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1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作者:慕容雪村 页数:247 字数:14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个普通的城市民,陈重,有一份普通的工作,有一个普通的家庭 。曾经有过崇高而不切实际的理想。不过在物欲横流的城市中,全都一点点沉沦。他沉醉于放纵的生活,蝇营狗苟,斤斤计较,与上司和同事勾心斗角,一心想置对方于死地;与最好的朋友时远时近,甚至勾引以、对方的未婚妻;他爱自已的妻子,却不知道珍惜, 最终,一切曾经美好的东西都被戳穿了,陈重在灰色的城市天空下开始质疑人生。如果问我小説中表达........
作者简介
慕容雪村,男,1974年出生,A型血,双鱼座,单身。卖过假药,当过骗子,学过法律。
本书首先在新浪文化频道连载,很快被诸多媒体争相转载。并且引起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成为大众争议讨论的焦点话题。而更为令我们惊讶的是,在此后短短一周内竟然相继售出港台和海外版权。这肯定是近年来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不可思议的奇迹。
慕容,这位首次写作的新人,注定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异数!他的作品同样具有一种先天的残酷,他似乎喜欢割开自己的伤口,让人们看到最迷幻,却又绝对是最真实的世界!
书籍目录
1.凌晨的成都格外安静,经过青羊宫时,我突然想起和赵悦第一次来这玩的情景,我们俩闭着眼去摸墙上鲜红的“寿”字,我摸到了那一撇,赵悦摸到了那一点。2.不经意间一天天过去了,父母老了,我也长大。成都的生活如此平淡和缺乏细节,以至于我觉得所有文学和戏剧都是虚构。3.“对工作坚韧不拔,对利益淡泊宁静”,我想直娘贼的太监,还想拿我们当牛马使唤啊?都是打工的,你装什么大馅包子?4.我想一定是我的让忆出了问题,从某个时间起,生活开始大段大段删除,我曾经偷过谁的包吗?我曾经在府南河边跟谁牵手同行吗?我曾经在某一天,为谁的微笑如痴如醉吗?5.我发现自己最近有一些变化,知道怎样体贴人了,可能是自己变老了的缘故吧,我想。在温柔的音乐声中,叶梅像个孩子一样沉沉睡去。6.我把脸转向销售部的员工,“就算你天天西装革履、打着官腔,我也只当你是个瓜娃子!”回头看见董胖子的脸铁青着,像一只沤烂了的大茄子。7.我问她:“还去民政局吗?”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一头扑进我怀里,用粉拳捶着我的胸膛,“呜呜呜——我还是舍不得——呜呜呜”。8.每次回家,都会觉得妈妈头上的白发又多了一些。她一生都为了父亲和我们姐弟活着,从来羞于表达个人意见。我有时候会想,她一生中有没有过外遇的念头?9.在王大头关切的目光里,我突然开始怀疑自己:我要知道些什么?知道了又能怎么样?我将怎样面对这摞纸里隐藏的那个事实?10.李良突然像只豹子一样窜了出去,跟着火车飞奔,一面拍打车窗,一面声嘶力竭地喊:“小猪,我爱你,我——爱——你!”声音高亢嘹亮,令万人侧目。11.我有点后悔打那个电话,事情不挑明,一切都可以挽回,我宁愿相信是自己多疑,宁愿委曲自己去接受赵悦的任何解释,哪怕在心里猜疑终生。但现在,突然插进来一个陌生人,我和赵悦的距离一下子就变远了、变淡了、变冷了,如隔万里。12.上楼的时候我想,人生其实并没有破法,无论那只罐子是否完好如初。命运只是部分地听命于我,关键时刻都是上帝说了算,就像我们刚结婚时赵悦创立的《赵氏家法》:小事不决听赵悦,大事不决听陈重。13.爸爸进了宿舍后,给每个人都发烟,还叫王大头“同志”,羞得我满面通红,几乎是强拽着把他送上了车,饭都没留他吃一口。那天爸爸走得很伤心,不过到了北戴河,他还是打电话来提醒我“生活要规律一些”。14.我看着董胖子回锅肉一样的肥脸,心里又腻味又佩服,这下估计总公司不会把他一撸到底了,最多只是象征性的惩罚一下。那么,我想,我的苦日子就不远了。15.我看着她,心里有点难受,想你现在也开始拿欺骗当爱情了。事实很明显:没有谁会在半夜三点钟讨论批文的事,赵悦不敢面对这事,恰恰说明她的心虚。我没再继续说下去,底牌掀开了没什么意思,人生需要有点作弊精神,我想。16.这个城市话软得粘耳朵,说起来让人火气顿消。人也是有名的闲散,跷脚端茶杯,在藤椅上、在麻将桌边,一生就像一个短短的黄昏。17.物欲的潮水在每一个角落翻滚涌动,冒着气泡,散发着辛辣的气味,像尿酸一样腐蚀着每一块砖瓦、每一个灵魂。18.渐渐地,赵悦的眼圈红了,小嘴扁了一扁,哇地哭了出来,一边哭一边痛斥我的品位低下:“那么恶心的女人你也要!”……
章节摘录
