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吉林人民 作者:杨中华 页数:316
内容概要
在史学研究中,《肇源史海钩沉》先后对“郭尔罗斯探源”、“赫哲族源流”、“达斡尔源流”、“室韦”和“西伯利亚”等多方面的考证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把编研成果与现实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来为社会发展服务。目前仅就其科研成果所转化形成的“古龙贡米”产业化和“大庆莲花节”规模化等两项;就为地方企业和肇源县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他无愧于当今史学工作者的楷模。杨先生系中国辽金史学会会员、黑龙江民族研究学会会员、黑龙江地方志学会会员,并被聘为“中国龙志”咨询专家。
书籍目录
序言肇源县历史文化概况第一编第一章 肇源县历史考证郭尔罗斯探源——黑龙江、混同江和鸭子河考齐齐哈尔名称新考——郭尔罗斯历史疆域考释“魏”释“奚”达斡尔族源流新考辽代春捺钵地考肇州变徙及辽金要地考(节选)他什海古城考牛鱼考嫩江下游渔业商品经济探源金代肇州考肇州变徙及辽金要地考(节选)赫哲族源流新考蒙古人驻牧大庆地区考郭尔罗斯后旗沿革考茂兴驿路、驿站考“多鼐”地名考康熙皇帝东巡驻跸衍福寺考茂兴站“黄带子王”的名称与由来考茂兴站张氏族源考略古鲁站尚氏祖事考略瓦房公主陵之谜论郭尔罗斯后旗(肇源县)的蒙古族在建立人民政权初期阶段的作用第二编第二章 肇源县历史沿革第三章 肇源县历史编年远古时代隋唐时代辽代金代元代明代清代中华民国第三编 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长白山至肇源的第二松花江为粟末水,辽代称鸭子河,圣宗太平四年诏为混同江。契丹北境的黑龙江是指齐齐哈尔到肇源的嫩江段,混同江是指长白山到肇源的松花江段。泰州也正值契丹北部的这个边疆之地。在泰州境域中主要有达鲁河(今洮儿河)、达鲁古城。“达鲁”是通古斯语,意为草原,达鲁水为草原上的河流。达鲁古,在《辽史》中“古”频频写作“虢”,可见古、虢本为同音异字。“虢”在契丹语中为水的象声词,同现代汉语中的“湱”。《集韵·陌韵》中所释:“湱,水声或从虢。”《说文》:“溉,水裂去也。从水,虢声。”段玉裁注:“谓水分裂而去也。”达鲁古城(他虎城)在辽金时代正值在松花江和嫩江交汇的故道岸边,契丹人又视达鲁河为嫩江的主流(参见拙文《郭尔罗斯探源》),认为这里是达鲁河与粟末水(松花江)交汇的地方。是达鲁河流到这里出现了分岔,故今称“三岔河”。达鲁虢的意思是达鲁河到这里分岔后形成的三条江,即今状。值得注意的是,他鲁虢的字面本意是他鲁河流到里分裂而去。现在所称的“三岔河”又作“三叉河”,也是大江到这里分岔(叉)的意思。而实际则是合流,不是分岔。由于古人对这一交汇点连着三条江的形式没有表述准确,今人也跟着延续。 《辽史·营卫志》记载,到了圣宗时代时将各部族改设为节度使,重新划分为三十四部。原达鲁古部改为“术哲达鲁虢部”。同书载:“术哲达鲁虢部,圣宗以达鲁虢部户置。隶北府,节度使属东北统军司。戍境内,居境外,”新设置的“术哲达鲁虢部”仍是以其故地为主的,只不过向边疆以外的今嫩江下游左岸一带扩展而已。笔者认为,今肇源县境中部的契丹所部“雾松(兀速)猛安”(今头台镇仁合堡古城)即产生于此。达鲁古部在这次改编以后,虽然向边疆以外扩展达到了实边的目的。但是,达鲁古部的名称和主体区域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
编辑推荐
杨中华先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史学工作者。在地方史志编纂中,总纂、主修、续编了《肇源县志》,主编了《肇源史志》辑刊,并参与多部专业志书的编纂,曾荣获省、市4项社科成果奖。在史学研究中,先后对“郭尔罗斯探源”、“赫哲族源流”、“达斡尔源流”、“室韦”和“西伯利亚”等多方面的考证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把编研成果与现实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来为社会发展服务。目前仅就其科研成果所转化形成的“古龙贡米”产业化和“大庆莲花节”规模化等两项,就为地方企业和肇源县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他无愧于当今史学工作者的楷模。杨先生系中国辽金史学会会员、黑龙江民族研究学会会员、黑龙江地方志学会会员,并被聘为“中国龙志”咨询专家。本书为杨中华先生的经典力作,主要介绍了肇源县的历史概况。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