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罗伯特·A.达尔、何怀宏、曹海军、 佟德志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1-01出版) 作者:(美)达尔 页数:451 译者:曹海军,佟德志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乃一文明古国,而人文精神又于其间特见其长。“周文”已灿然可观,而孔孟老庄荀韩等先秦诸子更大略厘定此后二千年中华文化发展基本格局,且时有奇葩竞放,异彩纷呈。然近代以来遇强劲欧风美雨,不免花果凋零。究其因,既有外来文明之横决,亦有自身后继之乏力。今日世界一体,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发展乃至生存,古老的华夏文化更有从域外接引各种源头活水之亟须。百年来国人译事多多,今不揣浅陋,亦立此一“人文译丛”,名称不惮其大,俾使各种有价值译著多能收入其中,且有愿为中华人文复兴略尽绵薄之意焉。译丛取材选目则不吝其小,且力求主题相对集中,现约略勒成数专辑:一日西方古典思想与人物,尤以古希腊为要。二日西方政治理论与实践,特重近代以来作为西方思想制度主流之自由民主的发展。三日知识分子与自由市场,全球化使我们皆卷入市场经济,而人文知识分子对此的态度尤可玩味。四日基督精神与人文,此种超越性大概正是较现实的中华人文所需特别留意处。五日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思想,藉此希望国人眼光也能注意我们近邻心灵的深邃。六日《学术思想评论》,由贺君照田主编,其中有译有评,最近几辑尤注意中西历史交叉延人“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
内容概要
《民主及其批评者(套装上下册)》旨在着手解释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不但从广阔的历史时段描述了民主发展的历史。而且从宏观的理论角度分析了民主的局限性和可能性。明确提出并阐释了程序民主、多头政体等一系列重要概念。加之鞭辟入里的科学论证,条分缕析的框架构建,使得《民主及其批评者(套装上下册)》如行云流水,清新可人。《民主及其批评者(套装上下册)》虽脱胎于耶鲁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上课用的教材,但一问世即得到学界的如潮好评,不但奠定了作者在民主理论研究方面的首席地位,同时也使这本书成为达尔民主理论的扛鼎之作。在为《民主及其批评者》一书所写的评论中,派伊这样写道:“当达尔谈起民主时,每一个人都应洗耳恭听。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罗伯特·A.达尔 译者:曹海军 佟德志 丛书主编:何怀宏
书籍目录
中译本导言致辞导论第一编 现代民主的根源第一章 第一次转型:转向民主城邦第二章 朝向第二次转型:共和主义、代表制以及平等的逻辑第二编 反对派批评者第三章 无政府主义第四章 护卫者统治第五章 对护卫者统治的批评第三编 民主程序的理论第六章 证明:平等内在价值的理念第七章 个人自主第八章 民主过程理论第九章 包容性的问题第四编 民主过程理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第十章 多数规则和民主过程第十一章 存在更好的替代性方案吗?第十二章 过程与实质第十三章 过程对过程第十四章 人民何时有权利资格参与民主过程呢?第五编 民主的局限性与可能性第十五章 第二次民主化浪潮:从城市国家到民族国家第十六章 民主、多头政体与参与第十七章 多头政体如何在某些国家发展起来,而不是在其他国家第十八章 多头政体为什么在某些国家发展起来,而不是在其他国家第十九章 少数统治不可避免吗?第二十章 多元主义、多头政体与共同善第二十一章作为过程与实质的共同善第六编 朝向第三次转型第二十二章明天的民主第二十三章发达民主国家的蓝图
章节摘录
只要能够从零碎的证据中加以辨析,人们就会发现,雅典的政治一如其他城邦一样,都是严峻而艰苦的博弈游戏,其中许多重大问题常常要屈从于个人的野心。虽然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并不存在,但是以家族和朋党为基础的派系明显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实际上,假想的公共善的优位主张要屈从于家族和朋党的强硬主张。派系领袖为了消除异己势力而借助公民大会的投票方式,进而运用贝壳驱逐法的年限不得超过10年。政治领袖公然叛国并不是闻所未闻的事情,亚西比德的例子就是明证。虽然(至少是在雅典)无论从什么标准来看,公民参与公共行政的程度都非常之高,但却不可能确定普遍的政治利益和关切,以及不同社会层次之间参与的变化程度。有很多依据令我们相信,仅有相当少的一部分公民参加了公民大会。对于整体demos而言,我们不可能说出这种少数具有多大的代表性。无疑,领袖们要竭力确保他们的支持者聚集起来,而且公民大会大部分是由这些追随者参加的。在公元前5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些追随者由以家族和朋党身份为纽带的集团联合体组成,因此,公民大会可能不会由较穷和关系不太密切的公民们参加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公民大会中的大多数演讲是由相对较少的领袖们——这些人声名显赫,是卓越的演讲家,他们是公认的人民领袖,因此具有听证的资格——发表的。
编辑推荐
《民主及其批评者(套装上下册)》:人文译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