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的故事/影响一世的东方智慧妙要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李鼎昊、 崔扬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1-05出版)  作者:李鼎昊 著  页数:244  

前言

因果是对待世界和一切事物的一种认识和价值观,有了这种认识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遇到事情时就不会执著,不会想不开,就会找到事情发生背后存在的本体,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一切我们所能看到的事物都是我们内心的透射,心就是一个人的所思所念,动机的缘起,所以一切外在的发生都是内心的投射,也就是人行为的反映。因果相循,无因则无果,有因才有果。大多数的人都只注重结果,却忽视了起因,这样就会陷入困惑和痛苦之中无法自拔。    人的改变体现在因果的循环中,现在看到的结果都不是当下所造成的,今天的结果都是过去的因缘对待。抱怨现在毫无用处,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只会带来下一个悲痛伤心的果。前车之鉴在于追溯本源,探求前因。结果是实实在在能看到、感觉到的,它是显意识,是表相;原因则是潜意识,是真正的源发状态。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生活中有些人本来拥有成功的事业,但却在很短的时间内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仿佛过眼云烟般,一切都消弭于无形了。很多时候是由于他们做的事情违背自然原理,其出发点往往只是为了一己私利,并没有帮助他人的意愿。财富来自福德的积累,缺乏良好的愿望就很难拥有长久的成功;其次是太浅薄亢奋以致过于急功近利,为眼前的利益兴奋,得意忘形。和谐是自然界的不二法则,打破了平衡,必然意味着失败。但凡一个人的行为超过事物本身的界限,就只有接受事与愿违的苦果。    一个人的得到在于必须对他人有所帮助,我们施予的越多,所得的也就越多。我们应当成为宇宙传递活力的渠道。宇宙处于不断寻求释放的永恒状态之中,处于帮助他人的永恒状态之中,所以它总是在寻求让自己能够最好的释放的渠道,这样才能做最多有益的事,才能够给予人类最大的帮助。    人的一生似乎很漫长,其实分解出来,也不过是由一长串的因果关系链组成的。不管是哪一个“果”,都会有相应的“因”。而原本的“果”,反过来又成了“因”,从而导致其他的“果”,而这些“果”又成了另外的“因”。因果关系链环环相扣,如果中M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断开而无法运行。掌握了因果关系并正确地利用它,我们将会受益无穷,反之必受其累。    本书通过纪晓岚和安士全两位先哲所写的故事,向读者展示生活中存在的因果规律。透过一个个启迪心智的故事,我们希望读者回想和反思生活中自我的悲欢喜乐,明白现今一切悲欢离合等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有各自的因;自己的所作所为,必有相应的果。以此在闲暇之余不断提醒自己善有善报,从而真正享受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内容概要

