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苏珊·布莱克摩尔 页数:374 字数:347000 译者:高申春,吴友军,许波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视野开阔,背景恢弘,引人入胜。它结束于直面我们人类本性的最深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乃是内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自我本性,正是这个自我构成了我们的意识核心,体验着我们心灵深处的情感,拥有着我们的记忆和信仰,并为我们的种种生活任务作出抉择。苏珊。布莱克摩尔的结论语出惊人:那个内在的自我,那个“内在的我”,其实不过是一个幻觉而已,不过是谜米为了它们自身的复制而虚构出来的一个幻影。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苏珊·布莱克摩尔 译者:高申春 吴友军 许波 丛书主编:何怀宏
书籍目录
序 前言第一章 神奇的造化第二章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达尔丈主义第三章 文化的进化第四章 从谜米的观点看世界第五章 有关谜米的三个问题第六章 容量巨大的人脑第七章 语言的起源第八章 谜米——基因的共同进化第九章 社会生物学的限度第十章 “是一个有机体救了我的命”第十一章 现代世界中的性第十二章 利他行为的谜米学阐释第十三章 利他主义骗局第十四章 新时代的谜米第十五章 宗教作为谜米复合体第十六章 进入因特网第十七章 终极的谜米复合体第十八章 超越谜米竞争
章节摘录
版权页:模仿、感染及社会学习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也许是第一个清晰地对模仿下过定义的人。他将模仿界定为:“通过观看某人(或某一动物)做某一行为而学会这一行为的过程。”桑代克的这一定义(虽然限于视觉信息)抓住了模仿概念的核心含义,即在模仿过程中,有某一新的行为方式通过从别人身上拷贝过来而被模仿者所习得。自桑代克一百年之后,我们今天可以看出,这一点对于区分“感染”、“社会学习”和真正的“模仿”是多么地重要。“感染”一词可以在多种不同意义上被使用。我们可以认为,观念是具有感染力的;我们也可以在谜米的传播与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之间进行比较。有时,“社会感染”一词也被用以描述诸如时狂、自杀等行为在社会上的传播。但是,这种意义上的“感染”,并不是我在这里想与模仿加以比较的感染概念。我在这里想将之与模仿概念相比较的“感染”,是指在通常情况下分别被人们不同地称为“本能性模仿”、“行为的感染”、“社会促进”、“结伴情景”或(狭义的)“模仿”的那种含义。不幸的是,社会心理学家们经常混淆了模仿与感染之间的差异,或将它们二者看做是同一个东西。但近年来,比较心理学家们(即那些在动物行为和人类行为之间进行比较研究的心理学家们)却在对我们很有用的一个方面澄清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在人群之中,打呵欠、咳嗽、笑等行为是极易相互感染的。确实,假如你周围所有的人都在放声大笑,你肯定也会情不自禁地大声笑起来。比较心理学家们认为,这种类型的感染,依赖于某种特殊的刺激特征觉察器.这种觉察器能够觉察出别人身上的某种行为特征,如笑声、打呵欠等,并能够激起觉察者内在具有的同样的行为特征,以作为对在别人身上觉察出的这种行为特征的反应。
编辑推荐
《谜米机器》:人文译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