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演化·达尔文

出版时间:1999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作者:罗伯·赖特  译者:林淑贞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道德的动物》这本书,是用人类进化的生物学基础赋予这个问题另一重意义,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讨论对性、婚姻和爱情现象及其根源。男女之间性欲的差异,或者说男性与女性的性别偏向原因何在?自然选择的观点认为,女性只是天生的挑剔,这是由她们在生殖中所扮演的生物学角色以及女性生殖速率的缓慢所决定的。因为理论上来说,如果男性能够说服足够多的女性与他合作,他一年可以生殖几百次;然而,女性一年中不能有多于一次的生殖。因此,女性的害羞和挑剔都是这种内在原因的结果,男性的随便和女性的相对保守是先天的。
那么在一宗婚姻中,男人和女人各自需要的是什么呢?对于女性,简单的说,重要的就是好基因和高投资。女性比男性更重视一个潜在配偶的财政状况,而雄心和勤奋似乎也像财富一样打动着许多女人,这些体现了她们对遗传质量指标的寻找。还不止这些,因为她还要评估一个有投资能力的男性的投资意愿,尤其原意是对她所承担的义务。而男性在所有的因素中,极其在意一个潜在配偶的年龄,因为生育能力会随着年龄而下降。妻子年龄的重要性,或许有助于解释在婚姻中男性极其在意漂亮——漂亮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是年轻——和躯体吸引力这一事实。
在性和婚姻中,爱情和两者是怎样一种关系呢?配偶选择是否与爱情有关,性行为有没有情感份量?白头偕老决不是自然存在的,毕生的爱,它的确要求我们称为“意志”的东西。从“爱情”走向婚姻,热情迟早会减退,而婚姻能否存在下去,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互相尊重、实际生活中的相互容忍、纯洁的感情和决心。有了这些因素,某种值得被称作“爱”的东西才可能终生不灭。但这种婚姻中爱与结婚时的“爱情”已经不同了。它不再仅仅是一种男女之爱,且超越了性的意义,是一种更宽广的爱,还是一种更深沉的爱,抑或是一种更崇高的爱?不管怎样,它确实是一种更加刻骨铭心的爱。
或许仅仅用一个进化理论来解释人类的性、爱和婚姻,用生物学基础来解释“我们为什么如此”是远远不够的,但这至少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性·演化·达尔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1条)

 
 

  •     对《道德动物》一书的兴趣,来源于书中涉及的两个领域:进化论和心理学。作为一个生物系毕业的学生,对前者的兴趣是不言自明的。而心理学也向来是我的爱好所在。当这两个领域互相交叉而产生出“进化心理学”这一全新分支时,其是否能为我们指明进化论和心理学的全新方向呢?作者罗伯特·赖特在书中是这样宣称的,只可惜等我读完全书,却学不来作者的乐观。如果说本书初出版时,还尚算进化心理学者铿锵有力的宣言,那么十几年后的今天再看,大概只能算是新达尔文主义者的“梦呓”了。
      
      书以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的生平为叙述脉络,其间穿插各种实验、理论、思想,涉及人类社会的不同方面:友谊、爱情、合作、竞争、家庭、群体偏好,等等……不过重头戏还是围绕婚姻和择偶展开。作者所抱持的主旨,简而言之,就是以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去诠释人类的各种个体与社会行为,甚至包括“道德”在内。这也正是书名“道德动物”的内涵所在:道德也可以是是一种生物性的行为,其目的只是为了有利于种群,或者说得更确切些,为了基因的传承和繁衍。
      
      这种观点乍听起来有点令人不快,不过也不算惊世骇俗。时至今日,以达尔文主义或所谓动物性来阐释人性的做法已不鲜见。如果能够把自己的理论说圆了,倒也可以让人服气。只可惜,赖特的阐述从一开始就让人疑惑重重。其首要原因就是他对“基因”一词的滥用。
      
      无论说什么问题都要最后归结为基因问题,这似乎是进化心理学家的通病。之前读过特里·博纳姆的《本能》(Mean Genes),也是如此。不过赖特在本书中的做为更加令人发指:女性贞洁与否,源自基因选择;男人花心,是因为基因诉求;我们不管是自利还是利他,都是因为基因;甚至还有什么“见义勇为基因”“英雄主义基因”……每每读到此类描述,分子生物学毕业的我就忍不住有种冲动,想要揪住作者的衣领问他:“你说的这个基因到底在哪儿?在第几号染色体的什么位点上?”当然,进化心理学者可以辩解说他们所说的“基因”并不如生物遗传学上定义的那么严格,只是一种泛泛而言的“遗传物质”。然而,既然是说“遗传物质”,那么最终还是要落在物质层面上,也就是生物学的基因层面上。作者这种东也基因,西也基因的提法,简直就是把基因当成了取之不尽的魔瓶了。而事实上基因绝非可以如此予取予求,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测出,人类一共也就有两万多个基因,不比低等生物线虫的多多少,实在经不起这般挥霍。赖特难道不知道这一点?哈,他写本书时还真不知道!因为人类基因组测序的结果要到2003年,也就是他出版本书后的第四年才公布。这点不怪作者,只是时隔十多年后,依旧拿着过时的观念来唬人,这就有点不厚道了。
      
      当然,作者也是给自己留了后路的。他在书中也表示,人类的性状是很复杂的,某种行为的表现背后,可能是不同基因的组合作用。这么一来,他当然可以自圆其说一番,只可惜这样一来,“基因”在他笔下就成了既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存在,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如果你把他所说的基因,替换成“本能”、“命运”、“神意”之类的说法,也照样说得通。这样的基因概念,和科学的距离大概已十分遥远了。而进化心理学家虽然自称与传统心理学家(如本书作者所称的弗洛伊德主义者)有多么不同,可细细究来,也就不过是把后者所说的“潜意识”“社会因素”替换成了“基因”和“生理因素”罢了,真正的创新可谓乏善可陈。甚至连诡辩的技巧也是从前辈那偷学来的。而且这种自圆其说的辩解隐藏着更大的逻辑矛盾:既然性状可以是不同基因的组合作用,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是这种组合而不是那种组合呢?如果答案是基因,那等于是自我论证;如果不是,作者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因此,本书虽有“进化心理学”的大旗,不过在我看来,内里还是老调重弹。什么老调?一言蔽之,“基因决定论”!说来说去,好也是基因,坏也是基因。虽然作者在书中对基因或遗传决定论的说法十分不屑,但这并不妨碍他新瓶装旧酒。说到底,他的观点就是人类的生存目的就是把自己的基因传下去,无论其表现是自私还是利他,是道德还是不道德。这和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的观点有何区别呢?基因是主,我们是仆;基因是客,我们是车。自然选择的目的就是筛选出适应的基因并将其传之后世,至于个体乃至群体的生死祸福,则是无关紧要的了。只是这种“科学信念”的依据是什么呢?只因为基因会比人类个体存在更久?这种逻辑又和古人崇拜太阳神有什么分别呢?
      
      于是,新达尔文主义者自以为找到了基因这把破解生命行为的钥匙,可实际上手里拿着的却是令其不见泰山的障目一叶。自信满满的论述之下,实则漏洞百出。本书作者自以为相比道金斯,在“利他行为”的阐释上能够更进一步,只可惜也是经不起推敲。当他从自己的生物理论得出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投资后代“策略,并援引称“19世纪的中国、中欧、印度,对女性的杀婴行为集中在社会上层”,以证明经济地位低的家庭会更多投资女儿时,他又如何解释中国社会从富到穷对儿子的一致偏爱呢?他还认为一个人的基因价值随其年龄增长而降低,于是颇为不解我们的社会为何花那么多代价供养老人。然而对年长者的尊重向来在不同文化之中都有体现。原因很简单,他们象征着经验、阅历和智慧。作者企图将文化和社会影响因素剥离出他的“生物属性考察”,其最终结果就是对简单事实视而不见。看来他虽号称要从动物生理性的角度来诠释人类行为,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唯一称得上成功的就是他自己的智力水平降到了动物性层面。
      
      如果说,作者的这些论调还只是象牙塔里学究们的自娱自乐,那倒也没什么。可问题是他还雄心勃勃想要将其推之于社会。这样一来,这就会在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产生不容忽视的危害。个人层面来讲,基因决定论无疑会进一步加重人们的无力感和受害情结——我们做什么都没有用,因为基因已经都决定好了。你要减肥?没用,肥胖是基因决定的;你要努力学习?没用,智力也是基因决定的。某种层面来说,相信星座运势都比相信这个要更积极一些。推广到社会层面,比如中国人为什么冷漠围观、见死不救?要作者说,那就是中国人普遍缺乏“见义勇为”基因。怎么解决?没法解决,等着自然选择把我们都淘汰吧!而且,作者虽然在书一开始提到了上世纪初“社会达尔文主义”大行其道最终带来法西斯暴政的因果,自己却似完全不吸取教训一般。当他对老年人的生存价值提出质疑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在暗示什么样的社会吗?当他用“亲缘选择”来解释工蜂的不育时,他是否又在对人类社会的未来给出一些“预期”呢?如果说这是进化心理学揭示的未来,那这未来还真让人胆寒不已。
      
