李大钊的历史活动及其思想状况,说明李大钊的现代知识结构和现代化意识,以及对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的初步研究和对十月革命后世界现代化新形势的积极关注,为在中国开创社会现代化新道路作了重要的准备。《李大钊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新道路(外二种)》着重研究李大钊在“五四”以后的历史活动,以五四运动由被动现代化向主动现代化为转折点,从社会现代化的研究视野来分析李大钊历史活动的现代化意义,认为李大钊开创中国社会现代化新道路的贡献主要是:引进马克思主义新的现代化理论,创建现代化政党--中国共产党,指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为中国寻求了革命--现代化的崭新模式;阐发人的现代化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建立现代民主政治的思想以及平民主义的社会理想,构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关于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理论体系;领导五四运动、推动国共合作、在北方开展政治斗争、配合国民政府的北伐战争,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运动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在哲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构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学术现代化的进程。 《李大钊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新道路(外二种)》的基本结论是,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先驱,中国社会现代化运动的开拓者,对“五四”及后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变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现代化新道路的开创者,对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社会现代化事业产生过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吴汉全,男,汉族,1964年生,江苏大丰人,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曾担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硕士点负责人、中共党史硕士点中共领袖人物研究方向带头人。 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重大项目(7SJB770002)、教育部规划项目(09YJA710036)、国家社科一般项目(10BKS011)等各类课题近十项。 在《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等权威刊物,以及《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江海学刊》、《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等刊物,共发表论文一百四十余篇,约一百五十余万字。发表的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物摘载,被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马克思主义文摘》、《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毛泽东思想》、《社会学》、《美学》、《中国哲学史》、《人口学与计划生育》等专题全文转载二十多篇,学术观点被《中共党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厦门大学学报》、《北京党史》、《高校社科动态》等刊物介绍。 出版有《李大钊与中国现代学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概论(1919-1949)》(3卷本)等专著,合著有《中国共产党通史》(多卷本)、《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现代社会史》(上下卷)、《中国当代社会史》(多卷本)等;主编有《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专升本教材《政治》等著作近十部。 现为南京审计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院长,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思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负责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工作。
书籍目录
序李大钊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新道路导论一、学术界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二、本书的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三、本书的主要观点与预期价值四、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五、有关本书两个问题的说明第一章 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最初探索一、现代知识结构与现代化意识的形成(一) 早年的中外文化教育(二) 现代化意识的形成二、研究中国社会现代化运动(一) 现代化形势的分析(二) 现代化条件的思考(三) 国民性问题的探讨(四) 政治现代化的追求(五) 文化现代化的展望三、关注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一) 对欧美社会现代化的认识(二) 密切注视第一次世界大战(三) 关注俄国与欢迎十月革命第二章 为中国寻求现代化的崭新模式一、引进马克思主义新的现代化理论(一) 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创造舆论条件(二) 努力宣传以革命为主要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三) 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运用二、创建中国现代化政党--中国共产党(一) 倡导建立新式的中国现代化政党(二) 培植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精英群体(三) 开展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组织活动三、指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一) 社会主义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二) 中国社会现代化必须向社会主义目标迈进(三) 通过革命手段扫清实现社会主义的障碍第三章 中国社会现代化理论的建构一、关于人的现代化的思想(一) 人是现代化的内容和目标(二) 确立人的主体性意识(三) 培植入的现代化意识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一)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二) 进行民主革命完成解放生产力的任务(三) 在社会主义阶段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三、建立现代民主政治的思想(一) 运用阶级斗争手段建立现代化民主政治(二) 开展民主运动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三) 在社会主义阶段大力发展现代民主政治四、平民主义的社会理想(一) 平民主义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反思(二) 平民主义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前景的设计(三) 平民主义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大影响……李大钊研究史(1927-2004)
章节摘录
总结张先生关于“社会现代化”的论述,结合自己的思考和认识,笔者认为在使用“社会现代化”概念时应突出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现代化”内容的广延性。如张静如先生所说,现代化是“社会革命”,而不仅仅是工业化或经济增长问题,应该是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观点,所谓社会是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构成的,讨论“现代化”自然要看到社会整个的变化。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演变的根本动因,但社会还有一定的生产关系。如果仅看到生产力及其发展,而不看到生产关系的变革,亦即不考虑社会制度问题.是难以真确地研究社会变动的。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⑦因此。社会现代化应注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亦即生产方式的变革问题,应该考虑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问题。著名学者刘永估也指出,“现代化当然包括科技化和工业化的因素,但这必须以制度变革为前提”;而“社会制度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结构的变革,是一个不断连续,不断深化的过程。这里有质变,也有量变;有总体上的变化,也有局部的调整。现代化,就是在这种不断连续和深化的制度变革中展开的”@。笔者的意思,制度变革以及思想观念的变革亦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这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前提,自然应是社会现代化的题中之意。鉴于这样的认识.本书考虑到“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就是要说明思想文化的变革、政治运动的发生等在变革落后生产关系方面的影响,而不是如当今有些学者所谓的“泛现代化倾向”④。我们确认“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具有广延性,就是要强调不能仅从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如工业化等)来看待社会现代化,而是主张对整个社会变迁以及社会变迁的各个层面来研究现代化问题。 二是“社会现代化”时段的长时性。社会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像西方学者所认为的只有资本主义才是现代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