第三节 总公司派了几个人来对前任总经理进行离任审计,顺带做一下政治思想工作,通知我们开全员大会,200多人把会议室都快撑爆了。会上一个太监模样的家伙絮叨了半天,告诫我们要忠诚,多奉献,少索取,不但任劳,而且任怨。有一句堪称经典,"对工作坚韧不拔,对利益淡泊宁静",我想直娘贼的太监,还想拿我们当牛马 使唤啊?都是打工的,你装什么大馅包子?然后就听见他点我名:"陈重经理是公司的业务骨干,这些年来做了很大贡献,血气方刚,敢做敢当…………只要大家和董总同心协力,四川分公司一定会做出更大的成绩!"听得我心里一阵腻味,知道这都是董胖子的把戏。 这厮肯定跑到太监面前装乖孙子,笔记本摊在膝盖上,脖子90°向前梗起,一脸肥胖的微笑,汇报完思想动态,再顺便踢我个撩阴腿,"陈重嘛,业务能力强,但和同事工作配合不太好。"我扭头看看他,这厮很风骚地穿一条背带裤,正伏在桌上记笔记。我暗暗骂了一句,"X你妈,心想这也值得你往本子上记?" 散会后,董胖子把我叫到办公室,开始春风化雨般的思想工作,说他对总公司的任命也感到意外,先后拒绝几次,说自己能力不够,还推荐我作总经理。但总公司以为:"你能力虽强,经验不足,还需要再磨练一下。" 我心想你放屁,这话要不是你说的算我瞎了眼。胖子说完后跟我装亲热:"我晓得你,你娃也没把总经理的位子看在眼里!"我说哪里哪里,卑职才疏学浅,嘴上没个把门的,正需要董总您这么成熟老练的人多多指导。胖子笑得那个灿烂,我乘机给他出了个难题:"您看我的工资是不是该涨一涨了?我现在正在供房,经济上实在困难。还有,我们销售部作了那么大的贡献,凭什么工资比内勤还低?"他肥胖的笑容一下子冻住了,像一大滩晒化的冰淇淋。 我召集销售部的员工开会,夸张的挥舞着拳头,"兄弟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已经申请给大家加薪---你奶奶的刘三,抽烟不给我?!"刘三笑嘻嘻地扔过来一支红塔山,周卫东点头哈腰地给我点上,"董胖子反对加薪,经我再三哭诉,他终于同意向总公司争取,我们就看董总的吧。"我故意把"董总"两个字咬得特别重,心想,"董胖子,让这100多号人爱你我没什么办法,让他们恨你可就太容易了。这么多人同时加薪,至少使四川分公司的预算超支20%,你要敢跟总公司反映,不挨板子我跟你姓,你要是不反映,我看你娃还怎么管销售部?" 会议室里烟气腾腾,这帮家伙听见加薪比过年都高兴,汽修部主管赵燕大声说:"老大,要是真涨了工资,我们就凑钱给你包个二奶!"刘三说你想给老大当二奶就直说,别偷偷摸摸的,角落里有个家伙接过话茬,说就是就是,我看赵燕的奶也挺大的。一帮下流鬼都笑,赵燕看了我一眼,脸红得跟漆过一样。其实我早就感觉这姑娘对我有点意思,只不过瓜田李下,君子袖手,兔子不吃窝边草,我怎么好意思白天板着脸教训人家,晚上却伸手脱人家的裤子。 吃中午饭时王大头来电话,问我能不能搞到"川O"的车牌,我说搞是搞得到,就看给谁搞了。大头说你就当是我要的吧。我说那行,晚上叫上李良,咱们到皇城老妈喝两杯,酒桌上再谈。 王大头毕业后去了公安局,刚报到就坚决要求不坐机关,非要去当片警。当时我和李良都骂他傻X,他说你们才是傻X,然后发表了他著名的"权力论":因为片警可以腐败,而机关干部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在演讲的最后,他表现出一个怀疑论者的素质:"机关里的科长每月拿千把块钱,片警据说可以拿几千,你说哪个官大?" 事实证明了王大头的英明,五年以后,他已经是一个繁华商业区的派出所所长,有车有房,比毕业时胖了整整四十斤。我常常打击他,说四十斤啊,要是猪肉都够你吃一个月的。 下班后开着公司的桑塔纳赶往市中心的皇城老妈火锅店,看见王大头正坐在包间里跟女服务员吹牛。王大头也算是文学青年,藏书万卷,以欧美文学居多,王自诩过目不忘,但不止一次说道格拉斯写的《物质生活》和《情人》如何如何,写《海底两万里》的凡尔赛如何如何。我走进包间,这厮正跟小姑娘痛说家史呢,"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我喝了口茶,说还不如改成"君生日日被君包,君死又被人包了。"小姑娘红着脸出去了,我说大头,你他奶奶的又想祸害良家妇女。大头憨厚地拍着肚皮,说他那天看见赵悦跟一个帅哥走在一起,表情暧昧,"你娃头上冒绿光了哦!" 保全了赵悦的名节,我和王大头达成共识,绝不将此事外传。过了几天,赵悦请我们吃饭,她那天衣着朴素,不施脂粉,从始至终一直低头不语,我说你老不说话,我们哥俩也喝不高兴。赵悦眼含泪光说她只想说一句:她对我们俩的恩情没齿不忘,但如果有第三个人知道了,她就立刻自杀。我和王大头异口同声地发誓,说我们如果说出去了,就是狗娘养的。回宿舍的路上,王大头说了一句话将我深深打动,"赵悦其实挺可怜的"。我说就是就是,想起她含泪的眼睛,心中有点异样的酸痛。 李良推门走进来,一边挥手一面大声嚷嚷:"赶紧补仓,赶紧补仓,能买多少买多少!"这个投机分子今天穿得十分齐整,西装笔挺,分头锃亮,大头说龟儿子看起来像个坐台鸭王,李良说没办法,一切为了丈母娘,他下午去女朋友家相亲,打算五一结婚。我问是谁家的闺女那么倒霉落入你的魔掌,他说你认识的,叶梅。我心里格登一下子,说我操,然后就盘算该不该将那天的事告诉他。 喝光了李良带来的五粮液,我们又一人叫了一瓶啤酒,李良的表情很兴奋,说他打算在府南河边买一栋别墅,"楼上我们两口子住,楼下就是咱们的麻将房和活动中心,"我说你结婚后还想不想去换妻俱乐部,他脸红脖子粗地摇头,说:"你要是拿赵悦来换,我就跟你换!"有一次我跟他说起那家叫"同乐"的私人俱乐部,李良流着口水赞叹,说他要有老婆一定要带去见识见识。后来董胖子告诫我,说他那个朋友黑白两道混,别再去招惹他。王大头一听来了兴趣,说什么换妻俱乐部,我怎么不知道?我绘声绘色地给他讲了一遍,大头听得两眼直放贼光,咂吧着嘴一个劲的赞叹:"还有这种怪事!" 