      诚然,进化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不应对其过度吹毛求疵。但如果它还想自称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仅止于对“基因”的崇拜,那么要澄清的东西就还有很多。当年经典物理学曾自诩“功德圆满”,结果立马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问题上栽了大跟头。如今进化心理学者的成就还远比不上前者,却已经开始志得意满,梦话连连,这就不得不说是更大的笑话了。对于本书读者来说,其中的教训就是:对于科学理论的普及,一定要关注前沿科学进展,以免着了早已过时的玩意儿的道。
      ------------------------
      最后说说本书的打星。书本身只值两星。另外一星,一半来自于本书“半部达尔文传记”的价值,另一半来自出版社不错的装帧。和同为中信出版的《社会动物》《自私的基因》《天才的基因》等书放在一起,还是挺能唬唬人的。
  •      这本书我买回来,本来打算好好的分析研究下,两天后翻了个大概就放弃了这种打算。
       首先,啰嗦,典型性的西方式啰嗦。一个定义,一个论点,一个问题的讨论翻来覆去的说,逻辑结构不清晰,加上作者称得上是达尔文粉中的坚定分子,所以在全文结构上很失败的想把达尔文的生活经历作为另一个重要的逻辑引线,这种想法不错!可惜,思想放出去后就没怎么能够收的住,在文章的中前部说到达尔文的时候,开始还能够理解达尔文的经历对核心命题的讨论价值,到后来又说到什么他的姐妹什么的,我就真的受不了了。
       其次,是文章的结构松散,总感觉作者既想要说的专业一些,又想要通俗易懂一些,结果不伦不类。失败的结构构思导致本来可以在200页的内容丰富简洁的文章膨胀到400多页。
       然后就是作者的核心命题把握上,我认为主要在说两点:一是,作为人类的道德实际上的由来,还有对动物类比的研究。二是,隐含着一个论点:人类的很多矛盾和苦恼是因为人类自身的比较原始的兽性和逐渐发展起来的社会性之间的冲突。
       上面的两点,作者指出的不是很好,因为他行文的拖沓和啰嗦导致一些读者在一些对人类美德分析的段落里深受打击。而作者本身并无此意,实际上在书中多处也提到过对自己批判的解释,希望能避免此事。
  •     高低立判。
      
      
      【周晓林译】起初,这些新想法与人类物种的关联非常模糊。生物学家对蚂蚁的自我牺牲哲学、鸟类求爱的隐藏逻辑把握十足,但对人类行为的看法,如果有,也只是凭空臆测的。即使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本书—爱德华?威尔逊(E. O. Wilson)的《生物社会学》(Sociobiology,1975年)和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1976年)—中总结和发表了新观点,但依然与人类没有太大关系。道金斯充分探讨了这个课题,而在575页的整本书中,威尔逊仅用了28页简单地赞同了现有的臆测观点.
      
      【林淑贞译】一开始,这些新概念似乎与人类不相干。生物学家自信横溢地讲述蚂蚁的自我牺牲、鸟类求爱行为背后的逻辑;但是一提到人,却臆测连连,不然就根本不提。即使是汇整并宣扬这些新概念的两部划时代巨著——威尔森的《社会生物学》和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相对而言,对人类仍着墨甚少。道金斯几乎完全避开了这个课题,威尔森则将对人种的论述安排在最末章,他承认该章纯为推理,其篇幅只占全书575页中之28页。
  •     进化,是以基因为单位的。
      
      人是基因的载具,基因通过快乐和痛苦的感觉建立奖惩机制,进而鞭策人类达成他的目的——生存以及更稳定的生存。
      
      于是,人每天的行为都是内驱力的作用,而内驱力也许理性,但并无意识。
      
      当我们把这些内驱力上升到有机体层面并给与定义,那么,也许可以称之为——天性。
      
      我们生来是高效的动物,而不是幸福的动物,幸福感的经常性消失是使我们一直追求它的原因。(也可以翻译成一直被基因用感觉sm什么的)
      
      所以,人类的心理是天性的冲动和社会现实发生冲突的场所。
      
      如果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心理的适应性调整是每个人的世纪大战,那自杀、吸毒什么的,大概就是战损了吧。
      
      所以,也许可以假设人自杀的原因有赖于极低的适应性,持续的痛苦使得个体被基因的奖惩制度玩坏了,所以就不玩了。或者说,在基因的奖惩和人的目的之间有一个足够大的空间或者说环节能够属于人的意识,那么,也许人的目的和基因的目的是两个概念了。
      
      于是,可以做一个推论,在一个物质充裕的社会里,个人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将有更大的空间去进行试验。套用德国战神毛奇的话来说,没有战争,人类必将腐化堕落,唯物主义将充斥人间 。所以如果从进化模式来审视人类的道德,以后的世界会越来越有趣的。
      
      这个时代,将会是多样性的时代,换句话说,奇葩会越来越多。
  •     440页著作《道德动物》以批判达尔文及达尔文主义的各种作品及观念为主线,梳理了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许多问题。1838年《N观察日记》中说,“我们会无意识地接受很多观念,丝毫不去思考和推理这些观念,例如‘正义’”,其实也例如‘道德’。说起道德是一个思司见惯又渐渐变成形而上的东西,本书第16章关于进化的道德观。1871年,《物种起源》出版12年之后,达尔文发表了《人类的由来》在该书中建立了他的“道德情操论”,表现出道德相对主义的论调。在宗教感式微的当年,与攻击了圣经的造物说一样,这本书的出现质疑了道德的地位。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达尔文让人相信:人类是一种道德动物,而是是唯一的道德动物:因为有技术上的能力,可以过一种真正经过检验的生活,有自我意识记忆、前瞻和判断,可以将自己放在真正的和坚实的道德检验之下,并对我们的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然而成为道德动物,也必须先认识到“我们是多么彻底的‘不是’。”
      这本书最终是以进化心理学分析引入各种现实问题。在经过分条缕析的关于性、浪漫、爱情、社会、家庭、文明、科学、社会地位及道德意识等方面的解析之后,作者肯定地说,进化心理学中取得的进展绝对会在未来的10年中,从是否合法的角度,影响道德和政治舆论;但是这种结果无法用简单的意识形态标签来描述。
      很难评价这样一本厚重的书,追溯道德起源及其发展进化过程,总伴随着各种冲突与争议,就连达尔文本人自身也被自我怀疑困扰着。但这种往后追溯的探讨过程仍给予我们许多启示:道德情操会伴随着时代的进程而发展,有些消亡了,有些过时了,同时又有新生;高要求、最具道德感、高尚的良知并不是受自然选择的设计驱使的;美好的生活是一次与“道德的无知、自私和恶行”的斗争;自然选择机制设计的是心理机制而不是行为;人类意识的复杂导致由意识产生的行动前所未有的多样化。。。。。
      最后一章附录设置了一些常见问题,围绕新达尔文主义在解答人类意识问题上的障碍而提出,包含一些进化心理学的常见问题,对进化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如何解释同性恋、兄弟姐妹之间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为什么有人选择少生或者不生孩子?为什么有人选择自杀?为什么会有人杀死自己的孩子?战士为什么选择为国捐躯?。。。。。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想必也更能读出趣味来。书厚重,自觉还没有读通,仅此作一些门外汉的断章取意吧。
  •      《道德动物》是一本内容很“杂”的书,它并不是一本适合放在饭后便前消遣用的科普书籍,反倒更适合坐在书桌前认真研读。对这本书上出现的理论分析、科学实践,结合着达尔文的生物理论研究,解释了很多男女之间的问题和社会普遍的疑虑。
       我们总是自恃高级动物,将人的行为与动物区分开来。若以动物称呼一个人则一定会被当成是一种侮辱。人类社会与动物族群看似有许多差异,如今却也有更多的研究表明,动物中也有如社会的等级划分。这似乎也在侧面说明,其实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当人们试图分析一个社会现象的时候,最错误的做法就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断章取义。比如最近被热议的所谓婚姻问题,一方面是女人指责男人婚后的变化,一方面是男人职责女人过多的算计婚姻成本。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调和的问题,但也许,我们可以从动物的本能上加以分析。以《道德动物》里的说法,女人是浪漫的动物,她们的选择可能不是她们理性的算计,并且这些感受还会随着不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这不仅仅指女性会因为繁衍下一代的本能而选择经济基础更好的男性,同时也包括为自己寻找更好的生存环境。男性也是一样,会在生活中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伴侣。《道德动物》中以分析达尔文与妻子艾玛的婚姻,进一步以理性的方式揭露了达尔文婚姻的奥义。这虽然让一切看起来不再罗曼蒂克,却从一个绝对客观的角度让人们了解了人在选择伴侣时的心理。
       你的婚姻选择来自于进化,道德也是一样。随着个体的不断进化,每一项道德建立的背后都伴随着算计。这其实并不是有意而为之的,而都只是人下意识里做出的决断。这是内在做出的选择,是物竞天择的结果,人们可以去理解,但永远不可能改变。
       而对于社会生物学不甚了解的我来说,书中的内容未免过于专业,作者的基本观点我也只是管中窥豹。值得肯定的是《道德动物》内容的专业和资料的丰富。至于更深层的内容,更具体的生物学分析,也只有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才能体会,结合对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对自我问题的不断反思,相信可以从书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感悟。
      
