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讲国学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胡适  页数:271  字数:22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在这个讨论会里第一次说话就声明过,我不是一个儒教徒。后来我坐在这里听何铎斯博士(Dr.Hodous)的演说,听到他提起我,也许有心,也许无意,把我认作儒教里属于自然派的运动的一分子。我当时真不知道,我是应当维持我原来的声明呢,还是应当承认这个信仰的新性质呢?但是何铎斯博士在演说的末尾说:“儒教已经死了,儒教万岁!”我听了这两点宣告,才渐渐明白,——儒教是死了——我现在大概是一个儒教徒了。儒教并不是一种西方人所说的宗教。我在大学(芝加哥——译者)演讲,在这里说话,都曾尝试说明儒教有过些时期是一个宗教——是一个有神论的宗教。但是就整个来看,儒教从来没有打算做一个有神论的宗教,从来不是一个用传教士的宗教,儒教从来不做得仿佛相信它本身是完全靠得住的,儒教从来没有勇气跑出去对那些非信徒宣讲福音。这样说来,主席方才介绍我说话,他用的字眼有点和介绍别人的不同,是很有道理的。他没有宣布我的题目是“儒教作为一个现代宗教的使命”,只说我要略谈一谈从儒教的观点看现代宗教的使命。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儒教,正如何铎斯博士所说,已经死了。它是自杀死的,可不是由于错误的冲动,而是由于一种努力,想要抛弃它自己一切逾分和特权, 想要抛弃后人加到那些开创者们的经典上去的一切伪说和改窜。

内容概要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虽然其本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其对宗教的通彻见解,无人能出其右。本书选取了胡适潜心研究的关于儒教、道教、佛教方面的经典论著,带领读者穿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胡嗣糜,字希疆,参加“庚款”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币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

书籍目录

修齐治平——胡适谈儒  儒教  关于孔子    孔子略传    孔子的时代    孔子的问题   关于苟子     荀子     天与性     心理学与名学   杂议儒家    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     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     论《春秋》答钱玄同     附录:钱先生来书     谈谈《诗经》 道法自然——胡适论道  道家    关于杂家    杂家与道家     《吕氏春秋》的贵生主义    《吕氏春秋》的政治思想   关于道家    道家的来源与宗旨      七十年的道家政治    关于老子    老子传略     《老子》考      革命家之老子      老子论天道      论无      名与无名      无为     人生哲学    关于庄子    庄子略传      万物变迁的问题      《庄子》书中的生物进化论      庄子的名学      庄子的人生哲学    杂议道家    汉初儒道之争      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      附录一:与钱穆先生论《老子》问题书      附录二:致冯友兰书  禅悟人生——胡适释佛  楞伽宗考    引论      菩提达摩      慧可     楞伽经与头陀行      法冲所记楞伽师承      道信与弘忍      神秀    楞伽宗的被打倒      《楞伽师资记》序  《四十二章经》考  《坛经》考    跋《曹溪太师别传》      记北宋本的《六祖坛经》   菏泽大师神会传    神会与慧能      滑台大云寺定宗旨      神会与《六祖坛经》    《神会和尚遣集》序杂议佛家  佛教的输入时期  佛教在中国的演变  印度佛教变为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的发展