吃到一半,叶梅打电话来,李良那个肉麻,躲到角落里咕咕哝哝地又说又唱,过了半天把电话递给我,说叶梅有话要跟我讲。 电话里声音嘈杂,王大头正剔着牙看球赛,坚决不允许把电视声音调小,我只好走到走廊上,听见叶梅说:"我那个没来。"我没反应过来,问她:"谁没来?"她说不是谁,是那个,我说到底是什么呀,叶梅一下子火了,"日你妈,老子这个月月经没来!"我说会不会是李良惹的祸,叶梅又骂了一声日你妈,说他连老子的手都没碰过。我也有点火,这几年还没有人这么骂过我呢,我冷冷地问她:"那你说怎么办?"她一下子哭了,说我要是有办法还找你干什么。我脑子飞快地算计了一下,想这事不能在成都解决,就跟她说我们礼拜六去乐山作手术,让她想好怎么跟李良说。 第十七节 李良毕业后一直没交过女朋友,偶尔跟我去一下夜总会,也是规规矩矩地坐着,最多搂搂坐台小姐的肩膀。99年他还没买这辆奥迪,刚领了驾照,瘾大得很,一到周末就要开车出去兜风,我们公司的桑塔纳就是这么搞烂的。有一天我们一直开到绵阳,在健美康乐城停了车。这里一度曾是我的“窝子”,就是据点,最兴盛的时候有一百多个小姐,全坐在大厅 中央的沙发上,低胸短裙,肉香四溢,用年轻的身体迎合社会无所不在的性欲。我给李良挑了个高大丰满的姑娘,逼着他进房,李良不从,我威胁说你娃再装正经,老子以后就不带你出来了。他灰溜溜地进了房。我比较了半天,选了个脸长得有点像赵燕的姑娘,用言语挑逗了半天,然后搂着她上了楼。 我的那个姑娘十分敬业,不催促,不推拒,自始至终脸上都挂着微笑,事毕之后我咂咂嘴走出来,发现李良的房门依然紧锁,心里暗暗佩服,想这小子看起来瘦巴巴的,居然还是个长跑选手。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啤酒都喝下去一整瓶,才看见他们两个说说笑笑地下楼。我心生疑惑,找个机会把那姑娘叫到一旁,不怀好意地问她:“我朋友厉害吧?”她撇撇嘴,说李良连鞋都没脱,语重心长地跟她谈了半天人生,还背着手教训人,“年纪轻轻的,干什么不好,非要干这个?”我当时几乎笑倒,事后想想又替李良难过,他也太看不开了。 跟李良认识十年了,我突然发现我根本不了解他。在李良的情感世界里,有哪些疼痛,有哪些快乐,我一无所知。毕业时吃散伙饭,他一个人喝了7瓶啤酒,喝到“现场直播”,我和王大头扶他回宿舍,走到半路,他突然挣开,扑到路边抱住路灯就叫“妈”,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拖都拖不走。后来他遮遮掩掩地提起,说他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上小学的时候总穿得破破烂烂的,比要饭的都不如。李良对自己的成长历程讳莫如深,每次问起他都是一副狂躁不安的样子,满面涨红,青筋暴起,挺吓人的。他爸爸来过几次成都,李良见了他总是淡淡的,表情又冷漠又厌倦。 夜色中的成都看起来无比温柔,华灯闪耀,笙歌悠扬,一派盛世景象。不过我知道,在繁华背后,这城市正在慢慢腐烂,物欲的潮水在每一个角落翻滚涌动,冒着气泡,散发着辛辣的气味,像尿酸一样腐蚀着每一块砖瓦、每一个灵魂。就像诗人李良说的:上帝昨夜死去/天堂里爬满蛆虫。他此刻正坐在旁边一支接一支地抽烟,脸阴得想个茄子。 我一直怀疑李良的性功能有问题,大学时代我们在水房里洗澡,三九寒冬也脱得净光,一盆凉水兜头浇下去,爽得哇呀乱叫。偶尔有女生上来,看见这副景象总是大叫而逃。无聊起来大家就互相评价,听得陈超面红耳赤。只有李良,从来不肯在人前脱衣露体,总是假模假式地穿一条小裤衩。隔壁宿舍的王健有一次伸手去扒他,李良愤怒得不可理喻,差点拿刀捅了王健。我和王大头都觉得他大惊小怪,现在想想,李良一生的悲欢可能都藏在那条湿湿的裤衩里。 不出我所料,李良夫妇一离开我们的眼就吵得一蹋糊涂,李良急怒之下驾车狂奔,一脚油门踩到底,差点撞翻九眼桥。其中可能还有武打镜头,因为他右手粘着创可贴。据李良供称,叶梅下车后给一个男人打了个电话,然后跳上出租车就没影了,甩下一句话让李良恨满胸膛:“日你妈,明天就离婚!”李良说没想到她是这么粗俗的女人,我叹了一口气,想我倒是早就领教过了。 我们的目的地是广汉的凯撒大酒店,那是成都近郊最负盛名的高档娱乐场所,我的重要客户几乎都被我带到那儿去过。李良怎么说也是大款阶级了,不能像我一样只吃路边小摊。过了青龙场立交桥,我给赵悦打了个电话,说李良有点事,我要陪陪他,晚点回家。赵悦嗯了一声没说什么,我挂上电话,看了李良一眼,心想生活的本质其实都一样,不管你纯洁还是肮脏。 凯撒大酒店的妈咪叫姚萍,30多岁,是这一带有名的江湖人物,身材相貌当个亚姐港姐富富有余,据说10年前有半城小伙子为她打架。看见我走进来,姚萍笑得像一朵花,说你娃早把我忘了吧,这么久都不来。 我搂着她丰腴的肩膀,目不斜视地走过美女的丛林,说我今天不玩,你把我兄弟安排好就行了。她看了李良一眼,落落大方地伸出手去,说这里的女人除了我你随便挑。李良说我谁也不挑,就是你了。她说我这么老了,怎么好意思上桌?你还是选个鲜嫩的吧。李良仰面向天,说我出两千,她说不是钱的问题,我现在不干这个了,李良继续报数,“五千,不,一万!”她还是笑着摇头。“一万五!”旁边的小姐忽喇围过来,无比景仰地看着李良。姚萍脸上的微笑渐渐凝结,阴森森地瞪着我。我拉了李良一下,他粗暴地挣开,不识时务地继续加价,“二万!”姚萍脸一下子白了,过了足足有一分钟,听见她说:“听着,知道你有钱,不过用不着在我们这些婊子面前显摆。