  •      罗伯特•赖特所著的《道德动物》,我目前仅读完第一部分。该书措辞正规严谨,信息量颇大,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仔细阅读、理解、思考,方能有所获益。过程虽然缓慢而辛苦,但我收获颇丰。
       该书的第一部分题为“性、浪漫和爱情”,从人类雄性与雌性漫长的进化过程谈起,归纳出了二者在需求方面的差异性,并结合人类社会的结构与形态指出了这种差异性对两性地位和婚姻形式的巨大影响。人类最原始的目的和需求是传播自己的基因,但由于原始时期两性在抚育亲代时投入的成本相差悬殊(女性要花很长时间孕育和抚养孩子,且一生中可生育孩子的时间远较男性短),而且自古以来绝大多数时期男性都是占据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和产出的主体,因此就渐渐形成了女性相对矜持保守、男性相对开放滥交,女性在挑选伴侣时主要观察的是对方抚育亲代的能力(包括物资占有量和性格两方面),而男性主要考量女性容貌、抚养下一代能力的基本态势。
       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禁欲倡导、对女人“圣母-荡妇”的二分方式,到性解放、女性看似已摆脱了性道德禁锢的现今,人类似乎已经进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实际上,虽然不同的社会形态会衍生出不同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但受原古基因记忆的影响,人的本性却从未改变过。纵观当下中国林林总总的婚姻问题,有两大热点经常为人们所讨论,一是女性所要求的结婚成本越来越高,二是男性越来越频发的“小三”状况。许多人痛斥不认感情只认钱的“刚需”丈母娘,以及那些“有了钱就变坏”的男人和专抢别人老公的“狐狸精”。他们充满感情地回忆着当年一床棉被一把糖就缔结的婚姻,艳羡着相濡以沫一辈子的老夫妻,并将这两大问题归因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即现代人的道德方面出了问题,各大报刊杂志、广播媒体也不遗余力地对这些人冷嘲热讽或大肆挞伐。诚然,功利化、道德沦丧是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但若从达尔文主义出发考虑这一问题,也许我们会有一些全新的理解和思索。
       属于社会从属地位的女人在考虑结婚对象时首看物质,这一点千百年来从未改变过。过去农村嫁女儿,看男方能不能出得起彩礼,家里是否有地有粮,城里人结婚,也要求男方出“三转一响”。但是,为什么过去在结婚成本方面的矛盾不像现在这般激化?我觉得有两方面原因。首先,过去农村与城市泾渭分明,年轻人一般都在各自的户籍范围内嫁娶。因此,彩礼一般也按各自的风俗操办,换句话说,不会超出男方经济实力太远。而现在农村城市化的趋势,让中国大多数地区的结婚前提都成了“有车有房”,这就使得刚从农村脱身走向城市的年轻人倍感压力。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获取房子这种家庭必备品还没这么困难。在过去,农户一般都有自建房,而城市里的工人、职员会有国家安排的住房。虽然条件可能很简陋,面积比较小,但由于周围邻居都是这样的条件,因此较少引起人们的攀比和不平。但现在,农村出身的年轻人和城市出身的年轻人相比,在社会和物质资源方面本就相对匮乏,再加上现今政府不再分配福利房,而房价之高令普通收入的老百姓根本望尘莫及。以前是无论如何都还能凑合,现在是根本无望;以前大家差的不太多,可现在体制内公务员的特权福利令体制外的人难望项背,这便大大激起了人们的不平。住房确实是一个家庭保持稳定生活的重要前提,不从根本上解决居民住房问题,而是一味要求女人降低要求,不计较物质,这种违反人性的做法如何能有明显效果?!
       社会阶层的分化与贫富差距的拉大也导致了我国一夫一妻制的动摇。纯粹的一夫一妻制只会出现在没有明显阶层分化与贫富差距的社会中。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男性所占有的物质资料相差无几,很少出现一个男人养家能力是其他人好几倍的情况。自然而然地,女性也很少做出放弃一个能提供给她全部物质资料的男人,而去与另一个女人分享男人,从而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的决定。但在现今社会中,有些男人买不起房,有些男人有自己的房,有些男人坐拥多处豪宅,身家巨万。若将男人粗略地按此标准分成三等,而将女人们按容貌、才能等标准亦分成三等,和谐的一夫一妻制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对应等级的男女各自婚配。可事实远不可能如此美好,“人往高处走”的本性会让女人们渴望嫁给比她们社会地位、经济能力高的男人以改变生活,而男人倾向于拥有更多伴侣以传播基因的本性会令他们看到其他女人时蠢蠢欲动。在过去比较保守的年代,道德准则和社会舆论会掐灭一个男人内心的火焰,不甚宽裕的经济实力也容易使他打消念头。但在“笑贫不笑娼”的如今,道德和舆论的力量已经大大下降,手中有了钱的男人在面对渴望靠婚姻改变生活的漂亮女人时,心中的这团火很容易便成燎原之势。现在离婚也不再如以前那般饱受社会压力,条件较好的男人离婚再娶根本不是一件难事,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丈夫在面临孩子出生、七年之痒、中年危机等境况时更容易出轨,从而导致家庭的破裂。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序列型的一夫一妻制就是一夫多妻制。这样的社会环境不仅使得越来越多底层男人找不到妻子,也使得那些人到中年人老珠黄,为家庭付出良多而导致自身社会地位和价值下降的女人没有了应得的保障。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本性自古以来基本未变,但社会的阶级、舆论、道德环境和价值取向可以对其有巨大的影响。在一个保证人民温饱生活,贫富分化不很严重,注重个人素养和道德的社会里,人们便不至于因为巨大的生活压力而将物质作为择偶的决定性标准。人们对于幸福生活会有多样化的追求,也会更痛恨那些不尊重女性尊严与价值、破坏婚姻神圣性的男人,并用道德与法律对其进行有力的惩罚。而这会引领出一股提倡精神追求及自我克制的社会风气,并产生抑制男性与女性劣根性的作用。用康德的理论来说,便是人们行为的动机渐渐从“假言命令”转向了“绝对命令”,即原本是为了谋求自身利益而进行的行为渐渐内化为其价值观,到最后成了自我约束和要求。只有这样的内心力量才能与强大的本能相抗衡。而在一个为温饱奔忙、崇尚功利、精神式微的社会里,当教育、家庭、社会大环境无一例外地被“金钱至上”的论调污染时,我们去哪里寻找战胜自身劣根性的力量?本性对于一个人的行为不是决定性的,但它的力量绝不容忽视。几句空泛苍白的精神文明建设口号不可能荡涤人心,只注重知识填充却无视道德和价值观树立的教育无法使人的内心充实且强大。当女人们一心只想改变物质生活,却无法树立起鲜明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意识时,当男人们认定有钱有势美女环绕才算成功时,踏实单纯的幸福也就再没有了栖身之地。
       别再只是一味抨击那些男女的见识贫乏、精神庸俗,对他们而言,“非不为也,实不能也”。我们该想想,事到如今,问题该如何解决?
      
      文/曹怀宁 2013.08.12
  •     
      
      没有思想学这个专业,却有思想家这个称谓。其实思想家就是杂家,驳杂的杂。所以看完《道德动物》一书,我感到至少有一点,书商是说了真话的,那就是赖特真是个思想家,而且是大思想家。《道德动物》一书玩的太杂了,虽然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作底色,但已经涵盖了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所以这本书适合阅读面广的人来读,博学的人来读,肯定能读出跳跃的快感。但像我这种不够博学的人,就得细细研读,不敢太快。不过对于不够博学的人来说,读完这本书,知识储备的增长还是绝对可观的。至少对于进化心理学这门学科,多少会有所了解,而且可以用来理解身边的社会现象,比如女性出轨,本书就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给出了好玩的解读。
      谈女性出轨,前提框架一般都是“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离开这一制度,也就无从谈出轨。赖特认为,从进化的观点看,“一夫一妻”的模式是对人类更加有利的生存方式,但是在从原始社会到今天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男女关系没有这么简单。不仅有常见的男性出轨,女性出轨也很普遍。按照生理特性看,雌性与异性发生性行为的愿望远没有雄性那样迫切。这就让人更想了解女性出轨的深层原因,即,女性能够从出轨行为中得到什么?赖特认为首要原因是生物学家所说的“资源提取”行为,就是为了资源的攫取,即与女性与男性发生的性行为越多,得到的好处就越多。当然了,读到这里,很多女权主义者肯定会不愉悦,因为赖特此时已经把性行为隐然尚品交易化。但是,如果把视野放在进化的开始阶段,在没有爱情而只有生存需要的进化初期,女性通过与资源攫取能力更强的男性发生性行为来攫取资源,确实是一种明智的策略行为。在生存面前,性是要让步的。比如在《1942》中,地主纯洁的女学生闺女,最终为了生存还是选择了一条风尘路。
      除了“资源攫取”,赖特还认为“双方互利”理论可以有效解释已婚妇女的出轨行为。这涉及女性的另外需求:女性需要从男性身上获得优质基因和稳定且较高的男性抚育投资,但是女性往往很难从一个男性身上同时获得这两种。于是,与具有不同资源的男人发生行为并满足需要,便成为策略根植于女性的基因中。不过,如果仔细对比第一点,我们会发现这仍然是个资源问题,只是资源的形式不同了而已。
      显然,从资源与进化的角度理解女性出轨,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种视角带有强烈的“男性中心主义观”,而且越来越无法解释现代社会的女性出轨行为。比如,只谈资源,而忽视了女性本身对于性刺激的渴求,以及感情需求。有一句网络妙语总结出轨行为,就比较透彻:女人出轨,因为心动;男人出轨,因为新洞。这说明,情感需求也是不容忽视的,现代社会,女性很多女性出轨,已经没有了资源考虑,更多的是为了情感诉求。于是,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莱特先生有必要出修改版了。
      
  •     中世纪文艺复兴诞生之前,以宗教意识为主导的君权神授观念统治了欧洲政权,为了巩固封建主义的政治利益,宗教用一切暴力对付敢提出违背宗教意识的自然科学家。随着君权神授的观念消失,被理性知识所代替,原有的神权政治体系被瓦解,自然科学得到了全面发展。17世纪,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百科全书学派,引导了新一代的启蒙运动;19世纪初,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也得以在欧洲世界获得大力支持。
      