  《因果的故事》是影响一世的东方智慧妙要之一,《因果的故事》讲述了:因果是对待世界和一切事物的一种认识和价值观,有了这种认识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遇到事情时就不会执著,不会想不开,就会找到事情发生背后存在的本体,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人的改变体现在因果的循环中,现在看到的结果都不是当下所造成的,今天的结果都是过去因缘的对待。抱怨现在毫无用处,自然自艾、怨天尤人只会带来下一个悲痛伤心的果。前车之鉴在于追溯本源,探求前因。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生活中有些人本来拥有成功的事业,但却在很短的时间内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仿佛过眼云烟般,一切都消弭于无形了。很多时候是由于他们做的事情违背自然原理,其出发点往往只是为了一己私利,并没有帮助他人的意愿。  一个人的得到在于必须对他人有所帮助,我们施予的越多,所得的也就越多。我们应当成为宇宙传递活力的渠道。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纪晓岚讲因果故事护救母棺一心寻父义叟免难奸邪欺人贪欲妄杀放猪救生长舌妇持戒修严人生际遇积德救人福禄有定虐待下人有恩必报公忠体国行凶害人奸情遭报应卖弄机巧至诚孝妇报应不爽孝事婆婆前世积怨侍奉菩萨恶言的报应船家笃信孝道修善积德善不图报杀牛积怨不孝儿子上辈子造孽贞洁烈妇残杀动物未尽孝,遭天谴取巧施诈屠夫杀驴负约于人善恶有报泼妇遇灾行善积德强盗伏法因果循环埋尸积德持善修身为官不正善心孝行及时悔改孝顺的丐妇作恶自毙贪恋财富推测命数因果报应恩怨有源偷牛杀牛逼寡妇再嫁杀人偿命工于心计功名由命牛狗相斗凶残的下场恶人终有报恩怨终有报杀生罪重贪利忘义贪便宜自以为是毫无私心的老妇不顾良心罗织罪名阻人作恶积善行德害人终害己知恩感恩争强好胜的下场算命自误千里相逢忠厚老实弄巧成拙凶残杀牛英勇救人淫人妻子的下场狐妖的劝诫轻薄妇人的下场偷盗的报应孝迎父骨造谣生事害人子女耍弄机巧舍身救婆婆忘义贪财积德行善欺侮兄长邪念方生恶医贪财害命阴谋算尽尖酸刻薄巧舌搬弄是非杀生是大罪过屠夫杀生续弦遗患诽谤他人耍弄阴谋诡计借喻教化刚愎老儒狡诈欺天恶有恶报僧戏腐儒人心可畏儒佛比较阴吏谈命犯下罪孽轻薄妇人的后果强盗救贞妇积福行善凶悍暴虐第二部分安士全讲因果故事空谈善理诚意嗔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子女早亡救入老母交友论心身体皮囊不随俗流心镜难逃狐偿宿怨僧箴怨鬼卑劣的医生邪不压正正气凛然渎职枉法的下场劫后长斋悬崖勒马抑制情欲报应及身积德行善鬼犹救生鬼全孝悌夫妇和解悠悠佛心护法示警以孝赎罪谬见误人诚心忏晦影随心变真诚孝顺双亲恶念一生淳朴得福报恩怨报应疑神质鬼四救先生恩怨难消黠评恶吏坚抵诱惑赌徒醒晤狐狸的报复小人得志横财难久轮回实有鬼嘲忏师福由命定恃强犯险吝啬贪财悯人之孤容人之过举不避仇赐汝以福治理刑狱犯颜申辩公正判案生命的价值济人之困坚持行善免除田租救蚁性命义埋蛇身误杀一蛇手指出食十粒除贫消除弊政平买平卖大买义田一心为民忠心事主仆为主亡出家修道弃老愚昧异香远闻真正的孝行爱敬其兄真诚待兄不负前约佛法无边皈依三宝经救全城对症下药诚感父骨酬恩护法佛教因果培植真儒佛教真义铲佛灭僧免难济厄遥救堂崩免官救吏替人赎罪救护孤儿逼人再嫁救助孤弱宣子脱难雪中送衣仗义掩骸帮助亲友赈济邻朋抗疏救辽假秤受罚作奸变牛子毁父秤