今天我给陈重面子,你要想玩就挑一个,不想玩就请吧。”我赶紧陪笑,说姚姐息怒息怒,他不懂事,你别往心里去。话还没说完,李良突然像头狮子一样狂怒地扇了我一耳光,说:“我日你妈!你干我老婆的时候怎么不说我不懂事呢?!”我立刻傻在那里,脑袋轰轰作响,像被闪电击中。 我和李良交往十年,只闹过两次别扭。一次是因为下象棋,我连赢了他四五盘,洋洋得意地臭他,李良满脸通红,说有本事再来,又下了一盘,没走几步被我闷宫将死,我笑着问他:“我让你一个车好不好?”他一下子发作起来,拂袖而去,把棋子扫了一地,两三天没跟我说话。第二次闹得比较厉害,就是我爬到他床上拿烟那次,他一把将我推下床,我一个没提防,重重地跌到地上,差点摔断了腿。站起来愤怒地质问他:“你怎么这个德性?不就拿你支烟吗?!”他也怒不可遏,说你以为你是谁,懂不懂基本的礼貌?我怎么知道你是要烟还是偷东西?我肺都气炸了,提起凳子来就要砸他,多亏老大和王大头及时拦住。那次我们冷战了几个月,暑假回来后,他扔给我一包红五牛,才算揭过了梁子。 我心中气血翻腾,悲哀、愤怒、惭愧、失望、耻辱,什么滋味都有,浑身哆嗦不停,姚萍以为我是气的,招手叫来几个小伙子,指着李良说:“他!”那几个气势汹汹地就奔着李良去了,我艰难地咽下一口唾沫,挡在李良身前,“姚姐姚姐,千万别动手,今天给你添麻烦了,我改天再来赔礼。”说着转身就去拉李良,他像根橛子一样竖在那里,脸上余怒未息,我小声说别在这里闹事,咱们惹不起,你要打我出去再打。他不说话,一脚踢在我裆里,然后血红着眼睛走了出去。我惨叫一声,抱着肚子蹲在地上,脸上冷汗直流,姚萍扶起我,说你没事吧,我又羞又疼,说不出话来,只顾哎呀哎呀叫唤。姚萍问要不要拦住他,我拼命摇头,嘶哑着嗓子说:“让他走……让——他——走!别动——他。”心里像猫抓一样难受,眼泪几次在眼里打转,我都生生忍住。 姚萍扶我进房间,说裤子脱下来我看看,我心里一阵虚弱,像捞救命稻草一样箍住她,把脸贴在她柔软的小腹上,眼泪刷地滚了下来。心想十年的交情,今天算是彻底完了。姚萍摸着我的脑袋叹气,说你在这里躺一会儿,我出去照看一下场子,今天晚上就住这里吧,“姐姐再陪你一次。”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种难得的处女作精神 正 宇 近期,最热门的网络小说也许该算是《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吧。许多知名论坛里,都相继有人贴上了该小说的链接,点击数不断创着新记录。 该小说有许多结尾,现在较为流行的版本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主人公陈重是个外企的部门经理,在大学时写过诗,有过难忘的记忆。在物欲横流的城市,他玩世不恭,沉于纸醉金迷的生活,渐渐变的麻木、阴险,丧失了对一切人间感情的信任,于是,一个个美好诗意、值得留恋的东西随之在欲望澎湃的现实面前破碎,最后,他发现他最亲密的爱人,她的爱情从来就没发生过,陈重的痛苦无奈被推到了极致…。 跟许多热门的网络小说一样,《成都》同时遭遇了高呼精彩的热捧和斥为垃圾的不屑。 反对的声音是密集而响亮的。许多人看完该小说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粗俗。这是一种强烈的感受。他们认为这部小说充斥了下半身思考的文字,除去满足一些人的阅读快感,就不剩下什么。 一些主流媒体用效颦的东施,下半身主义给它作注脚。认为它为残酷而残酷,最大的问题出在真实与表现上。它用最现实的手法写男女之间的情感,其间穿插一些对社会现象的揭露嘲讽,只是为了有别于痞子文学;它当中穿插的歌词或诗歌,不过是为了将自己与色情文学区分,提升写作的文化档次。 这些评述是武断的。它们的偏颇之处在于权威人士心中一成不变、不容触犯的评价标准。这就像美国电影里永远不能涉及乱伦、黑白人种相恋。他们的另一个习惯定式就是书斋里出来的才是文化,这个现象近期有了一些进步,比如民间写作《蒙面之城》就开始为许多文学评奖接受,而这一次,他们在性与网络文学前惯性的踩下剎车。 《成都》是写实的,它将生活彻底剥去光鲜的外衣,赤裸裸的呈现在眼前。正如主人翁名字"陈重"透出的显豁符号意味,他是现代人的真实写照,是人的无奈,商业社会的无奈。 《成都》的作者是个很彻底的解构者,他自我剖析的力度尤其让人惊叹。也许正是网络的匿名状态,保全了他的勇气。而自我剖析从身体和人性入手,分明是时代的标志。 虽然《成都》在文字功底与形象化描述上的局限,但它出色的表现了现代城市的躁动、挣扎与沉沦。它发出刀子划过玻璃的尖锐声音,把生活的痛楚和现实的残酷无比凶悍的展示给人看。它的成功在于它的力量,一种粗糙的颗粒感很强的力量,它用粗豪嘶哑甚至有点粗糙生硬的方式叙述走向毁灭的路途,最后,哀莫大于心死那一瞬间的震撼,是那些文笔优美的名家大作无能企及的。 《成都》另一个附加意义是在网上为成都纪年,将成都这个城市独特的暧昧绵软的气象,与那些既隐且显漂浮的人群叠加,扫描出一幅成都原生态的全景图。 最后,至少《成都》的写作动机要比身体写作单纯,它不刻意放纵或收敛,要知道,它对性的直率、它的另类残酷,使它很难获得承认和出版的机会。 因此,我们在网上下载的是一种难得的处女作精神。 