       从20世纪以来,进化论不但成为众多生物学家的研究对象,甚至在其他学科也获得不少支持者,进化论成为了自然科学中最富有的学术金矿。今年初,罗伯特.弗兰克的新著《达尔文经济学》也分析了进化论思想对以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的批判,该书将进化论的思想引入了经济学领域,认为人类的消费习惯并非理性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近年来,中信出版社再版了不少关于行为学方面近点著作。乔治•阿克洛夫和罗伯特.希勒的《动物精神》分析了行为经济学在侵占主流经济学的地位;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说明复制、变异和淘汰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现象里的林林总总。那么近期再版的《道德动物》是对这一领域再一次完美阐释。罗伯特.赖特的这本《道德动物》其实早在中国内地出版,1999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以《性.演化.达尔文》首次出版了此书,接着2002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以《道德的动物》再次出版了此书,但这两次的读者受众范围并不大,中信出版社再次出版此书可以围绕进化心理学的专题,重新引起读者的注意,值得赞赏。
      
       从这本书的写作思路来看,作者是以达尔文的生平及其作品的脉络,从一些生活中常见而争议众多的问题出发,比如,人类的一夫一妻制不只是法律的规定,这种制度还与进化论有绝对的关系;兄弟之间为了得到更多父母的关爱而相互竞争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父母偏爱自己的孩子?并进入引出人类情感、友谊和竞争之间的生物进化论的关系,从而提出对人类基于道德行为提出道德上的启示。
      
       在这本书中,罗伯特.赖特还是延续了生物学上一个终极问题,动物是否有道德吗?人作为一种特有的动物,其道德与动物之间有何明显差别?关于这一问题可以在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一书中可以找到答案。达尔文认为,人类所具有的的道德是合乎道德的,而其他动物则不是,“所谓有道德性的动物就是这样一种动物,他既能就他的过去与未来的行为与动机作些比较,而又能分别的加以赞许或不赞许。我们没有理由来设想任何低于人的动物具备这种能力。”究其原因在于,动物没有自身对行为动机的比较并进性道德评价的能力,而人类则具有这点。然而达尔文的这一观点在进化论上却自相矛盾,人从其他低等动物中进化过来,应该有合乎道德的根源和萌芽。
      
       人类很多复杂的行为动机可以从进化心理学中找到答案,但也有一些行为总是让人难以捉摸,比如,性行为与婚姻是人类最受关注的活跃主题,但却总是让身处其中的人失望。在两性选择上,男人与女人在需求上的并不一致。男人永远偏爱于25岁左右的漂亮女子,大眼睛、小鼻子并作为女性生产后代能力的标志,男人喜欢聪明的女人,但更喜欢智商低下的女人;而女人呢?女性为了给她的后代提供更好的养育投资,其需求在于选择有财富、地位、权力的男子,但大多数女人只能退而其次。
      
       在性的自由选择机会上,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优势。男性可以随便和其他女性发生关系,而女性则拘谨些,女性如果背叛自己的丈夫与其他男人通奸在道德上不允许的,在禁欲制度严格的国家,发生这样的事,女性可能受到法律上的制裁。从社会平等角度上看,性选择上的不平等永远存在。男人把女人分为两种,可以娶回家的和可以上床的,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这种“圣女-荡妇二分法”决定了男性在婚姻选择上的谨慎性,男性可能有上千位性伴侣,但合乎妻子的也许只有几个,甚至没有,拜伦笔下的唐璜有2000多位情人,但没一位可以成为他的妻子。
      
       在婚姻上,男人比女人有更多的选择,一夫一妻制是法律所确定的,它符合进化论的自然选择,但却不符合男人的需求。在20世纪之前的中国封建社会,有权势地位的达官贵人在有多位妻子,而穷人一辈子打光棍,即使在西方的维多利亚时代也不过如此。男人可以一纸休书解约婚姻关系,而女性则没有选择的权力,随着社会文明的自由度更开放,法制更健全,女性在婚姻上也有单方面解约的权利。
      
       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能够解释一些常见的行为动机,说明人是道德的动物,人从自然选择中进化出了具有良知、同情乃至爱的优良品种,但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人并不总是表现出是道德的动物,对同一行为,有自身和他人的标准,对别人的道德标准高于一切,而自己却干着违背道德的勾当,难道这种行为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无疑,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也有局限性。
      
       2013年7月7日
      
       未经本人允许,请勿非法转载!
  •     
      如果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让人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身体进化的话,那么《自私的基因》以及《道德动物》等一些进化心理学著作则让人类充分认识到自身意识的进化过程。
      
      我们有没有考虑过人类的一些意识,诸如爱、友情、自尊、谦逊、羞耻、同情、荣誉、懊恼以及愤怒到底是怎么起源的?这些意识对于我们有什么作用?我们为什么必须拥有这些意识?
      
      我刚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索然无味,因为它是以两性关系起头的,而两性关系中诸如雌性的矜持和保守、雄性的主动和炫耀在进化上的意义已在70年代出现的《自私的基因》中充分强调了,如果说本书在这部分有所突破的话,那也只是说得更全面一些,因为本书不仅强调了卵子相对于精子的稀缺性,这导致雌性对于性交更谨慎,而且比较了父母在子代抚育中投入的精力相差巨大,一般来说母亲在子代抚育中付出的更多,而大多数物种中雄性完成性交后就不用做什么事情了,所以,雌性在性交过程中的矜持和保守以及雄性的主动和炫耀也就不奇怪了。
      
      但继续阅读下去,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出现了新颖的解读,亦即本书反复论证的“圣母-荡妇二分法”,如果男人无法分辨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亲生的,那么根据他的性伴侣的行为推断孩子是不是自己的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男人喜欢和荡妇在一起寻求刺激,但却希望找一个圣母一样的女性结婚并共同抚育孩子,这主要是圣母出轨的几率较低。于是,矜持和保守这一性格的基因就获得了遗传下去的机会,至此这一问题并没有结束。继续探讨下去,为什么荡妇的基因还是一直存在呢?这是因为荡妇虽然不能得到男人对于子代的投入,但却总能得到相对最优基因的男人的精子,她的后代则更具有吸引力,以便更好的把她的基因遗传下去。于是“圣母-荡妇二分法”会达到一种平衡,即圣母不会垄断所有的男人,荡妇也不会独占所有的男人,而是维持约定比例,有利于双方基因最大限度的扩散的比例是1:5,这种生态上的平衡广泛地见于生物学界。
      
      于是,女性的矜持和保守不仅仅具有生物学上的意义,而且具有心理学上的意义,当然,深究下去其实都是统一的,即都是具有进化上的意义的。
      
      两性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结婚,本书探讨了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的进化心理学意义。在已经出现过的1100多种文明中,900多种文明是一夫多妻制的,只有少数文明是一夫一妻制,可见一夫多妻制在进化上的重要性。
      
      一夫多妻制在进化上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使优秀的雄性基因获得遗传的几率最大化,而且女人和孩子不必承受男人离家另行组建家庭后带来的困境。当然女性与别人分享丈夫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以及部分男人无法找到女人的痛苦则不在自然选择的考虑范围之内,自然选择的最高法则是让基因复制扩散下去,而不是让我们更幸福。
      
      一夫一妻制的社会往往是不分层的社会,比如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最低生活水准线上,一个男人养活一个女人和孩子已很不容易,一夫多妻更是不可能生存下去。而在分层社会(即存在不同阶级的社会)里,一夫多妻制普遍存在。当然,反例显而易见,比如现代社会是分层的,但却是一夫一妻制的,不过根据事实判断,包括美国和其他现代工业国家,尽管不存在体制性的一夫一妻制,事实上存在序列的一夫多妻制,即富人总有更多的机会与女性交往,也有更多的机会占有女性的青春期。考虑上现实中国社会里的“包二奶”现象,则更容易找到支持这种理论的依据。
      
      探讨了两性关系,再来探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基因是自私的,唯一的目标是复制扩散下去。而这一目标通过人类的行为执行下去,我们爱子女,因为子女携带1/2的我们的基因,我们爱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携带1/4我们的基因,我们爱表兄妹,因为他们携带1/8我们的基因,他们能够生活下去并把基因扩散下去是有利于我们的,这是很好理解的。书中探讨了一个反例,工蜂和工蚁没有繁殖能力,为什么他们还心甘情愿的为雌雄蜂和雌雄蚁做自我牺牲式的服务?其实,工蜂和工蚁是雌雄蜂和雌雄蚁部分基因的完全复制品,这样考虑,它们的自我牺牲也就好理解了。
      
      那么推而广之,如果我们爱子女和亲戚是有遗传利益的,那么我们为什么对于其他所有人存在同情、怜悯、谦逊等情绪呢?或许这个问题可以翻译为:既然基因是自私的,为什么自私的个体却会导致社会的和谐,个体的自私被限定,而集体的道德发展起来?
      