章节摘录

儒教一、汉高祖对陆贾说:“乃公居马上而得天下,安事诗书?”陆贾对他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书生的用处正在此。汉初盖公教曹参治齐国,建立了道家思想的信用;陆贾与叔孙通在高帝惠帝时的成绩,也建立了儒家的信用。叔孙通定朝仪,制定宗庙仪法,当时人称他为“圣人”,后世史家称他为“汉家儒宗”。看陆贾《新语》。又《汉书》四三。(或《史记》九七,九九)二、汉初之七十年(前200—135)是道家思想比较占优势的时代。无为的政治最适宜于那个年代;当大权的人既不配有为,还是无为最好,让人民休养生息。但儒家的学者往往看不惯这种消极的政治。贾谊(死在前168)的((治安策》便是明白攻击当时的“无动”“无为”的政策。同时的晁错(死在前154)也想积极有为一番。但他们都失败了。贾谊死在迁谪,晁错斩于东市。武帝初年赵绾、王臧也想做一番积极的改革,被窦太后反对,都自杀在狱里。看《汉书》四八及四九。又《胡适文存》三集卷七,页八七九——八八三。三、窦太后死后,武帝亲政,招集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齐人)是汉朝第一个儒生丞相。董仲舒(死约在前104)虽不得势位,但他的思想影响了汉朝的制度,比谁都更伟大。儒学成为帝国的儒教,是汉武帝、董仲舒、公孙弘三人的成绩。在制度方面,如立五经博士,为国立太学的基础;如用经学选官,能通一经以上的补官,是科举制度的起源;如罢绌百家,专崇儒学,是统一思想学术的实行。这些都是在这个时期里开始实行的。看《史记》《汉书))的《儒林传》(有些不易句读之处,须参看两书)四、这个时期是方士最得意的时代,儒生都不免受了方士的大影响。武帝封禅祠祀,都用儒生博士定仪礼,襄祭事。武帝建立的帝国宗教实在是儒生与方士合作的结果。试举郊祭上帝一事为例。汉承秦制,郊见五个上帝。方士谬忌等提议五帝之上还有个太一,被武帝采用了。又有人提议作“明堂”;《孝经》本有“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之说,所以儒生也赞成此事。方士公玉带奏上明堂图样,武帝也采用了。元封五年(前106),武帝亲祠太一、五帝于明堂,用汉高祖作配。史臣大书道:“祠高祖于明堂,以配上帝。”这样实行《孝经》的儒教,其实是方士与儒生合作之功。

编辑推荐

《胡适讲国学》:大师眼中的国学丛书。儒教从来没有打算做一个有神论的宗教,从来不是一个用传教士的宗教,儒教从来不做得仿佛相信它本身是完全靠得住的,儒教从来没有勇气跑出去对那些非信徒宣讲福音。  ——胡适谈儒道家承认一个无为而无不为的天道,道是自然流动变迁的,故“无成势,无常形”。一切依着自然变迁的趋势,便是“因循”,便是守“时变”。时机未成熟,不能勉强,故“不为物先”。时机已成熟了,便须因时而动,故“不为物后”。  ——胡适论道玄奘带回来的印度最新思想,乃是唯识的心理学与因明的论理学。这种心理学把心的官能和心的对象等分析作六百六十法,可算是烦琐的极致了。中国人的思想习惯吃不下这一帖药,中国的语言文字也不够表现这种牛毛尖上的分析。  ——胡适释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胡适讲国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时间是英雄,能战胜一切强有力的遮蔽和歪曲。大师,终会被时间送上大师之宝座。
  •   胡适从新文化的倡导者投入国学运动,志于谋求中国学术的解放.他以再造中华文明为目的,将国学纳入建设新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国学是研究中国过去一切文化的学问,提出整理国故,赋予国学以新的内容,改变了以治经为主,以小学为途径,以读经为普及活动的国粹学局面,从而推动了国学向现代学术方向的发展.胡适在20世纪40年代后不再谈国学,而谈文史研究.他认为这是关于中国文化史和中国学术中存在的若干疑难的狭小的问题,采用传统考据方法的细密的考证。
  •   很好的书,初学者必备
  •   不过现在的市场一切向钱看啊
  •   大师级读物,看得有点吃力。
  •   本来是冲着胡适这个人去买的这本书,结果感觉一般。流于琐碎的细枝末节,偏重于考据。
  •   内容太零散了,编的不好
  •   对于有点国学基础的人来说是本非常好的书
  •   不错,印刷各方面都还可以
  •   胡适之的学问扎实精致,文章文质彬彬,看了真真是爱不释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