无法遗忘——阅读《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断断续续地,终于在一个秋凉如水的午夜,和着宿舍兄弟的鼾声,阅读完这部时下最为流行的网文《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每个人在看完之后一定都有很多感想,而我相信更多人和我一样无法将太多的感触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倘若一定要传递某种感受,那就是建议对方去阅读。每一个未曾经历、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过类似生活的人,都会从中看到流水般走过的触目惊心的真实。能够将一种切实存在的颓废时代的空虚生活用一种速度感极强的倾颓文字表达得动人心魄,不仅源于作者驾驭文字与虚构情节的游刃有余,更是个人经历与生命思索紧密结合的结果,我以为。也许从未有一种如此真实的小说能够让所有读者心惊胆颤,文中情境几乎可以用逼真二字来概括,虽然我未曾于社会风浪中真正感受那种钟摆在狂欢与寂寞之间的生活。当初《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爱情故事,无论文笔多么流畅且幽默,或者故事有真实无二的原型在,也只是虚构;而《成》文即使想象虚构而建,也是真实…… 小说似乎并不想告诉读者一个完整的故事,一切出场都正在行进中……片断的叙述和割裂的思绪,演绎着生命中关于欺骗、虚伪、私利、欲望等阴暗人性的残酷图景。爱之分合的感人泪下与友情的纠结,最终都只是作者表达愤世与空虚的工具而已。 有人阅读了好几遍,每次都有不同感受,我却不愿再去体会文中的生活,我害怕因此失去对明天的信心。但生活总是不相同的,人也不同,以及城市。我没有去过成都,文中对于成都的描述也无非借用了几个作者熟悉的地名,或者只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并不适合对号入座。一种颓废得有些虚无的生活在每一个高楼林立的城市持续上演,并不因为一个特定城市的生活参照而呈现出更多美好的景象。读书可以让人悲观,尤其站在能够真实还原堕落生活的文字背后,从这种意义上讲,这部中篇并不适宜重复阅读,毕竟生活还有前方和光明…… 如果说每一种文本都具有预先设置或随机出现的意义和效用的话,该文最大的价值或许在于能够提醒或警示读者这样一种生活的荒诞、悲情和生命意义的彻底丧失,使得在经历者为之苦痛而警醒,已经历者反思而领悟,将经历者心悸而规避。当然,个体之间太不相同,因而小说在读者心目中呈现出怎样的效益都是可能也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作者本身也并未努力图解某种终极意义,而只是描述一种普遍存在的生活。但这种假设似乎又不能成立,从标题所展现的决裂感推测,作者似乎有所寄托。无论如何,有了一部精彩的故事文本, 这就足够了…… 卫惠故作喧哗的言论终究成为读者窥视某种极端生活的镜头,无法如《成》文如此深入的与读者贴近,同样文字所暗示出来的浅薄与深刻,差距明显。前者只是后者文中的一个角色而已,却始终无法成为真正的作者,不仅在文字中,还有生活…… 很多事情我们都会遗忘,包括这部中篇小说,而阅读中潜移默化的冲击必将伴随每个读者,铭刻于内心某个角落,无论积极的还是颓废的…… 2002年9月6日星期五1时17分 庸俗生活中的悲悯意识 ——与慕容雪村谈《成都,今夜请把我遗忘》 孤云 【前言】最近一段时间中文论坛上最火爆的小说估计要数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把我遗忘》。这部首发在读书生活论坛上的小说,在连载过程中被数十个论坛转载并讨论。作品尚未完成,自发性评论随处可见,褒贬不一,争论激烈。很长时间没见过一部作品引起那么大的轰动了,这个现象至少说明作品触及许多人的内心深处,引起他们的同感和发言欲望。 我觉得这是一部典型的网络文学作品。它首先在网络上发表,整个创作过程都在网上完成,而且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性很强。这些特征很符合我认为的网络文学的定义,即“以在网络上创作、发布(首发)和流传为主的文学作品”。至于后来因为在网上引起轰动而进入传统出版渠道,也不能改变其作为网络文学的这些特征。当然,网络只是作品的发表平台,网络文学的定义更多的也只是侧重作品的发布方式。过分强调网络对作品本身的影响并不符合网络与文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定位。恰恰相反,我觉得这部作品使网络文学有了一个提升的原因正在于作品与网络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主要表现在作品脱离了以前单纯以网络为创作背景的形式,更加深入现实生活,更具有世俗关怀。生活本是庸俗的,在庸俗的生活中更应当保持一种悲悯意识。这种悲悯意识按慕容雪村的理解其实就是在生活中关注生活。因此,世俗追求与自醒精神构成了这部小说的二重奏。 ●孤云:你的专业是法律对吧,怎么会想起写小说来的?或者你一直就对文学创作感兴趣? ○慕容雪村:我大学时学的是法律,不过一直都在做文学梦。而且文学对我来讲,始终都只是一个“梦”,无限接近,而永不可能抵达。