章节摘录

护救母棺    乾隆年间,有一次济南城南门内的西横街发生了大火,火势自东而西燃烧起来。这条街巷路面狭窄,再加上那天风急火猛,那一片居民区很快就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有位姓张的人家有三间草屋,坐落在那条街巷的路北。当大火还没扑来之前,他原可以带领妻儿老小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但是因为家里安放着他母亲的灵柩,在火势蔓延之际,他们还在想方设法如何把灵柩移离火区。    没有多久,大火逼近,看情形全家已经不能逃出火海了。张某夫妇和他们的四个儿女抱着棺材大哭,誓死要以身为老母亲殉葬。    当时,济南巡抚的属下抚标参将,正在现场指挥军队士兵救火。隐隐约约听到街北有哭声,就命几名士兵登上后巷屋顶寻声救人。他们找到张家六口人,便从房上垂下一根大绳,让他们系住,好一一营救上来。    张某夫妇却大喊:“母亲的灵柩在这儿,我们怎能弃而不顾?”那四个儿女也不肯上,哭喊道:“爸爸妈妈要殉身奶奶,我们也要陪同爸爸妈妈死在一块儿。”    正在争论的时候,大火烧了过来,士兵们只好跳上旁边没有着火的房屋上,才得以脱身。当时人们都以为张某一家六口,连同那三间草屋,必定化为灰烬。众人望着熊熊烈火,都连连摇头。    大火熄灭之后,人们巡视现场,意外地发现张家三间草屋依旧完好。原来,当火势将要扑向张家时,忽然刮起一阵暴风,把火势卷而向北,绕过张家屋后,烧掉邻居的一座仓库,又转而向西。结果,周围的房屋都被烧毁,唯独张家无事。人们纷纷议论,若非鬼神的呵护,哪有可能?    一人为孝,尚且不易,而能做到夫妻、子女六人齐心同德,誓死殉孝,实在是难而又难了。常言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何况他们是父母子女六人同心呢?张家六口皆是至孝啊!精诚之至,必能感通天地神灵。即使命数有定,神鬼也不得不给予挽回。这也是人定胜天的一例吧!这个故事听来奇异,但说它顺乎情理也是可以的。    智慧感悟    精诚之至,必能感通天地神灵。即使命数有定,也有可能得到    意外的帮助。    一心寻父    在宁河艾邻村,有个叫艾子诚的人。他父亲名叫艾文仲,以做木工活养家。有一次,艾文仲因为小事与别人争斗,不小心把对方打昏在地,他以为打死人命,便畏罪潜逃,就连他的妻子也不知他的去向。后来有人传闻,好像说他到了山海关外。    在艾文仲出走之前,他妻子已经怀了身孕,后来生下的孩子就取名艾子诚。艾子诚从小由母亲抚养长大,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在哪里。艾文仲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儿子。    等到子诚长大懂事后,便问母亲:“我父亲哪儿去了?”他母亲哭着把丈夫出走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从此,子诚便很想和父亲相见。于是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亲戚、朋友和邻里询问父亲的年龄、相貌及其他外貌特征,以及祖辈人的姓名,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与他们的乡里住址,等等。人们见他年少,猜不出他打听这些的真实用意,姑且一一告诉他。    十几年后,子诚长大成人,长辈们便张罗着要为他娶亲。子诚一再辞谢说:“哪有父亲流离失所,做儿子的却成家立业,安居家室的?”人们才知道他立志寻父。只为老母在堂,暂时不能脱身远离。    当时,艾文仲离去后便杳无音讯,子诚自幼不出乡里,天南海北,到哪儿去找父亲呢?人们只信他有那份心意,未必真的会去寻找。而子诚也从未透露他要去寻父,只是努力地经营,尽量多挣些钱来赡养老母。    一晃过了二十年,子诚的母亲因病去世。子诚为母亲办妥丧事之后,便整装备粮,准备去辽东一带寻找父亲。    好心的邻居劝他说:“子诚呀,你父离家已二三十年了,至今存亡难定,你到哪儿去找?还是算了吧!”    子诚听了,噙着眼泪说:“我此行决心已定,万一寻得父亲,则父子俩一块儿回来拜见乡亲。万一父亲客死他乡,也得背回他的尸骨。若是寻不着他,宁可老死路边,也决不独身回来见大家。”众乡亲无奈,只得与他挥泪送别。    子诚出关之后,思忖父亲是因逃避命案而出走的,不大可能留连于繁华街市,必是隐匿在荒郊山野。所以,凡深山幽谷,穷乡僻壤,乃至险阻幽隐的地方,都一一探寻过,但仍踪影全无。时间一长,他身上有限的钱财也花尽了。他就靠着乞讨过日子,继续寻父。这样到处奔波了二十年,仍没有找到父亲,但他的决心却没有动摇。    有一天,他行至马家城山中,遇见一位老人,老人家怜他穷困饥寒,主动上前和他说话,问明了原委之后,也感动得潸然泪下。便把他带到家里,备酒食款待他。这时,有位木匠背着工具走进来,看他那年龄,估计与其父差不多。    子诚的心忽然一动,再端详那木匠的长相,竟和母亲平日给他描绘父亲的形象相似。不。由得拉住木匠的衣袖,哭诉父亲出走的原因、年月,并诉说祖上的渊源,及几门亲朋好友的旧事,希望那个木匠就是自己的父亲。    那木匠听了后,表现出惊愕、悲凄的神情。想要相认,又怀疑自己离家出走时并没有儿子。子诚猜透了他的心思,就把他从出生到为母亲养老送终的经历说了一遍。那木匠终于号啕大哭,于是父子相认。    原来,艾文仲不断辗转逃避,来到了马家城山,已有三十多年了。他自己改名换姓为王友义,所以就没有了关于艾文仲的消息。直至此时,父子才偶然相遇。    那位老人被子诚的孝心所感动,积极为他们父子还乡想方设法。但艾文仲在外漂泊日久,负债尤多,一时滞留,不得脱身。子诚又匆匆忙忙奔回家乡,变卖了部分家产,又向亲友借贷了一部分钱,凑足了银两,返回马家城山,还清了父亲的债务,父子这才同归乡里。七年后,艾文仲寿终正寝。    子诚迎父还乡之后,才娶妻成家。后来,他有了四个儿子,个个聪明能干,勤俭持家,生活其乐融融。    明朝时文安县有个王原,曾寻亲于万里之外,他的子孙后代繁衍兴盛,至今称为望族。子诚的故事与王原的事迹相类似,想来上天同样会使艾家繁荣昌盛的。    按子诚千里寻父,偶然相遇,父子团圆。这故事的情节,又和《宋史》所载朱寿昌寻母的故事相类似。似乎皆有神助,非人力所能为。只因精诚之至,故能感天地、动鬼神,说是人力所为也合乎情理。    智慧感悟    孝心能够感动天地,子孙自受佑护,皆循因果。P2-4

编辑推荐

由李鼎昊编著的《因果的故事》通过纪晓岚和安士全两位先哲所写的故事,向读者展示生活中存在的因果规律。透过一个个启迪心智的故事,我们希望读者回想和反思生活中自我的悲欢喜乐,明白现今一切悲欢离合等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有各自的因;自己的所作所为,必有相应的果。以此在闲暇之余不断提醒自己善有善报,从而真正享受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因果的故事/影响一世的东方智慧妙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