      在直觉上,这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没有道德,那么集体的无序将最终损害个体的利益。但要论证这一问题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书中用一个博弈论的模型进行了探讨,如果把个体原则设定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那么最终个体的行为将发展出集体的道德,因为遵守道德将获得回报。
      
      个体与社会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问题。如果社会地位越高代表基因越容易扩散下去,想想大猩猩的世界,处于首领地位大猩猩总是拥有最多的妻妾,那么在人类社会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男人更在乎自己的社会地位,这是来自基因深处的需求。而对于社会地位的追求发展起来一系列意识,比如自尊、荣誉感、羞耻、谦逊等。自尊和荣誉是获取社会地位的驱动力,羞耻是抑制那些降低社会地位的行为发生,谦逊是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可。
      
      最后的篇章,本书探讨了对于道德的价值判断,如果按照康德的理论,道德是先验的,那么就有绝对的道德与不道德,但如果考虑道德只不过是基因为了复制扩散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意识,那么道德就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淖,那些有利于进化的品质就是道德的,而不利于进化的品德就是不道德的,如若如此,难免产生人道主义危机,也许希特勒的种族净化理论也不必受到道德上的谴责,显然这是不可接受的。
      
      这本书更有意义的是最后提出了很多未解决问题,比如同性恋基因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人类会存在自杀?为什么战士会赴死疆场?要知道以上现象是有悖于基因把自己复制扩散下去的本性的,作者提出了一种研究思路,即进化只能设定一种心理机制,而不是设定行为本身,而这种心理机制会产生一些与最初设定意愿相悖的行为,也是有可能的。
      
  •     当得知“人是高等动物”这一真理的时候,我们这些小伙伴最喜欢玩的嘴仗是这样的。“某某某是动物。”而如果那人反对,就会再说上一句,“好,你不是动物。人是动物,所以你不是人。”也就是通过这个多少幼稚的小游戏,我们发现人与动物的奇妙关系。而回收早期人类社会研究,学者们都在假设人的人性与动物性的冲突,比如学术名人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学中,其基础就是动物的性,被人性的社会压抑,于是转换为了潜意识,出现了不同的我。
      那么,动物性与人性的关系又到底在哪里呢?在进化心理学看来,人即动物,遵循自然选择,只是被社会的外衣所包裹。而如果要列出代表这些观点的书籍的话,那么就有理查德·道尔金的《自私的基因》、布鲁克斯的《社会动物》,以及罗伯特·赖特的这本《道德动物》。而如果要举个简单的例子,或许可以翻翻科学松鼠会小庄的《爱与性的实验报告》。小庄曾经在《冷浪漫》的结集中这样打趣道:“男人花心和女人势利是天生的,因为男人需要四处去传播自己的基因,而女人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合作伙伴来抚养后代成长。”这就是典型的进化心理学。
      然而,这种分析却是危险的。一方面,正如这门学科本身就存在疑问,另一方面,赖特也在本书中特别强调,说某些事物是“自然的”并不是说它就是好的,没有理由以自然选择的“价值”作为我们自己的价值。很显然,你也不能因为小庄说男人花心是天生的,就认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否则就真的显得人要和动物一样cheap了。
      当然,在做完必要的审视后,或许我们还可以顺着小庄的思路继续思考。
      首先让我们重新明确什么是进化论——哦,不,进化论还是存在歧义,正是因为进化一词,我们有种先入为主的观点,进化后的要比进化前的要先进,因此还是自然选择理论的称呼更合适——达尔文曾经用10个字总结,“繁衍,变异,强者存,弱者亡”,这里的强、弱是指适应性。
      那么,我们再开始推演吧。男人们花心是为了更好的传播和延续基因,那么传播的越广,自然后代也越多,于是,越来越多男人花心,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花心的男人不会去照顾女人,于是女人抚养后代的能力就下降,反而导致了花心的男人存活的少,那么,这两个趋势是结合在一起会怎么样呢?答案是,大多数的一夫一妻制。
      不过,有趣的是赖特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虽然花心男在道德上可以谴责,但如果这个男人已经结了婚,又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并生了小孩,他是要选择离开前面的家庭,但还是要承担抚养责任,再与后面的女人结婚,还是说,我们可以允许一夫多妻呢?
      
      
      
      
      
  •     达尔文该进化了
      
      偷爱警/文
      
      物种起源,灵长类动物与人类接近和相似。人类首次对物种起源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感谢查尔斯达尔文先生,帮助人类深入的分析和阐述,物种原生的脉络。而莱特先生,这部书的作者从新旧达尔文主义,两方面,为物种起源、社会动物的演变,做了详尽的解读分析。
      
      从人类初期,对性文化的理解,就有根深蒂固的“君王”制度,无论从灵长类动物身上,还是从昆虫、鸟类的身上,秉持的都是君临天下的文化思想,动物阶层的划分很详细,高等到低等的界限,很清晰,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规律,在动物界优显明确。
      
      “君王”可以支配优秀的资源,可以控制和分享资源的主权。从赖特观点看,雌性卵子的稀有性,雄性精子的普遍性,形成雌雄地位的悬殊性。物以稀为贵,物种之间也懂得在这个道理。雌性当然想要子嗣是最强悍、最有威严的那个物种,对雄性的要求,自然苛刻许多,精子虽然数量众多,但最后能够获得交配权的,只有一个。“君王”之争充满血腥的味道不可避免,充斥着严重的排斥感也是正常的。雌性没有时间去逐一筛查优越性,只能通过强者更强的简单方法,来获得未来的保障。反观,雄性的滥情和不专一是出了名的,并不是基因不纯,也不是基因退化。而是雄性为了,提升物种进化的台阶,而采取的行为特性。真如此的话,“君王”体质是伟大的,是值得称赞的。而一夫一妻制度的诞生,彻底瓦解了“君王”文化的延伸。奉行一夫一妻的根源,在于雄性所不能支配的自由独立原则。虽然可以满足优等进阶的进化条件,却剥夺了自然法则中,物种与物种间,资源配比平衡的客观规律。
      
      赖特通过达尔文的生平介绍,阐述了人类对物种进化的一些观点。比如:道德对于物种的重要性。达尔文对婚姻的选择,就是很好的例子,当婚姻与生活发生碰撞的时候,选择成为关键的一环,达尔文的选择,是汲取了物种资源的合理调配性,所做出的选择。艾玛接受达尔文的求婚,实际佐证着达尔文主义的真实性。在选择上,非优等选择,非优化的免疫,都是最好的选择方式,两个很普通的人,走到一起,不一定为了物质的富饶和财富的占有,更多的是为了,幸福美满的照顾彼此,繁衍生息,尊重彼此的立场,体恤和尽可能理解彼此的需要。实际这就是两个陌生人,走到一起的目的。而当前的物种思维,在挑战进化论的基础,很多惯性思维发生了跳跃式的改变,是人类更高级了,还是物种演变落后了。
      
      道德标准的测量,一个是行为标准,一个是环境影响。在行为标准面前,自控力、约束力的强化,是对自我的挑战,甚至是一种刻板的圈定。道德潜规则,似乎是不断更新的。最起码现在这个社会是如此进步神速,人类的道德标准,多数建立在金钱、权力、地位、身份、形象特征上面,没有这些硬件条件,很难有道德评判的理由。另一个诱因,环境污染也使得物种间的道德底线,发生侧翻和倾倒。没有人愿意为了固执、坚韧、烦躁的常态习惯做出让步和牺牲,因为环境发生了严重的改变和转移,再保守、再固执己见,等于食古不化的恐龙,不是暴毙身亡,就是坐等着被其他高级物种猎杀。物种在被选择和选择面前,有着迫不得已的紧迫感,到底如何判断和选择,物种自己的立场能不能坚持到最后的终点,决定权似乎是看不见的无形影子,牵制着物种对道德的审视。
      
      达尔文主义在现如今受到各方质疑,面临很多新问题的挑战,但无法抹掉达尔文主义的生物学作用。达尔文对自身严苛的规范要求,毫不影响他的学术成绩。赖特的这部书可以用恢弘来形容,中信出版的这部书,最好在封面上,加上一行小字“未满十八周岁,请在家长陪伴或指导下阅读此书”。这部书比启蒙读本还深刻,至于未成年人能不能读懂这部书,我想根本不用解释。人类进化的太快,而自然生物的进化,明显跟不上人类的步伐。
      
  •     看看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道德动物》
      
       我们人类总是觉得自己比动物要高等,总是把自己放到动物之上,如果有谁说你是动物,你肯定不高兴,甚至还会因此而动手,不过一旦动手那不是更像动物了吗?所以多半你还是会用理智去战胜自己的情绪,这正好证明了我们的确比动物更高明。
      
       可是我们是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的呢?人类是怎么来的呢?一涉及到这个问题,我们可能都会觉得挺没面子,从达尔文开始,我们就知道了我们不是上帝的宠儿,不是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的后代,我们是从细菌微生物等低级的生命形式一点一点的进化来的。
      
       那么说到底,在生物学上讲,我们还仍然属于动物,还没有脱离动物界,我们的分类还是了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不过我们肯定有点另类,我们肯定和所有的动物都有点不同,我们肯定比所有的动物都聪明都高级,这么说没有人会反对吧!呵呵,反对的肯定都不是人。
      
       人为什么会高级了呢?为什么有了理性思维了呢?为什么能够发明了文字,拥有了文化了呢?为什么只有我们把动物进行了分类呢?这回我们可以自豪了,世界上所有的动物加在一起都没有我们有智慧,我们主宰了这个世界,对于那些傻乎乎的动物来说,我们简直就是神,可是我们的神性是如何而来的呢?我们怎么就有了智慧,有了道德,有了文化了呢?
      
