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寻访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  作者:杨笑寒  页数:185  字数:210000  

前言

  从看到呼和浩特市文联《呼和浩特寻访》丛书的选题和策划方案,到看到厚厚的三卷本“丛书”的清样,我被著作者的创意和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梳理文化脉络的热情所感动,也为“丛书”文字背后的人物、风情和山山水水所震撼。因此,作为分管领导,我应邀欣然提笔,为该书作序。  翻阅这部“丛书”,再与中国地图对照着看下去,我们自然会被这样一幅图景所吸引:在祖国北方辽阔而绵延的大草原间,在母亲河——黄河流经的土地上,在苍茫雄伟的阴山脚下,有一颗古朴而鲜活的草原明珠,有一座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相辉映的草原都市,这就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从旧石器时期的大窑文化,到旧石器时期向新石器时期过渡的海生不浪文化,丰厚的远古文化遗存见证了这里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从古老的林胡、楼烦,到其后的匈奴、突厥、鲜卑、蒙古、满等少数民族留下的历史印痕中,我们断定这片水草肥美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家园;从共生共荣的各族人民一起走过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这里谱写过波澜壮阔、雄浑豪放的壮丽篇章。同时,这里创造和积淀了特色鲜明、魅力独具的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两千三百年前筑起了云中城,拉开了今天呼和浩特建城史的帷幕,中经盛乐城、丰州城、归化城、绥远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自治区首府的呼和浩特,沧海桑田的变化中留下了祖先奋斗的足迹,而日新月异的面貌正在延续着城市的文明进程,带给人们不断的惊喜。  呼和浩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多彩,高山雄伟,平原广阔,黄河滔滔,泉水淙淙,名胜众多,大自然将雄浑和秀美、粗犷和精致、自然与人文完美地组合在一起,让每一个来到呼和浩特的人不禁沉醉惊叹。  呼和浩特的文化底蕴如同黄河般悠久,如同阴山般厚重,浩瀚历史长卷中的每一页都留下了她的印迹。大窑文化的无字天书,大青山上的古老长城,代表民族团结和谐的昭君墓,出奇完整的和林格尔古墓群落,古丰州城内的万部华严经塔,众多的各类宗教寺院,这些文化遗存与流传于民间的许多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共同勾勒出呼和浩特海纳百川、绚丽多彩的文化发展脉络。在这里,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相互碰撞,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凝聚了世代繁衍生息在敕勒川阴山下的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浸透在他们表征鲜明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当中,表现在一脉相承的生活、生产方式里,形成了呼和浩特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从而也使呼和浩特文化具有草原文化的原创性、博大的兼容性、深厚的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不断的进步性等明显特征,闪耀着民族团结进步、多元一体文化的熠熠光辉。尤其是作为其文化底蕴的草原文化所特有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特征,在新世纪里愈加凸显出珍贵和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成为具有现实意义乃至世界意义的文化价值观。  当然,文化的价值也不仅仅就是这些,它自有更深的内涵和更广的外延。广而言之,文化是人类进步最重要的标志,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因此,未来的城市必将以文化论输赢,城市的发展一定会融入更多的文化因素。  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之后,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推进着首府的全面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文化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文艺精品层出不穷,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昭君文化节,已被评为全国最具潜力的十大节庆之一,成为呼和浩特的城市名片,受到全国乃至国际社会的瞩目。城市建设方面,注入了更多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色彩,蒙元文化一条街、伊斯兰风情街、成吉思汗景观街等,已形成民族特色异彩纷呈的文化长廊,凸显了地域和民族文化内涵。而呼和浩特城市精神表述语、城市形象标识设计、城市雕塑设计活动,整合了地区的文化资源,体现了呼和浩特文化脉络的传承,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神韵和魅力,扩大了影响,提高了品位。这些成就,既为建设文化强市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进一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卷本的《呼和浩特寻访》丛书的创意,是呼和浩特市文联在我们建设文化强市的大背景下,积极挖掘呼和浩特历史文化深厚内涵的过程中提出的。“丛书”的集结出版是首府文学艺术界献给内蒙古自治区六十华诞的厚礼。“丛书”宏观上面向全国,在草原文化、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差异”中寻找呼和浩特的文化比较优势,微观上以关注城市、关注人生的视角,以历史散文的诗意笔法,以图文并茂的大开本,觅踪寻脉,借古融今,浏览历史文化名城中古今人物和故事,回味呼和浩特千百年来各族人民的历史创造,开启灵山秀水间的人文情怀,描述多姿多彩的民俗民情,静观城市变迁的时代留影,品味百姓的苦乐,探究人生的轨迹,精心梳理并集中展现呼和浩特丰厚而独具魅力的文化脉络,阐释呼和浩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回应了呼和浩特在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迅速崛起的时代召唤,而且凝聚了呼和浩特文化的综合实力,其文化和社会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我相信,“丛书”吸引的不仅仅是学者的目光,更多的是普通大众的目光,它的文献性、文学性显示的不同于其他相关图书的文化价值,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放大”。总之,三卷本的《呼和浩特寻访》丛书,是呼和浩特文化建设彰显特有价值的辛勤劳作和重大成果,的确是可喜可贺!