在七十年代生人中,有这种情结也很平常。 用文字来重建生活,在我心中是一件高尚的事情。但我不会选择文学作为我最终的事业,我愿意在庸俗的同时,保留一些不那么庸俗的追求。 我一生有三个理想,被我称为“三个一工程”:出一本书、赚一千万、有一次轰轰烈烈的情感。出书当然是指文学类书集。 ●孤云:你曾经提过两部作品是你写这部小说的出发点,但我觉得那只是你的触点之一,是不是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使你有感而发并开始创作这部小说? ○慕容雪村:我是纯粹的兴趣化写作,没什么目的性,也不太功利。前段时间在读书生活回帖,也表达了这个观点:我没想让我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一个什么样的席位,也不想表达多么深刻的人类情感、社会现实。我只是写一点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我不会把这本书“献给”任何一个人,它只属于我自己。 现在有一个词很流行——悲悯。我理解的“悲悯”,不是看你多么关注别人的苦难,而首先是看你多么关注自己的生活。我不想以说教者的身份介入写作,我没有对陈重、赵悦们(《成都,今夜请把我遗忘》中的人物)的生活提出一丁点的道德批判,尽管我小说中的每个人都有道德上的瑕疵。我宁愿做个关注者,而不是人生导师。 如果说这篇小说中有那么一点点企图的话,那就是我想要表达的“悲悯”——关注生活。色戒中有一段话,释迦牟尼为了拯救众生出家了,但他的妻子却在忍受无尽的痛苦,离别的痛苦,孤独的痛苦,谁又来关心这个光环背后的不幸女人?这也是我对悲悯的理解,你要去拯救众生,为什么却对你最亲爱的人的苦难漠然置之? ●孤云:这部作品在网上连载了几个月,点击那么高,回应那么多,你觉得对你的写作过程有影响吗?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多一点? ○慕容雪村:这个事情很复杂。在初期,看到那么多人关注自己的作品,会感觉很受鼓舞。但越来后来,网友们给予的压力越大,每一种批评意见我都仔细研究过,但越研究越找不到北。还有网友会跟着预测后面的情节,这就更难堪。如果他预测的恰好和我想的一致,那么我只好进行情节重构。非常痛苦。 ●孤云: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作品,正如某位读者说的,不同层次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很多“同感”,你是怎么解决作品的可读性与思想深度的关系的? ○慕容雪村:我不关注思想性。我写小说最初也是最终的追求就是:让读者读完。趣味性是最高纲领。 我认为写小说就是在讲故事。能让我的听众听得津津有味,我就很有成就感。至于说听完故事后,读者是笑是怒,是有所收获还是感觉上了一大当,我反而不太在意。 ●孤云:关于这部作品,有人觉得后半部分写得没有前面的好。首先是手法上比较单调,比如总是在一段关于“当下”的描写后面穿插一段“回忆”,而且是很有规律的这么处理;其次,在人物塑造方面,里面的每一个角色似乎都很不快乐。实际上,在一部作品中,如果有一些亮色反而能使作品显得有立体感,也更能够衬托出角色的悲剧性。你在即将出版的文本中注意到这些问题了吗? ○慕容雪村:衬托和对比是我在小说中常用的两种手法。关于亮色,我是这么理解的:生活中不是没有亮色,但也不是总有亮色。我始终认为哭比笑有更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不否认世上有美好的情感、幸福的生活,但我从根本上怀疑其长久性。幸福是非结构性的。美好也是。把绝代佳人剖开,也只是一些血淋淋的器官和肌肉组织。我们的生活也大约如此,越看得真,就越丑陋,幸福只是不定式。 这小说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成长的故事”,我更愿意拿同一个人的生活细节来进行纵向比较,而不愿意与其他人进行横向比较。另外,我有个根深蒂固的认识:幸福和悲伤都只属于个体,此事不足为外人道。 ●孤云:有朋友觉得这部作品的语言非常“生猛”,很能够打动读者,甚至认为这部作品根本是一个“预谋”,也就是说,是建立在准确捕捉读者心理基础上的创作。对此你怎么解释? ○慕容雪村:我自己认为这是一种“平等的叙述”,就象一群朋友坐在一起,一边喝茶抽烟,一边漫无目的地聊天、谈心,说说生活中的趣事。 我写作的过程中不断会想起这个画面,同时也会问自己:你跟朋友聊天时,会使用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小说中的很多俏皮话都是我和朋友们在聊天时即兴创作出来的。 ●孤云:有哪些作家(传统作家)对你的创作——从写作手法到思维方式产生了影响? ○慕容雪村:我很喜欢洪峰的作品。我最赞赏的不是他自认为最好的那部《和平年代》,而是更早的《东八时区》,优美、真诚,而且很深刻。我认为这三种要素足以构成一部杰作。 有三部作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聊斋志异》,蒲松龄可以算是“刀笔”,他的短篇读得我牙硬如铁,确有“一字不移”的功夫。