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较量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作者:齐德学  页数:298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朝鲜战争爆发,百废待兴的中国措手不及;周恩来主持国防会议组建东北边防军;志愿军的作战目标——划线而治;毛泽东分析能不能打的问题;杜鲁门、麦克阿瑟认为中国“不足为患”;毛泽东、彭德怀考虑经过充分准备根本解决朝鲜问题;周恩来制定轮番作战计划;毛泽东给斯大林的电报;周恩来操作谈判;志愿军仍作持久战准备;毛泽东、金日成确定边打边谈;谈判协议艰难达成。    通过对战争过程中决策者们意志思想的再现,使读者能够从根本上、全局上认识中国出兵朝鲜的必要性,进而对抗美援朝战争有一个成熟、专业的认识。    该书图文并茂,行文风格精炼,阅读轻松。引用大量原始电报、文件、解密档案,使文字史料感、真实性极强。是多年来图书市场上难得一见的优秀军事纪实图书。

作者简介

齐德学,辽宁省黑山县人,1950 年4 月生,1968 年2 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5 年7 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现为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副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先后参加编写军事历史专著4 部,自著和主编军事历史专著名1 部。

书籍目录

朝鲜战争的爆发给中国提出了新的课题  毛泽东决心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恢复国民经济  朝鲜内战爆发  杜鲁门派兵侵略朝鲜和中国台湾  周恩来主持国防会议讨论组建东北边防军中共中央政治局决策:抗关援朝、保家卫国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训令,武装占领全朝鲜  金日成请求斯大林、毛泽东给予特别的援助  毛泽东主持政治局会议,决定以志愿军的名义出动一部分部队到朝鲜作战  志愿军的作战目标,是实现以三八线为界停战撤军  毛泽东、周恩来的全面筹划和部署根本扭转朝鲜战局的决定  能不能打问题的提出和毛泽东的分析  杜鲁门、麦克阿瑟认为中国“不足为患”  毛泽东决定根本改变朝鲜战局  彭德怀大获全胜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方针的确定  毛泽东决定“趁热打铁”,再打一仗  毛泽东、彭德怀考虑,经过充分准备根本解决朝鲜问题  周恩来制定轮番作战计划  彭德怀火线回京和毛泽东给斯大林的电报边打边谈方针的确立  美国当局被迫谋求通过谈判。沿三八线一带实现停战  毛泽东、金日成确定边打边谈  志愿军仍作持久作战准备  周恩来操作谈判指导关于军事分界线问题的谈判会场和战场  谈判会场的唇枪舌剑  彭德怀为配合谈判的军事准备  关于军事分界线问题的谈判达成协议志愿军越战越强,越战越主动  能不能守的问题解决了,办法就是钻洞子  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周恩来领导反细菌战  朝鲜战场锻炼部队,比办军事学校好实现停战的决策  美国在战俘问题上做文章  志愿军准备“过关仗”  中、朝、苏协商排除实现停战的最后一个障碍  邓华请示以打促谈  毛泽东、彭德怀决定惩罚李承晚  克拉克认输了主要经验和启示  主要经验  主要启示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苏军已于8月10日解放朝鲜的雄基,12、13日又解放了罗津和清津,16日占领元山,19日进人平壤,在金日成领导下的朝鲜人民革命军(朝鲜人民军前身)的配合下,迅速解放朝鲜三八线以北全部领土,23日,一部并进至三八线以南。根据美、苏两国以三八线为界,分区接受日军投降的默契,苏军全部撤至三八线以北。  美国对于朝鲜的解放没有任何贡献,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美军于9月8日和9日,才迟迟从朝鲜的仁川和釜山港登陆,开始占领朝鲜三八线以南地区。  由于美、苏两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妥协,以三八线为界分区受降和占领,使朝鲜人民刚刚挣脱日本的奴役,又开始陷入南北分裂的状态。从此埋下了朝鲜战争爆发的祸根。  美国和苏联本来就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反法西斯的共同利益,临时结成了同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共同利益消失,两国便立即转为尖锐对立和斗争。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以苏联为代表的民主阵营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左右着世界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朝鲜是这两大阵营在东方对立斗争的主要阵地。不言而喻,它们必然推行各自的政策,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管理所占领的朝鲜南方或北方。  1946年6月,美国总统特使埃德温·保菜在巡视朝鲜之后,于22日在给杜鲁门的报告中曾说,“尽管朝鲜是一个小国,从我们的整个军事力量来看,我们在这里担负的责任并不大,但是,这个地方却是一个进行思想斗争的战场,而我们在亚洲的整个胜利就决定于这场斗争。就在这个地方将测验出来,究竟民主竞争制度是不是适宜于用来代替失败了的封建主义,或者其他某种制度——共产主义,还更强些。”这段话反映了苏美两国军队占领朝鲜后,在朝鲜问题上斗争的性质。  