       《道德哲学》这本书就来告诉你,你的道德不是天赋的,和动物一样,是进化来的,而且还要告诉你是怎么进化来的,当你看之后,弄清楚了,你就会发现,道德原来和道德无关,原来就是动物本能的升级而已,每一项道德的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功利和算计,当然这不是我们在算计,那是基因的事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我们还是很无辜的。
      
       看这本书你要有所准备,首先是书很厚,拿在手里会感觉比较沉,看起来会比较慢,其次书写得很理性,如果你不是很喜欢理性思维的,那就算了,否则看不懂你会骂人。
      
       如果你看进去了,那你就不得不佩服作者,这么一本类似哲学的书,里面竟然能够加入了达尔文的内容,有点让人感叹,真不一般,作者无论说到什么地方,无论是爱情,还是性,还是良知,还是婚姻,还是道德观,还是意识形态,还是宗教,还是社会阶层,无论讲到什么地方,都统统拿达尔文来说事,这可比为达尔文写一本传记可难多了,因为传记只要讲清楚传主的生平就可以了,不用考虑太多,而作者让人感觉就是达尔文的好朋友,对达尔文的方方面面都了解得非常透彻,真是太厉害了。
      
       很早就接触了社会生物学,对进化论也比较了解,所以这本书里的基本观点我都非常赞同,读这本书真是感叹于作者的细腻和资料的丰富,这才是真正的学者,作者是谁呢?罗伯特·赖特,我看过他的书,《自私的基因》写得也非常出色,罗伯特是曾供职于《科学》杂志,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智囊,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这个称号应该名副其实。
      
  •     现在是今年的宗教时间。漫步美国或英国的任何一座城市,你都能看到被宗教符号点亮的夜空。巨型烛台毫无疑问也成为了圣诞节的装饰品。宗教在西方世界似乎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但真的是这样吗?或许这些符号已经变得空洞无物,而只不过是西方人新的信仰、消费主义以及它世俗的教堂——大型商场的华丽序幕。
      乍看一眼,宗教一直在衰落。在英国,2011年的国家人口普查结果刚刚出炉。结果显示,四分之一的民众不信仰宗教,这一数字几乎是十年前的两倍。虽然美国仍然是西方世界最具宗教性质的国家,宗教信仰者也下降了20%,是一代人以前的两倍。
      但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数据会呈现不一样的意义。自18世纪以来,许多西方知识分子纷纷预言宗教即将面临的衰亡。但在经过了一连串毫不留情的攻击之后,包括最近的无神论者Sam Harris, Richard Dawkins和早些时候的Christopher Hitchens,英国仍有四分之三的民众信仰宗教,美国是五分之四。这在科学时代真让人难以置信。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许多新的无神论者是达尔文的追随者。他们说,我们就是我们自己,因为这样我们就能够生存并将我们的基因传给下一代。我们的生物学特征和文化构成了我们的“适应合合宜性”。宗教是他们当中最伟大的幸存者。超自然力量能够长存一个世纪,伟大的信仰则长存一千年。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
      达尔文自己就暗示了几乎能够确定是正确的答案。他对一个似乎与他的观点相矛盾的现象困惑不解。按照他的观点,自然选择应该偏好残忍,利他主义的个体(他们愿意为了他人而舍弃自己的生命)应该在将他们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之前就已经死亡。然而,所有的社会都崇尚利他主义。在一些社会性的动物那里也能找到类似的迹象,从黑猩猩到海豚再到切叶蚁。
      神经科学家已经知道这些是如何可能的。我们拥有感知痛苦的镜像神经元。当我们看到他人遭遇不幸时,这些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同情心是我们固有的。我们是道德动物。
      达尔文答案的确切含义仍然被他的追随者争论不已。哈佛大学的威尔逊(E.O. Wilson)和牛津大学的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就各执一端。简单地说,我们以个体的形式传递我们的基因,但却以群体成员的方式生存。只有当个体不仅仅是为了他们个人的利益同时也为了群体的利益而行动时,群体才有可能存在。相比于其他生命形式,我们独特的优势在于我们组成了更大更复杂的群体。
      其中的一个后果就是我们在大脑中形成了两种反应模式,一种关注我们作为个体所面临的潜在危险,另一种定位于我们的大脑前额叶,它对我们的行动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影响采取更为深思熟虑的态度。前一种是立即的、本能的和情绪性的。后一种则是反省性的、理智的。用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非快即慢。
      快通道帮助我们生存,它也可能造成冲动和破坏性的行动。慢通道导致更为深思熟虑的行为,但在激动的时候却又经常失效。正如先知和哲学家长期以来认为的那样,我们既是罪犯又是圣徒,既是利己主义者又是利他主义者。
      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宗教在过去能够帮助我们存活,以及为什么我们在未来仍然需要它。宗教能够增强和加速慢通道。它改变了我们的神经通路,通过我们参与的仪式、阅读的文字和我们祈祷的祷告将利他主义转变为我们的天性。它是人们已知的最强有力的共同体建立者。宗教通过利他主义的习惯将个体和群体维系在一起,营造足够强烈的信任关系来战胜破坏性的情绪。新达尔文主义者没有驳倒宗教,却恰恰帮助我们理解了宗教的意义。
      没有人比政治科学家帕特南(Robert D. Putnam)更文雅地表达了这一点。在20世纪90年代,他因“独自打保龄”一词而闻名:越来越多的人在打保龄,越来越少的人参加保龄球会。个人主义慢慢摧毁了我们组成团队的能力。10之后,在他的《美国恩典》一书中,他谈到了仍然有一个地方可以找到社会资本,那就是宗教团体。
      帕特南的研究表明,经常去教堂或会堂的人更有可能向慈善机构捐款、参与志愿活动、帮助无家可归的人、捐血、帮邻居干活、花时间陪伴沮丧的人、给陌生人让座或帮别人找工作。相比于教育、年龄、收入、性别和种族,通过去教堂或会堂的次数测量得到的宗教性能够更好地预测利他主义。
      宗教是消费时代下个人主义最好的解药。社会能够脱离宗教而存在的想法在历史面前不攻自破。如今,在进化生物学的视角下也不再成立。这可能意味着上帝是具有幽默感的。但确定无疑的意义在于,西方的自由社会从来也不会失去对上帝的信仰。
  •      这并不是一本学术理论著作,而是一本关于进化心理学的科普读物。关于进化论,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而心理学,也是社会科学里面一门热门的学问,而进化心理学,读者恐怕了解有限。那么在进一步了解这本书之前,我们可以先在预习一下百度百科上的进化心理学的条目:http://baike.baidu.com/view/964262.htm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达尔文的一生和他的学术研究为线索,将进化心理学的一些观点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这并不是一本学术研究著作,而是一本科普读物。它主要想说的就是一件事:我们的心智并不全是后天各种环境所决定,乃是有一部分运行机制是从祖先的基因中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用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无法确定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刚一生下来,必然不是一张白纸,多少都会带着一些临摹过祖辈的痕迹在上面。
       在论述两性之间的差异时,本书主要是从求偶-交配-繁育这一过程进行分析的,用以解释男人和女人在心理上的区别,提到的第一个重要的理论便是特里弗斯的“亲代投资理论”:“在一篇1972年发表的论文中,特里弗斯正式将“亲代投资”定义为“父母以对其后代的投资能力为代价,而增加后代生存机会的投资(该后代的繁殖率因而大增)。”亲代投资包括了产生卵子或精子、受精、怀孕或者孵化,以及养育后代所需花费的时间和能量。显然,直到分娩之前雌性的投入都是巨大的,并且这种差异在分娩之后还会持续。他认为,通过量化某个物种里母亲和父亲之间投入的不平衡,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很多事情——例如,雄性的热心和雌性矜持的程度、性选择的强度以及求偶和亲子关系、忠诚和背叛等细微方面。”
       而在另一个章节,作者又讨论了“一夫一妻制”这个话题,并不是从什么人权啊女权啊之类的东西去谈,而是从进化的角度去看一夫一妻制,有些论述让人感到既新奇又意外。首先是经过研究表明,从远古到现今,那么多中不同形态的人类社会中,一夫一妻制所占的比重其实是非常小的一部分,这里面的一个原则是:一个社会中,男人们在经济上的地位若是平均,也就是人类学家所界定的“非分层社会”,那么相比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更适合。而那些分层社会,包括现代工业国家,依然奉行一夫一妻制才是有违自然界的常识。为了让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维和感,专家给出了另外一对概念:体制化的一夫一妻制和序列化一夫一妻制。体制化的一夫一妻制就是我们所认为的那种白头偕老,从一而终的一夫一妻制,而序列上的一夫一妻制则相当于一夫多妻制。如很多有钱的男性,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垄断地占有了一连串女性的可生育年月。简单地说,就是法律允许丈夫或者妻子离婚,再去组建新的家庭,繁育后代,而这个过程中男性和不同的女性繁育后代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女性跟不同的男性繁育后代。因此也可以视为另一种形式的一夫多妻制。
       配偶的数量关系也会影响亲子关系,给每个孩子同样多的爱在自然界中是完全不可能的。特里弗斯和数学家威拉德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在任何一个一夫多妻制的物种当中,一部分雄性会拥有大量配偶为其生育后代,而另一些完全没机会进行繁殖。所以,身体情况不好的母亲,将女儿视为比儿子更重要的珍宝,就可能活得遗传基因上的好处。这是由于如果母亲身体不好,那么她的奶汁可能不足,孩子体质就会比较若,这对儿子来说尤其不利。营养不良的雄性可能连参与繁殖竞争的资格都没有,然而一个可以生育的雌性,几乎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吸引到一个伴侣。”
       在哺乳动物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佛罗里达狐尾负鼠,负鼠妈妈们如果没有能力养育太多孩子的话,就不会给儿子奶吃,甚至会任由他们饿死,但是对女儿则会好好喂养,让他们得到自由的发展。这个理论也能很好地解释了人类社会中的发生在上层社会中的杀害女婴的行为,以及财产或者重要的生产资料“传男不传女”的习俗。我们来观察现今的中国社会,在普通百姓之间,不是也流传着“生儿子是建设银行,生女儿是招商银行”这种观点么。在富人的阶层中,肯定是生男孩儿的意愿更为强烈,道理就是如此。
       进化心理学是如何看待道德这一问题呢?一种看法是道德起源于种群之间的互利行为,运用博弈论及其他的科学分析法进行模拟推导,一个种群如果长期坚持互利行为,那么这个种群在竞争中生存发展下来的机会就更大,那么互利行为的基因就是传给后代,以此为基础,而衍生出了我们现代人的种种道德观,但是书中也提出,人们的道德观念并不是生下来就全有的,仍有70%是受后天环境所影响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道德观念是基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而且环境的影响会更大一些。因此进化心理学绝不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基因决定论,只是说明了我们很多行为是来源于自然演化的产物。
       书里还写了很多有意思的观点,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此书,建议可以把这本书和《裸猿》及《自私的基因》一起看,会对进化心理学的理解更加系统和完整。
      