二是《三国演义》,在秋风五丈原之前,罗贯中至少描述了三、四百场战役,而且每场战役都各不相同,形容百万人大战,历历如在眼前,真真好功夫。第三部是金庸的《天龙八部》,聚贤庄大战一节,看得人血脉贲张,毛发倒竖。 我平时读的文学类书籍很少,很难说谁对我的文学创作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欧美文学中,我喜欢看那种有意识地刻画人性或进行心理分析的作品,看起来很理性,也很清醒。比如《洛丽塔》、《红字》,等等。平时的阅读中,我更喜欢历史类的、哲学类的著作,它们教我怎么思考,这比什么都重要。 ●孤云:你一直自称写作对你而言只是玩票性质的,业余的,现在这部作品也算取得了一点成功,有没有考虑走上专业写作的道路?接下来还有什么写作计划?以后的作品,还会首发在网络上吗?或者会象许多成名于网络的作者,抛弃网络,被传统媒介招安? ○慕容雪村:我会当一个永远的票友。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我需要一个物质生活的支撑点。 前段时间在写另外一个长篇,名字叫《公正》,写一个律师追求公正,最后反而得不到公正的故事。但遭到黑客有预谋的攻击,系统坏死,已经写好的2万多字由于没有备份,全部丧失殆尽。为之一叹。我可能会在几个月后重新捡起这个作品。但近期不会动笔。 我感谢网络提供的机会。我今后的作品,除了长篇小说外,其他的都会首发在网上。长篇小说有个防盗版的问题。我是学法律的,比较看重自己的权利,不想让它成为盗版商赚钱的工具。 ●孤云:我注意到,在这部作品的写作过程中,你在文字方面的功力进步非常明显,比较而言,此前的一些作品并不能反映出你的创作才能。我的担心在于,这部作品是不是因为有很优越的写作资源——比如丰富的生活体验,所以显得“有料”,以后,你觉得还能写出比这更好的文字吗? ○慕容雪村:我一直处于练笔的过程,到现在也还是,所有的作品都还不成熟。写完这篇小说后,我感觉自己的功力有了一些提高。但肯定不是最高点。我相信我将来会写出更好的作品,我很有信心。 ●孤云:我觉得小说的创作过程其实也是自我反思或者转换的一个过程,那么,写完这部小说,你觉得在哪个层面上得到自我完成? ○慕容雪村:转换过程?谈不上,我觉得是一个进步过程,但还没有质变。我曾经说过:一部作品的成功,不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孤云:但有时候通过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会对某个长期思考的问题有一个了断,你觉得呢? ○慕容雪村:这个小说不是一篇帮助思考的作品,我在后面的章节里,提出了一些问题,但都没有答案。或者说,我自己也没有想清楚。不过,我在最后几节里引入了一些宗教的话题。我总是感觉自己的生活太浮燥,想寻求宗教的安慰。前两天去听了一堂福音,有可能会去受洗。 ●孤云:是吗?有点不可思议。 ○慕容雪村:当然,受洗不是因为这篇小说,是我一直以来的一种念头。世界无穷大,我们的生活在宇宙中不过是一粒微尘,我读过一些哲学和科学、天文学的书,越看越悲凉,越看越迷惘,所以想从宗教中寻找一些安慰。 ●孤云:是的,我也一直迷惘于此,但凭我们的个人理性,你觉得能够真正阪依宗教,并从信仰中获得慰籍吗? ○慕容雪村:信仰本身是非理性的。或者说,神就是我们最终的理性。我是一个不彻底的无神论者,我宁愿相信在无尽的空间之外,有一个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神灵。你,我,人类,可以得到关怀。以前有个说法,说外国的科学家大都信上帝,这是资本主义颓废、堕落的象征。我经常会拿斯蒂芬·霍金来作对比:他研究量子力学,研究宇宙的多重历史、时间和负时间,研究宇宙的诞生和消亡,他把这些问题都看得那么清楚,为什么还会相信在万物生生死死的时空之外,还有一个悬浮的上帝?所以,我相信信仰是一种崇高的力量,非理性,但却可以慰籍我们苦难的心灵。 ●孤云:你日常生活怎么过的? ○慕容雪村:上班下班,读读书上上网,下围棋玩游戏,有时跟朋友去泡泡吧,很闷。 ●孤云:呵呵,都看什么书来着? 慕容雪村:我看书纯粹是走马观花。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只看了两天半,看完后脑袋空空,哈哈。不过有一点颇为自豪,我买的书除了一套《中国通史》,其他的全都读完了。 ●孤云:对了,有人觉得你的这个ID太小资了,甚至有点庸俗,你怎么起了这样一个ID?:) ○慕容雪村:曾国藩有匹马,唤作“枣子马”,其实俗和雅都在一念之间,看你怎么看。 这个ID起源于一句情诗:江南慕君容,相随到雪村”,我胡诌的。呵呵。我从来都自认是个俗人。我经常毫不羞涩地宣称:我是一个小资!我觉得这并不可鄙,如果小资的生活方式能让我快乐,这是我个人的事情。可以屏蔽别人的眼光。 ●孤云:你在成都生活了几年?你在那里读书并工作过是吗?对这座城市,你觉得有哪些符号最能够代表这个城市的性格? ○慕容雪村:我在成都生活了三年多。只是工作,读书是在北方的另一座城市。如果非要寻找一个比喻体的话,我觉得成都就象是一张稍带疲惫的微笑的脸,亲切、从容、闲适,让人安慰。