美军进入南朝鲜以后,立即解散了那里已经建立起来的人民政权——各级人民委员会,重新启用日本的殖民统治机构来维护美国的新的殖民统治。为朝鲜人民所痛恨的日本警察,居然戴上美国“军政府”的臂章招摇过市、横行不法。这些激起了南朝鲜人民的愤怒。美国占领军司令官约翰·霍奇,在占领南朝鲜3个月后给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报告中说:“在南朝鲜,人们把分裂的局面归罪于美国,这个地区的人民越来越憎恨一切美国人。”杜鲁门在回亿录中也承认说:“大多数朝鲜人既不希望美国士兵,也不希望俄国士兵留在自己的国土上,……1946年秋季,在我们占领的地区,曾发生过几起骚乱和示威运动,在少数情况下,我们的军队还不能不向进行示威的群众开抢射击。”  与此相反,苏军进入朝鲜后,立即宣布“朝鲜已成为自由的国家”,帮助朝鲜人民建立自己的人民政权机关,得到了朝鲜人民的拥护。  关于由四国托管逐步建立朝鲜统一政府之事,1945年12月16日至26日,在莫斯科召开的苏、美、英三国外长会议上,达成了对朝鲜进行“托管”的协议,后来中国国民党政府也参加了这个协议。这个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为重建朝鲜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创造条件,特设立一个临时的朝鲜政府;为协助成立这一临时政府,由驻朝鲜南部的美军司令部和驻朝鲜北部的苏军司令部的代表,组成联合委员会,该委员会在咨商朝鲜各民主党派、社会组织,以及美、苏、英、中四国政府后,提出各项建议,然后,由该委员会的两国政府作最后决定;四国在朝鲜的托管以五年为限。这个协议是以苏联所提方案为基础达成的。美国国务卿在这次会议上,闭口不谈建立朝鲜政府,并提出托管可再延长五年。所以达成这个协议后,杜鲁门对美国国务卿在这次会议上的“妥协”大为不满。  由于美、苏两国尖锐的政治对立,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朝鲜统一政府问题上不可能形成一致的意见,因此,“托管”协议只能是一纸空文。虽然将这一问题提交已成立的联合国,但联合国本身就是在反法西斯同盟基础上产生的,美苏两国及以两国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同样表现在联合国的活动中。因此,联合国不可能解决朝鲜问题。  美国在朝鲜的目的,不在四国托管,而是要建立一个由其控制的蒋介石型的傀儡政权。为达到这个目的,1948年2月,美国借联合国的招牌,强行决定在南朝鲜举行单独选举。经过美国的精心策划和导演,在美军刺刀的威逼下,南朝鲜举行了单独选举,选举了就连杜鲁门也认为是“专横”、“任性”、“不得人心”的70多岁的老头子李承晚为总统,组成“大韩民国政府”。  李承晚(1875—1965),生于朝鲜黄海道平山郡一个自称为统治朝鲜最后一个王朝李氏王朝后裔的破落家庭里,幼年在私塾里受封建思想教育,青年时期进美国教会学校,成为基督徒,当了教员。后曾就读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获博士学位。1919年朝鲜爆发“三·一”反目运动,李承晚从美国跑到中国上海,纠合一些朝鲜人,成立了临时政府,俨然当起了“总统”。当“三·一”运动失败后,李承晚提出“把朝鲜交给美国委任统治”的主张,引起朝鲜人民公愤,又逃回美国,以“韩国临时政府”驻美代表自居。日本投降后,1945年10月被美国送回汉城,成为美国在朝鲜的头号代理人。美国当局对他并不太赏识,但在美国心目中又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可以代替,因此,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说,“我们除了支持李承晚,再没有选择的余地”。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在汉城粉墨登场。  南朝鲜政府成立后,李承晚集团于1948年8月下旬至12月上旬,同美国先后签订了《韩美暂行军事协定》、《韩美移交财政和财产协定》和《韩美经济援助协定》。这些协定规定:允许美国顾问完全控制南朝鲜军队、警察及一切重要地区的建筑;李承晚政府承担美国占领军的一切费用,美国有权在南朝鲜取得和处置任何财产;美国控制南朝鲜的对外贸易,鼓励美国私人在南朝鲜投资,掌握南朝鲜的经济命脉。从而把南朝鲜所有军事、政治、经济等都置于美国控制之下,加速了南朝鲜的殖民化和军事化。  在南方已经单独选举的形势下,朝鲜北方于8月25日也进行了选举,并邀请南方的选民代表参加,选出议员212名。9月2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平壤开幕。8日通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产生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9日,组成了以金日成为首相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  ……  P13-15

编辑推荐

  是什么在左右战场的局势!是什么奠定了对抗的格局!又是什么决定了战争双方的命运!  决策,统帅的决策决定一切。  发生在6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牵扯了太多的利益集团,二战结束后苏联、美国对朝鲜半岛的垂涎使得战争不可避免。跌宕曲折、划线而治的结果背后又有着当局者怎样的妥协与无奈。  凭着数十年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研究以及对最新解密的苏联档案的分析,军事科学院学者齐德学揭开了战争背后巨人之间的决策内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巨人的较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历史啊历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