  •     “虎为百兽之长,人为万物之灵”这句古谚,无疑突出了人与自然界动植物之间的差别——无独有偶,在西方也有“人是万物的尺度”一说。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类把自身作为外界的基准是很正常的做法,毕竟认识他者需要一定的参照物。然而,人却对自身“灵”缺少客观的“刻度”。
      
      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到现代的生物学之间,存在着很多“人的定义”,但似乎每一个定义都不能穷尽人类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人类依然需要不断地被解读和阐释。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本书的作者罗伯特•赖特基于进化心理学向我们介绍他对人类的认识成果——《道德动物》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作者说到“人类是一个在其道德装备上非常壮观、在滥用道德的倾向上非常悲剧,且在这种滥用的无知上非常悲哀的物种”。基于作者后面的影射和讽刺的意味的话语,我们其实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问题:人类是道德动物?
      
      回答这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作者被这个问题深深地困扰着,然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也令作者乐在其中。人类到底应该选择“一夫一妻”还是“一夫多妻”?社会构成的基石是群体选择还是互利主义?在社会中人是否应该通过自我贬低而达成群体认同?……这些问题每一个都不是能够简答做答的。因此作者在这里征引了大量学术著作做为思考的起点,涉及的领域有,进化理论的新发现、人类学研究的成果、生物学的认知、博弈论的分析、精神分析学的方法、社会哲学的认识等等。可以说,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场无比丰富的宴飨。当然,正如一位厨师的烹饪手艺再怎么高超,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一样,本书的作者所给出的解释,也未必能令所有的读者满意,况且,作者所采取的的素材是依然在发展中的人类,但作者的尝试和辛苦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作者似乎对维多利亚时代中人们言行不一行为背后所包含的道德价值的不确定性十分不理解,尤其是在叙述达尔文的道德污点的时候,我们能否想象一个对土著受虐表示同情的人,是否应该贬低自己的对手,是否应该利用自己营造的社会环境而保证可以预期的自己的既得利用?对这些问题,虽然作者给出了一定的分析和阐释,但总让人有点似是而非的感觉。也许,用一个理论的视角是无法解释清楚所有的人类所有的活动的,毕竟任何阐释都是属于知后觉和不完全的。
      
      总的来说,作者是在以新达尔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视野下,以达尔文的生平为例,借助多种人类研究成果对维多利亚时代和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道德现象进行了微观的分析,而给出的关于道德形成的个人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思考本身也是一种进化的标志。
      
  •     本书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智囊罗伯特·赖特最经典的著作,迄今为止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   本书以达尔文的生平及其作品为脉络,从一些非常有趣的社会问题出发,比如,人类的一夫一妻制不只是法律的规定,这种制度还有着深刻的进化渊源。再如,手足之间为了得到父母关爱......
  •     最近连续入手3本中信出版社的书,分别是社会动物、道德动物以及自私的基因。社会动物已经非常流畅的读完了。至于另外两本吧,与其说是如宣传所言的这些道理难懂,倒不如说是翻译的生涩、不流畅带来的阅读困扰更大。。。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觉得这版本的翻译实在是。。。
  •     一本通过实证研究来讨论社会道德问题的书。作者作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智囊、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从有趣的社会问题出发,揭开了那些塑造我们关于爱情的选择、家庭体验、友谊和政治责任的无意识策略之谜。
      
      《都市消费晨报》2013年05月21日
  •     《道德動物》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智囊羅伯特賴特的作品,其解讀人類愛情、家庭、友誼和政治責任的困境,文字意蘊悠長。
      
       據介紹,《道德動物》曾榮獲《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圖書,被譯成20餘種文字。該書以達爾文的生平及其作品為脈絡,從一些非常有趣的社會問題出發,比如,手足之間為了得到父母關愛而進行的競爭其根源在哪里?為什麼父母對自己的子女也會有所偏愛?自欺欺人的生物學根源是什麼?逐步深入到人類進化的生物學基礎,從進化的角度審視了人類的情感、友誼和競爭、攻擊等心理或行為。
      
      韋正風 发表于《香港商報》
      發佈日期: 2013-05-23
      
      
      
  •     在人类政治进化过程中,那些最能帮助人类适应新的环境并增加人类整体生存机会的政治形式将通过自然选择被保留下来。今日的民主政治正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为自己作出的抉择。
      
      
      
        在中世纪,神学家对人类的起源及命运最有发言权。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诞生之后,生物学家就似乎变得更有发言权了。现在许多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在根据该学科中得到的灵感来研究人类社会的起源及其政治形式的发展规律。而且,有人从中得出的某些结论十分令人惊讶。
      
        动物学研究表明,像猴子、猩猩、狒狒、长臂猿等灵长类动物有着与人类的祖先很类似的那种群居生活。考察它们的社会行为也许有助于解开人类社会行为的奥秘。我们知道,大多数灵长动物的社会是围绕着一个可以称为首领的统治者而组织起来的,如猴子就是围绕着“猴王”来结群生活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一个猴王,领着一群猴子住在花果山水帘洞。这样的首领通常至高无上,强力是其统治的基础。人类社会中的政权最初也可以追溯到那个作为“君王”的首领身上。
      
        灵长类社会在统治形态上则是专制的。群体的首领在选择配偶与获得食物方面享受特权(这一点与古代的皇帝非常相似),剩下来的才由其他成员分享,普通的“民众”始终过着受压制的生活。这就是罗伯特·赖特在《道德动物》一书中所说的“黑猩猩的政治”。
      
        人类既然是灵长动物中的一科,我们也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类社会可能是遵循相似的方法进化而来的。如果上面的论点成立,那么是否可以断言:人类社会中的政治形式本来就是专制。专制是人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必然。如果说,首领的暴力是社会的开端,那么专制暴政就是历史上首先出现的符合进化规律的统治形式。人是由猿猴演变而成,所以人类社会的猿猴本质(专制主义)看来还是摆脱不掉的。从历史的与进化的观点来看,目前世界上还存在着一些专制似乎完全是合乎自然的,是合理的正常现象。
      
        若是顺着这个逻辑往下思考,与动物社会相比较,人类社会的缺陷又何止于“不可避免的”专制。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来,下面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人类:人类社会为何不能像蜜蜂和蚂蚁的社会那样平稳地运转呢?蜜蜂和蚂蚁的社会的确很完善,但支配他们的只有单一的社会行为遗传系统。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的生理分工和生理特征(如蜂后、雄蜂、工蜂)看得一清二楚。人类社会却不同,各个阶层的人士在生理上并无二致,没有谁生来就与众不同。昆虫社会在平稳、自动地运转,它不需要“维稳与宣传”。可是,人类社会虽有一整套的警察与宣传机构,即便稳定压倒一切,也难以平稳运转,乃至常常崩溃。人类沉溺于相互争斗与侵扰之中,谋和难上加难。与简单的昆虫社会相比较,人类社会在进化中变得复杂了,变得文明了,同时也渗进了新的野蛮。这或许正是进步的代价。
      
        我们对人类的社会,虽然不能持要求其绝对完善的过分乐观主义态度,但也大可不必因为灵长动物学的发现而灰心丧气。其实,灵长动物学与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也向我们充分展示了人类未来的光明。我们不仅看到猿猴社会中的成员甘受专制统治的一面,也看到这种社会中的反抗一时一刻也未停止过。每个专制的猴王最终都是被暴力所推翻的,并沦为离群索居的孤魂而不得善终。靠暴力建立起来的统治不可避免地通过暴力来更迭。从猿猴社会到人类社会都历来如此。
      
        这个事实揭示的倒不是专制政权的永恒性,而是人类反抗专制精神的永恒性。更重要的是,猿猴当初遇上专制的社会生活是为了换取安全以抵御天敌。猴王权力的更迭可能是流血的,却不大可能是致命的,更不会残害无辜者。专制政权不仅制造流血,而且使千万无辜的人沦为受害者乃至丧失生命。这种政权便取代了猛兽而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敌人。猿猴过专制生活是为了最大限度获得生存机会,而现代的专制政权是要最大限度地剥夺人类的生存机会。后者与前者相比较,在性质上已发生了根本嬗变。前者是生存的工具,后者已成为生存的敌人。人类要想求得生存就必须尽快地彻底抛弃专制暴政,去寻找能帮助人类生存下去的新的政治形式。
      
        这个新的政治形式已经被发现,并且在愈来愈多的地方成功地运转起来。它就是民主政治。它代表着把人类从猿猴以来的那种野蛮的政治行为中彻底解放出来的文明趋势,从而将大大地提高人类生存机会和人类文明的整体水平。根据进化学说,在人类政治进化过程中,那些最能帮助人类适应新的环境并增加人类整体生存机会的政治形式将通过自然选择被保留下来。今日的民主政治正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为自己作出的抉择。这才是自猿猴社会以来的政治进化规律所揭示的真正内涵。 ■
      
       
      
      刘军宁 发表于2013-06-09 08:06上海《东方早报》
  •     
        人天生就是道德的动物吗?本书力图剥开文明的矫饰,挖掘人类行为的基因根源,所得出的答案令人坐立不安!
      