成都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的城市,坐在你旁边那桌上毫不起眼的茶客,可能随时会吟出两句让你动容的诗,一家路边小吃店会起名叫“鹦鹉啄”,四壁黝黑的茶馆墙上,经常会题有“一树残花黄昏雨,半盏明月醉后诗”的隽永诗句。逛文殊院时,看见一位僧人填的词,其中有两句:人海无非过客,花前总是春风,让我很感动。这个城市幽默而不浮燥,适合养生。 ●孤云:关于成都这座城市,你最心痛的记忆是什么? ○慕容雪村:我丢过八辆自行车。最大的痛苦应当是理想在生活中的渐渐消亡。 ●孤云:你什么时候开始上网的?你如何看待网络? ●慕容雪村:我2000年底开始上网,主要在BBS上潜水灌水,我认为网络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拓展,而且,它让我们更自由。 ●孤云:在以前我和王怡的对话里,王怡曾经说过网络文学拿来给传统文学提鞋都不配的话。你是怎么看的?你觉得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有何异同? ○慕容雪村:传统文学本来都光着脚,哪来的鞋可提?我不赞成“网络文学”的提法。我认为文学只有一种属性:人。与载体无关。就象你不能说金碗里的饭一定比瓷碗里的香。我相信基于网络这个平台产生的文学作品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好。当然,这需要时间。在这个问题上,宽容比苛刻更有价值------作者需要被关怀。一百年能出一个好作家,也算是我们的幸事了,不一定非要责诸网络。如果非责备的话,那么我想问一句,这几十年里,传统作家们又给我们留下了多少的精品? ●孤云:我们都是70年代生人,你怎么看待70一代人? ○慕容雪村: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信仰丧失的年代,祖父的神像被父亲们砸碎,父亲的神像又在物欲的冲击下渐渐褪色。当然,这未必就是不幸福,比起我们的父辈来,我们有了更多通往幸福的途径,价值观的多元化、道德标准的个体化、越来越宽的人生视野,至少在表面上,我们的生活前所未有地繁华起来。比起我们的后辈,70人有更多的困惑和焦灼。我们从父辈手里继承下来的价值观,我们的传统,我们的道德,都与时俱进地接受着新伦理、新观念的拷问。比如说婚姻和性观念,我在业余时间进行的一些访谈中很惊撼地发现,我们与我们的后辈的差别,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化的年龄。 (2002年8月18日根据邮件、QQ对话整理) 成都有理由放纵却无处堕落(评《成都,今晚将我遗忘》) 版权所有:黑色呕然 原作 提交时间:13:25:45 06月28日 成都有理由放纵却无处堕落(评《成都,今晚将我遗忘》) 印象中的成都是慢悠悠的,每个人的脸上带着对生活宽慰的态度。这里的人安心享用生活安排的一切,城市的功用和人的需求和谐共给,而这种历史恐怕有一千年了吧。 于是,成都便有了天下闻名的美食,有了代表独特城市文化的麻将馆和茶馆;有了如出水芙蓉一般秀丽的风情女子,更有了植根于每一个人心中对生活的那份从容。 我有个很好的朋友,在成都文化界混了几十年,至今单身一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快乐小老头。他常向我谈起生活在成都无处不在的舒适,眼中是无限的怀恋和回味。在几次醉酒后,小老头趴在酒楼的地板上大声骂着狗日的深圳,没人性的深圳。而手机响起,小老头变的温柔无比,睡在地板上用地道的成都话回电话。“好想你哦,我昨天给你买了一对大海螺,明天就给你寄过来”,情深处旁若无人。我们则在旁边吃吃笑,都明白是小老头的小女朋友打过来的。我们看过他女朋友的照片,青春逼人,眼中如水的柔情倚着小老头肩上,令人好不羡慕。老头则一脸得意的笑容,“成都大学,学新闻的,小我20岁。今年毕业。”姑且不论他这份姻缘能否成功,但成都人对感情的敢于投入和潇洒是可见一斑了。 这段时间网上最火、受到评价最高的小说莫过于《成都,今晚将我遗忘》了。的确,在如今网络小说水平每况日下的情形下,有这样一篇作品,无疑令人振奋。 该文的气质把握的非常好,人物众多,事态也较繁复,有大成都嘈杂的气息。语言也非常有特点,干净利落,有石康般的阅读快感却无其的罗嗦重复。总体来说是一篇好文。 而在阅读时,我却发现,文章的名中带以“成都”为题,却把成都最根本的城市精神和特征给遗忘了。我的脑中总是想起小老头的话:成都人是爱享受,是比较放纵,不是堕落。然后一付得意的样子。而现在看着这遍篇被称为有深度有湿度的颓废小说,我说这是成都吗? 不是想怀疑这种气质的真实性,跟《上海宝贝》比,《成都,今晚将我遗忘》更像个私人小说,卫惠在把手指伸进低裤数一个、两个时,还在惦记着上海带她无处不在的城市感觉,连高潮中也透着优越。而《成都,今晚将我遗忘》的作者拼命往繁华、糜烂和无耐中挤,成都人的心安理得,成都人百事能消纳的本能去了那里? 联想到偶生活的这座城市,相对于那个有着古色气韵的成都,深圳更有理由颓废和堕落。而看着《成都,今晚将我遗忘》中所谓绝望,我的心情怎么也激动不起来。 最后偶要做一个总结:文章的成功源于作者对生活爆满的强奸意识和自恋情结,流畅的文笔在此做了很好的服务。而成都有理由放纵却无处堕落! 一个非成都人的胡言乱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