内容概要

呼和浩特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从旧石器时期的大窑文化,到旧石器时期过渡的海生不浪文化,丰厚的远古文化遗存见证了这里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从古老的林胡、楼烦,到其后的怨怒、突、鲜卑、蒙古、满等少数民族留下的历史印痕中,我们断定这片水草肥美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家园;从共生共荣的各族人民一起走过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这里谱写过波澜壮阔、雄浑豪放的壮丽篇章。同时,这里创造和积淀了特色鲜明、魅力独具的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祖国北部边疆山环水绕的大地上,镶嵌着一颗古老而鲜活的“草原明珠”——呼和浩特。这里,山泉汩汩,大河奔流,滋润着土地和生命;峰峦耸峙,沟壑纵横,孕育着万物和精神。水,是呼和浩特的血脉;山,是呼和浩特的灵魂。山水融合,天人合一,这座文明古城一路诉说着从远古向我们走来……

书籍目录

卷首语1.阴山脊梁 北国屏障大青山2.绿水白石 游人戏称“九寨沟”3.岩崖飞笔 依依难忘姑子庙4.六郎神威 一箭飞至哈拉沁5.烽烟滚滚 遥想当年万家沟6.藏青纳秀 盘龙卧虎高山顶7.山凌绝顶 天子气冲金銮殿8.神水涓涓 “成吉思汗”铁骑飞9.奇山异景 “虎猴”争雄奎素沟10.松涛阵阵 阴山古刹喇嘛洞11.小井细水 鸟儿啾啾绿满沟12.避风藏水 杏坞翻红乌素图13.进退自如 辽国复国隐夹山14.星火燎原 德胜沟中“小延安”15.化险为夷 狼烟纷起蜈蚣坝16.圣迹依稀 青山之巅英雄气17.烈妇魂断 征人落泪牌楼馆18.天造地设 “八景”云集兔儿山19.层林尽染 高山莽原哈达门20.石器能言 人类曙光有几多21.驼铃声咽 旅蒙古道茶坊沟22.遗迹斑斑 名山名水育古城23.泰岳应知 塞外有座南天门24.名城难舍 蛮汉峰连大青山25.黄河滔滔 唱过古今敕勒川26.黑河潺潺 土默川上诉古今27.宝贝河清 源头青挂摩天岭28.魂绕边城 轻言细语扎达盖29.穿沟越岭 清水河里水何清30.“塞外西湖”  美景尽收哈素海31.细流归海 黄河之岔岔河口32.“九边一泉”  康熙御马留足音33.黄河古渡  百姓争说“君子津”  34.漠中绿洲  沙尘退让“白二爷”  35.“独守闺房”  高山湿地淖尔梁36.如琼如饴 天赐青城矿泉水37.石沟金沟 宝山旁边霍寨沟38.神泉圣山  鸡鸣两省三县知39.嵯峨险峻 青山极顶九峰山40.浑河不浑 两岸青山浑河谷41.“姐妹同源”  黑水黄水一家亲42.胜境清河 圣泉甘洌酒香浓43.金鳞赤尾 黄河岸上鱼香飘44.飞虹吐瑞 青城飘带东西河45.佛音说法 雷音山上雷音寺46.名冠全国  “塞外瓷都”隐深山47.