        本书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智囊罗伯特·赖特最经典的著作,迄今为止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
      
        本书以达尔文的生平及其作品为脉络,从一些非常有趣的社会问题出发,比如,人类的一夫一妻制不只是法律的规定,这种制度还有着深刻的进化渊源。再如,手足之间为了得到父母关爱而进行的竞争其根源在哪里?为什么父母对自己的子女也会有所偏爱?自欺欺人的生物学根源是什么?逐步深入到人类进化的生物学基础,从进化的角度审视了人类的情感、友谊和竞争、攻击等心理或行为,对人类基于基本道德假定的日常行为及其动机进行了再思索。同时,罗伯特·赖特揭开了那些塑造我们的爱情选择、家庭体验、友谊和政治责任的无意识策略之谜。这本书还在更深层面促使我们重新思考那些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对我们的公共政策和日常行为极富启示意义。
      
      
       《北京晨报》2013年6月2日 人文悦读版书讯
  •     尤其是在讲为了延续自己的基因,男女生理机能的进化上面。比日本人写的精子战争增加了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内容,更有人情味一点吧。日本人的东西就是猥琐。。。
      
      当时看精子战争是因为在一部克亚树的很有名的漫画两人H世界中提到了该书,现在想起来这个漫画真是启蒙老师呀,hoho
      
      
      
  •      对于《道德动物》这部书所力求展现的理论,就连作者罗伯特•赖特本人也在后记中坦言,“That’s the way things are in a young science that is morally and politically charged.”然而作者这一谦逊的说法则显得过于谨慎。本书初版于1994年,彼时的社会进化论学科在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指控期后,随着乔治•威廉姆斯、罗伯特•特里弗斯、威尔逊、道金斯等学者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的发表(乔治•威廉姆斯1966年的《适应与自然选择:对一些当代进化思想的评论》、罗伯特•特里弗斯1972年的《亲代投资与性选择》、威尔逊1975年的《社会生物学》、道金斯1976年的《自私的基因》),随着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当代西方社会不断涌现,已经显露出了这一学科在分析社会心理、判断社会行为方面强大的力量。
       而这部长达18章、30余万字的著作则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几乎涉及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从两性关系、婚姻家庭,到亲情、友情、社交博弈、社会阶层等等。对每个话题都有着深入的观察,并给出深刻而有说服力的结论,令人在对作者的分析深表赞同之后又不免陷入长久的沉思,甚至深深的绝望。尽管本书出版至今已过去了将近20年,然书中所探讨的如上所列人类社会终极问题,在当今中国正处处面临矛盾取舍。人们在两性婚姻的博弈中疲惫不堪,苦苦探索共赢之道;在追求亲情、友情的道路上步履维艰,总是徘徊在信赖缺失的境地;在社交政治中跋前疐后,唯恐遭人算计。身边亦不乏这样的朋友,聚会时也总探讨着如上永恒的话题。不妨来看看,“自然选择”对此作何解答。
       这里只说最令人绝望且最广受关注的两个方面:两性和婚姻。
       在两性选择的博弈中,你会发现,男性和女性根本利益的差异,导致产生出种种复杂的社会机制。受自然选择的驱使,不论是采集狩猎式的原始社会还是当今,女性的需求永远可用财富、权力、地位基本概括,因为这将会给她的后代带来较好的抚育投资,最终利于基因的繁衍。如果暂时不能获得,那么退而求其次,勤奋和抱负同样也可以获得女性的青睐,因为那是获得终极目标的必备条件。而男性的需求则永远只有一个:女性生产后代的能力。而直观意义上可见的男性对女性容貌的关注,也根源于此,这是因为,男性所喜好的那些女性特征,如大眼睛、小鼻子、好身材等,恰恰是黄金生育年龄的女性所拥有的。没错,是自然选择让男性进化出喜爱这些特征的偏好。而男性并不一定都具有财富、权力和地位,女性为了规避风险,则发展出模糊的排卵期机制,以便和拥有不同优势的男性通奸,而不被发觉。而进一步,男性为了避免妻子的通奸行为,则发展出更加严格的甄别机制——“圣女-荡妇二分法”,从源头上将危机遏止。二分法把女性分为:可娶回家的和只可以上床的,可娶回家的圣女型女人,是婉约动人、可以共赴此生并共同养育后代的最佳选择;而荡妇型女人,则只从她们身上获取利益,而不必心有愧疚。如此往复循环的诡计丛生,从进化意义上,这一切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在人类的文明社会中,却背负了种种道德的压力。
       据本书所述,维多利亚时代的男人们经历着史上最严苛的性压抑。尽管妓女随处可见,但纪律巡检员和严厉的家教总会令家世背景良好的青年远离沉溺性爱的危险,而获得性体验的唯一方式则是——婚姻。因此维多利亚时代将性生活推迟到结婚之后的行为理论上在订婚过程中将权力交付于女性手中。在男人们急切地盼望结婚之日早日到来的时候,女人们有理由停下来反思一下。而今这一情况一去不返了。如果说如今拉男人到圣坛前比以往更难了的话,一个原因就是男人们不必要经过这一步才能进到女人们的寝房。女权主义的兴盛和离婚法的出台,令艾玛那个时代的矜持策略完全失效了。现在的男性不像以前那样了,他们不需要作什么承诺就可以获得性爱。如果一个女人拒绝了他,还有很多其他女人可以供他选择。拘谨的女性则独自待在家中,陶醉于自己的纯洁。男人总想着即使你不答应,还有其他人会。好像没有去等到你们更熟悉对方的必要。哦,真绝望。
       再来看下更加令人绝望的婚姻观,作为一个研究人类进化的里程碑式学者,达尔文本人也践行了进化论的某种“无耻”冷酷。如达尔文写的那样:“既然已经证明结婚是必要的,那什么时候呢?早晚要如此。”但这个问题引发了很多新郎都熟悉的婚前恐惧症。新娘们当然也会有,但是她们的疑虑大多数只集中在她们选择的终身伴侣是不是她的Mr. Right上。而对于男人,如同达尔文的备忘录所证实的那样,这种恐慌跟结婚对象无关,而是“拥有一个终身伴侣”这一概念在某种层面上令人恐惧。因为至少在一个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中,这减低了男性同其他所有女性产生亲密关系的可能性,而这是男人的基因驱使他去做的。
       婚前恐惧并不仅限于对未来的性伴侣的设想,还包括潜意识层面的东西,即把他们自己投入到一位女性的一生当中有一种探险的日子到了尽头的落入圈套的上当的感觉。“唉!”达尔文写道,伴随着面对终生承诺的最后一次恐惧。“我永远都没机会学会法语,或游历欧洲大陆,或去美洲,或坐气球上天,或独自去威尔士旅行了!可怜的奴隶,你将比黑鬼过的都糟。”哦,真绝望。
       对于只管基因如何传递自然选择来说,人类真是道德的动物吗?
       美剧《绝望的主妇》揭示了几个中产阶级主妇的“绝望”生活,或许,将这个词用在整个人类身上也刚好合适。终其一生,我们或许就是为了在整个绝望的人生中享受时而闪现的一点点乐趣?又或许,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把这一绝望的事实公之于众?(随着《道德动物》的问世,这一目标显然再也不可能实现了。)
      又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识(这也是本书给出的解决方案):自然选择在设计基因之初,并没有预料到如今天这般复杂的环境,换言之,在祖先的环境中,我们不会站在拥挤的地铁站台上,也不会生活在从来没和隔壁邻居说过话的住宅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不断运行在被雇佣和解雇的节点之间,下班的闲余时间出去约会、去酒吧或者在家观看晚间新闻。并且人类社会进化到如今,复杂的社会形态所造就的各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思潮,不断对基因利益选择产生反作用,因而受具体情境影响,每一个诡计的使用,并不总能获得同样的后果。
       因此,自然选择只是我们传送基因的手段,它并不能够左右甚至给我们提供基本的道德价值观。譬如,我们是否愿意生活在一个平均主义的社会中是我们自己要去作的一个决定,其中自然选择对于弱者苦难的漠视则并不是我们需要仿效的。我们也更不应在乎是否谋杀、抢劫和强奸在某种意义上是“合乎天性的”。我们是多厌恶这些事情以及我们是多么想与之抗争应由我们自己决定。看看达尔文是怎么做的吧:“但随后,仿佛命中注定一般,他振作起来并最终下定了决心:‘没关系,我的孩子,振奋起来!一个人不能孤独地过一生,到了垂垂老矣之时,没有朋友、没有孩子的冷冰冰的前景就在眼前——已经开始长皱纹了。没关系,相信运气,睁大眼睛去寻找,还是有很多快乐的奴隶的。’”
      
  •   我感觉难以忍受的是,中信出版社你难道就找了一个懂GOOGLE翻译的人来翻译这本书吗?本书作为科普文类,文字就不是很好懂,加上原书作者又是一个大啰嗦,文字功力很一般,难道就真的随随便便的找一个菜鸟就了事?真的受不了!翻译三层次:信、达、雅!周晓林勉强做到第一和第二,雅是根本不着边!
  •   人的生理结构应该是比动物高等,虽然比不上计算机。
  •   人比计算机可复杂多了
  •   它还在进化
  •   没错,感觉一样。
  •   确实一样的说
  •   恩,下次不再买中信出版社的书了,翻译的质量太差了,我都怀疑是不是用GOOGLE翻译干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