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迈克尔·博兰尼 页数:188 译者:冯银江,李雪茹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乃一文明古国,而人文精神又于其间特见其长。“周文”已灿然可观,而孔孟老庄荀韩等先秦诸子更大略厘定此后二千年中华文化发展基本格局,且时有奇葩竞放,异彩纷呈。然近代以来遇强劲欧风美雨,不免花果凋零。究其因,既有外来文明之横决,亦有自身后继之乏力。今日世界一体,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发展乃至生存,古老的华夏文化更有从域外接引各种源头活水之亟须。百年来国人译事多多,今不揣浅陋,亦立此一“人文译丛”,名称不惮其大,俾使各种有价值译著多能收入其中,且有愿为中华人文复兴略尽绵薄之意焉。译丛取材选目则不吝其小,且力求主题相对集中,现约略勒成数专辑:一日西方古典思想与人物,尤以古希腊为要。二日西方政治理论与实践,特重近代以来作为西方思想制度主流之自由民主的发展。三日知识分子与自由市场,全球化使我们皆卷入市场经济,而人文知识分子对此的态度尤可玩味。四日基督精神与人文,此种超越性大概正是较现实的中华人文所需特别留意处。五日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思想,藉此希望国人眼光也能注意我们近邻心灵的深邃。六日《学术思想评论》,由贺君照田主编,其中有译有评,最近几辑尤注意中西历史交叉延入“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
内容概要
迈克尔·博兰尼与哈耶克、波普尔同为“朝圣山学会”的重要代表人物。二战以来捍卫自由的有力斗士。然而,我国学界对哈耶克、波普尔介绍甚多,对博兰尼却少有提及。本书是博兰尼的重要代表作,初版于1951年,正与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具有相同的写作背景及目的,亦与这两部捍卫自由的名著有异曲同工之力。
本书收入了作者二战前后的数篇论文,雄辩地阐述了他一如既往倡导的主题,即科学发展与经济进步应以自由的实现为基本前提,而阉割自由的计划体制则有可能牺牲科学及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迈克尔·博兰尼 译者:冯银江 李雪茹 编者:何怀宏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部 科学方面的事例
1.纯粹科学的社会启示
2.科学的确信
3.学术自由的基础
4.科学的自治
5.科学与福利
6.计划化的科学
第二部 其他方面的事例
7.前后矛盾的危险
8.集中指导的范围
9.利润与多中心性
10.管理社会事务的可能性
章节摘录
插图:纯粹学术的精神与极权主义的要求之间如此尖锐的对立,在现代历史上的许多残酷事件当中,都能得到充分的证明。在极权主义统治下坚称自己标准纯洁性的大学,毫无例外会受到严酷的压迫,往往还要遭到沉重的惩罚。在今天,整个世界都认识到有负于波兰和挪威的大学,有负于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的大学,它们抵抗了这样的压力,经受了这样的惩罚。这些地方便是今天确信我们欧洲文明基础的见证,是它们展现着欧洲复兴真正的希望。与此相反,在其他一些地方.大学听任自己屈服于恐吓利诱,而危及其标准;我们觉得,我们文明的根源也遭到了损毁。在这些地方,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已变得奄奄一息。今日世界对科学的需要,首先是作为良好生活的范例。尽管灭顶之灾不断发生,即令今天,遍布这行星上的科学家们,依然构成伟大而良好的社会之主体。甚至目前,莫斯科与剑桥的科学家。班加罗尔与旧金山的科学家,尊敬的都是同样的科学标准:在溃败的德国及日本的深渊当中,科学家依然是我们当中的一员,坚持的是科学工作的同样法则。虽然我们今天相互隔绝,我们却依然带有共同的智识遗产的标记.决意做同一伟大先驱的后继者。这便是我对于当今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观点。在为我们的文明而进行的伟大斗争当中,科学占据着前线的一翼。在破坏纯粹科学地位的运动里,我看到了攻击我们整个文明的分遣部队。我要说,这一分遣部队,体现的是当今某种最为野心勃勃、也最为宽宏大量的情感——然而惟其如此,在我看来它才更为危险。我们在这场战斗当中。必须为人类进步的某些最好的动机而战。不过我们无法听凭自己因此而屈服。现代怀疑主义轻而易举的智慧,毁灭了人类精神的指导,又释放了大量粗鲁未开的热情,这已经令我们付出了如此高昂的代价。纵令那些在我们对纯粹科学的信念当中发现了老式作风的人嘲笑我们,纵令另一些认为我们自私的人谴责我们,我们还是必须坚持对于科学理想的捍卫。
编辑推荐
《自由的逻辑》是人文译丛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