随山就水 武川莜麦甲天下48.金豆银豆 满山遍地尽土豆49.土窑石窑 天高地厚百姓窑50.依山傍水 长城飞峙土默川51.高崖落瀑 老牛湾上杨家川52.白道溪泻  飞过高山闯进滩53.青城“双眸”  闹市当中嵌绿洲54.湖光山色 南山南湖能解忧55.城南唱晚 一抹新绿伴昭君56.截断云雨 高山处处出平湖57.“引黄济呼”  黄河之水入城来58.千回百转  翻山越川塔布河59.“虎口飞流”  飘然直落迭水壶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步入万家沟,两岸树木茂密,高山耸立,仿佛神兵神将一斧下去,将一座山劈成两半,山体陡峭,地势险要。这样的地形历来为兵家所喜爱,里通外连,易守难攻。当年,这里金戈铁马,烽火连天,杀声如雷;如今,战火与喧嚣早已逝去,寂静得只能听见婉转旖旎的鸟鸣和溪流淙淙的水声。  万家沟不知是从何时得名,北魏时郦道元《水经注》只记载:“芒干又西塞水出,怀朔镇东北……”塞水,即万家沟河。沟名却未提及,想必是无名无姓,不然以郦道元严谨细心的风格,定会记载下来。  万家沟地名的来历,民间多有传说。传说,并非正史,既无文字,又无佐证,不可全信,然而若无踪影,传说又怎能空穴来风,且代代相传,况这万家沟确有些实物可佐证的。传说常常为风景增添许多趣味及人文气息,将人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曾与当地入席地而坐,听他们用方言娓娓道来流专千年的传说。  相传,明末清初,广宁兵备道总兵万有孚,见江山不可挽回,为躲避清兵,携全家千里迢迢经山西外逃至大青山,见万家沟地势险要,又盛产煤炭,故隐居于此,率子孙在沟内采煤度日。从此,万家子孙在此定居,生息繁衍,万家沟由此得名。老人们说,解放前尚有万公墓遗址,俗称万三大人墓,墓址在大火烧村南梁半山腰,只是后来被水淹没了。《归绥县志》亦记载:“明总兵万公墓,在万家沟内学书窑子山,凡石崖三层,第一层第三层高丈许,第二层高三丈。民国初,墓前尚有石桌,后没于水。”四百多年前的传说不算遥远,但也无从考证,万姓果真是从万有孚而来?不管是真是假,万家沟是真真切切卷入了战火之中。  沟中有一梁,名“大火烧”,初闻此名,顿有火高三丈、铺天盖地之感。  山梁之上,草木丛生,本忌讳火,却为何起了这样的名称。百姓说,也根据万有孚得名。万有孚人山时,拥兵数营,分寨而居。后清廷欲斩草除根,派兵追杀搜山。各寨兵卒被迫散于山沟隐匿,清兵搜索不及,便纵火烧寨,火烧之处便称“大火烧”,由此还派生出“小火烧”等地名。若传说是真的,当时景象定惨不忍睹,横尸遍野,面目全非,山毁林焚,黑烟四起。清廷灭了明兵,也毁了一方水土一方百姓。清初,想的只是如何坐稳江山,镇压反叛百姓的利益,又何尝在他们的考虑之中。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呼和浩特寻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